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谱系构建探究*

2021-03-01刘玉玺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基因特色体育

裘 鹏,刘玉玺

(1.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北京体育大学艺术学院,北京 100085)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同时在多个场合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中华优秀的体育文化基因是建设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遗传密码”,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理论源泉和发展动力,对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建设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在开拓创新的基础上,必须大力激发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活力。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对新时代体育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融合西方体育文化、传统体育文化、时代体育文化的巨大体育文化基因库,不仅能够激发传统体育文化基因活力,而且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基因谱系中有大量文化基因发生丢失或变异,由此控制的文化形态就会“走形”“衰萎”,甚至是“死亡”[2]。为促进我国体育文化繁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本研究旨在深入研究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的层次结构,激活良性沉默部分,诱发有利基因突变,植入和重组优良基因,构建符合新时代思潮引领下的中国特色高校体育文化基因谱系,为树立国民文化自信提供理论和方法论支撑。

1 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解析

1.1 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内涵

文化基因是相对于生物基因而言的非生物基因,是人类文化系统的遗传密码。理查德·道金斯(1976)首次将生物学“基因”概念引入到文化研究领域[3]。文化基因的表述以及对这一概念的认知是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高度发展的产物, 社会科学领域对于文化演化、涵化、传递、复制以及编码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文化基因的认知提供了理论基础。[4]一般而言,文化基因是人类社会文明信息的表达,控制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客观生活方式等外在形态,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来持续进行类似于DNA片段的复制遗传,深刻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心理底层结构和思维方式[5],是人类集体记忆中文化内涵的基本元素[6]。文化基因存在于不同文化系统之中,在时空维度上具有传承和变化功能的基本组成部分[7]。在现有相关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新时代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的内涵。高校特色体育文化指的是高校在长期体育实践过程中,根据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特色特征通过积累经验的总结和有效资源的优化组合而建立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体育文化体系[8],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9],涵盖了高校体育精神、体育制度、体育物质等各个方面[10]。将高校特色体育文化与文化基因的定义相结合,可将新时代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定义为:在新时代思想的指导下,存在于高校体育文化系统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以高校师生和客观物质为载体、具有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传承和革新功能的活跃因子。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特征与生物基因相似,具有独特性、遗传性、相对稳定性、可变异性。[11]

首先,新时代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具有独特性。新时代强调文化自信,要求各高校保持高度的主体体育文化独特性意识,在自身主流体育文化基础上兼收并蓄其他有利于本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容,对内可以增强学生对学校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对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能够展示一所高校的文化软实力。我国因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产生了多种形态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各高校将自身资源优势、办学理念等实际情况与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相结合所形成的体育文化基因必定是具有独特性的。

其次,新时代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具有遗传性。高等教育本身就具有文化传承的基本属性,高校领域内的特色体育文化基因存在于体育课、体育竞赛、体育文化节等制度化的体育实践活动中,以身体练习模仿为手段进行时间纵向的体育文化传承。然而,其传承并不是类似生物基因的所有因子的完全复制,而是要适应时代要求去旧革新、优化组合,被选择因子经过长期积累形成意识形态的行为准则,保障高校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与传承。

再次,新时代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高校规范化的体育课程和体育客观实体决定了高校体育文化基因具有稳定性。但是由于高校体育文化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身体互动模仿和语言交流进行传承,根据时代变化和科学研究深入体育行为方式也会发生相应改变,这就决定了体育文化的传承在时间纵向上是相对稳定的。

最后,新时代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具有可变异性。相对生物基因复制的精确性,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的复制往往存在更多不完整性,经常处于除旧革新的动态传承之中。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的变异主要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时代的变化,不同的时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的变化会导致高校体育文化摒除与时代特征不符的文化基因、突变出新的时代体育文化基因与之相匹配,产生新型基因链。二是外来体育文化基因的入侵,高校体育文化经常会受到不同体育文化的冲击,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外来强势体育文化基因会取代相同功能的部分或直接与现有的体育文化基因链融合。

