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生期健康教育在产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02-28安晓菲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期系统化孕产妇

安晓菲

(沈阳市铁西区妇婴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1)

围生期指的是孕28周至产后1周这一关键时期。围生期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产妇定期接受规范的检查,了解产前注意事项,同时能提高新生儿存活率,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1-3]。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围生期孕产妇开展健康教育能提高其保健意识,对维护母婴健康有积极的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围生期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分娩结局,减少医患纠纷[4-6]。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析围生期健康教育应用在产妇护理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700例围生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准则。入组标准:产妇的产检资料完整;产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沟通、听力能力异常者;伴有精神、意识障碍者;存在脏器原发或继发性疾病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50例。对照组年龄23~41岁,平均(29.41±5.32)岁;孕周34~40周,平均(38.45±1.04)周;孕次1~4次,平均(2.08±0.42)次。试验组年龄25~39岁,平均(29.80±5.44)岁;孕周35~39周,平均(38.61±1.08)周;孕次1~3次,平均(2.02±0.19)次。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对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围生期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常规健康宣教、产后保健和新生儿护理知识讲解等;另外,还需根据孕周完善围生期腹围、宫高、体质量、血压及胎心监测等检查。试验组在常规围生期护理基础上开展系统化围生期健康教育。①制订健康教育计划。由护理人员收集首次产检孕妇的个人信息,展开初步评估,将结果作为制订健康教育方案的依据;资料收集的形式有查阅病历、交流、体检等:评估身体状况,如孕妇年龄、孕产次、家族史、异常孕产史和既往健康状况等;评估心理状况,如孕妇最关心母子平安,最担心胎儿畸形、产后出血等;评估社会文化背景,如文化程度、职业、生活方式等;评估既往学习经历,了解产妇以往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并掌握其对妊娠、分娩、新生儿护理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学习方法,按孕妇文化水平制定最适宜的学习方法;明确健康教育目标,根据获取的信息制定学习目标,邀请孕妇共同参与,以提高孕妇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还要确保具体目标与孕妇各方面情况相符合,以体现出健康教育的系统性、计划性。②健康教育。尽管孕产妇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但都对孕产期知识有着较大的需求。健康教育需满足其个体化需求,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使健康教育的成效得到提高,如提供视听教材、发放书面材料和集中授课等。③实施健康教育。产前健康教育:孕期指导孕妇合理膳食,注重营养搭配。孕早期需补充叶酸,餐后进行适量的活动,时间控制在0.5 h;对孕妇实施心理疏导,将妊娠及分娩过程向孕妇详细介绍,使其心理压力与对分娩的恐惧得到减轻;向孕妇耐心讲解胎动的意义、妊娠不同时期胎动的特点,帮助孕妇掌握监测胎动的能力,防止胎儿窒息;宣教孕期乳房保健知识与卫生知识等,预防乳房肿块、尿路感染,将定期产检的意义告知孕妇,并嘱其一旦出现突发情况时,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孕晚期嘱孕妇将分娩所需物品准备好,合理把握分娩指征,掌握入院待产时机,使孕妇做好心理准备。分娩期健康教育:将各个产程不同特点告知产妇,包括分娩知识、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等;集中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发放母乳喂养知识材料;将全程服务运用到产房中,临产后可通过按摩产妇腰部或子宫,减轻宫缩痛;提供持续心理护理,使产妇身心压力减轻,保持稳定的情绪。产褥期健康教育:向产妇重点宣教产褥期营养需求与卫生保健知识,鼓励产妇产后尽早下床活动,并向其演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技巧,教会产妇新生儿脐部消毒与洗澡的方法,告知产妇、家属多给新生儿晒太阳,以有效预防黄疸;帮助产妇选择最合适的产后避孕措施;另外,还要重点讲解哺乳期用药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产后42 d复查的必要性。帮助产妇适应角色转变,提供针对性心理疏导,防止其产后抑郁;出院时向产妇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册,告知其医院热线电话。产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或上门访视,了解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新生儿健康状况,并提供个人卫生指导、新生儿喂养、心理疏导、母婴营养、疫苗接种等指导,解答产妇的疑问。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即自然分娩、剖宫产占比情况。②对比两组围生期相关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和抑郁等。③对比两组产后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与产妇泌乳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试验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n(%)]

2.2 两组围生期相关并发症比较 试验组出现3例(0.86%)出血,7例(2.00%)感染,2例(0.57%)抑郁,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3%(12/350);对照组12例(3.43%)出血,22例(6.29%)感染,5例(1.43%)抑郁,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14%(39/350)。试验组围生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17,P=0.000)。

2.3 两组产后相关指标比较 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为(335.42±51.08)mL,新生儿窒息12例(3.93%),产妇泌乳252例(72.00%);试验组产后出血量为(240.06±39.19)mL,新生儿窒息3例(0.86%),产妇泌乳308例(88.00%)。试验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产妇泌乳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710,P=0.000;χ2=5.518,P=0.000;χ2=28.000,P=0.000)。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生育质量的关注度也相应提高,如何提高围生期孕妇预防保健效果,保障产妇顺利、安全分娩及新生儿健康是临床值得探讨的课题[7-11]。张富春等[12]研究发现,围生期健康教育能提高孕产妇孕期自我监护能力,改善其对饮食、营养的分配,还可指导孕妇观察临产指征,提高其在分娩过程中的配合度,最大程度上消除围生期危险因素,减少对母婴的危害。李娟和张娟[13]的研究指出,围生期健康教育十分重视产妇分娩后注意事项,通过分析产妇心理、生理变化,宣教新生儿喂养知识,有助于缩短产妇正常生理功能恢复时间,帮助产妇养成良好的产后卫生习惯,使产妇自我保健能力提高,新生儿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围生期系统化健康教育后,试验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围生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及产后泌乳率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提示,与围生期常规护理相比,系统化围生期健康教育的实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能增加孕产妇对围生期知识的了解度,提高其围生期保健自觉性,从而有效减少危险因素,保障产妇、新生儿健康。在产妇护理过程中,实施系统化围生期健康教育的意义体现在:①系统化围生期健康教育既能使护理人员自身护理能力得到提高,又可提升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4-18]。在对孕产妇开展健康教育期间,护理人员面对不同年龄、孕产次、职业、受教育程度及对分娩相关知识了解度不同的孕产妇时,制订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体现了护理操作的专业化和具体化,保证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目的性[19-25]。②系统化围生期健康教育能使孕产妇对妊娠、分娩知识的认知得到提高,进而改变其不良健康行为[26-28]。产前孕妇接受健康教育后,能更好地完成产前认知,从而为安全妊娠奠定基础,减少因早破水、早产、胎位不正等导致的母婴不良预后[29-31];另外,还能提高产妇对人际关系、环境的适应能力,减轻分娩期间产生的负面情绪,提高分娩配合度,促进自然分娩[32-33]。③系统化围生期健康教育能使产妇自护能力得到提高。对孕产妇采取健康教育后,能提高其在产褥期自护、护理新生儿的能力,即便部分产妇未熟练掌握,后期电话随访或家庭访问也会提供个体化指导,帮助产妇规律生活、合理膳食、重视个人卫生,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维护新生儿的身心健康[34-35]。④系统化围生期健康教育能使护理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还可使其人际沟通能力得到锻炼。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开展期间能发挥出指导、教育和评价等作用,有利于围生期保健质量持续提高[36-38]。

综上所述,将围生期系统化健康教育运用于产妇护理中能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产后出血量,同时能降低新生儿并发症,提高产妇泌乳量。

猜你喜欢

生期系统化孕产妇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独生女围生期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