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斯洛需要层次视角下的鲁滨逊和梭罗

2021-03-03梁月秀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期
关键词:马斯洛鲁滨逊梭罗

【摘要】很多读者在读到《鲁滨逊漂流记》和《瓦尔登湖》这两部作品时,很容易感受到这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但是,这些相似之处都只是现象,本质上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本文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二者独自相处时,相似生活经历背后不同的人生价值选择。分析结果得出,鲁滨逊的需求还停留在基本的生理、安全和归属层次,而梭罗已经超越了基本需要,直接进入到自我实现层次。

【关键词】马斯洛;需要层次;梭罗;鲁滨逊;笛福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1-175-03

【本文著录格式】梁月秀.马斯洛需要层次视角下的鲁滨逊和梭罗[J].中国民族博览,2021,01(01):175-177.

引言

也许读者看到标题时会产生一个疑问:《鲁宾逊漂流记》(以下简称《鲁》)是一部小说,而《瓦尔登湖》(以下简称《瓦》)是一部自传,虚构的小说怎么能和真实的自传放在一起作比较?其实,梭罗在瓦尔登湖搭建的小屋离他母亲家并不远。梭罗研究专家Walter Harding曾提到:“在建房子时梭罗每天都穿梭于瓦尔登湖和他母亲的家之间,在入住后因为要修缮房屋回他母亲家住了一段时间,而且他的妈妈和姐妹们每周星期天都会带着食物去看他”[1]。所以梭罗和笛福一样,都是在进行文学创作,只不过笛福是基于别人的经历,而梭罗基于自己的经历罢了。因此《鲁》和《瓦》可以放在一起研究。

诸如梭罗模仿笛福的《鲁》进而创作了《瓦》等说法屡见不鲜。毕竟“二者都采用了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远离人类社会的极简的原始生活,这期间不仅要面临原始环境的挑战,还要挑战自己” [2]。其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美国文学简史》中的一段对《瓦》的描述:“在瓦尔登湖生活的梭罗和在荒岛上生活的约克水手真的很像,因为梭罗身上再一次上演着一个人如何在原始的环境下获取食物,建立住所,创建文明的过程。而这一主题的魅力是经久不衰的”[3]。然而,这类说法只停留在两部作品表面的宏观叙事,并没有把握到人物内心的微观体验。虽然《鲁》和《瓦》在故事背景、叙事方式、人物经历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这些都只是表面的,《鲁》和《瓦》的主人公在相似行为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人生价值选择是完全不同的,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鲁滨逊的需求还停留在基本的生理、安全和归属层次,而梭罗已经超越了这些基本需要,直接进入自我实现层次。

一、理论框架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1908-1970)在1943年提出其人本主义科学理论之一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人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他整个一生的特点”[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二、鲁滨逊和梭罗的各层次需要

在论述各层次间的需要关系时,马斯洛引入了一个“优势需要”的概念,他认为人有时候并非只有一种需要存在,而是同时存在多种基本需要,但人的行为在不同的时候受到不同的“优势需要”主导。把“优势需要”引入本文的论述,就会得出鲁滨逊和梭罗都是同时存在多种基本需要的,但是他们行为受到的却是不同的“优势需要”的支配。下面,本文作者对他们二者的优势需要进行对比分析。

(一)鲁滨逊和梭罗的生理需要

鲁滨逊把生理需要看得很重。在荒岛醒来时,他就说道:“然后我开始环顾四周,但不看则已,这一看使我的情绪立即低落下来。我虽然获救,却又陷入了另一种绝境。”[5]这里,鲁滨逊还没从脱险的狂喜中缓过来,就立马为衣食住行担忧起来。此时他已经被恐惧蒙蔽双眼,看不到他前面广阔的海岸和背后茂密的丛林,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可梭罗却看得通透。他看到:“所到之处,无论是在商店、办公室、田野上,人们似乎是在以千种非凡的方式苦行赎罪。”[6]人们日复一日地辛苦劳作,就像一台机器一样,没有自己的生活。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向瓦尔登湖的丛林走去。他尝试不喝咖啡、牛奶,不吃黄油、鲜肉,所以不必为了得到它们而去干活,而且由于不去拼命干活,也用不着拼命去吃。大多数时候几个土豆或几条鱼就能让他饱餐一顿了。再者,鲁滨逊看到葡萄时就想到制成葡萄干收藏起来;看到柠檬酸橙时就想到晒干后贮藏起来好在雨季享用;看到羊群时就想到把它們圈养起来,以备弹药用完后之需。这些都不说了,毕竟这些食物都是实打实的干货。但当他说到:“在另外一个抽屉里,还发现了约值三十六镑的钱币,看着这些钱币,我感到好笑,可是再一想,我还是把钱拿走了。”[7],由此就可以看出他对生存的渴望有多么强烈,连目前对他毫无价值可言的钱币都不放过。然而梭罗去采摘葡萄时,也看到了越桔果,但他没有像鲁滨逊那样做,只是大大欣赏了一番。由此可见,生理需要是主导鲁滨逊行为的优势需要,而非梭罗的优势需要。

