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权威教材

2021-02-27金兴伟

奋斗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稿党史中华民族

■ 金兴伟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十八大之前,他对党史研究和党史工作已有很多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许多讲话涉及党的历史问题,形成了完整系统的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是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权威教材,它深入总结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对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篇目概要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至2020年11月24日期间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文稿40 篇,其中16 篇是首次公开发表。这40篇重要文稿是学习党史的指导思想,为深入学习和掌握党的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些文稿多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历史时间节点、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考察红色纪念地时的重要讲话等。

(一)立足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的重要讲话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收录了16篇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历史时间节点的重要讲话,在全书中的分量很重。分别是《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这些在重要历史时间节点发表的重要讲话,在铭记历史的过程中回顾了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党史、总结党史的高度重视。

(二)围绕同一主题的重要讲话

书中有一类文稿,是习近平总书记从不同视角,围绕某一个主题,在不同时间、地点的阐述,在书中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比如《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等8 篇,8 篇文稿的主题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在本书中采取了集纳的方法予以反映。

(三)在红色纪念地考察及参观展览馆时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红色纪念地考察时,结合历史,结合我们党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从总结历史的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重要阐述。如《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等9 篇重要文稿。这些文稿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深刻阐释了其现实启示和当代价值。

(四)在其他重要场合的重要讲话

本书还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2 篇,在集体学习和研讨班学习时的重要讲话2 篇,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1 篇,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重要讲话1篇,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1 篇。这些重要讲话对党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鼓舞我们在历史的深厚积淀上做好当下的工作,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系统回顾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总结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阐明了我们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望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读懂这些重要文稿所蕴含的重要精神,做到学深悟透、学以铸魂。

二、《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要思想内容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本书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为主旨,展现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总结经验中提高本领、迎接挑战,并在“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中构建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一)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学习党史,就要懂得党的初心使命之可贵,理解坚守党的初心使命之重要。《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很多文稿紧紧围绕初心使命进行阐述,比如,在《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等文稿中讲述了党的历史上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强调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讲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在前行道路上,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这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二)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应对风险、迎接挑战

共产党人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从不同角度总结了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历史经验。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等文稿中总结了党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军队建设的经验、经济特区发展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就必须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要抓住建党百年这个重要时间节点,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

(三)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这些精神的丰富内涵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都有阐述,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多篇重要讲话中。正是这些在我们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铸就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

(四)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

党的历史不仅仅是单纯的历史问题,或者说仅仅是学术研究问题,而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问题。“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抵制、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比如,在《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等文稿中深刻阐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关系,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引导学生学习英雄、铭记英雄,自觉反对那些数典忘祖、妄自菲薄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自觉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对错误思潮的重要讲话,强调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历史认同、现实认同,为驳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支撑。

三、《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意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系统回顾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对于我们学好党的历史,树立正确党史观,进一步明确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为树立正确党史观提供重要遵循

学好党史,必须树立正确党史观。以正确党史观来学习历史,就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清主题主线,把握主流本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是我们树立正确党史观的根本指南。以正确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树立正确历史观,才能明确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分别从横向和纵向贯穿和体现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围绕这个主题主线,我们党团结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伟大胜利,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成果,我们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和纯洁性、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

(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凝心聚力

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紧紧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完成“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就需要凝心聚力。什么最能赢得人心,取得共识?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泛凝聚人心和力量,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力量,包括汲取思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实践的力量。要统一全党的思想、意志、行动,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的力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三)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和独特的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百年来,我们党经历坎坷挫折而日益走向成熟、发展、壮大。批判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八七会议、被称为我们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遵义会议、批判“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延安整风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践行“两个务必”思想的整风整党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在不断自我革命的过程中实现了从革命救国、探索建国、改革兴国到小康强国,使中华民族站起来了、社会主义制度立起来了、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如今,中华民族迎来了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之所以能有这样巨大的变化,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党始终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不断进行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党的历史表明,我们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党,是一个善于依靠自身力量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走向成熟和强大的党。

猜你喜欢

文稿党史中华民族
文稿规范
文稿规范
第一次学党史
本刊文稿中参考文献的要求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党史上的今天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