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2021-02-10娄迎军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文化

娄迎军

(甘肃开放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企业文化是甘肃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省开必修课,是探讨和解决企业文化表象、文化起源、孕育和发展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管理的思想基础、基本理论、管理规划、理念、制度和物质层面的文化设计,以及企业文化管理规划实施、企业文化与跨文化管理、企业文化管理变革及发展趋势等问题,并通过大量典型案例的研讨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操作方法。此外,企业文化的理论知识也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的核心部分,在现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将思政元素融入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课程是大势所趋,应突显出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

一、企业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一)凸显文化强国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所以,在“四个自信”当中,文化自信凸显出更为根本、更加普遍、最为深层的自信,它是我们当代学生获取知识、积蓄能量、得到文化熏陶和滋养的有效途径。围绕企业文化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其目的就是以企业文化专业课教学为试验田,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合思政教育元素,以此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的德行在无声之中得到滋养,这与我国文化强国的理念相一致,也与我国高等教育“教书育人”的最终培养目标相统一,即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②。

(二)开放大学是开放教育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沿阵地

开放大学开放教育是成人继续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在国民教育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普通高校一样,是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促进思想交流、文明传承、坚定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沿阵地,承载着文化创造、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开放大学积极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全面把握、深入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文化温润内心,文化涵养品德,文化引领时尚。开放大学在开放教育中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创新方法,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并举,在“三全育人”的教育环境中充分发挥和运用文化的力量③。

(三)企业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思政教育目标

企业文化涉及开放教育的学生人数众多,大多为成人在职学生,大部分都在各自的单位、企业等担任着重要职务,比如人力资源经理、办公室主任等。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领悟文化在一个企业或单位当中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指导工作,促进学生个人职业发展。在企业文化课程思政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思想政治修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在企业或单位实际工作中自觉担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甘肃开放大学企业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

(一)甘肃开放大学企业文化课程及学生情况

1.甘肃开放大学企业文化课程开设情况

甘肃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共有6个专科专业开设了企业文化课程,详见表1。

表1 甘肃开放大学企业文化课程开设情况

可见,企业文化课程既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核心课中的必修课程,也是市场营销、市场营销(营销与策划方向)和市场营销(市场开发与营销方向)3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还是人力资源管理和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及职业延展课的必修课程。

2.甘肃开放大学企业文化课程学生选课情况

从甘肃开放大学2021秋季学期选课人数可知,每学期全省选课学生人数较多,分布较广。仅一学期就有682名学生需要同时完成企业文化课程的学习。因此,要针对专科学生培养目标进行教学环节设计,在掌握课程核心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做好对学生知识实践和应用的辅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另外,针对本课程在各个专业所属模块的不同,对本专业学生企业文化课程的学习要求进行区分,并体现在实际教学当中。同时,省校责任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时,不仅要考虑直属学院的学生需求,更应该重视全省学生的需求,提高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参与面。

(二)挖掘思政元素,做好教学设计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内容体系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价值观、精神和伦理道德都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范畴,将这些思政元素渗透到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中,在介绍企业价值观时可以引入“三观”的概念,培养学生建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借助微课学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读该理论的人的需求的五个层级,让学生们了解所处的阶段不同需求就不同,激励学生通过努力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同样,企业应该尽力去打造员工的“自由空间”,使员工们将自我价值融入企业核心价值当中,发扬员工主人翁意识,充分施展员工才能,推进企业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机融入24字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了中国思想的博大精深。在讲述企业精神时,引入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在学习中让学生明确创新的意义,领悟企业文化理念和精神内涵,在实践中开拓思路、不拘一格地创新创业。通过列举电视剧《小欢喜》办公室骚扰、《三十而已》超出上下级关系的不当行为等,讲述在规范化、法制化的基础上,建设新型的企业伦理道德的必要性等。

2.树立“领头羊”的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在对学生讲述企业家在企业文化管理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时,告诉学生企业家应当在企业文化陷于危机时,力挽狂澜,挽救企业文化共同体,开辟企业文化新通道。通过回顾华为近几年的遭遇,谷歌断供GMS服务、芯片代工和采购被限等事件,让学生明白自主研发芯片的重要性,清楚“自身强才是真的强”,才能免受欺负,不被人摆布。通过“华为事件”,让学生体会企业家应具有可贵的企业家精神、“领头羊”的意识和责任感,冷静沉着,勇担风险,敢打敢拼。

