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 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

2021-02-28李宜亮庄利斯张春霞李勇

智慧健康 2021年35期
关键词:冠脉斑块心绞痛

李宜亮,庄利斯,张春霞,李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广东 广州 510470)

0 引言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现阶段临床检查和诊断冠心病的一项“金标准”,该技术可对冠脉狭窄部位、病变特征和狭窄严重程度做出准确评估,但存在一些缺点导致应用受限,例如容易造成二次创伤、医疗费用支出过于高昂等等[1]。所以,探索一种诊断效能良好、无创而且准确的检查手段,积极提高冠心病诊断效能,是现阶段临床应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2]。随着CT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完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开始在临床上推广开来,MSCTA是一种新颖的成像技术,操作较为简便,医疗费用相对低,兼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因而备受临床青睐[3]。基于此,本研究以1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MS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10月-2021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影像科检查的1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32~77岁,平均(53.6±10.1)岁;病程为1~10年,平均(3.7±0.2)年;BMI:19.77~27.53kg/m2,平均为(24.2±1.7)kg/m2。

纳入标准如下:①无精神疾病;②经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病情;③无冠脉支架植入术以及经皮球囊扩张植入术治疗史。排除标准如下:①孕期以及哺乳期女性;②合并全身重要脏器严重疾患;③合并免疫系统或者血液系统疾病;④对本次检测用造影剂过敏;⑤合并其他心脏疾病患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CAG 检查方法

入组患者均常规消毒+麻醉,检查者经股动脉进行穿刺,分别对冠脉左右侧支进行造影,检测仪器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生产厂家:荷兰飞利浦公司;型号:Integris H5000C),将所得冠状动脉影像一一记录下来。

1.2.2 MSCTA 检查方法

入组患者均接受MSCTA检查,检测仪器为64排128层CT机(生产厂家:美国GE公司;型号:Optima CT670 64排CT),嘱患者保持仰卧姿态屏住呼吸,进行CT平扫,扫描范围从气管隆突下2cm处开始,直到膈下2cm为止。取350mg/mL欧乃派克注射液经头静脉团注,注射量为20mL。然后开始预扫描,记录主动脉根部增强峰值时间,将此数值延长10s就是冠状动脉CT扫描的延迟时间。确定扫描范围开始增强扫描,同法同流率将50mL优维显(注册证号:H20 030506;规格:30g/100mL;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注入患者头静脉,然后准备0.90%氯化钠溶液进行注射,注射量为20mL,流速为40mL/s,根据延迟时间进行扫描。入组病例心率均不超过70次/min。将CTA容积数据上传至工作站,对薄层图像进行动态观察,然后对病变区域进行集中观察,完成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三维图像重建,通过心血管优化分析软件对冠脉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性质进行全面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以皮尔斯卡方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SCTA检查冠脉狭窄病变的效能分析

入组共计100例患者,检查血管节段776节,经CAG检查确诊有208处冠脉狭窄病变,经由MSCTA检查发现共计220处冠脉狭窄病变。参照CAG检查数据对比分析,MSCTA筛查冠脉狭窄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75%(195/208)、95.60%(543/568),诊断符合率为95.10%。见表1。统计分析显示,MSCTA检查冠脉狭窄病变的效能良好,与CAG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0.831,P<0.001)。

表1 MSCTA 检查冠脉狭窄病变的效能分析

2.2 MSCTA检查冠脉狭窄程度的结果分析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MSCTA和CAG对冠脉狭窄程度的检出结果相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MSCTA 检查冠脉狭窄程度的结果分析[n(%)]

2.3 MSCTA检查冠脉斑块形成的结果分析

经过MSCTA检查发现,入组稳定心绞痛患者中124例发生冠脉狭窄病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96例发生冠脉狭窄病变,检出软斑块共计82个,钙化斑块共计76个,混合斑块共计62个。另附典型病例CT影像图如下:左前降支供血区第6段血管管壁节段性钙化斑及非钙化斑块,管腔中度狭窄(1A~1C);右冠状动脉供血区血管近段可见节段性非钙化斑块,官腔轻度狭窄(1D~1F);左前降支供血区第6段血管壁局限性非钙化斑块,管腔重度狭窄,局部血管呈正性重构(1G~1I),见图1。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斑块主要为钙化斑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板块主要为软斑块,两种心绞痛患者冠脉斑块性质存在显著差异,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MSCTA 检查冠脉斑块形成的结果分析[n(%)]

图1 典型病例CT 影像图

3 讨论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本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病变所导致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管腔不同程度狭窄甚至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重者可能导致心肌坏死[4]。患者可能出现胸痛以及休克等症状,如果干预不及时可引起心力衰竭,对患者日常生活以及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影响[5]。

CAG是临床诊断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该技术可明确冠脉病变的具体部位、病变严重程度、病变范围等等,但属于侵入式操作,具有一定创伤性,加上医疗费用偏高,所以难以作为常规检查推广开来[6]。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MSCTA技术引入了新一代大功率高毫安输出球管,能够提取最薄层厚,而且操作简易,兼有无创伤特点和较高的图像分辨率,在心功能检查中得到广泛应用[7]。本研究数据表明,入组共计100例患者,检查血管节段776节,经CAG检查确诊有208处冠脉狭窄病变,经由MSCTA检查发现共计220处冠脉狭窄病变。参照CAG检查数据对比分析,MSCTA筛查冠脉狭窄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75%(195/208)、95.60%(543/568),诊断符合率为95.10%。另根据统计分析显示,MSCTA检查冠脉狭窄病变的效能良好,与CAG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0.831,P<0.001);而且两种检查技术对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MSCTA对于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效能接近CAG,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原因可能与MSCTA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有关,加上纵轴覆盖面较为广泛,兼可任意重建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的图像,提高了图像质量和成像成功率[8]。另外我们发现,两种心绞痛患者冠脉斑块性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符合既往文献报道[9-10],也证实MSCTA对冠脉不稳定斑块具有高度识别性。

综上所述,MSCTA是临床诊断冠脉狭窄病变的重要技术,诊断效能高,临床可根据MSCTA诊断结果分析冠脉狭窄程度,评估斑块稳定性,是指导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影像学依据。

猜你喜欢

冠脉斑块心绞痛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心绞痛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