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齐参与 践行新时尚

2021-03-01孙学伟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分类垃圾

孙学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新一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石景山区区委、区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党建统领优势,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投身垃圾分类工作,通过高位指挥、部门联动、立体宣传,在源头发动、设施完善和监督执法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提升。

一、开展垃圾分类全民总动员的总体情况

在市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充分发挥行业牵总作用,各行业部门纷纷出台本行业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加速各类责任主体对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贯彻落实。各街道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组织工作培训、现场观摩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动员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目前,全区九个街道所辖150个社区372个居住小区已全部开展垃圾分类,83家党政机关单位及下属企事业单位、95所学校幼儿园、210家医疗机构、41家大型商超已全部实施垃圾强制分类,针对酒店、景点、经营商户及公园绿地等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培训、督导检查。

在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建设方面,全区共设置规格为240升的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四分类投放容器5178组16777只,服务居民25万户近60万人。配发户用分类垃圾桶、垃圾袋49万套,购置厨余垃圾收集、运输车辆90辆。升级改造全区45座垃圾楼,用于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收集。目前, 28座具备分类收集功能的垃圾楼,已有11座投入分类运行,基本满足全区生活垃圾的分类清运作业需求。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容器、设施标识规范化。1个生活垃圾分类驿站,31组分类桶站桶架,4辆垃圾运输车、1座密闭式清洁站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预计年内全部居住区将实现分类硬件设施、收集车辆完善、提升全覆盖。

从垃圾量来看,5月1日至5月30日,全区居民家庭厨余垃圾分出1056.52吨,分出量明显增加。5月22日单日分出量达42.62吨。其他垃圾从5月1日的411.56吨,下降到6月11日的329.58吨,总体呈下降趋势,总量15333.22吨,较去年同期减少3971.08吨,下降20.57%。

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方面,共派出执法人员6032人次,执法车辆1171车次,检查社会单位2610家次,检查居住小区827个次,宣传教育1086起,批评教育116起,责令改正152起,处罚299起。

二、开展垃圾分类全民总动员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党建引领吹响垃圾分类集结号

以实施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为契机,采取战时机制,成立石景山区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区委主要领导亲自调度,统筹推进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各街道将垃圾分类作为“一把手”工程,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在街道工委、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下,构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和业委会(物管会)“四位一体”整体合力,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效落实。

(二)多重机制构建志愿服务新常态

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全区150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双报到”活动,7400名在职党员模范参与“桶边值守一小时”“大手拉小手”“垃圾分类新时尚”等宣讲活动,带头做垃圾分类的宣传员、示范员、指导员和监督员。同时,组建垃圾分类“老街坊”志愿服务队、垃圾分类宣传队、桶站值守队、“分小萌”青少年志愿服务队等4支志愿服务队伍,加强岗前培训,强化分类指导,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部署,推动“老街坊”志愿参与垃圾分类的规范化、常态化。

(三)多措并举形成全民参与新时尚

全区150个社区统一行动,开展“垃圾分类新时尚,文明城市共分享”宣传活动860场,发放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品31.2万份,参与居民21.35万人次。组织垃圾分类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三进”活动,在70余家机关单位、中小学校和100余个社区进行宣讲宣传。面向全区3万余名中小学生征集垃圾分类原创作品,建立直达家庭的垃圾分类知识普及通道。制发规模以上商超、餐饮企业《商业场所垃圾分类指导意见》,利用商圈大屏循环播放公益宣传视频动画,特色宣传引领低碳生活新风尚。

(四)再生资源分类中转站破解老大难

利用“拆违”腾退空间,与产权单位沟通合作,将闲置土地打造为再生资源中转站,委托社会企业进行专业运营。通过冷压、拆分、打捆等方式处理,大大降低了白色泡沫、废旧家具、床垫等难处理垃圾的收运成本;通过区级中转站打碎后进行焚烧处理,将“低值”变为“高值”,实现垃圾减量的同时,大大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当前,正在通过财政资金建设补贴的形式,采用街道选址、企业建设运营的模式进行积极推广,选址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五)科技助力垃圾分类精细化

