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如是别传》研究综述

2021-02-26刘彭冰

西部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钱谦益陈寅恪

摘要:《柳如是别传》又名《钱柳因缘诗释证》,是陈寅恪先生晚年代表作品。1954年3月,陈先生写作此书时,已失明多年,在助手黄萱的帮助下,克服种种困难,历时10年,完成初稿。《柳如是别传》问世以来,围绕这部作品的讨论产生了诸多有益的见解,将这些论证的文字略作整理,汇成一编,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原著。

关键词:陈寅恪;钱谦益;柳如是;钱柳因缘诗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2-0134-05

《柳如是别传》又名《钱柳因缘诗释证》,是陈寅恪先生晚年代表作品。1954年3月,陈先生写作此书时,已失明多年,在助手黄萱的帮助下,克服种种困难,历时10年,于1964年夏完成初稿。早在1957年,中山大学历史系对陈先生这部作品,曾有简要介绍:“陈寅恪教授的《钱柳姻缘事迹考证》(暂名,约三四十万字,现已完成一半多)”[1]。1961年7月,吴宓自重庆来广州探望,陈先生向老友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进展。吴宓在日记中写道:“寅恪细述其对柳如是研究之大纲。柳之爱陈子龙及其嫁牧翁,始終不离其民族气节之立场,光复故物之活动。不仅其才高学博,足以压倒时辈也。”[2]1978年,《学术研究》发表《柳如是别传》第一章《缘起》[3],介绍该书的撰写经过与出版进度。1980年8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刊印《柳如是别传》,印数4000册,此后,陈先生这部煌煌巨著,引起广泛关注。

《柳如是别传》(以下简称《别传》)问世以来,围绕这部经典的讨论,产生了诸多有益的见解,笔者不揣谫陋,将这些论证的文字,略作整理,汇成一编,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文本与文献研究

早在1977年,黄裳撰文论述柳如是,认为大家习见的,是她的风流不检,掩盖其下的,则是强烈一贯的政治倾向。此外,也介绍了柳如是作品的版本,以及清人题咏诗文。1978年,黄裳先生读到《别传》第一章《缘起》,感慨为“空谷足音”,希望全书能够尽快出版[4]。稍后,黄裳[5]撰《西泠访书记》,回忆1957年、1962年(托友人)和1979年,在杭州探访柳如是《戊寅草》的经过,以及未能一见的遗憾。1978年,周法高[6]发表《柳如是事考》,探讨柳如是生平及其反清复明事迹,文末附有柳如是年表。

1982年,余英时比较了1978年第一期《学术研究》刊布的《缘起》,和1980年正式出版的《别传》,发现前者删去了陈先生的九首律诗,而这些诗歌,正是了解陈先生晚年心境及其著述宗旨的重要资料。余英时认为,陈先生评论人物十分平恕,并不取理学家的苛刻严酷,他写作《别传》,既指出牧斋“热中怯懦”的个性,也运用大量史料,证明其反清复明行动。又如侯朝宗等人之应举,后世论者予以严厉斥责,陈先生则指出其中实有不得已的苦衷。余英时[7]认为,陈先生晚年歌颂“红妆”,尤其对柳如是倾倒备至,实已远远超出理智判断的范围,陈先生毕生寝馈古籍,岂能在理智上判定柳如是是中国史上惟一值得他崇拜的作者,因而必须以“金明”号其馆,“寒柳”名其堂?陈先生倾服河东君,只有从心理与情感方面,去寻求解释。周采泉遍访柳如是手迹及遗物,获见其手书《题望海楼》联(常州刘靖基先生旧藏)。陈先生曾就海上交通一事,分析钱、柳二人性格差异,郑成功收复台湾,牧斋以为,延平既以台湾为根据地,远离抗清前线,此后再无恢复中原希望,遂自白茆港搬回城内旧宅。河东君则坚持留在芙蓉庄,“殆以为明室复兴尚有希望,海上交通犹有可能。”[8]周采泉[9]推测,其时海禁方严,望海,有通海之嫌,颇犯时讳,盖盼郑成功挥师海上而来。黄萱[10]回忆陈先生写作《别传》时,大量搜集时人往来应酬之作,找出复明运动暗中传递的信息,发古今未发之覆。另外,清朝初年,遗民们诗酒之会,往往是用来掩护行动,并非为娱乐而娱乐,或借酒消愁之举,由于文网严密,诗词多用古典来表达今意。何龄修[11]认为,陈先生著述《别传》最吃力的工作,是笺释钱、柳,兼及程嘉燧、陈子龙,以及谢三宾等人的诗词,第四章《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篇幅最长,但是,第五章《复明运动》才是全书的主旨所在。