3.弘扬爱国情怀,传承传统文化,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学习企业文化与跨国文化管理时,通过学习日本、美国及欧洲各国企业文化内容,告诉学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现代化程度,都受到来自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和影响[3]。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情怀,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为促进中国的快速发展而奋发图强。要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顺应新形势,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同时,通过分析中国路桥公司筑路架桥的案例,告诉学生95%以上的标杆企业,都将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内容融入企业文化理念中,以社会责任为己任;还有一些跨国企业把呵护地球、爱护环境、回馈社会、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等先进理念当作企业发展的首要责任,从而激发学生勇担重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提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实现自我价值

在学习企业文化建设主体分析的课程内容时,通过讲解视频资料,告诉学生员工是企业文化的主体,要充分体现企业员工在企业文化管理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学习《国家记忆》的“时代楷模”、2019年发布的“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引导学生向楷模学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将企业经营目标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相匹配,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5.传承红色文化,学习“中国方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内容时,带领学生重点学习道家文化在海尔企业文化管理中的作用,毛泽东思想在华为企业文化管理中的应用等[4]。这些被称之为企业文化建设甚至创新管理模式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的企业文化所独有的中国特色。例如我国民族服装品牌红豆集团的党建文化、阿里巴巴的政委力量、格力电器的“中国造”等。

综上所述,通过全面梳理课程内容,将课程思政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相融合,进一步完善课程大纲,细化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形成企业文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有效指导和推进企业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三)采用多种方式落实教学过程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特色资源

通过对企业文化课程思想政治切入点的挖掘,寻找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知识的融合点,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经典红色教育资源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录制企业文化课程思政系列微课。目前甘肃开放大学已完成12节含有德育元素的微课,涉及企业文化课程当中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楷模、企业伦理道德、企业文化环境分析、企业形象等核心知识点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了企业文化课程资源。

2.完善网络课程,推进课程思政教学覆盖面

2020年下半年,甘肃开放大学以企业文化课程更换文字教材版本为契机,对网络课程的文字资源进行了全面更新,进一步明确了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建设突出课程思政核心知识点的教学资源。目前,已完善企业文化网络课程,在原有常规模块设置的基础上,设置“课程思政”专栏,并在视频课堂模块中增设“微课视频”栏目,通过课程思政文本资源和视频资源的更新和补充,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的选择;同时,借助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完成企业文化基于网络考核改革,完成了企业文化课程100%形成性考核题库的更新和完善,推进了企业文化课程全网教学,有力地拓展了课程思政教学的覆盖面。

3.多种方法和渠道促进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多元化教学方式,适时采用头脑风暴、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借助视频、微课、PPT、网络课程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和平台,促进线上线下课程思政优质资源输出,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和补充。充分利用企业文化课程面授、直播课堂等渠道,在四次常规面授课的基础上,借助直播课,面对全省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课程导学、重难点辅导、期末辅导等重要阶段的课程教学,同时生成公开课视频,为未能收看直播的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另外,尝试开展翻转课堂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网络课程、面授课程、直播课堂有机结合,为企业文化课程教学实践提供有效途径。

总之,甘肃开放大学企业文化课程在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将价值引领、知识教授和能力培育有机融合,潜移默化地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习任务中,注重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力求企业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四)多种形式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技能提高

1.参加课程思政培训和研讨,提高教学技能

积极参加课程思政相关专题讲座、培训,参与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研讨等活动,加强与校内外专家、学者和老师的互动交流,借助集体备课、观摩课等形式,围绕课程思政改革和实施的目标,根据学科专业特色和育人要求设计相应教学环节,提炼爱国主义、法治观念、社会担当、文化自信、人文情怀等要素,针对课程内容、课堂组织、教授方法、课程实践等环节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确保上好每一门课、每一节课,发挥好课程思政育人作用。

