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城市管理精细感知体系研究

2021-03-01王子涵李纪雯石涛王伟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精细化指标

王子涵 李纪雯 石涛 王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精细化”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尺。目前,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缺乏对实际应用的理论指导。即使涉及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运用,也大都只关注某一具体领域,如城市环卫、城市交通等,将城市精细化管理纳入宏观框架进行整体谋划的实践还较少。鉴于城市感知是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本文尝试通过构建全面的城市感知体系,系统梳理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权变因素,进而构建城市管理精细感知体系,为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一、城市感知体系界定

城市感知是指以打造高感度、数字化、智慧化城市为目的,以城市为对象,以广泛的感知触点为基础,以无线射频识别(RFID)和无线传感网(WSN)等技术为手段,对城市数据进行搜集、管理、应用的智能化行为。城市感知把握城市“脉搏”,推动城市治理走向智能化、专业化。

城市全面感知,主要是对可持续性发展的人、物、空间环境及事件的综合信息进行感知,其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城市感知体系由感知数据体系、感知技术体系和感知应用体系等构成。

(一)城市感知数据体系

依照“获取—处理—应用”原则,城市感知数据体系可以划分为感知数据搜集、感知数据处理和感知数据评估三个层次。

感知数据搜集,主要涉及感知源、感知主体和感知对象三个要素。感知源指的是所有能够感知到城市信息的客观事物和主观主体的集合。将感知源划分为实物和虚拟感知源两个方面进行汇总。鉴于感知主体和感知对象具有相互作用,将统一从人类社会、物理实体、虚拟网络三个空间维度划分。

感知数据处理,即用计算机收集、记录数据,经加工产生新的信息形式。当前对于城市感知数据的处理可利用BIEE等工具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或利用Matlab等工具将数据图形化分析,以及利用云计算等特殊算法进行数据储存分析。

感知数据评估,即对城市感知体系中数据质量进行全面考察和科学评价。主要借鉴OECD对于数据质量的定义,感知数据质量主要包括相关性、准确性、可信性和一致性等特征。

(二)城市感知技术体系

城市感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数据的采集、定位、传输和储存技术。它可以高效获得城市管理相关基础数据,是构建感知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石。

(三)城市感知应用体系

城市感知应用体系,对城市感知数据在城市生活和城市管理中运用的领域进行架构,主要涉及经济建设、机制保障、社会管理和生态宜居等领域。

二、面向精细化管理的城市感知体系升级

城市精细化管理依照“精、准、细、严”的原则,以标准化、网格化、数字化思路,细化城市管理空间,量化城市管理对象。根据城市感知体系架构,面向精细化管理的城市感知体系升级主要涉及城市感知数据体系、城市感知技术体系和城市感知应用体系三方面的优化。

(一)城市感知数据体系精细化升级

主要涉及感知数据搜集、处理和评估三方面的优化。

数据搜集方面,逐步推进感知源泛在化、深入化、时空化,感知主体和感知对象能动化、智能化、系统化,实现对城市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感知,构建起一个较为完善的城市感知数据体系。

数据处理方面,主要从处理流程升级、处理工具升级、数据呈现形式升级、数据系统(数据库)升级四个方面着手,实现数据批处理、流处理,完成数据可视化、图表化分析,开发低廉高容错性的分布式程序。

数据评估方面,构建并完善城市感知体系成熟度评测指标体系,对感知数据成熟度进行评测。

(二)城市感知技术体系精细化升级

城市感知技术体系由对信息的采集(识别)、定位(测向)、传输(转载)和储存(检索)等技术组成。通过对比呈现未来感知技术体系的发展趋势,说明精细化城市在感知技术层面上的要求,如表1所示。

(三)城市感知应用体系精细化升级

感知应用体系精细化升级,主要体现在应用领域的拓展和多领域联动。应用领域的拓展可划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横向延展,主要指提高数据平台开放共享程度,为信息化程度不高的传统产业提供数据支撑。纵向挖掘,指发挥感知数据对于提高公众参与、改善百姓生活的重要价值,实现从“政府管理”到“全民共治”、从“城市管理”到“城市服务”的转变。

多领域联动,是指借助全面感知体系对城市数据资源的全要素目录管理,推进跨部门、跨单位信息交互,对数据信息进行多角度挖掘、跟踪、分析,探究城市运行规律,提高预警能力,开展源头整治。

三、精细化城市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一)理论依据

构建面向精细化城市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涉及数据整合、资源共享和体系构建。在对国内外城市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归纳、借鉴的基础上,确立以绩效管理、KPI(关键绩效指标)和360度考核法为核心的指标选取理论体系。

(二)构建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切实为城市管理提出具体、实用的参考意见,主要挑选出易获取、易量化、客观真实的精细化城市感知指标。

系统性原则。应根据研究系统的逻辑结构,在纵向上延伸出不同层级,构建“目标层—指标层—分指标层”的结构,在横向上广泛选取完整覆盖城市感知体系的指标,形成有深度和广度的严密评价体系。

科学性原则。科学的指标体系必须遵循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客观规律,真实反映城市发展状况,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观察及测试得出定性定量的明确结论。

稳定性与动态性原则。随着科技、管理的迅速发展,感知体系及其内涵将发生动态变化,为构建起参考性、时效性强的指标体系,反映内涵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适应不同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灵活调整。

以人为本原则。城市要让人民满意,城市感知需要注重感知城市居民的主观心理感受,着重体现居民的生理、心理健康,反映居民对城市环境和服務的满意度。

(三)指标遴选

指标逻辑构建。遵循“感知指标—感知数据—感知源”的指标体系设计逻辑,其中感知指标共分为三级层次。一级指标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几大基本维度。二级指标逐层分解各项维度的主要变量,分解至第三级具体的单项感知数据指标。三级指标数据后罗列对应的主要数据来源,形成系统完备的感知评价体系。

指标筛选。根据绩效管理和360度考核法,提出城市感知基本要素的五大维度。再以精细化管理的关键领域为重点,组建二级指标。选取具备较高可比性、可量化性的具体数据指标。最后,为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完整性,运用关键绩效评估法,增设当前城市管理特殊领域的关键指标。

(四)指标运用

城市主管部门可以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为各指标赋值,并运用主客观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模糊计分法确立城市精细化的综合评价模型,具体公式为:

其中Aij表示第i个评价单位在第 j 个评价因子的值,Ai表示第 i 个评价单位的综合得分,Wj表示第 j 个因子的权重,Sij表示第 i 个评价单位的模糊系数。具体数据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将计算结果根据实际需要分级,作为对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的评估标准。评估结果一方面用于相关城市的管理部门评估城市精细化发展水平,找出薄弱领域,另一方面也为不同城市的精细化程度横向比较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魏湲丹. 公共服务视角下我国地市级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4.

[2]杨滔.精细化设计和管理的城镇化[J].国际城市规划,2013,28(04):48.

[3]熊竞.大数据时代的理念创新与城市精细化管理[J].上海城市管理,2014,23(04):23-26.

[4]李德智,朱诗尧.大数据时代下的城市精细化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18(12):30-32.

[5]陈晨.城市治理精细化转型路径分析[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5(01):38-41.等

(责任编辑:荣荣)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精细化指标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探析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精细化护理实施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