刘梦溪指出,《别传》熔史才、诗笔、议论于一炉,成为文备众体的典范。[12]陈先生以“借传修史”的方式,撰写了不同往常的明清文化痛史,《别传》的历史书写,不仅是“古典”和“今典”的征引,而且契合着“近典”,“兴亡自古寻常事,如此兴亡得几回!”[13]“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14]实事求是,追求真知,就是对前贤最大的尊重。胡守为[15]强调,对《别传》的论点进行商榷,是有益的,也是学术讨论的正常现象,陈先生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之下,撰写这样一部煌煌巨著,又是新的研究领域,出现为数不多的缺点,实难避免。杨义[16]认为,陈先生虽然没有写作通史,却将写作通史的卓越才华,为一位奇女子作传,最终产生这部旁征博引,枝蔓旁出的奇书。《别传》第五章《复明运动》,对清初蔡士英家族进行考察,指出其虽出自明代辽东降将,然汉化甚高,钱、蔡的密切交往,与反清复明运动相关涉。1998年,在山东新泰敖山,发现了有关蔡士英的三通碑记,周郢[17]认为,蔡氏反对清廷海禁政策,及对江南汉族所持之同情态度,有力证实了陈先生对钱、蔡关系的推论。

钱谦益的资料,历来晦涩难解,真伪莫辨,孙萍[18]认为,陈先生释证钱柳诗文,“隐讳者表出之,诬枉者驳正之”,探河究源,剥蕉至心,发皇钱柳心曲,还原历史画卷。李圣华[19]分析,《别传》有关黄甫及就是徽州人黄澍的推测,可能有误。黄甫及本名黄申,淮安人,与黄澍并非一人。黄甫及在明末任职鸿胪寺,明亡后放浪形骸,结交故国遗老,虽有反清复明之志,但其拜访钱谦益,与反清复明活动并无必然联系。郭宝光[20]大致认同李圣华的观点,并补充了丘象升《南斋诗集》、丘象随《西轩诗集》等相关史料。郑志良指出,崇祯年间,见黄澍而不见黄甫及其人,顺治年间,出现黄澍与黄甫及两个名字,对黄澍而言,他前夺金正希之命,后掠郑成功之财,改名换字,狡兔三窟,自在情理之中。陈先生判断黄甫及就是黄澍的推测,不宜轻易否定。郑志良[21]据《苏子后集》稿本(原为翁同龢所藏),以及《旅堂文集》等资料,补充《别传》的人物考订。

李越深[22]认为,《别传》所举陈子龙词,悉依王昶辑本《陈忠裕公全集》,与《幽兰草》《倡和诗余》等原著存在误差,陈、柳分手的时间,在崇祯八年寒食日,而非首夏。周小英引用清人王绰《霞举堂集》卷四《徐野君先生传》[23],以及顾镇[24]《虞东先生文录》卷五《周翁传》,补充柳如是的资料,对《横山杂作》等诗句的真伪性,间有论及[25]。王启元[26]依据现存《瞿忠宣公集》,补充瞿式耜对钱柳因缘的看法。张旭东[27]参照盛宣怀旧藏钱遵诗集、邓之诚藏严熊诗集,探讨钱谦益藏书去向,以及钱曾自赎等错綜复杂的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范景中、周书田编纂的《柳如是事辑》[28]及《柳如是集》[29],作为《别传》附编,可资参考。另外,吴正明、李烨收集整理了诸多钱柳故事,辑成《钱柳说汇》,2013年由广陵书社出版。

