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影响的Meta分析

2021-03-03陈雯丁雯李冰雪张雪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病患者收缩压原发性

陈雯,丁雯,李冰雪,张雪芳

随着近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老年高血压发生率逐渐升高[1],已成为诱发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32.9%、43.7%[3],且焦虑、抑郁是老年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4],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动态血压监测可反映人体特定时间内的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能较好地反映机体靶器官损伤程度[5]。24 h动态血压不仅有助于观察患者的阶段性血压,还便于监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而非杓型血压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等靶器官损伤有关,在降压治疗及用药疗效方面具有指导性作用[6]。近年国内外学者逐渐开始关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BPV,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缺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BPV相关性的大样本的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旨在评价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以为患者血压和心理健康改善提供循证依据。

以PubMed为例,本文文献检索策略如下:

#1 hypertension[MeSH Terms]OR hypertension[Title/Abstract]

#2 anxiety[MeSH Terms]OR depression[MeSH Terms]OR anxiety[Title/Abstract]OR depression[Title/Abstract]

#3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MeSH Terms]O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MeSH Terms]OR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Title/Abstract]O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Title/Abstract]OR BPV[Title/Abstract]

#4 #1 AND #2 AND #3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19年10月。检索词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方式,英文检索词为hypertension、anxiety/depression、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中文检索词为高血压、焦虑/抑郁、血压变异性/动态血压。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文献纳入标准 (1)研究类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焦虑和/或抑郁情绪与血压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2)研究对象: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者;(3)研究分组:观察组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伴焦虑和/或抑郁患者,对照组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无焦虑、抑郁情绪患者;(4)结局指标:BPV指标、动态血压指标、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率。其中,BPV指标包括血压标准差(SD)〔包括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BP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BPSD)、昼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昼间舒张压标准差(dDBP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BPSD)及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BPSD)〕和血压变异系数(CV)〔包括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BP-CV)、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BP-CV)、昼间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CV)、昼间舒张压变异系数(dDBP-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CV)〕;动态血压指标包括24 h收缩压(24 h SBP)、24 h舒张压(24 h DBP)、昼间收缩压(dSBP)、昼间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及夜间舒张压(nDBP);非杓型血压节律是指nSBP和nDBP下降百分比<10%,反之则为正常杓型血压节律。

1.2.2 文献排除标准 (1)非中/英文文献;(2)重复发表文献;(3)数据不完整或无法获取全文文献;(4)研究对象不符文献。

1.3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由两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若存在不同意见则协商达成一致,若未解决则由第3位研究人员仲裁。提取内容包括第一作者、发表时间、国家、例数、年龄、研究对象、测量工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老年抑郁量表〕、结局指标。

1.4 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 根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7],NOS共包含8个评价条目,满分9分,包含研究人群选择、组间可比性和结果测量3个方面。NOS得分7~9分为高质量研究,5~6分为中等质量研究,<5分则提示具有高度偏倚风险,需排除。

1.5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录入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文献间统计学异质性分析采用χ2检验联合I2检验,若P≥0.10、I2<50%表示各文献间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若P<0.10、I2≥50%表示各文献间有统计学异质性,分析异质性来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连续变量以平均差(MD)及其95%CI表示;分类变量采用OR及其95%CI表示;采用Stata 10.0进行Begg秩相关分析,绘制漏斗图评价结局指标的发表偏倚。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步检索相关文献1 939篇,经过筛选后最终纳入文献19篇[8-26],其中中文文献18篇、英文文献1篇。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Figure 1 Flow chart of literature searching and screening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纳入的19篇文献共包含2 240例患者,均为中高等质量研究,其中对照组1 150例,观察组1 090例,文献基本特征及NOS评分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NOS评分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NOS score of included literature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BPV 指标 5篇[8,11,20-22]文献报道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对SD的影响,根据各文献间统计学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24 h SBPSD、dSBPSD、nSBPS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4 h DBPSD、dDBPSD、nDBP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5篇[9,10,16-17,26]文献报道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对24 h SBP-CV、24 h DBPCV的影响,各文献间有统计学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24 h SBP-CV、24 h DBP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篇[9,17]文献报道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对dSBPCV、dDBP-CV、nSBP-CV、nDBP-CV的影响,根据各文献间统计学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dSBP-C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DBP-CV、nSBP-CV、nDBP-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对BPV指标影响的Meta分析结果Table 2 Meta-analysis results of impact of anxiety and/or depression on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2.3.2 动态血压指标 16 篇[8,10-18,20,22-26]文献报道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对24 h SBP、24 h DBP、dDBP、nDBP 的影响,17 篇[8,10-20,22-26]文献报道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对dSBP、nSBP的影响,各文献间均有统计学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和nDB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动态血压指标影响的Meta分析结果Table 3 Meta-analysis of impac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n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index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2.3.3 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率 7 篇[10,12-13,16,18-19,26]文献报道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对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率的影响,各文献间有统计学异质性(I2=80%,P<0.000 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63,95%CI(0.89,3.00),P=0.12〕,见图2。