全区近六成的桶站安装了二维码身份标签,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检查员通过扫码拍照、上传问题,极大提高了日常巡查和问题整改时效。各社区楼门长扫码认领桶站,建立起桶站监督的长效机制。居民也可以扫码成为监督员,随时监督投诉垃圾分类问题。5月底,垃圾分类被纳入“门前三包”管理范围,在现有“门前三包3+2”基础上,升级为“3+3”新内涵,管理人员通过对“门前三包”二维码进行扫码,随时随地掌握各类门店动态信息,目前已实现全区4625家商户全覆盖。

(六)撤桶并站加速养成好习惯

在居住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中,桶站值守一直以来是困扰垃圾管理的难题,桶站分布散、距离远、人员成本高,很难做到长期持续。受八角街道建钢南里社区的经验启发,街道开始尝试开展“撤桶并站”“垃圾不落地”活动,通过在小区内建设集中分类收集站、使用四桶分类收集车定时定点巡回等方式提高撤桶率。在居委会前期到户宣传、讲解的基础上,居民已经适应当前模式,主动分类意识明显增强,真正实现了垃圾不落地。

(七)问题导向推进创新试点

充分发挥基层各方力量作用,攻克难点、疏通堵点。八角街道建钢南里社区将散置的24个垃圾桶和大件垃圾存放点合并,设置消毒区、分拣区、存储区,以及空气过滤系统,既节省空间又美化社区环境。古城街道西路北社区在垃圾投放站试点安装AI监管督导系统,提示居民正确投放并借助云服务实现可视化管理。苹果园街道八大处甲7号院建立智能积分投放站,实现人脸识别、刷卡、刷二维码及按键投放,方便居民分类投放。八宝山街道建设金都园林再生资源中转站,实现大件垃圾及时收运和泡沫等垃圾无害化处理。

(八)特色方式发动源头参与

在调用多种社会资源进行宣传的基础上,考虑到传统宣传方式不能实现数据化管理,无法掌握实际工作推进情况,以及存在“阵风式”和持续性较差等问题,结合居民对微信“粘度”不断增强的特点,创建了“石分达人”微信小程序。通过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动态、拍照打卡签到、分享垃圾分类活动心得等形式,开展积分换礼活动,进一步动员市民投入到垃圾分类工作中,让垃圾分类成为大家的生活习惯,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截至目前,该微信小程序的全区新注册用户达2.7万余人,实现打卡分享8.5万余次,持续点燃石景山人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九)有的放矢强化执法检查

组织垃圾分类执法检查处罚,定期开展踩点摸排,切实加大对每日清晨运输环节容易出现的非法收运、混装混运问题的查处力度。针对分类收集环节容易出现的混堆混放、无资质收运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坚决进行查处。对政府机关进行检查,要求个别单位对存在的垃圾混装、容器设置数量少、容器未设置标识限期等问题进行整改,切实杜绝“灯下黑”问题。通过集中培训、深入基层开展“微课堂”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保证执法工作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十)因地制宜完善收运消纳体系

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委托4家垃圾分类专业企业(民企)对居民进行分类指导。厨余垃圾先收集至小区附近的分类垃圾楼,再由环卫中心(事业单位)运至南宫菌肥厂(国企)进行处置。餐饮企业产生的厨余(餐厨)垃圾由首钢生物质公司(国企)负责收运至鲁家山进行处置。其他垃圾用压缩车从小区收集后直运至转运站,或由物业运至附近垃圾楼再至转运站,压缩后运往鲁家山焚烧厂。可回收物由垃圾分类专业企业收集后,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民企)运往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进行处置。有害垃圾由垃圾分类公司负责定期收集,再由签订消纳协议的生态岛公司(民企)负责运输处置。在石泰公司(国企)院内设置了区级大件垃圾暂存点,对全区大件家具等进行收集处置。装修垃圾由各小区物业负责运至石泰资源化公司或首钢资源化公司(国企)院内进行处置。