二、文学与文化研究

鲲西[30]认为,传记通常有《史记》《汉书》的实录式,以及李顿·史特拉屈(Lytton Strachey)《维多利亚女皇传》两种方式,前者尽量如实记载,后者赋予更多想象渲染。《别传》则介乎两者之间,“蒲团历历前尘事,好梦何曾逐水流”。周采泉[31]主張,钱牧斋去世以后,家族债台高筑,一败涂地的原因,可能与江南奏销案有关。缪钺[32]感慨:“三户亡秦愿已空,荒江残垒怨东风。故人慷慨多奇节,心事朦胧似梦中。老去绛云能补过,当年小草苦飘蓬。一生坎坷归何处,双冢虞山夕照红。”简秀娟[33]分析,钱谦益勤力于一代之史,应通晓“君子爱国之心,甚于爱臣节”之深意。李劼[34]主张,中国有帝王将相的历史,有起义造反的历史,有民主科学的历史,鲜有弱者的历史,灵魂的历史,或曰人格的历史,对人格的关怀和张扬,才是《柳如是别传》最意味深长之处。

蔡鸿生[35]强调,《别传》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赞歌,较之前期对关陇集团等的考察,陈先生晚年着眼于明清之际的社会变革研究。柳如是兼具侠气、才气和骨气,其经历可歌、可泣、可颂,《别传》以钱柳因缘为主轴,勾勒出“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的遗民画廊。或许有人会问,柳如是坚持复明运动,并未成功,能有多少实际意义?王永兴[36]指出,不以成败论人,是陈先生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刘健明[37]分析,陈先生考订钱柳因缘,特别重视二人同心复明,共赴国难的义举。张荣芳等[38]从姓氏制度的角度,考察《别传》的成就。

谭世宝[39]就《钱柳因缘诗释证稿》易名为《柳如是别传》,以及钱柳之抑扬比较,提出疑问,例如,陈先生在改易书题之后,并没有再对“缘起”及正文,作相应调整;再如,前文简秀娟所论,钱谦益舍易就难,忍辱负重,并不是他的人生污点,反而是其光掩前人之处,否则,就无法解释柳如是放弃自尽的行为,终身追随钱谦益,最后以身殉之。另外,柳如是固然是旷世奇女子,但她终究是钱谦益的贤内助,她的社会影响,凭借后者才能发挥作用。雷戈[40]认为,不读《别传》,就不了解陈寅恪;不了解陈寅恪,就不会对当代史学史有真切的认知。

傅璇琮[41]指出,《别传》“深入到一代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察觉他们的欢乐和痛苦,高尚和庸俗,超世和入时。这个时候,我们差不多已经忘记我们所读的,到底是史学著作还是文学作品了。”卞孝萱[42]认为,《桃花扇传奇》美化了侯、李形象,《柳如是别传》恢复了钱、柳面目,前者以情节感染人,叙事塑人,不拘于真实,后者以史识启发人,知人论世,必求真实。邓平祥[43]主张,《别传》和《茶花女》主题思想是有关联的,都是写妓女的非凡处、动人处。唐韧[44]认为,柳如是的核心性格,概括为一个“狂”字,这是骄傲的狂、抗争的狂、伤心的狂、才华横溢而又无可奈何的狂,其思想境界,早已超越三百年前的那个时代。

