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研究*

2021-03-01陈学东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天津市足球

陈学东

(中国民航大学体育工作部,天津 300300)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是普及发展校园足球的主体力量。2014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遴选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决定在全国遴选建设一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提出: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有5000多所的基础上,2020年达到2万所,2025年达到5万所[2]。天津市作为我国校园足球活动的首批布局城市和全国第三批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近年来出台了《天津市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行动计划(2015—2017年)》(津教委〔2015〕47号)和《天津市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津政办发〔2016〕109号)等文件,强调重点建设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以点带面推动天津市校园足球的普及和提高。本文以近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情况为基础,全面分析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数量变化、分布特征和发展成效,深入总结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为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情况。

1.2 研究方法:文献法、统计法、访谈法(根据本文研究需要,与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体美劳教育处、部分区教育局体美劳教育科和部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相关人员座谈,全面了解近年来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实际)。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数量情况

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有27059所中小学成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占全国中小学总数(227519[1])的11.89%,提前完成“2020年2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的发展目标。天津市目前共有301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占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总数的1.11%,占天津市中小学校总数(1415[1])的21.27%,其中普通小学17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初中53所、完全中学46所、高中14所(如表1)。根据教育统计惯例将完全中学计入高中阶段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计入初中阶段教育,当前天津市高中、初中和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数量比约为1∶1∶3,与《通知》中所规定的高中、初中和小学1∶3∶6的基本遴选比例和适当向寄宿制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倾斜[3]的要求相差较大。

表1 2015—2019年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数量情况统计

2.2 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分布情况

目前,天津市总面积11966.45km2,下辖16个区,包括: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和平区、南开区、河东区、河西区、河北区、红桥区)、环城区(东丽区、津南区、西青区、北辰区)和远郊区(武清区、静海区、宝坻区、宁河区、蓟州区)。近年来天津市各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15—2019年天津市16个辖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情况统计

由表2可知,滨海新区在天津市各区中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数量最多,达到41所,占13.62%左右,明显高于其它各区。滨海新区是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综合改革创新区,是近年来天津面积最大、人口最多、GDP最高的区。中心六区和环城四区的区均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数量持平(18.50所)。远郊五区共75所,区均仅有15所,明显少于其它各区,尤其是天津面积第二大的蓟州区和常驻人口第二多的武清区,分别仅有10所和12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是我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数量最少的两个区。由此可见,滨海新区、中心六区和环城四区是近年来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重心,而远郊五区的发展程度普遍偏低,成为我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的薄弱区域。

2.3 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成效

2.3.1 推进学校体育改革

教育部赋予校园足球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探路的先行先试地位。5年来,在天津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区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的带领下,我市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学校体育改革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保证中小学体育课时;确保足球教学;加强足球师资队伍建设;改善足球场地设施;增加足球活动经费;带动校园体育发展等。2018年天津市校园足球工作总结显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均能按照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并保证每周至少一节足球课。2015—2017年天津市中小学新增体育教师795人,其中有足球专业背景的教师89人,占11.19%;共组织足球教师培训1636人,足球教练员培训1186人,足球裁判员培训598人;共选派了22名优秀足球教练员赴法国和英国培训;新建校园足球场地89片;市财政在2017年预算中安排校园足球专项经费2000余万元[4]。2017-2019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专项经费10万元/年,主要用于购置足球训练器材、支付参加比赛发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发放外聘教练员的补助等。随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和带动,我市已有110所中小学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可见,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已有效推动了部分学校体育改革,进而推进全市教育改革,校园足球已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和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2.3.2 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2009年4月14日,《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为全面提升广大学生的体质和体能,培养拼搏意识和团队精神,决定在全国大、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普及足球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以学校为依托、体教结合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5]。可见,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是校园足球首要的和最基础的发展目标。2015-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6年至2018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的优良率和达标率均高于非校园体育项目特色学校学生,特别是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生的优良率在3年里持续升高,增幅明显高于非校园体育项目特色学校,而体质健康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8]。天津市第一中学是天津市重点中学,自2015年成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以来,一中对足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校园足球活动丰富多彩,足球赛事(高中上半年、初中下半年)贯穿全年,该校2015—2019年10602名学生体测结果显示: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优良率从2015年的1.41%(n=30)、16.72%(n=356),提到2017年的4.54%(n=94)、25.98%(n=538),再到2019年的4.14%(n=89)、22.00%(n=473);不及格率从2015年的14.98%(n=319),降到2017年的12.75%(n=264),再到2019年的9.40%(n=202),校园足球已成为该校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干预手段。