1.2 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谱系结构

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谱系结构的剖析,首先要解析体育文化基因的基本结构层次。文化基因理论是以生物基因理论作为基础,体育文化基因的结构层次分析要将生物基因与体育文化的层次理论相结合。根据雅克·莫诺(1963)的遗传调控理论—操纵子学说[12],从生物基因的原初功能角度上分为三个层次:调节基因、操纵基因、结构基因。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系统之一,具备文化系统的基本三层次结构:内层,中层,外层[13],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层次与生物基因层次的功能一一对应(见图1)。高校体育文化基因内层是体育精神文化层,属于调节基因,主要指的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高于物质、行为、制度之上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精神等精神财富。调节基因控制着体育文化的中层与外层。高校体育文化基因中层是体育制度文化层,属于操纵基因,既要受到体育价值观、体育精神等意识形态的调控,又引导外层细化为具体可操作的事务,规范了体育行为文化的自由度,保障了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有序化。高校体育文化基因外层是体育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层,属于结构基因,两者共同构成高校特色体育文化的结构基因。

图1 高校体育文化基因结构

2 我国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谱系现状

2.1 高校特色体育文化调节基因

西方列强以战争的暴力形式入侵中国,随之而来的是其经济文化对我国的强烈冲击,从兵式体操到球类体操再到现在多样化的奥运项目,我国高校体育文化体系一直以西方模式为主[14]。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举国体制的影响下我国各高校纷纷效仿国外大学体育内容形式,从整体上来看各高校基本为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呈现西方体育价值观与民族传统体育价值观双重特征。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都是以西方竞技体育项目为主,所以目前我国高校是以西方体育价值观为显性调节基因,倾向于注重外在形态与力量之美的价值观[15],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西方体育价值观并没有被全盘接纳。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基因从人类早期生产生活实践、宗教活动、军事战争和闲暇娱乐中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得以演化成型,附着于节日祭祀、民俗娱乐、庆典表演、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活动中,根据时代变化发生片段的切除、突变与重新整合,从而获得强大且持久的生命力延续至今。中华民族体育传统文化基因是高校特色体育文化隐性调节基因,它有与体育活动相关的竞赛程序、器材制作、比赛规则等身体运动内容, 又是与各民族的社会特征、经济生活、宗教仪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现象,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充分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16],同时受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感染[17],蕴含着有关人体科学的丰富内容,如注重修身养性、身心统一、人与自然相和谐等体育价值观,对现代人体育健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面对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西方形体之美和竞争的观念也是我国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和”与“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经过有机融合,成为我国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谱系中发挥控制作用的调节基因。

2.2 高校特色体育文化操纵基因

我国高校特色体育文化操纵基因主要体现在体育制度和管理系统方面。体育制度作为操纵基因既承载着一所高校的体育核心价值观,又对学校的体育教学、体育竞赛、体育组织等进行科学、权威地指导。体育制度是体育价值观在体育实践中得以表达的桥梁,没有体育制度的引导和规范,体育精神和实践层次就没有了支撑和联系。高校体育制度文化作为与体育精神与实践层面同样的文化高度,需要引起体育工作者高度重视,以保障体育精神文化在体育实践层面得以更全面地表达。新时代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谱系的操纵基因立足于制度层面,既要受到调节基因的控制,又要操纵结构基因的有序表达,在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有健全科学的体育制度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各项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体育规章制度由体育管理系统负责执行和管理,体育管理系统是高校特色体育文化操纵基因的启动中枢,主要包括体育教学管理机构、体育活动管理机构、体育竞赛管理机构、体育物资管理机构。该管理系统在国家体育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实际制定相应的特色体育文化建设政策和规章制度,下设相应的各级部门与体育基层组织负责具体的制度执行与体育实践管理。

2.3 高校特色体育文化结构基因

我国高校特色体育文化结构基因主要包括体育行为文化基因和物质文化基因。体育人文景观、标志和实践行为都是高校特色体育文化结构基因的基本组分。体育行为文化基因是高校特色体育文化传承的动态结构基因,主要存在于体育教学、体育社团和竞赛等活动中,由体育动作表现形式、体育理论表现形式、体育习惯、体育礼仪等因子组成。具体包括:各类体育项目、体育理论课、体育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体育知识学习形式,体育理念、体育场地、体育设施情况的不同群体性体育习惯,以及东西方体育礼仪等方面。体育物质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静态结构基因,主要存在于体育人文景观、体育衍生物质文化、体育传承媒介之中。具体包括:高校体育场馆、场地、雕塑、体育设施和器材等人文景观,体育会徽、奖牌等衍生物品,体育书籍、视频资料以及体育媒体等传播媒介。