(二)鲁滨逊和梭罗的安全需要

鲁滨逊有很强的安全需要。在给房屋选址时,他精心挑选一块背靠山,面对海的平地,这样不论是人或是野兽都无法从上面下来袭击他; 在房屋设计时,他用木桩和缆索做成坚固的木栅环绕四周,并在木栅外面用草皮堆成一道两英尺厚的墙;在房屋建造时,他没有在篱笆上做门,而是用一个短梯从篱笆顶上翻进去,进入里面后再收好梯子。这一切都表明了他对安全的高度需求。哪怕到了后来意识到在岛上完全没有野兽的威胁,最大的动物也只不过是山羊的情况下,他仍然决定在原来半圆形围墙外种两排树,把住所完全隐蔽起来。相比鲁滨逊,梭罗的安全需求要低得多得多。他独自生活在瓦尔登湖深林中一所他自己盖的小屋里,周围一英里之内没有任何邻居,他的屋子坐落在一个小池塘的岸边,在林中的低处,并且视线最远范围不过是半英里以外的湖对岸。他的屋子也很简单,是用木材和木板搭建起来的,屋子门窗也设计得很普通,根本没有任何防范措施,除了放文件的书桌之外,根本不用锁,也不用插销,他的门闩或窗户上连个钉子也没有。由此可见他的房屋在选址和设计时并没有鲁滨逊那样的警惕心,没有过多地把安全需求考虑进去。甚至有时当他回到他的屋子里时,发现已经来过了客人,并且留下了名片,不是一束花,就是一个常春藤枝叶编织的花环,或者一片写上名字的胡桃树黄叶。因此,安全需要是鲁滨逊紧接着生理需要之后的优势需要,并非梭罗的优势需要。

(三)鲁滨逊和梭罗的归属需要

鲁滨逊有很强的归属需要。刚开始的时候他就说道:“我每天爬到小山顶上,呆呆地望着海面,希望能看到船只经过。妄想过甚,有时仿佛看到极远处有一片帆影,于是欣喜若狂,以为有了希望,帆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像小孩子似地大哭起来。”[8]为了重回人类社会,他想尽一切办法,伐木造船,登高探流。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弄到一个野人助他逃离荒岛。熬了25年后,他终于等来了一个伴,取名星期五。他耐心地教会星期五说话做事,星期五也没让他失望,成为他生活上的助手和心灵上的慰藉。虽然有了星期五后生活逐渐愉快了起来,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停止逃离荒岛的计划。他和星期五尝试了各种办法,三年之后,在一位落难的船长的帮助下,他离开了生活了28年的“绝望岛”,回归人类社会。由此可见,鲁滨逊有着极为强烈的归属需要。相对鲁滨逊而言,梭罗的归属需要要轻的多。一开始他就说到:“我到瓦尔登湖去的目的既不是为了过便宜日子,也不是为了过昂贵的生活,而是在最少障碍的情况下处理一些个人事务。”[9]从他的话中可以读出:他把人类社会中的交际当成是一种阻碍,阻碍他去做一些自己内心想做而现实又不允许的事情。所以他选择避开人类社会,选择一种自由自在的归隐生活。对此,Marek Paryz对其有一段很经典的评价:“梭罗也许会羡慕鲁滨逊,羡慕他生活在钱放在抽屉直到发霉都没有用处的环境里,而梭罗却避不开社会中的经济活动。”[10]所以,归属需要是鲁滨逊紧接着生理和安全之后的优势需要,并非梭罗的优势需要。

(四)鲁滨逊和梭罗的尊重需要

因为本文的立论局限在二者独自相处时,此时二者都在一定意义上脱离了人类社会,尊重需要在这里虽说无从谈起,但还是有迹可循的。鲁滨逊虽然人在荒岛,但是他的思维却遗留在了俗世。在外探查海岛时他就心想到这一切现在都是他的,他是这个地方无可争辩的君王;在家中用餐时他认为他是全岛的君王,对自己的臣民拥有绝对的生杀之权;岛上有人时他就觉得他已有了不少百姓,觉得自己犹如一个国王,他是他们的全权统治者和立法者。可以看出,鲁滨逊对人世间的执念很深,放不下身份去平等地对待岛上的“臣民”,所以他内心有很强的“自尊”心态。而梭罗虽然身处俗世,但是他的精神已经飞到了一片无人的荒岛。他如果喜欢某处风景,他就感到他是眺望到的一切的君王,对其具有的权利无可争辩。这里的“君王”和鲁滨逊的“国王”不一样,一个沉溺于世间的“美色”,一个贪恋世间的“权色”。有时他常常看到诗人在欣赏了农场上最宝贵的部分以后就离开了,而乖戾的农夫以为诗人只不过得到了几个野苹果而已。其实诗人已经把农场写进诗中,而农场的主人许多年对此都一无所知。很显然,这里提到的诗人也包括梭罗他本人,诗人对人世间的“果实”并没有太多兴趣,他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他们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以平等的态度接人待物。由此可见,梭罗并没有鲁滨逊那样的“自尊”心态,毕竟一个精神已经进入“无人之地”的人到哪都是一片荒芜。

