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1-03-05王德超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生态化规模化畜牧

王德超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农安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吉林 长春 130000)

近年来,我国的畜牧养殖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符合国家的环境保护要求,对此,还需要相关领域对规模化养殖进行深入研究,以降低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养殖活动与环境保护平衡发展。

1 规模化畜牧养殖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

1.1 环保意识不足

市场需求推动了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使得原来零散的养殖户,逐渐变为了规模化养殖,但养殖户的养殖意识转变滞后,并没有认识到规模化养殖与原养殖方式的差别,加之环保意识不强,依然采用原来的养殖管理方法,对动物粪便处理不到位,进而影响了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

1.2 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

在实施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想要对周围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需要养殖户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并积极引入先进的养殖、处理设备,以此来控制污染排放问题。但很多养殖户不具备制定各种管理措施的能力,即便有部分养殖户很重视,采取的相关措施,也大多是从其他养殖场照搬照抄的,其针对性和有效性都严重不足,并不能在生态保护中发挥太大的作用,同时也限制了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

2 降低规模养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2.1 提升养殖户的环保意识

规模场养殖人员的行为意识,将会直接影响到养殖活动的环境效益,因此,为了尽可能的降低规模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不断提升养殖人员的环保意识,要通过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使养殖人员能够认识到生态环保工作对养殖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具体可以通过宣传单发放、广播以及微信等方式向养殖人员推送生态养殖知识,使其环保意识以及环保技能都能得到适当的提升,尽可能的减少污染,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对规模养殖管理工作的监督,使养殖人员能够更加积极的落实生态养殖技术。

2.2 合理规划养殖场建设

对养殖场合理的规划设计,确保养殖场的运营活动不会对周围环境及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尽量将养殖场设置在远离市区的地方,如偏远郊区等,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人畜之间的影响,还能提高养殖废物处理的便捷性,避免养殖废物处理不当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要对养殖场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设置,特别是各项生态养殖设施,应尽量完善,包括沼气池、多级沉淀系统以及雨污分离系统等,在改善动物生存环境的同时,使污染物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2.3 做好环境监测工作

为了有效提升养殖活动的生态化水平,相关部门应对养殖场周围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具体监测内容包括养殖场周围的大气环境、土壤以及水源情况等,要通过不定期的抽查,提高养殖场对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对损害生态环境的,应根据相关规定责令其进行限期整改,并进行相应的处罚,对多次整改无效,且造成严重污染问题的养殖场,则应该予以关停。当然想要更好的提升管控效果,还应该对养殖场内部加强检查,查看其生态养殖设施是否完善,在喂养方面是否存在使用化学饲料的情况等,并且要鼓励养殖户对生态饲料进行积极的使用,要结合动物生产周期,对饲料进行科学的配置。

3 结 语

在规模化养殖当中落实生态环保理念,不仅能够提高养殖活动的生态化水平,还能促进绿色养殖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这对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领域必须要对生态化规模养殖保持高度的重视,要结合当前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实际,对相关措施进行合理的应用,使生态化理念能够在规模化养殖当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猜你喜欢

生态化规模化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