刘克敌[45]主张,陈先生在笺释钱柳因缘,彰显“红妆”主题之外,对明清易代之际的江南文人,进行了系统考察,剖析他们在历史大变迁时期,复杂的思想冲突,以及灵魂深处的搏斗。论文分析,陈先生不仅热情歌颂“红妆”,对杭州为代表的江南文化,也有明显的偏爱,究其原因,可能与杭州才女陈端生有关。“蘼芜山下故人多”,可以说,河东君是以风流放诞、不拘礼法为始,以恪守礼法、殉身以从为终。河东君的个人情感,未能始终如一,而其政治理念,却能矢志不渝。吴正茂[46]认为,河东君追求婚恋幸福时刻的放诞风流,政治抉择之际的从容绝命,与其独立自由的精神意志相对应。卢惠龙[47]指出,人性的关怀,不是强者的逻辑,而是弱者的哲学,强者大多注重功利,弱者往往关怀灵魂。《别传》名似艳冶,其实刻板;名曰传记,实则考证。

陈怀宇[48]分析,陈寅恪先生将前人关注的重点,从钱谦益转移到柳如是,实在是一个颠覆性的创举。陈先生对柳如是如此推崇,他认为柳的诗作、书法均胜过钱,换言之,不独思想境界钱不如柳,文艺造诣也是柳胜于钱。冯尚[49]主张,《别传》的杂体风格,某种意义上,是对元白体式的强烈呼应。林燕[50]认为,中国的文学批评,不应等同于西方的价值观念,应该让历史文本在当今社会的话语研究中复活,以彰显其民族性。

据《别传》改编的电影《柳如是》,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与常熟市政府联合出品。影片由吴琦执导,万茜、秦汉、冯绍峰主演,于2012年3月上映。付振华等[51]分析,《柳如是》兼具大众文艺与江南文化宣传的特点,并非严格意义的传记电影,明清易代,家国兴亡,都只是柳如是爱情传奇的斑驳背景,影片以或雅或艳的诗酒风流,替换《别传》的故国之思。电影《柳如是》对这段明清痛史,轻拿轻放,显示了普通民众接受经典的娱乐倾向。

三、写作动机与研究方法探讨

唐振常[52]指出,读《咏红豆》《题牧斋初学集》二诗,可以大约明白先生笺释钱柳因缘诗的旨趣与范围,陈先生佩服钱之学问诗文,而鄙其为人;爱柳之诗文,亦重其行事。先生以一代史学大师,又具文学家的情怀,其情之真,人所不及。卞孝萱[53]从资料甄别、诗词笺释、人物关系及复明运动等方面,探讨陈寅恪先生的学术个性。卞文分析,《别传》的写作方法,是博考慎取、古典今典、发现钥匙(明末诗词暗藏姓名),以及传统考据与逻辑推理的结合[54]。姜伯勤[55]认为,陈先生的心史研究,既恪守传统,也不乏当代史学理念,避免了以心态史代替一切的弊端。马楚坚[56]主张,《别传》发潜德之幽光,让钱谦益等生平心迹,晦而复显,还其历史公道。

刘志伟[57]等论证,陈先生对河东君的探讨,兼具同情之心和理性自觉,将家国兴亡与思想自由融为一体。邓瑞[58]认为,陈先生用直书不隐的方式,歌颂民族气节,延续了司马迁的史学精神。李玉梅[59]分析,《别传》用诠释的手法,通过言志之诗,重建一个人,一个时代。李龙潜[60]认为,陈先生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承继乾嘉考据的求实精神,实践元好问、黄宗羲以来,以诗证史,以史释诗的文化传统。雷戈[61]主张,从早年的红豆意象,到晚年的孤愤心态,以及贯穿始终的易代情结,构成《别传》的主题。

胡晓明[62]把1997年之前的研究,归纳为辨诬说、自谴自证说、复明运动史、颂红妆的女性史、知识分子人格心态史、明清文化痛史以及自喻自悔说。于传勤[63]强调柳如是的复杂性,不能因为她出身娼门,以色事人,就歧视她;也不能因为她深晓大义,富有民族情节,就全面肯定她,柳如是也有热衷功名,攀附权贵的一面,《别传》既是史学著作,也是诗学著作,其诗学价值,甚至远在史学之上,同时,《别传》也有失之繁琐的考据家通病。

