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影响

2021-03-03王秋云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稳定型

王秋云

(上蔡县人民医院 心内科,河南 驻马店 46380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管腔狭窄,造成血管受阻,进而影响心肌血供,易造成患者剧烈胸痛,不利于日常生活[1]。目前,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常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可有效缓解血管狭窄,改善临床症状,但术后易并发心肌损伤,需结合其他药物治疗[2]。作为新型优化心脏代谢药的曲美他嗪,可促进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形成,减轻心肌受损程度,减少细胞内毒性[3]。鉴于此,本研究探讨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9年1—11月上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42~73岁,平均(58.69±8.26)岁;血管病变:单支6例,双支15例,三支2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 42~72岁,平均(58.93±8.47)岁;血管病变:单支7例,双支15例,三支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4];②有PCI术指征;③患者及其家属自愿签署同意书;④无严重精神疾病;⑤心肌酶及肌钙蛋白Ⅰ呈阴性。(2)排除标准:①伴有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异常、血液系统疾病、严重感染;②对所使用的药物过敏;③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④不能配合治疗或中途退出。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术,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治疗,口服普伐他汀钠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215),每次20 mg,每日1次;阿司匹林(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国药准字H23020493)每次300 mg,每日1次;氯吡格雷片(Actavis Group PTC ehf,批准文号H20140966)每次75 mg,每日1次,连续服用3个月。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在PCI术前1 h,口服60 mg盐酸曲美他嗪片(南京恒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969),术后改为每次20 mg,每日2次,持续治疗3个月。

1.4 评价指标(1)治疗效果。显效:心电图下移的ST段恢复≥0.1 mV,心绞痛次数减少80%;有效:心电图下移的ST段恢复≥0.05 mV;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5]。(2)入院时及术后1 d,采集患者3 mL清晨空腹静脉血,以3 000 r·min-1转速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离心半径为13.5 cm,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肌酸激酶及肌钙蛋白Ⅰ水平。(3)所有受试者均由同一名经培训后的心电图医生,采用动态心电图仪(长春时代数码有限责任公司,型号SDD-E)采集PCI术前1 d、术后1 d内心电图相关指标,包括QTc间期:校正后的QT间期;Tp-Te间期:QT-QTp(QRS波群起点至T波波峰顶点);QT间期: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每个间期均连续测量3个周期,取平均值。(4)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再发心绞痛、心律失常、血栓形成、顽固性缺血等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较对照组的80.4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心肌酶指标两组入院时肌酸激酶、肌钙蛋白Ⅰ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肌酸激酶、肌钙蛋白Ⅰ水平均高于入院时,但观察组变化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心电图指标两组PCI术前1 d Tp-Te间期、QTc间期及QT间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I术后1 d Tp-Te间期、QTc间期及QT间期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心肌酶指标比较

表3 两组心电图指标比较

2.4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观察组心律失常2例,血栓形成2例,再发心绞痛2例,顽固性缺血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51%(8/41);对照组心律失常10例,血栓形成2例,再发心绞痛3例,顽固性缺血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46%(17/41)。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1,P=0.031)。

3 讨论

近年来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率不断增长,作为一种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血小板集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等均可诱发,若无有效治疗,会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生命安全。PCI术是运用心导管技术,可有效疏通闭塞、狭窄的冠状动脉管,以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治疗手段。研究发现,PCI术中通过充盈球囊,可短暂性地造成心肌缺血低氧,可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而导致心肌损伤,影响患者预后[6]。故如何提高PCI术治疗效果成为临床关注重点。

肌酸激酶在线粒体及细胞质中广泛存在,在细胞内能量转化、ATP形成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低氧、炎症等因素造成心肌细胞损伤时,多种心肌酶会进入血液,从而提高心肌酶水平[7]。肌钙蛋白Ⅰ作为调节蛋白,在心肌组织中广泛存在,可影响肌肉组织收缩,且无交叉反应,若心肌受到损害,可提高其细胞膜的通透性,造成肌钙蛋白Ⅰ水平增加[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术后1 d肌酸激酶、肌钙蛋白Ⅰ均高于入院时,但观察组变化更小;两组PCI术后1 d Tp-Te间期、QTc间期及QT间期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大;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这提示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心肌损伤,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利于患者转归。王春杰等[9]研究发现,行PCI术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曲美他嗪可缓解心肌损伤,改善预后,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在于,曲美他嗪属于哌嗪类衍生物,可阻碍长链脂肪酸氧化,影响脂肪酸氧化,促进葡萄糖氧化,以改善心肌氧代谢,有助于减少氧消耗,缓解心肌血氧供给不足的情况;可改善细胞内钠、钙聚集情况,缓解酸中毒。曲美他嗪作为一类抗心绞痛药物,可降低血管阻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慢性氧耗竭引起的线粒体代谢及功能异常,调节心肌血氧状态,进而保护心肌细胞[10]。此外,该药物可刺激心肌能量代谢,促进ATP分泌、合成,减少Ca2+聚集,从而减轻心肌损伤。

综上所述,应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心肌损伤,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利于患者转归。

猜你喜欢

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稳定型
心肌肌钙蛋白T启动子经两步转录扩增系统提高目的基因表达的腺相关病毒载体构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应激性心肌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检查结果差异性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参松养心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慢性失眠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起搏器植入术后肌钙蛋白升高的临床意义
血检可预测心脏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