目前围产医学技术迅速发展,早产儿存活率逐渐增加。但早产儿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而且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其发生脑瘫可能性越大。其中甲状腺激素对脑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在早产儿甲功异常中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最为常见,但国内外学者对THOP是否对早产儿神经系统有影响暂无定论。故本实验研究THOP与脑损伤相关生物标志物和神经行为相关性研究,进一步探讨THOP对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2.3.3 普及青少年足球

《报告》指出:经过推广普及,目前校园中踢球的人多了,会踢的人多了,踢得好的人也多了[6]。 截至2019年底,天津市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均能按照要求开设足球课程,开展足球课余训练和丰富多彩的足球文化活动,有超过20万的中小学生每周至少接受一次足球教学活动,年均校内外足球比赛3835场次,参赛学生达55762人[4]。2019年天津市校园足球联赛持续三个月,81支代表队1620名男女运动员共进行了195场比赛,是迄今为止天津市校园足球规模最大的一次比赛。在重点建设“点”的同时,天津市还注重足球运动在“面”上开花。河东区作为天津市首个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区和“满天星”训练营,曾培养出于根伟、迟荣亮等多位足球名宿。为了提高全区校园足球的普及率,该区制定了结对帮扶措施,由校园足球基础较好、发展较快的学校对发展相对缓慢的学校从技术指导、足球进课堂、班级联赛等进行定点帮扶,已有58.97%(n=23)的中小学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为了推动校园足球向纵深发展,2018年底河东区教育局划拨专项经费,为8所幼儿园配备专用足球,开展幼儿足球活动,真正实现了“足球从娃娃抓起”。目前天津市已经形成“特色幼儿园(81)+特色学校(301)+试点区(5)+‘满天星’训练营(2)+高校高水平足球队(3)”的“五位一体”的校园足球立体推进与培养体系。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5年来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有效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改革,并提升了学生体质、普及了青少年足球,但由于我国学校体育教育顽疾深重,社会中的应试教育倾向和对体育的轻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7],距离实现校园足球立德树人、全面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目的还相差甚远。因此,我们的校园足球必须持续推进,逐步提升天津市校园足球的发展实效。

2.4 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

2.4.1 遴选速度过快

统计显示:2015—2019年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36.61%,高于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年均增长率(n=33.09%);2019年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总数占天津市中小学校总数的21.27%,明显超过全国平均比例(11.89%),位列直辖市的第2位(上海22.91%、北京18.22%、重庆14.67%)。“遴选”在辞海中的释义是:谨慎选择。2014年《通知》中明确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广泛动员,统筹协调,认真组织,严格把关,确保把条件有基础、发展有意愿和开展有特色的学校遴选出来[3]。然而,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遴选实践中存在申报材料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不强;倚重书面申报,淡化实践考察;遴选标准宽泛,难以准确预估和评价,遴选监督缺失,配套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10]。本次调研发现:由于我市市、区两级校园足球管理部门人力和财力资源较为有限,难以对历年各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申报材料进行全面及时的实践复核,致使全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选拔速度过快,遴选比例过高,出现个别特色学校选拔质量不高的情况等。2019年1月,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明确提出:近年来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速度过快,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很多学校仅仅看重结果,过于注重竞赛成绩,导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失去特色。

2.4.2 教育体制影响

2018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北大座谈会上强调: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由于我国高考制度的不完善,考试偏重于学科学业知识,缺少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考察,加之用人制度中唯学历倾向和社会攀比习俗的影响,致使学生们的课业和心理负担越来越重,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9]。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30年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10]。2009年,《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学生每日学习的时间最长,其中78.3%的高中生平时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在8小时以上[11]。2012年上海市和2015年宁波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均表明:高三是学生体质健康走势的谷底。静海区模范小学足球教练(程老师)表示:“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小学阶段参与足球的人数比较多,但一到初中,坚持踢球的人数就明显减少,中高考是主要影响因素”。随着校园足球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广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均能够认识到参与足球锻炼的积极作用,但在中高考的巨大压力下,他们不得不放弃孩子们的踢球时间,而加强中高考科目的学习,导致学生们的体质健康状况日趋下降。

