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浮出历史地表的仓城文化

2021-02-08马骋

检察风云 2021年23期
关键词:大仓中山西路花布

马骋

松江仓城标志性的建筑大仓桥

当一些拆旧建新的古镇、老街建设被称为“假古董”“伪文化”的时候,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建设,无疑使地域历史文化以文物出土般的方式浮出历史地表,成为当下重新认定的经典。这也是一个城市在地域性的当代形象塑造中,由外表转向了内部,由硬件转向了历史文化的挖掘与打造,以形成自身的城市名片。其中的三个关键词:“历史”“文化”“风貌”将地域文化作为历史叙事,使其成为一张当代社会的面孔,在历史的这面镜子中获得一种具有传承性的审美价值,从而使文化场景在成为当代社会的产物之时,也获得历史文化风貌“在地性”的意义。笔者就是带着这样的感受,徜徉在上海松江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

仓城,来源于明清两代松江府的最大漕粮仓储地和漕运始发地。据嘉庆松江府志记载,仓城老街区(今松江区中山西路一带),明清两代皆有仓城之称。从明朝起,仓城为漕粮重地,城筑四门,米业兴旺,在市河两岸,宅第、商铺鳞次栉比。漕粮启运时,漕舟云集,水运繁忙,江淮卫、兴武卫、镇海卫各漕帮数以百计船只至仓城市河排开,装载起运漕粮北上。史载至清代中期,松江府征漕粮半数以上贮于仓城。这就是仓城的历史背景。经有关部门普查和鉴定,目前仓城仍保存着明代和清初的建筑物16处,清代中、后期的建筑物767处,民国时期建筑物74处,构成了“在地性”的历史文化风貌,标志性的建筑就是大仓桥。

大仓桥是仓城通向市河北岸老城区仓城老街(今中山西路)的主要桥梁。明代初期初建为木桥,明天启六年(1626)改建为五孔拱形石桥,长54米,宽5米,高8米。其原名永丰桥、西仓桥,是上海地区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大型古石桥。桥下千年流淌着的宽阔市河的两边,布满了高低错落、粉墙黛瓦的明清和民国建筑。

大倉桥的东侧坐落着一座灌顶禅院,原为水次仓关帝庙。在灌顶禅院山门前与大仓桥之间,有一座孟姜亭,亭呈方形,南北石柱上刻有两副对联,南面石柱上是“青石有幸怜弱女,寒衣无处觅离魂”,北面石柱上是“万里奔波殉夫节,一声恸哭倒长城”,概括了孟姜女万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民间传说。据《松江传说》记载,孟姜女是华亭人氏,传说当年她就是从这座方亭的青石上起身乘船北上,开始了万里寻夫的路程。仓城的文化风貌也随着这一古老的传说而渐次浮出了历史地表。

跨过大仓桥,来到老市河的北边便是中山西路。这里的264号至266号是规模宏大的杜氏雕花楼,为清代本地名绅杜岭梅的住宅,建造于清嘉庆年间。这是一栋三进二层庭院式的徽派明清建筑群,厅堂、卧房、账房、药房、厨房、学堂等一应俱全,整个大楼雕梁画栋、马头山墙,目前为松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一进入杜氏雕花楼,迎面就遇上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鸿绪堂皮影戏”。历史上有记载的松江地区皮影戏创始人是毛耕渔(1850—1907),并由他组成了当时松江府治内第一个皮影戏班。从此,这个皮影戏班一边不断推出剧目,一边收徒壮大队伍,一时声名鹊起。光绪十八年(1892),青浦人蔡鸿义赠匾皮影戏班“鸿绪堂”,自此,鸿绪堂皮影戏声名远扬,传承至今。2009年入选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民国作家张爱玲在小说《小团圆》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九莉只会做饭,担任买菜。这天晚上在月下去买蟹壳黄,穿着件紧窄的紫花布短旗袍,直溜溜的身子,半鬈的长发。烧饼摊上的山东人不免多看了她两眼,摸不清是什么路数。”其中提到的“紫花布”是产于松江地区赫赫有名的大众衣料。据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是“用紫木棉织成,色赭而淡,名紫花布”。

杜氏雕花楼

仓城雨巷

聚影阁内晚清影视场景

松江在明、清两代是中国棉纺织业的制造中心。《天工开物》云:“凡棉布寸土皆有,而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同时《嘉善县志》所载古谚云:“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清咸丰十年(1860),全国远距离销售布匹4500万匹,其中3000万匹产自松江府,占全国三分之二,尤以紫花布闻名天下,并远销欧美。据了解,1819年出口到美洲、欧洲及东南亚等地的上海松江和苏、浙一带的紫花布就达330多万匹,曾是风靡英国的绅士服装原料。只要你走进中山西路上的“松江布展示馆”,也许就能寻找到当年紫花布远销英国的答案。

松江布展示馆陈列着从江南地区收集的清代、民国时期的紫花布,纹样主要以大格子为主,这是由于采用的是传统的经纬纺织的方法。格子纹其实也是最古老的纺织图案,这些大格子的表现形式与苏格兰格子纹样很接近,因此大受英国人的青睐。伦敦博物馆曾经展出19世纪英国绅士时装,其中就有用松江紫花布缝制的裤子。在这里,一块简单的布料,不仅体现了服饰美学和促进东西文化的交流,更是体现中国农耕文化的古代棉织物。

中山西路98号有一座外表并不起眼的清末老宅——杜氏宅,但推开这座区级文物保护建筑硕大的榉木大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拥有三进建筑的宏伟大宅,其结构为砖墙立柱、穿斗式木构架,榫卯组合,圆木柱承重;屋顶为硬山式马头山墙,小青瓦白粉墙,色调素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民间古宅,门头上悬挂着“聚影楼”的牌匾。

“聚影楼”曾经的名字叫“聚影阁”,建筑以晚清、民国时期富家巨贾的江南大宅室内陈式为主,既有中式红木家具为主的厅堂、画室,也有西式客厅与中西合璧的茶室、书房,原汁原味地体现了我国江南地区室内陈设在晚清、民国时期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基本面貌,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历史文化体验。由于上海在历史上是西风东渐的门户,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生活方式的变化,从晚清开始上海地区室内陈设呈现出中式、西式、中西杂糅式三种形态并存的基本格局,体现出室内陈设特有的人文价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徜徉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呈现在眼前的水、桥、老宅构成了山水巷陌水乳交融的诗画江南景象。春夏季节一阵阵瓢泼浩渺的雨,又会令人在这番烟雨江南中,想起现代诗人戴望舒当年在仓城写下的著名诗篇《雨巷》。民国十六年,年轻的诗人戴望舒,走进了今松江仓城历史风貌区秀南街的一处小巷,在好友施蛰存家中暂住,并爱上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

漫步在仓城小巷,触摸着带着雨珠的《雨巷》,仿佛也触摸到了沉浸在江南文脉中的情愫,并在历史文化这面镜子中映照出自己的人文境界。

投稿邮箱:haichenwowo@163.com

猜你喜欢

大仓中山西路花布
洗碗
一块花布
一块花布
一块花布
虚拟仓城中山西路
盗锡
大鸟
神奇的花布
关注慈善和民生也是本职工作
恭敬:致大仓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