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脱贫攻坚造福农民的创新经验

2021-03-04王华华冯治

邓小平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精准扶贫

王华华 冯治

[关键词]新时代;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农村

脱贫攻坚既是从社会治理短板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路径,也是党推进扶贫治理造福农民、塑造农民政治认同的有力举措。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脱贫攻坚造福农民的创新经验,对于指导扶贫工作和研究扶贫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2013年首提“精准扶贫”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巨大成绩。2020年12月3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指出:“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脱贫攻坚造福农民的创新经验,既可以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继续精准扶贫提供决策参考,也可以为动态治理“后续返贫”提供宝贵经验。不同立场、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去总结农村脱贫攻坚的实践经验,有着不同的叙事路径和阐释方式。从学界既有研究成果来看,主要从精准扶贫、扶贫制度、政策体系、社会治理、宏观环境、心理扶贫等方面研究脱贫攻坚的经验,相对缺少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主体视角来总结党领导农民脱贫攻坚的创新经验研究。结合各地精准扶贫的丰富实践来看,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农民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总结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创新经验。

一、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筑牢领导农民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基层长期执政的合法性触手,其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基层的政治形象。从政党建设的角度看,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越先进和纯洁,为村民在发展农村经济、供给公共服务、调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的成绩越突出,其工作作风和干部形象就越容易被农民所接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利益个体,日益渴望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会天然地对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功能作切割手术,让所有人都成为市场竞争的“胜者”。正因如此,我国农民群体才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产生贫富差距较大的现实差异,而绝大部分的贫困农民仅仅依靠自身劳动已无法有效脱贫,外部帮扶已成为贫困农民有效脱贫的重要条件。帮助农民脱贫是从社会治理的短板人手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中国共产党将农民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势必需要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领导农村脱贫攻坚工作。

村子强不强,就看支部强不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脱贫攻坚造福农民的创新经验之一,即从自身组织建设着眼,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筑牢领导农民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领导脱贫攻坚造福农民的“领头雁”“主心骨”和“排头兵”。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既可以为领导农村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组织保障,也可以为造福农民提供优质精准的脱贫帮扶。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为例,近年来林西县委为实现农村脱贫目标,以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任务的有力举措,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有力领导、队伍选派、党员帮扶、扶贫资源分配、发展经济政策等各个环节的有效落实,兑现了林西县各个农村“真扶贫”“真脱贫”“全脱贫”的政治承诺。又如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的刘大楼村,在脱贫攻坚中率先“抓党建、促扶贫”,不断强化农村党组织自身建设,选好村党支部书记,用好村干部,以“党建+”乡村综合治理的模式,实践“以党建为中心,强化市场引领、法治引领、文化引领”的扶贫帮包道路,构建“以党建为统领,推进依法治村、依德治村和村民自治”四位一体的乡村治理模式,实现了脱贫攻坚造福农民的最终目标。类似的取得脱贫攻坚巨大成绩的村庄,无一不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得力领导和坚强组织有关,其例证不胜枚举。可见,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筑牢领导农民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是新时代农村党组织领导脱贫攻坚造福农民最重要的创新经验之一。

二、吃透脱贫攻坚政策上情,精准确定适合村情的脱贫任务表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的基层主力,能否吃透脱贫攻坚政策上情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聚焦有限力量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根本前提。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为了消除贫困和改善农民生活,国务院2016年印发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该规划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563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印发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2018-2020)》中提出“两个确保”,既要“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又要“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作为农村脱贫攻坚的主心骨,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在吃透脱贫攻坚政策上情的基础上,精准确定适合本村村情的脱贫任务表,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以更好地实现劳动生产脱贫、易地搬迁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和社会保障兜底脱贫。

然而,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并非每个农村基层党组织都能真正吃透脱贫攻坚政策上情,精准确定适合村情的脱贫任务表,不少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实践中盲目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脱贫攻坚目标和任务,最终“碰了壁”“摔了头”“折了腰”,未能取得“真脱贫”的“精准实效”,甚至部分农村党组织闹出了“填表脱贫”“假脱贫”“形式脱贫”等扶贫乱象。从政策执行的角度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吃透中央脱贫攻坚政策上情,精准确定适合村情的精准扶贫任务表,更容易在脱贫攻坚中取得政治实绩,造福农民,其经验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不做降低国家扶贫政策标准的变通选择。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吃透国家“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不得自行选择性降低标准,在制定符合村情的精准脱贫任务表中,既要让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也要让农村贫困人口在子女上學、大病救治、住房安全这三方面切实有保障。

二是不给贫困农民不切实际的高扶贫待遇。“好高骛远”也是基层社会治理中追求政绩的一种负面表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制定脱贫攻坚任务表时,也会出现制定不切实际的“高扶贫标准”情况,使得扶贫工作陷入“福利陷阱”,产生了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待遇差距过大,产生“悬崖效应”,不利于扶贫工作可持续推进。

