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测算与推演

2021-03-03李文耀周传荣刘雨涵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文/李文耀 张 翼 周传荣 刘雨涵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阿拉尔)

[提要]安徽省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不可缺少的部分,发展潜力大,但相较落后,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至关重要。本文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标研究安徽省产业发展,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总体偏离度数值持续下降,总体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但总体产业-就业结构不协调程度较高。第一产业结构正偏离程度大,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存在劳动力转移现象。第二产业结构负偏离程度相对较小,劳动生产率较高,就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速度不一致。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差较小,但仍需加强高新服务化水平。从而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高新服务产业发展、引导技术创新、融合三次产业优势协同发展等政策建议。

安徽省在贯彻落实“五位一体”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发展传统的支柱型产业和加大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有效地提升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和高新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突飞猛进。然而,与同属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其他城市相比,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安徽省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结构性偏差较大,产业发展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就业结构亟待优化调整。根据安徽省自身的发展特征,提升安徽省的区域综合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已经是安徽省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重难点。

众多学者针对安徽省产业结构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探索研究。俞金国等采用三轴图方法绘制产业结构演进解析图,提出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从引导发挥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加强技术创新力度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三个方面着手的政策建议。张杰运用城市位序-规模法则和分形理论指出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打造城市特色产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汪欣等以安徽省物流业碳排放规模为研究对象,运用能源系数法提出发展低碳物流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效率。万光彩等研究基于对环境规制强度的测算,指出加大环境规制力度能提升经济开放度,从而助推安徽的产业转型进程。近些年来,制造业服务化(服务型制造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安徽制造业产业升级转型的方向。学者们的文献理论与产业发展实践表明,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升。

一、安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概况

(一)安徽产业结构演进概况。安徽省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大省转变为新兴工业大省战略后,开始助推服务型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贯穿安徽产业发展过程。随着新经济常态化发展,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经济差距将持续加大,第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趋于对等,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由图1可知,2000年以来安徽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动从“三二一”型转变成“二三一”态势。2000~2018年,安徽省第一产业比重呈逐年缓慢下降态势,从25.6%下降到8.8%,下降幅度为16.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幅度变化不大,并始终处于产业结构最低端。同时,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总体呈波浪式上升态势,第二产业发展态势呈凸型曲线变化,变化幅度较大。而第三产业发展呈凹型曲线波动,变化幅度相对较小。2005年开始,安徽省在“十一五”时期确立了“工业强省”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优先发展工业经济的发展理念,第二、三产业结构比值差距由2005年的2.1个百分点扩大到18.1个百分点。在紧接着的“十二五”时期,安徽省提出由“工业强省”转向“制造业强省”的战略聚焦。第二产业集聚效应增强,产业特色优势更加明显,2012年第二、三产业结构比值差距拉大到21.9个百分点。在此后的产业发展结构中,始终是“二三一”态势。然而,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导致了社会就业难问题和一系列社会风险出现,安徽省开始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在“十三五”建设期,经过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不断提升,服务业比重稳步上升。2018年,安徽省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并驾齐驱,产业结构比值仅有1个百分点之差,产业形态向现代服务业升级发展。(图1)

图1 2000~2018年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

(二)安徽就业结构概况。如图2所示,与安徽省产业构成不同的是,安徽省的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在2000~2011年期间一直呈“一三二”态势,第一产业就业构成一直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58.5个百分点下降到2011年的38.8个百分点,二三产业的就业构成则随着安徽省的宏观经济政策不断上升;直至2012年,在安徽省的宏观经济调控下,产业就业构成才转变成为“三一二”态势,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激增,三次产业就业构成依次为36.4∶37.3∶26.3,第三产业就业构成超过第一产业构成0.9个百分点,成为三次产业就业构成中占比最大部分。安徽省的宏观调控颇有成效,2018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紧逼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第一、二产业就业构成差值为1.1个百分点,随着农业部门的人员逐渐转移到非农部门,安徽省的三次产业就业构成会逐步演变成为“三二一”态势,与安徽省近些年的以“高新”科技人才的人才引进战略和生态文明发展目标相适应。(图2)