图2 两组患者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率比较的森林图Figure 2 Forest plot for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non-dipper blood pressure rhythm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4 纳入文献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 采用逐一排除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MD值未见明显变化,表明本Meta分析结果稳定性较好;Begg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指标P值均>0.05,见表4;分别绘制报道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和nDBP文献的漏斗图,结果显示,各数据点呈均匀对称分布,提示报道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和nDBP的文献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见图3。

图3 报道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nDBP文献的漏斗图Figure 3 Funnel plots of literature of 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 and nDBP

表4 文献发表偏倚的Begg秩相关分析结果Table 4 Begg rank correlation ananlysis results for publication bias of literature

3 讨论

近年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重大问题之一。截至2017年,我国年龄≥65岁人口达1亿5 831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1.4%,其中约5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27]。研究表明,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肌梗死的首要危险因素,而老年高血压患者可随年龄增长出现机体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导致靶器官功能损伤明显[28]。既往有研究证实,老年人焦虑、抑郁情绪与高血压流行病学相关[29],且焦虑、抑郁可在短期内加剧血压波动,改变BPV[30-32],从而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BPV可反映人体血压在一段时间内的波动情况,且血压波动是外部环境、行为因素与内在心血管调节机制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短期、长期BPV与心脏、血管、肾脏损伤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独立相关,并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增加相关[33]。临床通过SD、CV来反映人体BPV[34]。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24 h SBPSD、dSBPSD、nSBPSD、dSBP-CV高于对照组,表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可加重血压变异程度,尤其以收缩压波动更为明显,主要机制在于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愤怒等与BPV低频功率增加有关,其可促使压力反射敏感性降低,导致交感神经兴奋[35],进而造成血压节律异常。本Meta分析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和nDBP均高于对照组,其机制可能在于焦虑和/或抑郁可加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动脉不顺应、主动脉僵硬及压力波反射,导致中央主动脉压力升高,代偿性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36],进而造成动脉内皮细胞炎症和损伤[37]。有研究表明,焦虑、抑郁情绪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HPA)轴调节异常有关[38],大量激素被释放入血,造成水钠潴留,进而导致血压节律异常。此外,有大量研究表明,焦虑、抑郁情绪主要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自主神经系统对血压产生影响[39-40]。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UNBUL等[41]研究结果不一致。

本Meta分析结果表明,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可增加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幅度和BPV,尤其是收缩压变异性,与非杓型血压节律可能无关系。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早期识别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早期进行心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控制血压波动,降低BPV,进而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改善预后。但本研究仅检索了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未检索其他语种文献,可能会造成文献检索不全;另外,部分指标的文献数量过少,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今后还需要高质量、大样本量的观察性研究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结论。

作者贡献:陈雯、李冰雪、张雪芳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陈雯、丁雯、李冰雪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并进行结果分析与解释;陈雯、丁雯撰写论文;李冰雪、张雪芳进行论文的修订;陈雯、张雪芳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病患者收缩压原发性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枯骨逢春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