三是不硬上不合村情的工程项目。党和政府给予农村扶贫的政策较多,扶持力度较大,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农村脱贫攻坚中决不能随意上不合村情的工程项目,而应结合自己所处的地域特点,合理选择可持续发展的脱贫攻坚工程项目,避免盲目上工程所带来的环境治理风险。例如,岩溶地区石漠化需要贫困村在脱贫攻坚中采取综合治理,西藏地区贫困村上项目要考虑生态安全屏障,新疆南疆地区农村脱贫项目要注意退耕还林还草,青海三江源地区的农村扶贫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等等。

三、摸清贫困农民详细底数,为脱贫攻坚工作树立精准靶向

新时代脱贫攻坚与既往党的扶贫工作最大的不同在于突出精准,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因而需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更好地实现“一村一策”和“一户一计”。扶贫工作是扶贫主体与扶贫客体之间博弈的双向行动,而双向行动的共赢是扶贫主体的社会价值与扶贫客体的脱贫需求都得到实现。从扶贫主体的角度看,现实农村扶贫工作中,如果党和政府掌握的贫困户信息不全面,扶贫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往往容易在实践中产生政府与帮扶对象对接不准确、社会公众与帮扶对象“供需脱节”、扶贫主体之间协作不紧密等难题,影响扶贫的工作绩效。从扶贫客体的角度看,党和政府的脱贫攻坚工作如果不能精准识别扶贫对象,造成建档立卡农户与真实贫困情况不符,让扶贫政策、扶贫资金落入非贫困农民或与村干部关系密切的农民手中,就会造成扶贫资源分配不公正,进一步滋生争当贫困户、“我是穷人我怕谁”、谁有关系谁拿扶贫好处等扶贫乱象。

破解这些扶贫难题的关键在于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否能有效摸清贫困农民的详细底数,精准识别扶贫对象贫困的原因,做到因人施策,对贫困农民精准对接、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摸清贫困农民详细底数,为脱贫攻坚工作树立精准靶向,并非一蹴而就的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摸排贫困农民底数,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结合中央扶贫标准,确定贫困户的精准范围。以贵州省习水县龙凤村为例,龙凤村的特点是“穷在偏远,穷在无产业,穷在山路崎岖”。2015年以来,为了弄清贫困农民详细底数,龙凤村党组织在吃透中央扶贫政策标准的基础上,走遍本村所有的农户家庭,逐一排查贫困农民底数,精准施策,挨家挨户送樱桃树苗,发展樱桃产业实现脱贫。

二是摸清贫困农民致贫的主要原因,合理确定贫困农民的帮扶靶向。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工作强调精准扶贫,首先要搞清楚扶贫对象,弄清扶贫对象致贫的原因,才能确定贫困农民的帮扶靶向,从而实现“扶贫资金使用精准、扶贫项目安排精准、扶贫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2016年,山西省吕梁市永和县于家咀村仍处在扶贫开发攻坚期,面对枣贱伤农、农村劳动力流失、缺职业枣农、村产业化程度低等复杂形势,于家咀村党组织积极把脉贫困农民致贫的主要原因,合理制定贫困农民的帮扶对策,通过“开小灶”培训职业枣农、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优化枣产销一体机制等措施,更精准地实现了“精准脱贫”任务。

三是精准记录农村贫困户脱贫与返贫情况,防止农村扶贫中的“填表脱贫”现象。新时代党的脱贫攻坚战,其政策要求非常严格,要保证精准扶贫中基础设施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但在实践中,仍有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搞填表脱贫、虚假应付、形式脱贫、数字脱贫等假扶贫行为,从而不能精准记录农村贫困户脱贫与返贫的实际情况。

四、以乡村振兴促精准扶贫,产业协调发展助推可持续脱贫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脱贫攻坚造福农民是一项复杂的体系工作,它绝非单一的资金扶贫和政策扶贫能够兜揽所有的扶贫问题。新时代的扶贫工作也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即农村脱贫攻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轨运行”。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着在农村发展经济、分配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维系社会稳定等职能,关乎党在农村基层长期执政的基层根基和群众认同。“脱贫攻坚造福农民”是黨履行代表性职责的一部分,它主要是从农村社会发展的“短板”入手,为破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而采取的一种利益再分配机制,以扩大党在农村的代表性基础。显然,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贫困农民“真脱贫”和“不返贫”最有效的方式是创造一个可以让贫困农民持续增收和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而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借助产业协调发展契机,让贫困农民持续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现实可能性大大增加。通过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协调发展来助推贫困农户精准脱贫的可持续进行,有效实现贫困农户的“真脱贫”和“返贫再治理”。各地农村基层党组织以乡村振兴促精准扶贫的实践内容,也是结合了各具特色的村情村貌,以多样化的形式承载和展现出来。