(五)鲁滨逊和梭罗的自我实现需要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生活轨迹似乎都是按照需求层次逐步递进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 “有一些人的志向水平可能永远处于压抑状态,结果这些在一种很低的生活水平上度日的人,可能在余生中继续仅仅满足于获取足够的食物。”[11]鲁滨逊刚好就是这样一个人,因为从始至终都在想着如何逃离荒岛,所以鲁滨逊的视线就被限制在了归属需要的范围下,超越不了这个范围。也许今天生存和安全需要都得到了满足,就计划一下逃离荒岛,说不定明天生存和安全需要受到了威胁,就全力以赴地为生存和安全而努力,暂时顾不上归属需要。比如,当他遇到野人的脚印时,把逃离孤岛的愿望抛之脑后,一心一意地在房子周围加强防御。整日整夜的提心吊胆,此时安全需要占据了鲁滨逊每一天的工作内容。所以,鲁滨逊一直在底层的基本需要中徘徊。然而,“另有一些显然是天生具有创造性的人,他们的创造性的出现不是作为由于基本需要的满足释放出的自我实现,而是作为不顾基本需要满足的匮乏的自我实现”[12]。而梭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虽然他有一定的基本需要,但他超越了这些基本需要。对他而言,比基本需要更重要的是“那些涉及理想的高尚的社会准则,价值观等” [13]。开篇他就写道:“我看到年轻人,我的同乡们,他们不幸继承了农庄、房舍、谷仓、牛群,以及农具;因为这些东西得来容易摆脱难。”[14]为了验证一下生活是否必须像这样糟糕,是否丢掉这些东西生活就进行不下去了,梭罗花了两年两个月的时间在瓦尔登湖做了一个实验,在这个试验里,他发现用一把刀,一柄斧子,一个铲子和一辆手推车,一年大约工作六周,就能够完全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就能够支付所有生活必需品的开销。而且一盏灯,一些纸笔,再加上几本书就能够消磨那漫长而又孤独的时光,生活可以改善,根本不用活得那么糟糕。显然清醒着的梭罗是想唤醒“醉着”的众人,让他们看清他们正在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由此可见,梭罗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人,他可以为了心中的某个理想成为一名“殉道者”,放弃一切。因此,主导梭罗行为的优势需要一直都是自我实现需要。

三、结语

马斯洛写道:“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欲望通常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的本身,我们往往发现可以追溯其根源,即追溯该人其他更基本的目的。”[15]本文在对比分析鲁滨逊和梭罗时发现,虽然他们有相似的欲望,即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在获取生存资料这一块,但是这都是表象的手段罢了,并非目的本身。当拨开层层迷雾,揭开他們背后的基本目的时,就会发现虽然二者都在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但一个是“为生存而生存”,另一个是“为理想而生存”。当然,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非是要厚此薄彼,并非要贬低鲁滨逊的基本生存需要或是赞扬梭罗的自我实现需要。因为这些需要都属于基本的人性,是人性的一部分。 “即使采取最谨慎的科学态度,我们也必须说,这些愿望是中性的而不是邪恶的。” [16]。本文结合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对比分析《鲁》和《瓦》这两部作品,是希望读者能够从心理学的视角去体验鲁滨逊和梭罗的人物心理,了解他们相似行为背后不同的价值选择,进而更深刻地把握这两部作品的主题意义。

参考文献:

[1]Harding,Walter Roy.The Days of Henry Thoreau[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982.

[2]Bonner,Willard Hallam,Levine,George R.Harp on the shore:Thoreau and the sea[J].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5.

[3]Trent,William Peterfield.A Short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M].New York:G.P.Putnams sons,1922.

[4][11][12][13][15][16]Maslow,Abraham Harold动机与人格[M].许金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7][8]Defoe,Daniel鲁滨逊漂流记[M].郭建忠.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

[6][9][14]Thoreau,Henry David.瓦尔登湖[M].王家湘.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

[10]Paryz,Marek.The Postcolonial and Imperial Experience in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M].Palgrave Macmillan US,2012.

作者简介:梁月秀(1992-),女,汉族,广西贵港人,硕士在读研究生。研究英语语言文学方向。

猜你喜欢

马斯洛鲁滨逊梭罗
马斯洛需要理论指引下双维分级护理模式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卷土重来
梭罗的账单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200
勇敢坚强,永不放弃
敲石工人的话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鲁滨逊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