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鸽毛滴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1-03-05杨会国刘佳佳陈世军沈辰峰叁都哈西哈力旦木吾甫尔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种鸽毛滴虫鸽群

韩 涛,杨会国,刘佳佳,陈世军,王 杰,沈辰峰,叁都哈西,哈力旦木·吾甫尔,樊 华

(1.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鸽毛滴虫病是鸽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由禽毛滴虫引起,是危害养鸽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临床上以呼吸困难,口腔黏膜表面出现干酪坏死性溃疡,食道和嗉囊出现坏死性溃疡并散发出恶臭味为特征。乳鸽、童鸽感染本病后,表现羽毛松乱,消化机能紊乱,腹泻和消瘦等症状。近几年来,和田地区大力发展鸽产业,并已成为业助力脱贫攻坚,本文主要介绍一起鸽毛滴虫病,和同行分享。

1 发病情况

2019 年5 月初,新疆和田地区某种鸽场引进3~6 月龄种鸽1236 对,自由配对上笼。一周后,鸽群开始发病,主要表现为甩头,张口呼吸,口鼻中流出黄色胶冻样液体,共发病125 只,发病率约5%,死亡率约为9.6%。据了解,该鸽场为新建鸽场,基础设施和人员技术水平还在学习和摸索中。

2 临床症状

患病鸽表现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毛松乱,垂头缩脖,两翅下垂状。张口呼吸,不停的甩头,同时用爪子抓喙,鼻和口腔中流出黄色粘液状涎水。掰开病鸽口腔,可见口腔黏膜处粗糙钮扣状的黄色沉着物。清晨巡圈时,可听到“格格”尖利的叫声。

3 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鸽,主要病变可见口腔黏膜表面有黄白色干酪样物,的干酪样坏死物呈圆球形堵塞喉头和食道。有些病死鸽,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脓肿。

4 实验室检查

4.1 细菌培养 无菌取病死鸽口腔干酪物及心、肝及脾等接种普通肉汤和血液琼脂培养基,37℃24h 培养,未见任何菌落生长。

4.2 显微镜检查 棉拭子采集病鸽口腔内干酪样物,涂片镜检,发现大量卵圆形、梨形或纺锤形的虫体,在虫体的一侧有的可见波动膜,虫体前端1~3 根鞭毛,还有的在尾部有一根鞭毛。

5 诊 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本病最终确证为毛滴虫病。本病有口内伪膜和干酪样物等症状,在临床上还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5.1 念珠菌病 又称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所致禽消化道的一种真菌病,临床上以口腔、嗉囊及胃肠道黏膜等消化道粘膜白色的假膜和溃疡为特征。用甲硝唑治疗无效,可作为诊断性鉴别诊断。

5.2 鸽 痘 由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当发生黏膜型或混合型病鸽的口腔和鼻腔黏膜盖有大小不等的白色伪膜,在食道、嗉囊和肠黏膜则少见到伪膜。区别是口内物难剥离,口角、鼻瘤及眼周围均有痘疮。

5.3 VA缺乏症 是由于日粮中VA供应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引起的以黏膜、皮肤上皮角化变质,生长停滞,干眼病和夜盲症为主要特性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当鸽群出现VA缺乏症时,口腔伪膜为淡黄色,区别是常伴有单侧眼睑水肿,内有干酪样物,可有角膜缺损和眼球干缩。

5.4 B 族维生素缺乏症 包括VB(3泛酸)缺乏症和VB(5烟酸)缺乏症。VB(3泛酸)缺乏症,口内有脓样坏死物,不同的是,口角有痂样物,皮肤角化,上皮脱落,脚皮可出现裂缝,疣状物或角质层,长骨短粗,脱羽;VB(5烟酸)缺乏症,有时食道内有干酪样物,不同的是,关节肿大,长骨短粗,变形。

6 治 疗

将发病鸽挑出隔离饲养,集中用药治疗。对毛滴虫的治疗,首选硝基咪唑来药物。

6.1 对“口黄”(干酪样物)明显的鸽,用镊子将口、鼻中干酪样物取出,并用碘酊喷洒;

6.2 成年鸽,按照甲硝唑20~30mg/kg,饮水给药,1 次/d,连用3~5d,停药2d 后,再重复给药3~5d;

6.3 复合电解多维,自用饮水;

6.4 防止继发感染,可同时口服强力霉素,20mg/kg,1 次/d,连用3~5d。

7 预 防

7.1 加强鸽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定期对圈舍、料槽和饮水器进行清扫、消毒;预防性消毒,每周至少一次。一旦发现鸽群发病,则应立即对鸽舍、用具、物品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

7.2 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并添加电解多维,同时,及时添加和勤换保健砂,以保证机体能量需要及营养代谢平衡;

7.3 定期进行药物预防。可选用甲硝唑或地甲硝唑,按照每隔半个月,投药一次,连用3~5d。

8 小 结

8.1 鸽毛滴虫病较难防治,究其原因,(1)毛滴虫寄生在消化道的上段,特别是口腔,难以清除;(2)毛滴虫的寄生破坏作用,影响采食,降低机体免疫力,给机体致病菌的增生和繁殖创造了机会,会造成共患或继发感染。

8.2 毛滴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成鸽间相互“亲嘴”,成鸽育雏时用嘴给乳鸽“哺乳”。本病严重危害鸽群的健康,尤其对乳鸽的,致死率很高,幼鸽多因食入鸽乳而感染,并终生带虫。成年鸽多为隐性感染,一直会向体外排虫(通过带仔),持续威胁鸽场的生物安全。因此,要将预防毛滴虫作为重要的动物保健方案,以有效控制毛滴虫对鸽群的危害。

8.3 毛滴虫病的“示病症状”(口腔黏膜干酪样坏死物)较易辨识,一般的兽医和鸽场技术人员都能进行初步诊断。但本病与鹅口疮有类似之处,易造成误诊。因此,确诊需借助实验室诊断(显微镜下观察)。但对基层没有实验室条件的,发病鸽群,可用甲硝唑进行治疗性诊断。

8.4 对毛滴虫的治疗,首选硝基咪唑,临床上,还可选用甲硝唑和地美硝唑,但甲硝唑的效果要好于地美硝唑。由于甲硝唑是微溶于水,因此,除了可拌料给药外还可选择饮水给药。种鸽场预防种鸽毛滴虫病,可用奥硝唑与甲硝唑交替使用疗效显著。

8.5 毛滴虫是种鸽场的一种“常在菌”(大部分成鸽都是带虫者),只有在突然环境改变、免疫低下、应激或其他疾病发生时,本病才会表现出其应有的“症状”,危害鸽群健康。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提机体免疫力,改善环境卫生才是控制本病的根本。种鸽场有新进鸽群,应隔离饲养15d 以上,方可配对上笼,同时,在隔离饲养期间,应对鸽群进行动物保健和营养调理,必须驱杀毛滴虫,以保证上笼前鸽群的健康,为后续产蛋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种鸽毛滴虫鸽群
不同带仔数对种鸽哺乳期采食偏好的影响
1株鸽毛滴虫的分离鉴定、体外培养和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鸽群即景
种鸽疫苗的免疫方法和注意事项
猕猴源毛滴虫的鉴定
一起种鸽新城疫病因分析与防治
一个鸽群飞过的黄昏
种鸽产蛋异常原因与对策
阴道毛滴虫可致男性患病
阴道毛滴虫阴道炎相关的高危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