一是“传统生态产业再造”的扶贫模式。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民脱贫攻坚最接地气的做法是“因村制宜”,并非所有的农村都要抛弃传统的生态产业,如养花、养鱼等传统产业依旧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这些传统产业仍然具有经济增长潜力。江苏省无锡市山联村的脱贫致富正是传统生态产业再造的先进典型。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山联村重整“金菊花”“鳝鱼”“养鸡”等传统生态农业,创造了“金菊花”茶等多个品牌,以乡村振兴的传统生态产业为依托,用产业发展造福全村农民,使贫穷的山联村逐步转为“生态文明村”“富裕村”,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山联目标。

二是“以企带农”的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民推进“以企带农”的农业产业扶贫模式,主要包括“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工厂+贫困户”、“能人+基地+贫困户”等“以企带农”形式,其实质是将农民利益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有机链接起来,既消除了部分贫困农民的“等靠要”思想,做到扶贫先扶志,也整合了农民的分散力量,从而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

三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旅游扶贫模式。借助乡村振兴的新时代机遇,许多地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发展乡村旅游来脱贫致富,采用民宿餐饮、旅游景点打造、乡村文化形塑等方式,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工作。四川省青神县百家池村党组织带领贫困户种桠柑、河北省怀安县叶家辛窑村党组织帮贫困户搞杏园、山西省和顺县下石勒村党组织领导贫困户植万寿菊苗等,均是利用“观光农业+旅游”、“农产品+旅游”、“旅游景区+贫困村”等丰富多样的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五、创新村干部扶贫考评体系,强化脱贫攻坚引导力

科学的脱贫攻坚干部考核制度能够有效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为农村贫困户想方设法办实事,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反之,不科学的脱贫攻坚干部考核制度则会降低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在实践层面延误党和政府精准扶贫的工作进度。从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脱贫攻坚的实践来看,能够卓有成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都建立健全了村干部扶贫考评体系,精准压实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在科学的扶贫考核制度和严格的执行机制下,村干部才会基于政绩竞赛和政治理性考虑,更为积极地投入到脱贫攻坚造福农民的一线工作当中,帮助贫困农民转变“等靠要”的思想,增强扶贫对象的“造血”功能,促使他们以可持续的“营生”能力摆脱贫困。

各地农村基层党组织针对村干部精准扶贫工作所制定的具体考评制度存在差异,但都有脱贫攻坚的目标设置、过程考核、结果运用等三方面内容。从脱贫攻坚的实践来看,各地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村干部扶贫考评体系,精准压实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工作内容协同纳入村干部扶贫考评体系。为了有效精准脱贫、防止返贫,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党组织都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协同推进,也自然地将二者协同纳入村干部扶贫考评体系之中,以更好地引导村干部着眼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实践工作。如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指导各个农村党组织围绕脱贫攻坚、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精准设置考核指标,建立科学的村干部扶贫考核体系,推动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有力实现了全县精准脱贫的目标。

二是将脱贫攻坚担当作为与村干部年度績效考核有机整合。脱贫攻坚是新时代党赋予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重要职责。农村基层党组织将脱贫攻坚担当作为与村干部年度绩效考核挂钩,提高了村干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性。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无锡结合江苏省委脱贫攻坚的政策和市情,不仅鼓励农村基层党组织把脱贫攻坚担当作为纳入村干部年度绩效考核当中,还将精准脱贫担当作为的优秀村干部纳入事业编制,以激励村干部积极参与脱贫攻坚。

三是将村干部“脱贫攻坚”的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综合运用到分析研判中。脱贫攻坚本身就是一项高风险的重任,没有人可以保证一定可以通过实施某项扶贫措施就达到预期的脱贫效果。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脱贫攻坚中,既要对党中央和地方精准脱贫的工程负责,也要对参与精准扶贫的村干部负责,防止只从扶贫结果来考评干部,错判一个在扶贫过程中积极作为的好干部。因此,农村党组织将村干部脱贫攻坚的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综合运用到分析研判中,也是农村党组织创新村干部扶贫考评体系的有益经验,有助于精准压实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助力农村党组织领导脱贫攻坚、造福农民。

综上所述,虽然各地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民脱贫攻坚有着多样化的实践,但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如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吃透脱贫攻坚政策上情、摸清贫困农民详细底数、以乡村振兴促精准扶贫、创新村干部扶贫考评体系等,而正是这些共性的创新经验使得各地基层党组织能够成功领导脱贫攻坚造福农民。然而,脱贫攻坚作为党的阶段性政策退出后,部分地区、部分农村、部分农民依旧可能在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选择中返贫或致贫。这种“贫”,既有可能是“真贫”,也有可能是更高生活水准上的“相对贫”,但解题的关键依旧在党的领导方面。只有不断建优、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筑牢党领导农民向着美好生活方向前进的基层战斗堡垒,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领导农民取得新阶段更高标准、更高层面的脱贫攻坚新胜利,更好地浩福农民。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