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应急管理科技发展的探析*

2021-03-01杜军许永莉吕垒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1年2期
关键词:湖北省预警应急

杜军 许永莉 吕垒

(1.湖北省应急管理厅 武汉 430000; 2.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汉 430081)

0 引言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1]。科学技术作为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支撑作用[2-3]。“互联网+”、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轮技术革命,正深刻影响着应急管理的管理形态和管理方式,应对全灾种和“大应急”,如何解决认知短板、制度短板、能力短板,改革体制、创新机制,提升系统防抗救能力,面临重大挑战。

湖北省素有“九省通衢”之称,铁路、航空、道路、水路交通网络密度大,各类交通工具过境频繁,事故防范压力大。安全风险呈现总量递增、化解难度加大的趋势,历史积累的矛盾和新业态风险叠加。矿山企业外包作业、化工行业特殊作业、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安全监管比较薄弱。灾害风险监测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差、底子薄。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整体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因此,本文在湖北省应急管理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探析湖北省应急管理科技未来发展方向,并进一步提出在应急管理科技发展中的举措建议,以期为湖北省“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提供参考。

1 应急管理科技的重要性分析

强化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是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应急管理体系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国家战略实施的重大举措,也是提升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首要手段[4-5]。应急管理科技贯穿于应急管理全过程[6-7]:包括事前预防阶段所涉及的风险感知、风险评估与管控、安全隐患排查,事发监测预警阶段所涉及的信息收集、科学研判、预警决策,事中处置阶段所涉及的应急响应,事后阶段所涉及的信息统计和灾后评估。应急管理科技对增强上述四个阶段所涉及业务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

应急管理领域的自然灾害预警监测、城市安全预警监测、行业领域生产安全预警监测、区域风险隐患排查、应急救援现场实时监测等方面均需要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视频识别、网络爬虫等科学技术,通过物联感知、卫星感知、航空感知、视频感知和全民感知等途径,汇集感知信息,构建全域覆盖的感知网络,实现对自然灾害、生产安全、城市安全和应急救援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无盲区动态监测,为全面分析风险隐患提供数据支撑[6-7]。

综上所述,构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是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时期加强应急管理科技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系列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应对灾害事故、减轻风险、减少灾害损失与人员伤亡的迫切需要。

2 湖北省应急管理科技发展现状

2.1 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建立安全生产在线巡查平台。湖北省于2019年建立了省级安全生产在线巡查平台,接入了全省危险化学品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罐区),实现对重大风险信息和点位状况的实时监控、应急处置。建立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监测与评估示范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建立天地现场一体化的灾害监测、评估、应急体系,实现自然灾害科学监测与评估,全省基本实现省、市、县三级自然灾害风险预警网络全覆盖。启动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试点建设,接入20余家矿山、60余家危化企业在线监测数据,为下步探索网上监管与线下执法相结合的互联网+监管模式奠定了基础。

2.2 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湖北省对原“湖北省安全生产调度系统”和应急指挥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建立了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并上线运行,初步实现企业事故报警、先期处置与监管部门之间手机实时信息交互和音频视频通信。具备值班值守、信息联通、指挥调度、通信保障等基本功能,可实现与省军区、省政府办公厅、16个省直部门和市(州)、县(区)进行视频会议会商和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2.3 信息化建设

湖北省应急管理厅搭建了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初步建成了统一的信息门户,实现不同类型用户的统一登录和集成访问。建设了信息互联互通工程,与省军区、省政府办公厅和水利、自然资源等省直部门,以及长航、中铁、安能集团等17个单位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2.4 科技研发

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近3年来,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共计120多项,开发软件15项;申报的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科技项目中有5项成果列入“四个一批”项目;有12个项目入选国家项目目录;报送13项先进技术装备;通过财政资金以奖代补,支持30余家企业推广应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形成重大目标产品63项,申请专利54项,专著3部。

3 湖北省应急管理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风险监测预警覆盖面不全

湖北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主要依托水利、自然资源、地质以及林业等部门布置的监测系统,现有的自然灾害监测设备数量及种类都较少,在物联网、卫星遥感、视频识别、网络爬虫等方面应用有限。安全生产监测预警主要应用于危险化学品行业,目前只覆盖了一级、二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各类风险防控管理平台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平台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自主报备,客观性和准确性难以把握;平台数据收集、整理不智能,数据格式不统一,实现自动筛选、识别和智能研判等还有差距。

3.2 应急指挥系统功能待完善

预警联动、指挥决策、融合通信、多部门调度、数据信息辅助决策、现场通信保障等主要功能无法实现。不具备指挥协调联动能力,仍靠经验处理、电话协调;不具备高效的现场通信传输保障能力,空天地一体化的应急指挥网络还不健全,在偏远山区、强降雨、隧道等复杂环境,难以实现实时通信;不具备辅助决策能力,全域覆盖的感知网络还不健全,单一的化工、矿山、尾矿库、水文、地质监控系统和动态数据刚刚建立,大数据融合应用暂时无法实现。不具备同时应对多场灾害或事故的能力,市(县)级缺乏单兵通信系统和移动指挥系统。

