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 年猪病流行情况与2021 年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

2021-02-26杨汉春周信荣

猪业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猪瘟猪场生猪

杨汉春,周 磊,周信荣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疾病防控研究室,北京 100193)

经过2018-2019 年非洲猪瘟对我国生猪产业重创之后,全国范围内的生猪存栏下降,加之养殖企业防控措施的落实、生物安全措施的强化以及检测与监测力度的加大,非洲猪瘟的流行与传播态势趋缓。2020 年,我国生猪养殖面临复养、复产和扩大产能,非洲猪瘟对生猪生产的恢复仍然造成巨大影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猪瘟、猪口蹄疫等其他重要猪病总体平稳。

1 2020年重要猪病流行情况

1.1 非洲猪瘟

经过疫情暴发和严重流行之后,我国生猪存栏急剧下降、养殖密度降低,养殖企业强化各项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并加大非洲猪瘟的检测与监测力度,非洲猪瘟疫情趋缓,在养殖场之间的传播与流行强度呈下降趋势。2020 年,我国报告非洲猪瘟疫情18 起(www.moa.gov.cn/gk/yjgl_1/yqfb/),涉及四川、河南、内蒙古、甘肃、重庆、陕西、江苏和云南等省区(表1)。报告疫情中,有16 起疫情与调运的生猪有关,2起疫情发生于养殖场。由此可以看出,非洲猪瘟病毒仍在广泛传播,疫情并未消停,生猪养殖场仍然有疫情发生。总体而言,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已常态化,并呈现局部区域流行和散发。

与2019 年相比,2020 年养殖企业强化和落实了卫生消毒等各项生物安全措施以及对人员、运输工具、物资、饲料(原粮)、食材等可能的污染源的控制力度加强,有效地遏制了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与流行强度,在疫情的防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大大地降低了非洲猪瘟病毒对养殖环境的污染。然而,由于恢复生猪生产的压力,种猪和仔猪供给紧俏,生猪调运成为造成非洲猪瘟疫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一些受到非洲猪瘟病毒侵袭的规模化养殖场采取精准清除技术,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在猪场的扩散和蔓延,降低了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但是我们要看到,如果清除不彻底,调出感染或带毒的种猪或仔猪就会造成疫情传播。此外,屠宰企业、养殖环境的非洲猪瘟病毒污染仍然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表1 2020 年我国报告的非洲猪瘟疫情

2020 年,除了非洲猪瘟病毒自然野毒的传播与流行而外,我们还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非自然的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毒株的污染与传播,这是非洲猪瘟防控中面临的新的污染源和传染源,感染猪群呈现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晚的特点,严重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生长育肥猪慢性病例增多,而且基因缺失毒株的隐敝性强、感染猪排毒不规律,养殖场难于做到早期监测与检测,其传播范围较广、污染面也较大(包括猪、屠宰场、养殖场及其环境、运输工具、饲料、饮水、用具等的污染),其危害性不容忽视,对于非洲猪瘟的防控和根除后患无穷。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2020 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呈平稳态势,以散发性临床疫情为主,无严重疫情发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减毒活疫苗的使用频度进一步降低,有不少养殖企业停止了减毒活疫苗免疫,特别是种猪企业实施闭群饲养和不引种的策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趋于更加稳定,猪群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感染率呈现下降态势。但也有一些养殖企业因购进不同来源的种猪或仔猪,进行混群饲养,造成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不稳定,临床表现以母猪的散发性流产、产死胎和弱仔增多等繁殖障碍和保育猪的呼吸道疾病为主。我们利用ELISA 抗体检测试剂盒,对21 个地区(省、市)202 个猪场的6 837 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监测。结果显示,PRRSV 抗体总阳性率为73.75%;猪场阳性率为84.16%(170/202);阴性猪场32 个,占监测猪场的15.84%(32/202)。 与2018 年 和2019 年相比,猪场PRRSV 抗体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而且阴性猪场数量显著增加(图1)。利用RTPCR 技术对临床样本的PRRSV 检测结果显示,ORF7 基因阳性率为10.86%(154/1 418)。与2019 年相比,临床样本中的PRRSV 阳性检出率显著下降(图1)。进一步对临床样本中nsp2 基因和ORF5 基因进行了扩增和序列测定,表明基因2型谱系1 的类NADC-30 毒株仍然是主要的流行毒株,且从一些猪场仍然能检测到减毒活疫苗毒株以及与类NADC30 的重组毒株。可以推测,非洲猪瘟的流行导致养殖场(户)清群和清场,可能会使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株类型、多样性、分布等生态特点发生改变,有必要开展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监测。

图1 2018-2020年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状况监测结果

1.3 其他疫病

2020 年,猪瘟疫苗免疫状况较好,但临床上可见散发性猪瘟病例。猪伪狂犬病平稳,无流行性疫情,猪场的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感染gE 抗体阳性率与2019 年相当,种猪群带毒仍是主要问题,少数猪场可见散发性临床病例。冬、春季节仍有散发性猪流行性腹泻疫情,给猪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总体对养猪生产未造成严重影响。猪口蹄疫总体平稳,但一些地区呈现局部流行和临床疫情,可能与猪口蹄疫疫苗免疫频次减少或免疫密度下降有关,也不排除疫苗质量的问题。猪圆环病毒2 型(PCV2)感染呈现常在性,以基因型PCV2b、2d 为主。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是猪场的主要病原菌,以继发性感染以及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为主;一些地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发病有上升趋势,与寒冷季节、猪舍保温与通风不良等应激因素有关。此外,塞内卡病毒感染、猪丁型(δ)冠状病毒感染无严重的临床疾病发生。

