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5S”活动法培养大班幼儿的整理习惯

2021-03-03张菊敏

幸福家庭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整理物品习惯

张菊敏

笔者运用“5S”活动法,培养了幼儿整理物品的意识,增强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品德素养。对于大班幼儿,教师要把握好教育契机,着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和家长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促使幼儿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发展幼儿的身体动作,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使幼儿养成整理的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以笔者所在班级的幼儿为例,在表演游戏结束后,大部分道具被幼儿堆在一个角落里,手工区的操作材料杂乱不堪,幼儿习惯了这样的环境,没有养成收拾的习惯;在上完户外活动课后,有的幼儿将脱下的衣服挂在衣架上,有的幼儿将衣服随手放在桌上,有的幼儿甚至忘了带回衣服,他们没有整理物品和保管物品的概念。

究其原因,在幼儿园教育中,部分教师喜欢在区域活动中投入过多的操作材料,没有及时撤掉前一个主题活动留下来的物品,导致幼儿越理越乱。部分教师认为幼儿不会整理,习惯于帮助幼儿整理,导致幼儿无所事事。在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长喜欢包办代替,给幼儿喂饭、帮幼儿穿衣服、给幼儿收拾积木和书籍等,剥夺了幼儿自主操作的机会,容易让幼儿养成丢三落四、做事无计划的坏习惯。

因此,教师要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从家庭生活和集体生活两方面入手,培养幼儿的整理意识,促进幼儿个人的成长与身心的发展。良好的整理习惯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幼儿的个人素质,还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引导幼儿从最简单的整理入手,一步步训练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品格基础。

“5S”活动法是指整理(Se iri)、整顿(Seiton)、清扫(Se 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 itsuke)。教师要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灵活运用“5S”操作模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利用游戏的教学方式,规范幼儿的整理行为,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幼儿的认识分析能力,让幼儿深刻感受到整洁的环境给人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以笔者所在班级为例,笔者鼓励幼儿自创图示标识,有意识地培养了幼儿的整理能力。在一步步的引导下,幼儿对整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开始尝试把抽屉里的橡皮泥、跳绳、彩色笔等学习用品摆放得更整齐、更规范。笔者设计了“整理我的小抽屉”主题活动,引导幼儿用图示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整理思路。经过大家的讨论,物品存放图得到了幼儿的一致认可,它成了幼儿整理抽屉时的参照图。

教师要紧紧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将日常生活融入幼儿教育,利用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引导幼儿整齐、有序地摆放游戏材料,鼓励幼儿自主动手、积极动脑,支持幼儿按标记将东西复位,尊重幼儿的内心想法,让幼儿积极参与规则的建立,不断强化幼儿良好的整理行为,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幼儿参与整理活动的兴趣。良好的整理习惯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引导幼儿养成爱整洁、讲秩序的生活习惯,还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帮助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以笔者所在幼儿园为例,为了更好地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教师会在离园前三分钟提醒幼儿整理玩具、清洁桌面。在每周五下午,教师会开展“自我服务十分钟”活动。教师给幼儿分发抹布、扫帚等清洁工具,引导幼儿动手擦洗自己的小椅子、小桌子,鼓励幼儿自主清理自己的小抽屉、整理抽屉内的学习用品。在每月最后一天,幼儿园会进行大扫除活动。幼儿不仅要清理自己的个人物品,还要对自己管理区域内的物品进行分组、整理、清洁。幼儿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检查、相互管理,这有助于发展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幼儿整理素养的形成与能力的提升

在“5S”活动法指导下,笔者所在幼儿园对大班幼儿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养成教育。通过“我是管理员”“今天我当家”等活动,教师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引导作用,在丰富游戏活动内容的同时,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幼儿的整理意识,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意识,提升了幼儿的整理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幼儿开始主动参与物品整理活动,他们的劳动意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例如,在“我是小当家”的调查问卷中,笔者发现,刚开始仅有8%的大班幼儿会整理物品,经过一年的训练,现在有92%的幼儿可以独立整理物品并对其进行整顿。大部分幼儿可以独立制作简单的图示标记,合理规划物品的存放位置,将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区分开来,主动进行各种清扫工作,从而使自己的物品保持整洁的状态。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教师既能让幼儿体验到整理的快乐,又能促使幼儿不断练习,增强幼儿的整理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二)家园共育的和谐统一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說:“父母是天然的教师。”教师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促进作用,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倡导家长适当放手,给予幼儿充足的成长空间,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锻炼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到培养幼儿良好整理习惯的重要性,健全幼儿的性格,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家园谈话、家长沙龙、亲子教育活动等方式,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合作,增强家长科学育儿的意识,调整家长不当的育儿行为,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在的成长氛围。

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家长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出发,鼓励幼儿独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要充分肯定幼儿的付出和努力,给予幼儿高度的认可和赞许,时刻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性,增强幼儿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来园访谈等方式,让幼儿园、家长、幼儿三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引导家长为幼儿创造有利的实践条件,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研究的反思

“5S”活动法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整理意识,锻炼幼儿整理物品的技能,帮助幼儿养成爱干净、乐于清扫的好习惯,提高幼儿的劳动素养,磨炼幼儿不怕吃苦的坚强意志。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仍然有个别幼儿没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结合本园的真实情况,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活动方案,适当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从幼儿的情感、爱好等角度入手,促进幼儿的共同进步。

在培养幼儿良好整理习惯的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幼儿其他方面的能力,丰富养成教育的内容,让幼儿乐于助人、爱护公共财物、相互帮助等。教师要集合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加强家园之间的联系,利用家长的示范作用,为幼儿树立身边的榜样,鼓励幼儿自主实践、亲自动手,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教师要灵活运用“5S”活动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大班幼儿的整理习惯,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世纪盈新幼儿园)

猜你喜欢

整理物品习惯
称物品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上课好习惯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找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