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好“四史”是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的重要理论基础

2021-02-27孙元君

奋斗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四史总书记中国共产党

■ 孙元君

2021年第11 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重要文章。习近平总书记从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大背景下,以建党百年的大历史观视角,结合各方面的工作着重阐释了学好“四史”,尤其是学好“党史”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的重要意义及内在联系,为进一步破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党的建设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终身课题增添了新内容,提供了新路径,学好“四史”是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学好“四史”,凝聚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的核心价值观

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爱国,为国家谋复兴。近代以来的中国史给中国所有的进步力量提出了共同的命题,即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破解这一命题的过程中,一个个方案被抛出,又一个个被实践证明不可行。只有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号角吹响,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才真正具备了复兴的希望。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伴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拼搏奋斗,一个新的世界呈现在世人面前,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复兴的基石。在经历了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的曲折,改革开放的脚步接踵而至,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努力,中国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华丽转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迈进新征程,一个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画卷正在逐渐展开,中国梦的理想正在变成现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爱国史,因为爱国的先进人士才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爱国,马克思主义才有了广阔的舞台、有了鲜活的中国元素,也正是因为有了无数身上流淌着爱国主义热血的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才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险滩,才能成为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强大政党。

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的核心价值观之二就是爱人民,为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就把人民解放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目标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进行了广泛的民主实践,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在发展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本质特征逐渐凸显,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新的更高的起点。只有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才有前途,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的核心价值观之三就是爱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谋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政党,其在成立和发展的进程中一直以在中国探索走社会主义道路为己任,虽几度波折,但最终确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既是执政党也是使命党,他的使命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将为其他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的核心价值观蕴含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中,体现在新中国的成长壮大中,活跃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激荡在新征程的薪火相传中,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四史”教育,必须学好“四史”。

二、学好“四史”,读懂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的生动教材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永葆初心、永担使命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熔铸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实践中,徜徉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真情与豪迈中,无数共产党人用他们的热情把初心使命编织得如诗如画,用他们的执着将初心使命渲染得历久弥新,历史因他们而生动,现实因他们而真实,未来也将因他们而更美好。学习“四史”,就是为了读懂永葆初心、永担使命这部生动教材,就是要在这部教材中寻找到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的红色基因,汲取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的奋斗力量,锤炼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的革命意志,增长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的无限智慧,可以说,这部教材里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要把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主题教育、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面对青少年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要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要通过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別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全面建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复兴中建功立业。”

三、学好“四史”,夯实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的思想基础

思想决定道路,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五四运动的思想大变革中,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党破除各种艰难险阻,不断走向成熟,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也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畅。为了寻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更好更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方针,伴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不断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相继取得历史性突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共同将马克思主义推向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同步进入新时代。实践证明,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人要永葆初心、永担使命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基础,在理论创新中步入新的发展境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正所谓“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党的历次集中教育活动,都以思想教育打头,着力解决学习不深入、思想不统一、行动跟不上的问题,既绵绵用力又集中发力,推动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国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四、学好“四史”,构筑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的共同体意识

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就将反对国内军阀混战和帝国主义欺辱的反帝反封建目标写入党的纲领并为之奋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彻底摆脱了旧中国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往。中华民族百年沧桑的屈辱史一再坚定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和平的坚守,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相继提出了适合人类发展的不同政治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三个世界划分”使和平力量的辨识度增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为实现人类永久和平提供了新思路,“一带一路”的多元外交政策树立了中国重诺的国际形象,中国方案的持续表达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共同发展进行多元思考的根本立场,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维护这一命运共同体的坚强决心和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抗美援朝精神时指出:“要深入学习宣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学好‘四史’,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56 个民族应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学好‘四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特別是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继续各民族大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四史总书记中国共产党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