二、安徽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测算及推演

(一)测算方法。选取安徽省2000~2018年的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和产业产值数据,通过计算整理得出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标进行分析。Tt,i表示第t时期产业结构总体偏离度,Yt,i表示第t时期第i产业结构偏离度,Lt,i表示第t时期第i产业就业比重,Gt,i表示第i产业产值增加值比重。

当产业结构偏离度越趋近于0,表示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结构性偏差越小,该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越强,经济发展增速与就业结构调整相一致;小于0表示该产业发展较慢,存在隐性失业现象,就业结构需调整,转移富余劳动力。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就业结构愈发协调时,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向0靠拢,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就会处于高度一致状态。本文利用2000~2018年的《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代入(1)式计算得到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及总偏离度。

图2 2000~2018年安徽省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

表1 2000~2018年安徽省产业结构偏离度一览表

(二)测算结果。表1数据显示,2000~2018年间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数值差异变化较大,具体分析如下: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从2000年的32.9变化到2018年的22.1,数值始终大于0。数据表明:第一产业存在就业增长低于经济规模增长,产业吸纳就业能力较弱;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始终小于0,第二产业中存在劳动生产率较高,劳动力转入现象。2000~2018年中,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距离0点距离先远后近,2011年后第二产业结构负偏离度数值逐年变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程度得到改善。但产业结构负偏离度数值较大,产业结构仍需继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最为协调,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在2000~2005年间,偏离度距离0点距离先远后近,且与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相比更趋近于0,说明第三产业中仍存在一些隐性失业,劳动力流失或闲置现象。2006~2010年,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从-8变成1.9,说明四年期间就业率增长超过经济规模增速,就业质量提升较快。2011~2018年,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趋于0上下波动,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先弱后强再弱,循环往复。(表1)

(三)时序推演

1、产业结构总体偏离度。将2000~2018年间安徽省产业结构偏离度数据录入Excel,判断回归分析模型,并通过SPSS25.0进行R2、F检验、T检验,确定最佳模型。根据产业结构总体偏离度方程 y=-0.0047x3+0.1456x2-2.5922x+70.825,R2=0.8035。对发展趋势前推10.5年,可知2029年年中产业结构总体偏离度基本为0。

2、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我国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拟合方程 为 :y=-0.0005x4+0.0268x3-0.4108x2+1.2407x+32.624,R2=0.9595。对发展趋势前推9.5年,即到2028年年中时,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基本为0。

3、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同理可知,我国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拟合方程为:y=-0.0008x4+0.0484x3-0.7979x2+3.8825x-24.496,R2=0.8346。对发展趋势前推4.5年,即到2023年年中,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基本为0。

4、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同理,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拟 合 方 程 为 :y=-0.0198x3+0.4846x2-1.8245x-11.214,R2=0.9368。但是,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在2010年年初和2016年年末均已实现为0,在2016年之后则缓慢下降。

三、主要结论及建议

(一)主要结论。现阶段,安徽省产业结构已完成“三二一”型转变为“二三一”型,即将进入“三二一”态势。安徽省就业结构从“一三二”态势发展为“三一二”态势,即将进入“三二一”态势。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仍存在偏差。产业发展要在自身区位优势基础上,加强教育和创新,处理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资本、人力、技术的配置,避免劳动力结构性失业。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五位一体”,融合三次产业优势协同发展,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的道路。

(二)政策建议。安徽省第一产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不断下降,但正偏离数值过大,农村存在劳动力流失严重现象,且产业转移难度大,农民收入水平有待提升。因而要提高对农业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人均劳动力,推动农业智慧化和绿色化进程,从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安徽省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始终是负偏离,且数值稳定,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第二产业就业增长速度。安徽省可以利用其靠近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大对服务型制造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就业。

安徽省发展特色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由负偏离到正偏离循环往复,且偏离幅度较小。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差小,但仍需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安徽省在传统的第三产业领域具有区位优势,一直以来也吸附了不少就业。但是,推动第三产业不断发展仍需发展新兴产业,做好产业信息化、服务化,引导高新技术的创新,金融服务的深化改革。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
我国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招生规模研究——基于产业、就业结构偏离理论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