3.3 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不高

湖北省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现代化的应急管理体系要求仍有距离。应急管理业务信息化程度不高。防汛抗旱、地灾救援、森林灭火等工作都无信息系统支撑,工作效率低。先进技术应用不够。主流的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还未运用在应急管理中。

3.4 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升

湖北省应急管理科技资源分散,缺少统筹和整合,应急管理科技创新缺少系统性的目标指引,有效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应急管理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渠道不畅通,很多科研单位的创新成果不能通过企业和用户转化为市场经济效益。核心应急装备技术研发支撑条件不足,亟需建立基于突发事件仿真模拟环境下、统一的应急装备研究、试验、检测和标准化体系。

4 湖北省应急管理科技发展方向探析

4.1 监测预警向主动感知、智能研判和应急联动方向发展

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将成为应急监测预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网络化的监测预警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应急监测预警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向自动化监测、智能化研判方向发展。近年来监测预警发展的前沿问题是安全监测大数据的应用、监测预警模式的开发以及预警应急联动模式形成。数据分析和计算技术将推动监测预警向主动感知、智能研判和预警应急联动方向发展,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的预警应急联动体系成为发展趋势。

4.2 应急装备向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万物互联、信息技术和国家发展战略对应急管理的重大需求,构建智能化、信息化新型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配备智能化、自动化和多功能应急装备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湖北省在已建成的省级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体系的基础上,将风险感知、实施监测、通信传输、预测协同、指挥调度融为一体,实现以数据收集和风险预测为基础的智能研判和指挥调度。

4.3 应急科技向多行业、高共享和深应用方向发展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的未知风险也不断产生,给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只有通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虚拟现实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实时获取生活、交通、卫生,医疗、灾害等信息,整合交通、电力、水利、通信、危化品、城市生命线、社会舆情等各行业资源,实现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应急联动和防控。未来的应急管理需要行业资源的大整合、行业信息的高共享和行业保障的深应用。

5 推进湖北省应急管理科技发展的建议

5.1 坚持规划引领,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

按照湖北省应急管理厅《湖北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2019—2022年)》总体架构,把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新基建范畴,推进“1551”工程,即:建设1个应急管理大数据应用平台(如图1所示),拓展5大业务域(监督管理、监测预警、指挥救援、决策支持、政务管理),完善5大集成门户(应急信息网门户、互联网政府门户、指挥信息网门户、电子政务外网门户、电子政务内网门户),培育1个应用生态。围绕提升监测预警能力,依托政务云,构建全省应急管理大数据平台和安全风险一张图;围绕应急指挥场所建设、移动指挥平台建设、极端条件下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加快建成全省综合应急指挥中心。

图1 总体框架示意

5.2 加强信息共享,构建大数据智能支撑体系

开展云计算、数据挖掘、数据建模、数据可视化、数据加密和数据清洗等大数据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从“云”“数”“网”3个方面构建全省应急管理“智慧化”平台。重点开发应急管理数据信息云技术、应急管理事务可视化技术以及风险监测、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智慧化”分析研判技术等。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科学统筹大数据治理规划布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打破数据壁垒,拓宽数据获取渠道,形成上下贯通、左右互联、全面治理的大数据智能支撑体系。

5.3 整合资源优势,推动应急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管理和引导作用,努力促进营造开放统一、依法管理、公平竞争、诚信合作的良好市场环境,着力支持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产业变革,整合资源优势,发挥科技原创和创新设计在集成创新中的基础核心和关键引领作用,加快提升应急产品、产业、品牌和经营服务的创新创造能力。塑造一批专业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技术服务龙头企业。加强各级政府与第三方组织机构的合作,出台鼓励和扶持政策,挖掘和培育一批应急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在应急产业与科技协同创新工作中,不断探索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模式,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5.4 实施人才战略,建好建强应急科技队伍

发挥科教大省优势,加强应急管理理论和技术实践研究,将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应急救援、网络通信等关键技术研发纳入全省科技计划予以支持。建设应急管理学科体系,推动在鄂高等院校设置应急管理专业并力争建设一批双一流学科,支持湖北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能力和应急救援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建设。依托高等院校、大型企业,加快建设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专家队伍。探索开展“安全工匠”评选。完善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消防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制度,加强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应急科技人才,全面提高科技队伍素质。

6 结语

面对严峻复杂的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形势和日益加重的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任务,湖北省在应急管理上迫切需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风险隐患的精准监测、精准预警、精准发布、精准救援、精准处置。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湖北省应急管理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其发展方向和下一步举措,将高新科技引入应急管理领域,加快应急管理科技发展,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应对各环节起到重要作用,对推进湖北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湖北省预警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预警个啥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