费孝通感慨,陈寅恪这么大才学的人,用这么多时间精力,写作此书,有点可惜,也许对陈寅恪来说,只能这样做。费老指出,陈先生是借柳如是的心情,说自己的心思,他们都是前朝人物,都有追求自由的心志,都要找到文化上的归宿[64]。段炼[65]认为,陈寅恪在风雨如晦的年代,坚持独立思考,拒绝曲学阿世,《别传》不仅发历史之覆,也发文化之覆。

余其彦[66]主张,《别传》作为亦文亦史的奇书巨著,“以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塑的眼光和精神”,将钱柳因缘诗章展现在读者面前,最能体现其心理分析特点的,是对半野堂文宴唱和诗的笺释。胡邦炜[67]认为,陈寅恪写作《别传》的动因,主要存在两个方面,远因是早年在昆明购得红豆,近因则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陈建华[68]分析,《别传》既坚持严密精致的科学考据,也寄托丰富幻丽的抒情想像,就《别传》而言,陈先生不只是摆脱了德国“历史主义”的影响,在主题和方法上,它所包含的放逐、怀旧、边缘、诠释、互文、碎片等,预示了后现代的多元文化潮流。

朱洪举[69]强调,研究者大多将《别传》局囿于史学领域,却很少关注其独特的写作形式。《别传》第一章名为“缘起”,是小说家“楔子”之类的常用手法。陈先生的文体意识,不是单纯形式意义的别出心裁,而是自发自觉对民族文化的接受与改造。王则楚[70]回忆了上世纪90年代初,向父亲王季思请教,新中国对于《桃花扇》和《柳如是别传》的价值判断,以及李香君和柳如是的舆论导向,为何存在令人费解的差异。1957年2月6日,陈先生《致刘铭恕》书信称,“弟近年仍从事著述,然已捐弃故技,用新方法、新材料,为一游戏试验。”姜伯勤[71]认为,这是陈先生学术转折的重要说明。乔福锦[72]主张,《别傳》与《红楼梦》用游戏笔墨的方式,书写儿女恩怨与家国兴亡,体现了尊王攘夷与春秋大义。

廖可斌[73]指出,《论再生缘》侧重“自由之思想”,《别传》则侧重于“独立之精神”,人在出生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产生贫富贵贱的差别,但是,权重者未必高尚,卑微者也可能闪耀人性的光芒。李凤凤[74]认为,《别传》不仅探究学术,更探究人生,陈先生从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转向社会生活史的探讨,这是他对社会大变动时期,个体生命无奈抉择的人生感悟。

结语

1997年8月,余英时撰述《试述陈寅恪的史学三变》时,提出一个相当有说服力的观点,他认为阅读《别传》的读者,必不可为陈先生的繁复考证所炫惑,《别传》写的是一个充满生命和情感的完整故事,考证虽精,但是,考据的结果,只是为了建立不易撼动的定点,陈先生以此为基础,凭借历史的想像力,重新建构易代之际江南社会有血有泪的人间世界。陈先生早年的中古社会研究,能够取得系列成就,也是由于此想象力的有效运用,《别传》之前,受到乾嘉考据旧规的拘束,他的想象力从来没有如此驰骋奔放。“忽庄忽谐,亦文亦史”,“痛哭古人,留赠来者”,余英时依据陈先生《刘叔雅庄子补正序》(1939)的典故,明白了陈先生写作《别传》,是要效法明清放浪才人如金圣叹者,运用小说家的想象,为后世留下胸中独具的心史,他好像婉转地告诉读者,全书是由想象构成的,不可能一一证实,他也许在有些地方误解了钱、柳及其诗文,故“焉得不为古人痛哭耶”?

