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缝式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的研发及应用

2021-02-06吕娜吉琦胡晓艳李远洋张明艳

护理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人员

吕娜,吉琦,胡晓艳,李远洋,张明艳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1]提出,强化移动医疗设备等护理应用信息体系,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和质量。在国家政策及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我国护理管理信息化应用取得显著成效,有效提升了我国护理服务质量水平,保障患者安全[2]。随着手术室超负荷运转,优化手术患者交接流程、加强全流程无缝式管理、缓解转运交接紧张状态成为迫在眉睫需解决的问题[3]。传统手术患者转运交接依靠手术室护士、工勤人员、病区护士电话沟通或口头传达,整个过程存在无法信息化核对患者身份、口头交接遗忘、传达有误、信息不清、频繁接打电话等缺陷。国内部分医院基于信息化技术构建手术转运交接系统,但仅局限于单一的电子转运交接单的填写、系统界面文字提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识别患者身份[4-5]。为提高手术室精细化、规范化、数字化管理水平,2020年1月开始,我院结合手术工作的程序和内容,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基础上,建立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同步语音推送患者信息,全流程监测患者路径信息,实现患者身份信息化追踪。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包含2个院区手术室,共30个手术间,年手术量3万余台,手术室护士共80名。2019年4~7月总手术7 014台,其中连台手术5 080台;胸外科562台,胃肠外科698台,肝胆外科891台,泌尿外科836台,甲乳外科988台,妇科754台,骨科932台,耳鼻喉科649台,眼科704台。2020年4~7月总手术7 998台,其中连台手术5 800台;胸外科650台,胃肠外科811台,肝胆外科877台,泌尿外科1 015台,甲乳外科1 136台,妇科870台,骨科1 072台,耳鼻喉科754台,眼科813台。两个时段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11.853,均P>0.05)。

1.2方法

1.2.1手术患者转运交接方法

2019年4~7月采用传统的电话沟通、口头传达方式进行手术患者转运交接。2020年1月设计并在1个院区试运行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2020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具体如下。

1.2.1.1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研发 由分管副院长、护理部主任、手术室护士长、手术室工勤人员负责人、信息技术人员各1人及5名护理人员组成研发小组。护理人员要求本科以上学历,10年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具有较高的科研探索能力。系统架构采用多环节、多数据形式无缝信息连接。以 .Net作为开发平台,后台使用Oracle11.2数据库,开发工具采用Visual Studio 12,运用C#作为开发语言。配合无线局域网络技术,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可以与HIS、麻醉信息管理系统(Anesthesia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AIMS)数据共享,通过登录PDA或PC端扫描患者腕带,将数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数据库,实现实时追踪。该系统的使用人员涉及手术室护士、病区护士、工勤人员、电梯管理员、管床医生、手术室管理者等,包含人员信息、手术患者转运交接、转运交接单、消息推送、查询与统计模块。

1.2.1.2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应用

医生下达手术医嘱后,信息自动同步到病区护士移动工作站、AIMS、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针对手术室护士及工勤人员工作需求,系统分为两种界面。基本界面显示患者手术基本信息,不同颜色标注患者路径信息,包括“未通知、已通知、去接”(浅红、玫红、红色)、“进入手术室”(黄色)、“送回病房”(绿色),完成整个流程的患者模块变为灰色。具体流程见图1。

图1 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流程图

1.2.1.2.1准备接入手术患者 手术医生依据手术情况,提前20 min电话通知手术室巡回护士接入患者,双方核对无误,巡回护士登录系统,点选“接患者”,工勤人员系统语音及滚动字幕同步提示“接患者”信息。护士系统上该患者模块右上角从“未通知”变为“已通知”。工勤人员点击“确认患者信息”,打印《接入手术患者通知单》,包括床号、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手术间、手术医生、患者所在科室、手术名称及患者身份二维码,选填病历、药物、影像资料、特殊物品(胃管、胸腹带、支具等)、备皮、手术部位标识等。工勤人员操作后,病区、手术电梯PDA同步语音提示患者信息及楼层前往,手术医生手机短信提醒准备接入患者的信息,手术室护士界面该患者模块右上角显示 “去接”,同步信息便于各个环节预知患者路径信息,提前做好准备。

1.2.1.2.2与病房交接手术患者 工勤人员与病房护士共同确认科室、姓名、住院号、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术中带物等信息,勾选《接入手术患者通知单》。病房护士扫描患者腕带及《接入手术患者通知单》身份二维码,确认正确的手术患者,手术电梯PDA同步语音提示楼层前往信息。

1.2.1.2.3患者接入手术室 用安装有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的PC端扫描患者腕带,自动提示患者信息,核对后点选“接入”。护士界面该患者模块右上角显示 “进入手术室”。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巡回护士PDA扫描患者腕带,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三方核查患者信息,再次确认,进入手术状态。