3 我国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谱系存在的问题

3.1 高校特色体育文化调节基因问题

我国高校体育文化调节基因呈现出西方体育价值观与民族传统体育价值观双重特征。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都是以西方竞技体育项目为主,所以目前我国高校特色体育文化调节基因是以西方体育价值观为显性表达基因,倾向于注重外在形态与力量之美的价值观,但是其过度强调个性、对抗竞争的观念与我国的传统价值观相违背,在发展过程中西方体育价值观并没有被全盘接纳。同时,由于我国高校缺少本民族的传统体育建设,民族体育文化基因作为基因库中的隐性基因和主导基因尚未在高校特色体育文化调节基因库中占据主导地位。

3.2 高校特色体育文化操纵基因问题

高校特色体育文化操纵基因方面,我国各高校根据国家的体育政策法规制定了一系列体育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但多数主要内容基本相同,没有制定与本校体育文化建设相适应、与时代发展客观规律相适应的体育制度,导致这些固化刻板的体育制度成为不具实际指导作用的沉默基因。我国高校体育工作者更多地把工作重心放在体育文化建设的实践层面,体育基础设施逐渐完备、体育活动种类越来越多,却没有科学规范的体育管理系统来保障日常体育实践的正常运转。高校体育制度文化作为与体育精神与实践层面同样的文化高度,需要引起体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3.3 高校特色体育文化结构基因问题

高校特色体育文化结构基因方面,体育文化结构基因的外层包括体育行为文化基因和物质文化基因,体育建筑、雕塑、标志等人文景观和体育实践行为与体育奖牌、吉祥物等衍生物品都是高校特色体育文化结构基因的基本组分。然而,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并没有意识到体育人文景观的重要性,体育人文景观能够强有力地促进学生体育参与兴趣的提高和学校体育文化氛围的养成。同时由于缺少对文化自信和文化本位的思考,不少高校没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活动。所以,在我国多数高校体育人文景观文化基因表达程度较低,特色体育活动文化基因尚处于未激活状态。

4 新时代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谱系重组

新时代强调文化自信,实现我国本土文化的复兴与传承,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之林,《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强调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中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16]。因此新时代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建设要使高校体育文化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与传统体育文化相协调[17]。新时代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谱系的重组确定从调节基因、操纵基因、结构基因三层次展开。原有基因链中的体育文化基因被切割提取出后,采用层次分析法重新分类归属和优化改良,最终构建出完整的新时代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谱系。

图2 新时代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谱系

4.1 新时代高校特色体育文化调节基因重组

新时代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谱系的调节基因立足于精神层面。文化自信基因与体育强国基因是新时代所产生的良性突变调节基因,高校体育文化自信与体育强国的动力来源就是拥有自身主流的体育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培养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栋梁的过程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引领,作为调节基因调控着体育文化既要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统生命观、健康观和养生观,蕴含着有关人体科学的丰富内容,如注重修身养性、内外合一、天人合一等体育理念对现代人体育健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和谐、中庸”等体育价值观是调节基因中应当保留和继承的部分。[18]而面对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形象是大学生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础保障,西方形体之美和竞争的观念也是我国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因此,东西方体育价值观中和与争、内与外的观念应存异互补,成为融合基因嵌入高校体育调节基因组中。

4.2 新时代高校特色体育文化操纵基因重组

体育管理系统基因既控制着体育制度操纵基因发挥作用,也可以直接激活高校特色体育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结构基因的表达,将其优化完善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操纵基因选择功能和控制时空关系功能。当前高校体育各部门应加强互相合作、协调运转应形成联动体育管理系统,明确划分教学、活动、竞赛、物资等部门的工作职责。高校体育主管部门应准确对接国家体育政策,结合学校特色制定体育文化建设规划,各级部门以合作伙伴关系负责具体的计划执行与工作协调。当前全面复兴传统文化正是国家政策的形式推出,要求传统体育融入高等体育教育,因此高校应以国家政策为引领,尽快成立以学校体育部为核心机动小组,专门负责传统体育在高校的推广和普及。