2.4.3 教育方式不当

我国学校体育传统的教育方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而忽略学生的主体性;过分强调动作技能和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学生自学、自练能力的提高;强调动作技术规范的传授而忽视运动过程乐趣的体验[12],不利于激发学生们的锻炼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目前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足球教学和训练情况来看,在教育方式上基本沿袭了传统的体育教师讲学生听的简单知识技能传授模式,一是普遍偏重于足球技能教学,忽视挖掘足球的育人功能;二是以教师(教练)的讲解示范为主,与学生的沟通互动不足。2019年底,马云在世界教育论坛上曾指出:中国的足球非常糟糕,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中国的教育是有“教”无“育”,导致中国人普遍缺乏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必须要改变教育方式,让孩子有创造力。这与国内足坛名宿戚务生所说的一致:中国足球青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练欠缺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训练需求进行训练,不善于激发孩子们在场上思考能力和创造性。近年来天津市通过培训、引进和外聘等渠道,不断提升校园足球师资水平。然而,从反馈情况来看,国外足球专家的教学效果普遍较好,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而本校足球教师和外聘足球教练在教授方式上习惯于指令式组织,限制了学生们的足球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5 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的改革策略

2.5.1 严格遴选程序,保证选拔质量

质量是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生命线,特色学校的选拔质量将直接决定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质量。《通知》指出:特色学校的遴选程序由学校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教育部综合认定三个阶段组成。在部门推荐环节明确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要求,组织专家组对本地申报学校和县(区)的申报报告及相应支撑材料进行审核[3]。因此,结合近年来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遴选实际,以及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遴选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我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遴选工作必须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淡化指标,适度放慢遴选速度,实施区、市两级遴选和复核,严把“入口关”,确保选拔质量,增加小学、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遴选比例和远郊五区的遴选力度,以利于未来区域足球联赛的开展和校园足球的普及。结合我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管理体系(市教委体美劳教育处→区教育局体美劳教育科→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各区教育局体美劳教育科在遴选和管理过程中的承上启下作用,构建有效的实践复核体系,加强对申报材料的审核与实地考察,高标准地推进我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同时,对有积极性申报而条件尚不到位的学校制定建设发展规划,不断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进行创建申报。

2.5.2 体育纳入高考,切实重视足球

蔡元培曾提出:完善人格,首为体育。面对我国社会上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传统观念,以及近年来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下滑态势,我国曾先后发布过《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艺〔2006〕6号)《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等文件,但学生的体质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正如2019年南理工王宗平教授所说:加强学校体育的文件再多,只要高考不考体育,学校、老师和家长就不会买体育的账,重视体育只是口头上[13]。2011年,中央教科所进行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在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中,以初三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为最好,这与中考体育制度的全面实施有关[14]。2019年12月,《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科目实施方案》中将2019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中考体育分由30分提高到40分,足球成为选测项目,这对于促进学生足球锻炼具有重要作用。高考作为我国教育的“总指挥棒”,必须充分发挥它的指导和强化作用,通过将体育纳入高考,扭转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激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足球等体育活动中,以解决校长和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2.5.3 转变教育方式,实现科学育人

2018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明确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15]。由于校园足球面向的对象主要是身心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中小学生,他们将成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于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广大足球教师(教练)而言,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正所谓“育人的关键是教师,而教师的关键是教育方式”。一方面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明确校园足球育人的根本目标;另一方面要及时转变传统足球教育方式,在日常的足球教学、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沟通协调能力、协作意识、责任心、创造性和决策能力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不必过多追求足球技术动作的难度、复杂性和竞赛成绩,而应注重体现足球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等。2018年8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总营(小学组)教练员联席会上王登峰曾指出:中国校园足球活动发展到什么程度,能取得多大的成功,取决于整个校园足球的教师和教练员群体。教师和教练群体如果稍不注意,稍微放松一点对自己的要求,影响到的是成千上万的青少年。

3 小结

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并走在了全国前列,实现了校园足球短期发展目标。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市校园足球提质增效,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坚持将特色学校的质量建设作为工作重心,高度重视特色学校的选拔和建设质量,强化“教会、勤练、常赛”的校园足球发展理念。通过持续加大学校体育重视和扶持力度,保障学校足球资源等途径全面推进各级学校体育改革,及时解决目前我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类型比例失调、区域发展不均、遴选速度过快、教育体制影响和教育方式不当等问题,努力做到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协同发展、重点扶持、以点带面推动我市校园足球的普及和提高。通过深入落实天津市校园足球“8421工程”发展体系,不断增加小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遴选比例,以及远郊五区的发展力度。通过严格遴选程序,推进体育进高考,转变教育方式等措施,保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选拔质量,提高校园足球的受重视程度,实现科学育人的根本目标,全力推进天津市校园足球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全面促进我市校园足球健康、持续、深入发展。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天津市足球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有趣的云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如果画笔会说话?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教育部启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