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季抗病毒类方汤剂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效果

2021-03-06李煜坤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类方奥司汤剂

李煜坤 周 朋

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济南 250000;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山东省中医院儿科,山东济南 250000

流行性感冒又被称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症[1]。由于小儿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免疫功能较差,因而成为流感的高发人群[2]。流感可致身体乏力、呼吸不畅、突发性高热等症状,还会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若治疗不及时还可能继发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累及患儿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3]。流感病毒为单链RNA 病毒,临床将其分为甲、乙、丙3 种分型,甲型流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其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抗原变异性高的特点[4]。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药物,其在甲型流感的治疗中有一定效果,但单一用药时部分患儿恢复效果不理想[5]。过往报道显示[6],中医药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可缩短甲型流感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提升疗效。四季抗病毒合剂是《伤寒论》中的古方,在《温病条辨》银翘散、桑菊饮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得,其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透表、宣肺止咳的功效[7-8]。本研究探讨四季抗病毒类方汤剂联合奥司他韦对于甲型流感患儿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0 月—2020 年1 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甲型流感患儿82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9]中甲型流感的诊断标准,且经快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②中医诊断主症为发热、恶寒、头痛、乏力、鼻塞流涕等,次症为咳嗽、烦渴、咽部红肿疼痛等[10];③患儿就诊时发热、咳嗽等症状持续时间<48 h;④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细菌性感冒的患儿;②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儿;③未能按医嘱服药的患儿;④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儿;⑤重度流感的患儿;⑥治疗前服用其他药物的患儿。

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0 例)和对观察组(42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19 例;年龄4~12 岁,平均(6.22±2.37)岁;发热时间2~42 h,平均(17.32±4.84)h。观察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3~12 岁,平均(6.43±2.62)岁;发热时间2~44 h,平均(16.74±5.16)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190814,规格:15 mg)治疗,患儿体重<15 kg用量为30 mg,15~23 kg 用量45 mg,>23~40 kg 用量为60 mg,温开水溶解后口服,2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季抗病毒类方汤剂治疗。四季抗病毒类方汤剂药物组成:桔梗、桑叶、连翘、荆芥、紫苏叶、黄芩各9 g,鱼腥草、苦杏仁、薄荷、甘草各6 g,芦根18 g。每日1 剂,加水煎至200 mL,早晚各100 mL 温服。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5 d。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退热(体温36~37℃)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全身乏力消失时间。②中医证候积分:参考《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11]中的症状量化分级,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发热、恶寒、头痛、乏力、鼻塞流涕、咳嗽、烦渴、咽部红肿疼痛进行评分,正常记0 分,轻度记1 分,中度记2 分,重度记3 分,各症状分数之和为最终分值。③炎症因子:治疗前后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血液学分析法测定C 反应蛋白(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④不良反应:记录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2 d 后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完全消失;好转:患儿经治疗3 d 后体温基本恢复正常,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患儿治疗3 d 后体温未下降,各症状无好转[9]。总有效率=(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全身乏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见表2。

2.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见表3。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4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RP、IL-6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CRP、IL-6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见表4。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40),包括恶心1 例、腹泻1 例、头晕1 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4/42),包括恶心1 例、呕吐1 例、腹泻2 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P=0.946)。

3 讨论

在中医学中,流行性感冒被称为“时行感冒”,属于外感热病中瘟疫、疫病范畴,其病机主要为正气不足、邪气亢盛[12]。流感病毒多从口鼻而入,辨证为邪在肺卫证,肺卫遭邪毒侵袭,出现表郁较甚、肺失宣降的病理变化,故其治疗应以扶正祛邪、辛散解表为主[13]。中医学重视机体、病毒、中药三者的关系,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辨证施治,同时中药治疗在抗流感病毒方面有价格低廉、药源丰富、治疗靶点多等优势,因此近年来在流感的防治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和使用[14-15]。

表4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4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CRP:C 反应蛋白;IL-6:白细胞介素-6

本研究采用四季抗病毒类方汤剂联合奥司他韦对甲型流感患儿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全身乏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1);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与单独服用奥司他韦比较,联用四季抗病毒类方汤剂可以提高对甲型流感患儿的治疗效果,加速患儿的体温恢复和临床症状改善。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类,其利用自身脂质包膜外层的糖蛋白对宿主细胞进行入侵并快速传播,从而诱发疾病[16]。神经氨酸酶是流感病毒中一种常见的表面糖蛋白,奥司他韦的羧酸构型可竞争性地结合流感病毒内的神经氨酸酶活性位点,从而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达到干扰流感病毒从宿主细胞释放的效果[17]。病毒颗粒聚集于被感染细胞表面,无法扩散至其他组织器官,从而起到控制病情、促进病毒清除的作用。四季抗病毒类方汤剂由桔梗、桑叶、连翘、荆芥、紫苏叶、黄芩、鱼腥草、苦杏仁、薄荷、甘草、芦根组成,其中桔梗可止咳祛痰;桑叶有疏风散热之功效;连翘辛凉解表、清热解毒;荆芥利咽喉、消疮肿,可祛风解表;紫苏叶可理气、清热解毒;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鱼腥草抗菌、利尿、消肿疗疮;苦杏仁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薄荷宣肺解表、解毒止痛、清利头目;甘草祛痰止咳、抗炎、抗过敏;芦根清热生津[18-19]。诸药合用共奏疏风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使甲型流感患儿体温快速恢复,临床症状快速缓解。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1),提示四季抗病毒类方汤剂联合奥司他韦可更好地改善甲型流感患儿的发热、恶寒、头痛、乏力等症状。

流感病毒还可导致患儿口腔、上呼吸道等组织器官的炎症反应加剧。CRP 是在炎症因子介导下由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正常机体中其含量极少,而炎症反应加剧时CRP 含量明显升高;IL-6 是由肿瘤坏死因子-α、IL-1 等介质诱导生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一方面参与CRP 合成,另一方面也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及炎症细胞的激活,促进炎症反应[20-21]。因此,CRP、IL-6 水平可较好地反映流感患儿机体的炎症反应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CRP、IL-6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1),提示四季抗病毒类方汤剂联合奥司他韦可更为明显地减轻患儿机体的炎症反应。究其原因,与单独服用奥司他韦比较,加用四季抗病毒类方汤剂不仅可通过改善流感症状从源头控制炎症,还能多靶点减轻炎症。研究显示[22-23],四季抗病毒类方汤剂成分中,桔梗可抗炎、镇咳;桑叶可抗菌、提升机体免疫力;连翘可抗炎、解热;鱼腥草可缓解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增加机体免疫力;薄荷可抗菌抗炎、发散风热[2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过程中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奥司他韦和四季抗病毒类方汤剂均有较好的安全性,与过往研究相符[25]。

综上所述,四季抗病毒类方汤剂联合奥司他韦能快速改善甲型流行性感冒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其在具有显著性疗效及较好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类方奥司汤剂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伤寒论》对于现代中药汤剂制作的启示
柴胡类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奥司他韦还能安全用吗
苓甘五味姜辛汤及其类方治疗痰饮病的探讨
Calcium channel α2δ1 subunit as a novel biomarker for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不同剂量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疑似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75例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基于属性偏序理论的李赛美教授运用柴胡类方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