参考文献:

[1]刘玉遵.中山大学历史系争取以更多更好的科学研究成绩向国庆节献礼[J].历史研究,1957(9).

[2]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76.

[3]陈寅恪.《柳如是别传》缘起[J].学术研究,1978(1).

[4]黄裳.榆下说书[M].北京:三联书店,1982:193.

[5]黄裳.西泠访书记[J].读书,1979(7).

[6]周法高.柳如是事考[M].台北:三民书局,1978:60.

[7]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M].北京:三联书店,2005:386.

[8]陈寅恪.柳如是别传[M].北京:三联书店,2001:1208.

[9]周采泉.柳如是杂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75.

[10]黄萱.怀念陈寅恪教授:在十四年工作中的点滴回忆[M]//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

[11]何龄修.《柳如是别传》读后[M].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

[12]刘梦溪.以诗证史,借传修史,史蕴诗心:陈寅恪撰写《柳如是别传》的学术精神和文化意蕴及文体意义[J].中国文化,1990(2).

[13]刘梦溪.陈诗“明清痛史新兼旧”寻解:《柳如是别传》历史书写的“古典”“今典”和“近典”[J].中国文化,2019(2).

[1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15:246.

[15]胡守为.《柳如是别传》读后[M]//《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16]杨义.中国现代学术方法(三):模式派生[J].海南师院学报,1998(2).

[17]周郢.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中蔡士英事新证[J].泰安师专学报,1999(1).

[18]孙萍.读《柳如是别传》[J].读书,2001(12).

[19]李圣华.黄甫及生平事迹考辨:对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一则重要考证的补正[J].北方论丛,2005(4).

[20]郭宝光.《柳如是别传》中关于黄甫及身份的一则补证[J].名作欣赏,2014(36).

[21]郑志良.《柳如是别传》补证三则[J].中国文化,2008(1).

[22]李越深.《江蓠槛》词与陈子龙、柳如是恋情[J].浙江大学学报,2007(1).

[23]王晫.《霞举堂集》卷四《徐野君先生传》[M].康熙刻本.

[24]顾镇.《虞东先生文录》卷五《周翁传》[M].道光刻本.

[25]周小英.柳如是佚诗及相关事迹[J].新美术,2012(2).

[26]王启元.《柳如是别传》札记:瞿式耜与柳如是[J].书城,2015(6).

[27]张旭东.钱曾与严熊:《柳如是别传》钱氏家难章补论[J].中国文化,2016(1).

[28]范景中,周书田.柳如是事辑[M].杭州:中国美术出版社,2002.

[29]周书田,范景中.柳如是集[M].杭州:中国美术出版社,2002.

[30]鲲西.别具一格的传记:读《柳如是别传》[J].读书,1981(7).

[31]周采泉.“钱氏家难”考索:《柳如是别传》新证[J].社会科学战线,1982(4).

[32]缪钺.再读《柳如是别传》[J].文献,1989(4).

[33]简秀娟.钱谦益藏书研究[M].台北:汉美图书有限公司,1991:98.

[34]李劼.悲悼《柳如是别传》[J].读书,1993(4).

[35]蔡鸿生.“颂红妆”颂[M]//《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36]王永兴.学习《柳如是别传》的一点体会:柳如是的民族气节[M]//《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37]刘健明.《柳如是别传》的人物评价[M]//《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38]张荣芳,王川.《柳如是别传》与中国古代姓氏制度[M]//《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39]谭世宝.钱柳论衡:《柳如是别传》读后[M]//《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40]雷戈.试论《柳如是别传》的醒世作用[J].安徽史学,1998(3).

[41]傅璇琮.一种文化史的批评[M]//解析陈寅恪.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218.

[42]卞孝萱.《桃花扇传奇》与《柳如是别传》[J].文学遗产,2000(6).

[43]邓平祥.《茶花女》与《柳如是别传》[J].美术之友,2004(2).

