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观演空间改造实践
——以重庆英雄湾乡村振兴学院为例

2021-02-12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杨芳乙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12期
关键词:会堂观众席格栅

文/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王 鹏 杨芳乙

重庆市九龙坡区政协 文 鸿

重庆市九龙坡区党校 王 懋

1 乡村观演空间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意味着“三农”工作重心将全面转移至乡村振兴。在此历史进程中,需通过建立文化自信激活乡村发展,逐步改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乡村延伸。在上述背景下,各地相继开展基层观演文化场所的建设。

观演空间是展现乡村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在其设备配置满足各类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应注重乡村建筑风貌的保护和统一。同时,应以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导向,设置教育培训、会议、小型文艺演出、阅览、展览、民俗活动及小型室内体育活动等多种文化服务模式,使各类功能在便捷切换的基础上进行组合。

2 英雄会堂改造背景

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镇英雄湾村是重庆市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也是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为提升全市乡村振兴整体水平,在明诚书院的基础上改扩建乡村振兴学院,培养具备农村现代化建设能力的涉农干部和新型职业农民。学院以开放式办学为原则,采取现场实景教学和网络视频直播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育培训、经验交流、实践锻炼等活动。学院占地60亩,含18间教室和1间会堂,配置宿舍、食堂、阅览室、文体活动区等。英雄会堂作为主要教学培训空间,利用农家书屋数字化云平台,深度推广乡村改革发展及建设治理经验,对完善学院功能,丰富学员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英雄会堂沿西北和东南方向布置,从东北方向的英雄广场逐台阶而下可进入其内部,西南方向的出入口处为庭院。建筑长47m,宽15m,整体为砖木坡屋顶结构。浅灰色外墙与暗红色木结构梁呼应,深灰色瓦屋面代表当地建筑的风貌,庭院内绿植景观与周围景观融合,体现出乡村建设的新气象,室内空间上部三角形实木桁架及檩条则彰显出传统建造技艺之美。将乡村建筑改造成适用的观演空间,使其室内外风格保持统一,创造适宜的室内声环境,避免室内环境与富有乡村气息的建筑风貌错位(见图1~3)。

图1 英雄湾村广场及英雄会堂周边风貌

图2 英雄会堂西南侧立面

图3 英雄会堂东北侧立面

3 英雄会堂功能布局与声学设计

建筑西北侧为待改造大空间,东南侧为2个培训教室及卫生间,由中间通道连通。大空间平面呈狭长矩形,长约32m,宽约15m,内部共12根钢柱分列两侧,钢柱距离侧墙均为1.8m,支撑着顶部木桁架。桁架下弦中部距观众席地面约4.4m,最高点距地面约8.5m。两侧墙上各有6扇对开通风窗,2个主疏散门在两侧墙对称布置,分别通往广场和庭院,空间后部出入口可达培训教室及卫生间,另一侧端头预留有配电室和设备机房(见图4~6)。

图4 英雄会堂改造前室内环境

图5 英雄会堂改造前平面

图6 英雄会堂改造前剖面

3.1 功能布局

会堂根据使用需求采用镜框式舞台形式,通过优化视听条件生成观众厅与舞台间的体量关系,形成主舞台、跑场通道及后台技术用房。台口两侧设音响室将原有钢柱包裹暗藏,舞台布局与原结构融合。面对观众席区的舞台垫高0.45m,通过两端耳台的踏步与观众席建立联系。舞台内另搭钢结构桁架,用于暗藏悬挂幕布和顶光灯,后台设休息室、更衣室及化妆室。观众席后部一侧的培训教室置换分隔为声光控制室,设可开启观察窗。观众席共15排座椅,前11排为可移动软椅,后4排为电动伸缩软椅,地面未起坡,便于功能切换。排距0.95m,座宽0.60m,共230个座位,所有坐席均布置在厅内钢结构柱之间的区域。台口宽9.50m,高3.75m,台唇距舞台后墙约6.20m(见图7),厅内容积约2000m3,每座容积约8.70m3。

图7 英雄会堂改造后平面

会堂以实现教学培训、会议、小型文艺演出和文体活动等功能为目标,使用时以电声为主,自然声为辅。由此设定满场中频混响时间约0.8s(±0.1s),低频可适当提高,高频略短;语音传输指数STI≥0.62;清晰度D50≥0.5;背景噪声为NR30。