同时,各高校应根植于高校自身体育发展实际情况与优势特色体育项目,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社团管理、竞赛等管理及体育行为规范制度等,形成协同表达的制度操纵基因组。各高校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特色体育课程发展制度,对目标、内容、方法、环境、评价和师资等课程要素进行改革创新,成为良性突变操纵基因。在目标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学生的体育文化诉求,在体育课程中引入具有专业特色、民族传统特色、地域特色、时尚特色等不同元素,并配备具有专业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引入和创新激发学生体育课兴趣的新型教学方法,建立最终学习效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考核评价体系。在体育社团管理制度方面,体育社团相对体育课而言学生拥有更多的体育自主性,可以制定以民传体育教师为组织者、以传统体育项目为活动内容的传统特色体育社团培育制度,操纵民族体育项目、地域体育项目的特色活动组织形式和表现形式等行为动态结构基因发挥作用。在体育竞赛管理制度方面,高校体育工作者们应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将作为传统体育项目的规则标准化。各高校可创办品牌化体育赛事或体育文化节,成为时序操纵基因控制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赛事按照时间阶段有规律地、不间断地举行。在体育行为规范制度方面,各高校在制定体育行为规范制度时应结合学生的体育认知和体育道德水平,并适当融入具有中华传统特色的体育礼仪,由外至内地达到体育道德教育的目的,成为控制师生体育文明举止的显性操纵基因。

4.3 新时代高校特色体育文化行为结构基因重组

体育行为文化是高校特色体育文化传承的动态结构基因,包括存在于体育教学、体育社团和竞赛等活动中的体育动作表现形式、体育理论表现形式、体育习惯、体育礼仪等因子。在体育动作表现形式方面,各高校应根据学生需求和校园环境适当引入传统体育项目、地域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使具有传统体育项目特征与现代体育特征的表现形式均成为特色体育文化谱系中的动态结构基因。在体育理论表现形式方面,各高校应完善和创新体育理论课、体育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体育知识学习形式,成为具有传承功能的动态结构基因。在体育习惯方面,不同高校因体育理念、体育场地、体育设施情况的不同产生具有特色的群体性体育习惯,各高校应加强特色体育习惯结构基因的传承,吸引新一代师生的主动加入,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在体育礼仪方面,体育礼仪所展示的不仅是个人体育素养,更是代表一所高校的体育文明程度,也是向留学生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各高校应将东西方体育礼仪有机融合,通过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体育活动中的宣传和展示等方式,将体育礼仪教育渗透到学生体育活动各个层面[18]。

4.4 新时代高校特色体育文化物质结构基因重组

体育物质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静态结构基因,主要存在于体育人文景观、体育衍生物质文化、体育传承媒介之中。高校在进行体育场馆、场地、雕塑的布局建设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只注重体育场馆的豪华程度和美观度,更要注重其设计是否符合师生的体育需求,适当加入特色体育项目的活动场地。体育设施和器材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工具和媒介,高校在准备设施和器材时应与特色体育项目的需求相符合,同时合理安排适用于特殊学生群体的无障碍化体育设施。体育衍生物质文化方面,各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条件设计具有本校代表性的体育会徽、奖牌等体育衍生物品,既是一所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高度凝聚,又是高校校园文化特色的体现,成为校园体育文化结构基因中永不消失的烙印。体育传承媒介方面,高校应增加体育书籍、体育视频等资料的数量与种类,满足学生对更深层次的科学锻炼方法和体育保健、运动生理等理论知识的摄取需求。此外,体育媒体是高校传播体育文化的窗口,在新时代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体育信息不可或缺的传播媒介,各高校可以构建用于展示学校体育理念、特色体育项目建设情况的网络媒体平台。

5 结语

新时代我国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谱系的构建需要秉承文化自信、体育强国等国家战略思想,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背景。高校体育文化基因作为基因谱系的基本元素,渗透于高校领域的空间和群体之中,是时代精神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精华的融合与统一,同时能够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感。为深入揭示我国高校特色体育文化的本源,从生物遗传学角度引入文化基因概念,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的构成与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精神调节基因、制度操纵基因、行为和物质结构基因等方面提出如何重构新时代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谱系,以此作为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建设的根基,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向前迈进。

猜你喜欢

基因特色体育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基因事件
我们的“体育梦”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基因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
基因搜索仪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