三、开展垃圾分类全民总动员的体会和收获

(一)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蕴含的深刻意义

垃圾分类看似微不足道,实际上是一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深刻变革,是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是关乎人民美好生活的“关键小事”,将做好垃圾分类当作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强化责任担当,明确目标,细化步骤,重点推进。要把垃圾分类过程当作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力以赴抓实抓细抓好落实,用积极作为和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认真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探索模式,不断提高科学化管理和精细化治理水平,实现超大城市精治共治法治,以小切口促進大改革、推动大变化。

(二)要以首善标准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落实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和《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四个条例的颁布实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精治共治法治的重大举措,是构建更加有效的首都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重大创新,是破解城市治理难题的有力抓手,是对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的重要检验。要以首善标准推进垃圾分类,夯实法治与规则意识,标定行为权责边界,破解执法难题。要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主动性,督促物业担起垃圾分类纳入日常管理的责任。要以法治刚性促进市民文明习惯“软着陆”,深入推动文明习惯养成。

(三)要将垃圾分类与疫情防控有机结合

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形成整体合力,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垃圾分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充分认识到两项工作的相互促进效应,把垃圾分类与疫情防控工作有机结合,加强对桶站设置、清洁消杀和盯守情况的检查督办,以点带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最大限度提高分类效率与实际成效。坚持寓管理于服务,在疫情防控值守的同时,宣传垃圾分类理念和知识,将疫情防控期间的干部下沉、战时动员机制等经验做法应用到垃圾分类工作中,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吸收利用疫情期间形成的良好卫生习惯、强大凝聚力和广泛监督意识,推动广大群众把疫情防控期间养成的好习惯固化下来,把垃圾分类工作推向新阶段。

(四)要坚持特色,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全民总动员

开展垃圾分类,关键是要持续提高全体市民的知晓率、参与率和精投率,实现区内居民宣传覆盖最大化,最大限度激励和引导市民对垃圾分类的兴趣,实现长效、便捷和易于参与的效果。“石分达人”微信小程序是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社会动员方式的一次创新性探索,实现了街道、社区、小区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和精投率的监测排名,实现了对全区居住小区垃圾分类的精准指导服务,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定性到定量的变革。为了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参与“石分达人”大挑战活动,将继续研发、扩展系统功能,吸纳更多企业参与到“石分达人”平台,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四、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全民总动员的工作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各项部署,继续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党建引领深化全民动员

加强党建引领,整合更多专业社会组织资源,全面落实好垃圾分类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深化“双报到”机制,发展“老街坊”志愿服务,发动楼门长、老街坊开展居民到户宣传,继续发挥社区“老街坊”议事厅的平台作用,将生活垃圾分类贯穿到社区协商、楼门治理工作中。

(二)打造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平台

继续推广“石分达人”线上垃圾分类互动积分平台,吸引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积分反馈,形成长效激励机制。依托街道全流程系统平台数据资源,搭建区级“垃圾分类智能分析数据大脑”,推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借助大数据平台完善“混合垃圾多付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分类排放机制,通过经济手段促进垃圾分类源头减量。

(三)继续完善垃圾分类四环节体系运行

督导物业管理单位和组织第三方公司,对居住小区垃圾分类桶站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暂存点。继续推动街道示范片区创建,完成垃圾楼、巡回收运车和密闭式清洁站的升级改造。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因地制宜、全民行动、持续推进。下一步将全力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氛围,凝聚合力、久久为功,用全民参与的实际行动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张斌)

猜你喜欢

分类垃圾
垃圾去哪了
垃圾分类的困惑你有吗
我给资源分分类
倒垃圾
垃圾也是资源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海上游来垃圾龙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