为尊重建筑的历史文脉,需维持内部白色墙面与开敞式木桁架结构的视觉体验,由此确定坡屋面及局部墙面为主要吸声部位。各吸声界面均采用条状金属格栅及后附离心玻璃棉的吸声构造,达到木建筑防火要求的同时,避免了材料在当地潮湿环境下发霉的问题。顶部金属格栅木纹机理与木望板接近,其圆弧状的表面与圆截面檩条有机融合。观众席侧墙和后墙下部均采用白色平板金属格栅构造,使其整体视觉上与乡村建筑风格浑然一体(见图8)。

图8 英雄会堂改造后室内环境

3.2 声学设计

为确保会堂建成后满足声环境指标的要求,使用声学软件Odeon对声场进行计算机三维仿真模拟(见图9)。房间各界面按照声学方案,在声学模型中赋予满场条件下的声学参数,将声源点设在台唇后3.0m,距舞台面高1.5m的位置。在中轴线的一侧设7个受声点,另一侧的指标可由镜像获得(见图10)。重点关注1次反射声线所覆盖的区域及主要声学指标的分布状况,其计算结果表明各受声点指标均处在优选值范围内,台口两侧墙将声能有效反射至观众席中前部,坡屋顶界面可使反射声覆盖整个观众席。为利于扩声系统运行,在舞台顶部和侧墙也进行吸声处理。软件中仿真模拟的声音清晰可辨,各点均无回声等缺陷发生。仿真数据显示会堂内具有良好的声环境,能满足业主的各项功能要求(见图11,12)。

图9 Odeon三维仿真模拟

图10 声源点及受声点分布

图11 坡屋顶声反射范围

图12 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混响时间平面分布

4 乡村观演空间改造策略

4.1 声学构造

为实现设计目标,观众厅中频所需吸声量约280m2,室内构造做法根据声学需求统筹考虑。台口两侧墙面采用白色防火饰面板,顶部木纹金属格栅镶嵌于檩条之间,金属条宽33mm,镂空凹槽宽5mm,穿孔率约13.5%,饰面充满韵律感。金属格栅后部的轻钢龙骨与木椽固定,50mm厚离心玻璃棉板填塞在龙骨间,在后部形成50mm厚空腔。墙面白色金属条宽28mm,镂空凹槽宽4mm,穿孔率约12.5%,后附50mm厚离心玻璃棉填塞在轻钢龙骨间并形成空腔,实现各频带较均匀的吸声效果。墙面格栅上端环绕灯带,营造温馨的氛围,体现视听融合。

4.2 材料布置

观众席地面采用富有地域特色的水磨石,舞台铺设木地板。舞台空间两侧墙面采用金属格栅吸声构造,消除内部颤动回声并使内部混响时间与观众厅接近。台口两侧音箱室在舞台内侧设可开启检修门,其内部墙面和天花进行吸声处理,可避免低频音箱对天花产生振动干扰,并增强扩声系统保真性。所有离心玻璃棉板在施工时均使用玻璃纤维布包裹,软椅的吸声量达到设计条件,橙红色布艺饰面与实木桁架共同烘托出室内氛围,使观众在步入礼堂的过程中受到感染(见图13)。

图13 英雄会堂改造后室内环境细部设计

4.3 竣工测试

装修竣工后对会堂进行空场测试。测试仪器采用NTI声学系统测试平台,混响时间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语言传输指数STI为0.66,背景噪声A声级为34.5dB,满足NR30噪声评价值。

表1 混响时间测试结果

5 结语

乡村振兴需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村记忆,重塑乡村文化。英雄会堂引导村民体验多元化生活,重焕乡村生机。打造乡村观演建筑,既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条件下达到各项技术指标,还要为广大乡村地区的文化生活推广提供借鉴。

英雄会堂设计在明确价值取向的前提下为乡村振兴学院改建注入活力。在进行多次探讨修改,不同技术路径比较后,确定了最终实施方案。会堂建成后成为村内最大的文化空间,室内外视觉表达统一,视听效果良好,以期为同类型乡村建筑改造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会堂观众席格栅
导流格栅对发射箱内流场环境影响研究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2)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1)
视听盛宴
“走向未来的学校”福建省“十三五”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校长论坛在福建会堂举行
看电影
开启振兴发展新征程
——辽宁两会速读
古代希伯来人的学校教育
找到爱因斯坦
来老会堂听场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