2.参与课程思政相关比赛,实现以赛促教

积极参加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取得的阶段成果和经验,通过比赛的形式,进一步地总结和凝练,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等先进教学工具对课程思政比赛作品进行打磨,以微课、视频公开课等多种形式参赛,充分体现企业文化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中的细节创新。例如引用当下新闻时事、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巧妙地融入动画、名言警句等思政育人的内容,丰富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科学规划教学过程,落实教学环节。目前企业文化课程已两次参赛,取得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通过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在比赛中和其他参赛者进行交流沟通,开拓视野,取长补短,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文化课程思政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在积极推进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当中,甘肃开放大学企业文化课程取得了一些小的成果和经验积累,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实施课程思政的主体教师还需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意识,更新思政教育元素和专业知识储备。其次,教学设计中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还有待提高,特别是有效展现课程思政设计的现代教育技术还不够熟练,造成教学设计的呈现效果不佳。另外,教学团队在课程思政中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个别教师存在开展课程思政不积极的现象。最后,在课程思政改革和实际建设当中,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基于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思政教学的改进措施

针对甘肃开放大学企业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工作的开展,研究提出以下四个方面基于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思政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党员教师作用

如何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做到不生搬硬套,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摸索总结。要在提高教师思政意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加强课程思政专项培训,发挥教学团队教研能力;根据各专业特色进行分类,不断推行课程思政建设;抓好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环节,包括加强教学设计、落实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建设特色资源等。通过在“课程思政”与“教师党支部建设”之间建立互动关系,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发挥党员教师模范带头作用,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素养提升相结合,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切实做到热爱教学、专于学问、教授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广大教师既要“传道解惑”,更要“立德树人”。同时做到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教师教学教研诚信机制,约束教师德行,勉励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二)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思政等专项培训

要广泛运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和制作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资源。例如,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选取精彩的视频片断辅助课堂教学,增强课程内容感染力和丰富性;利用MOOC开展翻转课堂,借助直播课堂、混合式教学,让学生更多参与到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深刻度。通过课程思政专家讲座、视频观摩、教学改革研讨、前沿理论分享、经验交流等方式开展教师的课程思政培训,经过“培训—认识—实践—再培训—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强化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其积极思考,研究探索,总结经验。

(三)发挥教学团队作用,提升科研能力

在课程团队内创建良好的课程思政育人氛围,形成集体备课制、实施定期教研制,深入研讨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设计、教学辅导、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考核评价等教学各环节,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研究能力,提倡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进行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以及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此外,制定课程团队教师思政建设能力提升计划,注重课程团队中青年教师培养和师资梯队建设,积极倡导思政课教师联合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研讨,鼓励跨专业合作科学研究。通过设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和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资助建设一批示范课程,不断探索建设具有甘肃开放大学特色、体现本土红色文化和独特兰州味道的课程思政体系和精品示范课堂。在提升科研能力的基础上,扩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成果运用与转化,并将课程思政教学成功案例编辑成册,不断加大课程思政实践成效的展示和宣传。利用系统网络,在分校、工作站开展点对点支持辅导工作,送教下乡,充分利用云教室、直播课堂等先进远程教育技术,将“课程思政”辐射到每个教学点。

(四)完善政策保障,推行考评激励机制

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将“课程思政”列入学校的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早在2020年10月,为了有效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甘肃开放大学印发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意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实施④。该意见梳理了开放教育各个专业每门专业课程所包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进一步完善课程规划,修订专业教材,创新教学设计,提升教学管理,推动全校上下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学校党建工作会、“课程思政”推进会等,整合资源,建章立制,形成“学校统筹、学院实施、教师主体”的总体思路,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的落地生根。另外,还要完善考评监督,推行激励机制。将教师课程思政参与情况、实践效果纳入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标准内,以此作为教师评价、择优、推荐、选拔、委培等重要条件,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与实施。持续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核心项目,以项目资金支持的方式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保驾护航,为确保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注释: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1214/c352852-19903 133.html.2012.12。

②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2019.03。

③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http://www.chinanews.com/gn/2017/0102/8111579.shtml。

④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甘电大[2020]121号文,2020年10月。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文化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