APP下载

高邮市以示范创建促发展安全

2021-03-06

江苏安全生产 2021年2期
关键词:应急体系培训

高 安

省委、省政府部署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以来,高邮市及早谋划、主动作为。市委常委会第一时间研究部署,建立工作专班,落实专项经费,优强项、补弱项,通过扎实有效的创建举措,初步建成了安全发展型城市,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高邮特色的安全发展之路。

高度文明 合力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借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的东风,高邮市对照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方案,将安全发展城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民生工程;从城市源头治理入手,抓好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城市安全风险防控入手,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绘制出红橙黄蓝四色风险图;筹划新建高邮特色的安全文化体验馆;整合全市10个安全监管平台,建立城市安全管理运行平台,初步实现了智慧城市安全管理。

在人口密集场所方面,着重解决老旧房屋、“九小”场所、餐饮燃气场所等问题,消除了突出隐患。在道路交通方面,严肃查处超载、超限、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严格落实恶劣天气条件下交通运输管控措施,督促各类运输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防道路运输领域因恶劣天气导致重大事故。在建项目方面,将在建项目作为安全监管重点部位,建立监测研判施工项目风险、隐患整治工作制度。在化工整治方面,2017年以来,全市累计关闭化工企业74家,全部实现“两断三清”,市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约6亿元。6家危化品生产、危险工艺、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全部创成二级标准化。

勇于创新 形成高邮特色安全举措

高邮市坚持边改革边探索,边组建边运行,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做法。

率先启动安委办实体化运作。落实9名专职人员,下设1个综合组、2个督查组。安委办定期研究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安委办坚持每季例会制度,定期印发督查通报,对13个乡镇园区以及主要的行业主管部门每季考核、年终总评。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行重点关注,适时提出监察建议。

率先借力专家“把脉会诊”。聘请生产工艺、设备、设计、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团队,为企业把脉会诊,为监管增强底气。尤其是涉及危化、冶金铸造、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施策,实现了“六个基本问题解决”,取得的经验在全省危化品安全监管会上作了交流。

率先建设县级应急指挥平台。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自主开发了高邮市应急指挥管理平台,将自然灾害风险、安全生产风险、各类各级预案、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等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发挥好应急指挥管理平台的应急联络中心、安全监管中心、应急数据中心、预案管理中心、参谋决策中心等五大中心作用。

率先普及安全生产全民培训。2020年举办“三项岗位人员”培训35期、培训8472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3148人),全民培训130期、培训15006人,培训人员同比增长50%以上。丰富培训宣传形式,通过晚会、征文、答题、漫画、灯谜、咨询、融媒体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安全应急知识,努力提高全体市民的安全防灾意识和技能。

率先完成地震安全性区域评价。连续创成省级和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县,率先在全国完成城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提供的设计地震参数可以保证建设项目抗震设计安全,为项目招引、加快落地、节省投资成本提供了便利。防震减灾先进做法得到了国家、省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被多家中央媒体报道宣传。

高远站位 奋力构建城市治理现代体系

高邮市建设安全发展型城市,将围绕“科学的空间布局体系,健全的责任制度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精准的风险防控体系,有力的支撑保障体系,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六大体系目标,从城市源头治理、基础建设、应急处突、科技创新及安全文化等方面下功夫,建立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防范化解城市安全风险,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通过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有序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基地建设、重大项目安全监管工程、“互联网+”安全生产应用工程、人员密集场所预警系统推广工程、“五分钟消防圈”工程等重大工程。有效降低事故总量、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维护全市全时全域安全,为全市生态安适、生产安全、生活安定提供更加可靠的安全保障。

猜你喜欢

应急体系培训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培训通知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