[44]唐韧.狂女子柳如是: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J].名作欣赏,2004(8).

[45]刘克敌.从《柳如是别传》看明清易代之际江南文人风貌[J].中国文学研究,2008(2).

[46]吴正茂.礼法视野中的钱柳因缘[J].读书,2009(6).

[47]卢惠龙.著书唯剩颂红妆:浅说《柳如是别传》[J].贵阳文史,2013(2).

[48]陈怀宇.《柳如是别传》之前的钱谦益研究[N].文汇报,2014-07-21.

[49]冯尚.当代文学批评困境举隅:以《柳如是别传》为例[M]//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面向时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50]林燕.《柳如是别传》的历史话语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7(2).

[51]付振华,曲竟玮.故国的嬗变与现代人的精神迷思:从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到吴琦电影《柳如是》[J].西部广播电视,2018(15).

[52]唐振常.重读《柳如是别传》忆陈寅恪先生[J].书林,1990(1).

[53]卞孝萱.从《柳如是别传》看陈寅恪的学术个性[J].文教资料,1994(5).

[54]卞孝萱.陈寅恪先生与《柳如是别传》[J].古典文学知识,1998(3).

[55]姜伯勤.陈寅恪先生与心史研究:读《柳如是别传》[M]//《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56]馬楚坚.从寅公《柳如是别传》看河东君与陈子龙之交[M]//《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57]刘志伟,陈春声.“移情”与史学研究之境界:读《柳如是别传》[M]//《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58]邓瑞.从《柳如是别传》探研陈老的诗证史[M]//《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59]李玉梅.《柳如是别传》与诠释学[M]//《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60]李龙潜.略论《柳如是别传》的研究方法[M]//《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61]雷戈.论《柳如是别传》在陈寅恪生命史上的创始意义[J].松辽学刊,1997(2).

[62]胡晓明.关于《柳如是别传》的撰述主旨与思想寓意[J].文艺理论研究,1997(3).

[63]于传勤.《柳如是别传》浅识[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8(2).

[64]张冠生.温旧梦,奇遐思,寻归宿:费孝通教授近读访谈(五)[J].博览群书,1998(8).

[65]段炼.两种传统下的文化发覆:读《柳如是别传》[J].博览群书,2001(11).

[66]余其彦.《柳如是别传》心理分析浅谈[J].江淮论坛,2002(6).

[67]胡邦炜.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J].文史杂志,2003(3).

[68]陈建华.从“以诗证史”到“以史证诗”: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札记[J].复旦学报,2005(6).

[69]朱洪举.陈寅恪《柳如是别传》的小说笔法[C].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四辑)——中国文论的常与变,2006.

[70]王则楚.闲谈《桃花扇》与《柳如是别传》[J].粤海风,2009(3).

[71]姜伯勤.论陈寅恪先生“新方法”“新材料”之史学“试验”:陈寅恪先生《书信集·致刘铭恕》解析[J].史学月刊,2009(5).

[72]乔福锦.《柳如是别传》之“红楼因缘””考释[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6).

[73]廖可斌.陈寅恪《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的研究旨趣[J].中国文化研究,2011(3).

[74]李凤凤.学术研究与人生感喟的合奏:《柳如是别传》新解[J].珞珈史苑,2013(0).

作者简介:刘彭冰(1975—),男,汉族,安徽六安人,文学博士,单位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

(责任编辑:御夫)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课题“陈寅恪在穗二十年人文价值研究”(编号:2017GZYB78)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钱谦益陈寅恪
陈寅恪的哀而不怨
郭沫若、陈寅恪致沈兼士——关于《“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的通信
陈寅恪与唐筼的爱情故事
浅析钱谦益与杜甫诗学的关系
钱谦益的乡居书写及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两朝领袖』钱谦益
陈寅恪:我的徒弟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
清初杜诗研究二题——钱谦益《解闷》诗笺与仇兆鳌“四句分截”说
大学的精魂——重温《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