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1-03-05赵永豪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磺胺出血性氏杆菌

赵永豪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2)

鸡巴氏杆菌病又称家禽出血性败血病,所有家禽都易感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禽常伴有下痢,故称为禽霍乱。其特征是急性型表现为败血症和剧烈下痢,慢性型表现肉髯水肿及关节炎。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对养鸡业危害较大,不容忽视。

1 流行病学

鸡养殖投资成本少,污染小、市场稳定,发展趋势迅猛,所以深得养殖户的喜爱。但鸡养殖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充分预防接种的前提下,也是难以保证鸡的健康成长,而鸡的巴氏杆菌病因为前期扩散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就极易爆发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养殖户对鸡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就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巴氏杆菌多会导致鸡出现禽出血性败血症,前期扩散无明显病症,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的鸡会表现出发热、呼吸困难,以及还会伴有一定的神经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表现为下俐以及出血性炎症,并且该病的致死率很高,四季高发,尤其是在阴雨、潮湿的冬春季更加容易出现大面积流行的趋势,但是雏鸡较少发病。巴氏杆菌病主要是直接或间接传播,鸡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接触过的食料、饮水均可以传播该病,并且空气流通不佳的地区也极易引发巴氏杆菌病。该病还可以通过蚊虫叮咬感染健康个体。

2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2.1 临床症状

病鸡的体温会升高到40~42℃,精神萎靡,并且病鸡的反应会迟钝,流泪,有虱液,排白色、绿色或红色稀粪,恶臭。并且腹痛症状明显,腿软不愿走动,拥挤成堆。潜伏期2~7d,如果是产蛋的鸡则会出现沙壳蛋、软壳蛋等现象,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渐停产,即使经过治疗痊愈后,恢复产蛋也需3 周以上。该病主要分为超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 种类型。

(1)超急性型 该类型的通常发生于本病暴发的初始阶段,起初发现有个别鸡突然死亡,而且死前并看不到任何症状的征兆。比如前一天晚上这些鸡还好好的,无一点异样,第2 天早晨起来却发现已经死亡。而具观察,高产以及肥硕的鸡,比较容易发生此类型的。

(2)急性型 而随着该疫情的显现,病鸡首先表现出的症状是精神萎靡糜不振,羽毛散乱,翅膀下垂,离群嗜睡,接下来就表现为食欲消退,口渴,呼吸急促,口及鼻中流出大量的带有混合泡沫的粘液,且腹泻并排出黄色、灰白色或绿色稀粪。观察可看到鸡冠和肉髯变为青紫色,并肿胀发热。此时的病鸡体温可升高到44℃左右,最后痉挛而死,未死亡的2~3d 后转为慢性。

(3)慢性型 该型的病鸡的病变常局限在身体的某些部位,如趾关节肿胀化脓,导致跛行,或是呼吸道方面,鼻窦肿大流粘液。这种类型病鸡或在几周内死亡,或康复后成为带菌鸡,对此要严格注意并认真处理。

2.2 病理变化

超急性型的病死鸡,因其死亡太快,往往查不到明显的症状变化。而急性型的病死鸡,皮下组织和腹部脂肪有点状出血。尤以十二指肠的病变最为明显,如肝脏肿大,质地变硬,表面呈现多处灰白色,伴有针尖大的坏死点。慢性的一般是鼻窦肿大,鼻腔内有一定数量的粘液性渗出物。公鸡肉髯肿大,母鸡的卵巢周围能看到一种黄色且硬实的干酪样物质,时不时粘在内脏器官的表面。

3 预防和治疗

3.1 预防措施

(1)如发现死鸡和病鸡,立即捡出,以防扩大传染源,并将病死鸡即可烧毁深埋。同时对所在鸡舍、四周场地及用具进行彻底消毒。(2)对余下的未发病的健鸡,马上全部喂饲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以加强控制。(3)接种疫苗,可选用禽霍乱731 弱毒菌苗为冻干苗,用20%~25%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稀释,实施皮下注射。最好是注射1 周后再进行第1 次注射,这样免疫效果会更好。(4)为防止该病发生,一定要注重日常的饲养管理,严格执行消毒卫生制度。在引进种禽和苗禽时,一定要把好关,并进行至少两周的隔离饲养。

3.2 治疗措施

针对病鸡,磺胺二甲基嘧啶和磺胺喹恶啉以及磺胺甲氧吡嗪等药物都有很好的疗效。另外,敌菌灵效果也很好。口服剂量为30mg/kg.bw,初次可适当加量,2~3 次/d,连服3~5d后,并注意观察。

4 总 结

由于巴氏杆菌病属于世界性散发,且病死率高,损失大,尤其近年来有发病率上升的趋势,所以应该引导我们相关部门和广大养殖户的重视,决不要掉以轻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猜你喜欢

磺胺出血性氏杆菌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24%烯·灭·氟磺胺乳油防除大豆田杂草药效试验
羊布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西藏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与爆发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