2 2021年主要猪病的流行趋势分析

2.1 非洲猪瘟

2020 年,我国生猪生产呈现良好的恢复和产能上升势头,但进一步扩大生猪生产和提升产能仍然是生猪产业2021 年的首要任务。众所周知,非洲猪瘟病毒具有很强的环境抵抗力,养殖地区环境污染、传染源与污染源尚未彻底消除,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环节和传播环节多样化,同时面临着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毒株这一新的传染源及其污染,非洲猪瘟疫情形势较为严峻。在南方地区,雨季发生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和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因此,非洲猪瘟的流行和猪场疫情发生将呈现常态化,是恢复生猪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非洲猪瘟防控仍是重中之重的工作。生物安全措施不完善的中小型养猪场(户)受到非洲猪瘟病毒的侵袭和发生疫情的风险很大,大型养殖企业也有可能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

2.2 其他重要猪病

生物安全理念已深入整个养猪行业,规模化养殖企业的生物安全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强化了各项生物安全措施;一些猪场在恢复生猪养殖之前对场区进行了重新布局和改造,并新建生物安全设施,如人员淋浴室和隔离房、车辆洗消站(点)、出售猪中转站(点)、物资烘干消毒房等;大型养殖企业新建猪场对生物安全设计也是高度重视。这不仅有利于非洲猪瘟的防控,而且对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腹泻、猪瘟以及猪口蹄疫的防控也是十分有效的,降低或阻断这些疫病在猪场间的传播,可以极大地减少猪群受到感染的风险。因此,影响养猪生产的这些病毒性疫病不会发生严重的临床疫情,规模化猪场出现零星临床疫情或散发性病例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由于引种和购入生猪,猪场仍然存在传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新毒株、猪伪狂犬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瘟病毒的风险,从而导致猪群不稳定或发生临床疫情。对养猪生产影响和危害比较大的细菌性疾病仍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以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特别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猪场,这些病原菌易造成猪群的继发感染,因此,加强猪群饲养管理、改善饲养和环境条件以及采取科学合理的药物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3 防控对策

3.1 坚守理念,生物安全之弦不松懈

由于在短时间内传染源和污染源难以彻底被清除,非洲猪瘟的传播和流行不会停息,“非洲猪瘟可防可控、生物安全防控”这一理念不能动摇,脚踏实地落实和做好生物安全的各项措施和工作极其重要。生猪养殖企业在扩大规模和产能的同时,绝不能放松生物安全,严控“猪、人员、料、运输工具、物资和环境”六个关键环节。特别是要严把引种关,对引进的种猪进行逐头检测,并实施场外隔离和监测措施,切忌引进非洲猪瘟带毒猪。规模化猪场和大型养殖企业应建立猪场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成立生物安全管理团队,经常性地开展猪场生物安全评估、监督和管理工作,及时填补漏洞和短板。新建猪场严格按照“科学设计、分区布局、物理隔离、分区分级、智能管理”等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生物安全体系。生猪养殖地区和养殖企业应加大对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的建设力度,为根除非洲猪瘟奠定必要的基础。

3.2 加强监测和检测,精准清除和严格处置疫情

非洲猪瘟疫情的常态化对于消灭传染源和消除污染源而言,是非洲猪瘟防控的一项长期工作。规模化猪场和大型养殖企业应开展猪群的临床监测和实验室检测工作,包括猪场环境样本(猪场周边道路、运输工具、出猪台/中转站、场区大门、生产区猪舍内环境)的检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一旦发生疫情,应严格执行《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20 年第二版)》。大型规模化猪场在监测和精准检测的基础上,实施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只/群)的精准清除,防止非洲猪瘟病毒在猪场内扩散和传播,将疫情控制在最小程度与范围,以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对于清除的发病猪和感染猪及其污染物,应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禁止发病猪和感染猪进入屠宰、运输、销售等流通环节。发生疫情后的耐过猪呈现抗体阳性和病毒阳性,会带毒和散毒,进一步造成环境污染,是重要的传染源,应坚决进行清除和无害化处置。

3.3 科学免疫,做好猪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病等重要疫病的防控

针对2020 年一些地区猪口蹄疫的临床疫情,生猪养殖场(户)应强化猪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接种,同时要重视猪瘟、猪伪狂犬病等重要疫病的免疫防控,特别是对于存在猪瘟病毒污染的猪场、猪伪狂犬病阳性猪场,疫苗免疫不能掉以轻心。生物安全体系为猪病免疫控制的科学减负奠定了基础,养殖企业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监测猪群的疫苗免疫效果以及猪场病原感染状况,对免疫程序进行优化和调整,包括疫苗的种类、免疫频次和免疫剂量,制定出一场一策的个性化免疫方案。生物安全体系为重要猪病的净化创造了条件,种猪企业应大力推进猪伪狂犬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净化工作,加快构建阴性种猪群的步伐。

猜你喜欢

猪瘟猪场生猪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解读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多国发生猪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