1.2.1.2.4手术结束,患者送返病房 手术结束,巡回护士点选 “打扫卫生”,工勤人员收到语音提示,整理手术间,做好接台准备。扫描患者腕带信息,点选“送出”,护士界面患者模块右上角显示 “送回病房”,病区、手术电梯PDA同步语音提示患者信息及前往的楼层,病房护士及电梯管理员提前做好准备。返回病房后,病房护士与麻醉护士做好术后交接,病房护士PDA扫描患者腕带及《接入手术患者通知单》身份二维码,提示核对正确,确认交接无误。

1.2.1.3数据查询与统计 系统建立信息统计模块,将患者路径信息同步共享,各个环节系统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利用信息系统一键式提取通知接患者时间、接入患者时间、首台入室时间,查询不同科室患者接送总时间,计算工勤人员月工作量,为手术室管理外科首台开台、调控工勤人员、绩效分配等提供数据支撑。

1.2.2评价方法 ①工勤人员接入患者用时。为患者接入手术室入口处时间与巡回护士通知时间的差值。系统应用前利用自制时间记录单统计,记录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手术间、手术台、通知时间、接入时间;系统应用后,通过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自动提取。②连台手术间隔时间。为上一台手术结束时间(以切口敷料包扎完为准)至下一台手术开始时间(以切皮为准)[6],使用AIMS提取各时间节点。③手术患者转运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通过查询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统计系统应用前后术前物品携带不全、接错连台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未作标识、皮肤准备不规范的发生率。④护士和工勤人员满意度。研发小组从患者信息准确性、交接患者便捷性、时间管控精准性、交接内容全面性4个方面,制定满意度调查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从“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依次赋5、4、3、2、1分。系统应用前后分别发放60份调查表,均有效回收。

2 结果

2.1系统应用前后工勤人员接入患者用时和连台手术间隔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系统应用前后工勤人员接入患者用时和连台手术间隔时间比较

2.2系统应用前后手术患者转运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见表2。

表2 系统应用前后手术患者转运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2.3系统应用前后护士及工勤人员满意度比较 见表3。

3 讨论

3.1系统操作便捷,简明实用 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界面内手术患者信息简洁明了,不同路径信息使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避免视觉疲劳。通过鼠标点选、扫描腕带等操作方式,减少人工手动输入,将人为干扰因素降到最低,确保手术室接送患者信息流程规范、高效。针对工勤人员教育程度偏低的现象,每一步骤操作后,弹出提示对话框,内容通俗易懂,有效规避记忆遗忘问题。

表3 系统应用前后护士及工勤人员满意度比较 分,

3.2无缝式交接提升手术室工作效率 手术室作为医院特殊护理单元,工作内容及性质与其他科室存在较大差异,为避免手术室信息“孤岛现象”[7],将HIS、AIMS、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数据交互集成,实现数据实时更新。通过使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通知-接入-核对-送出”各环节无缝式衔接,手术室、病房、电梯保障部门信息同步推送,解决传统交接过程中反复电话沟通信息不全、耗费时间、手机欠费等问题。系统应用后,接入患者用时缩短至(16.23±1.56)min,连台手术间隔时间缩短至(18.91±5.12)min,提高了工作效率。该信息系统一键式提取患者接送时间节点,便于管理人员查找原因、流程管控,不断优化系统,提高手术护理管理效率。

3.3降低手术患者交接不良事件的发生 陈云芳[8]研究显示,传统呼叫式手术核查存在“走过场”情况。张代英等[9]报道,手术室交接环节存在诸多安全因素,如接错患者、错入手术间、手术部位混淆、手术物品携带不全等。国外有关报道,使用移动设备在提高沟通效率、减少搜索信息时间、灵活获取患者信息和减少错误方面对护理质量产生了有益的影响[10]。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PDA及PC端扫码核对患者,减少纸质交接单的核对,避免电话传递信息错误,实现手术全流程追溯,确保患者身份唯一性,降低接错连台手术患者发生率。通过同步实时《接入手术患者通知单》的打印,按照通知单上双方交接内容提示,流程化填写,系统应用后术前物品携带不全发生率由5.96%下降至1.98%,手术部位未作标识由4.19%下降至0.70%,皮肤准备不规范由2.34%下降1.29%(均P<0.01)。同时,对流程进行标准化、信息化、程序化管理[11-12],增强患者围手术期获得感,为搭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3.4提升护士和工勤人员满意度 使用该系统前,转运交接过程中存在接错手术患者、接送患者时间长、核对信息少、交班内容遗漏等情况,导致护士及工勤人员满意度低。使用后通过细化转运交接流程,信息化精准核对患者身份,提高转运交接质量,使护士及工勤人员的满意率总分从(9.88±1.45)分提升至(18.35±1.31)分。手术室管理人员结合现场调研及满意度结果,对手术室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手术室交接管理现存问题,促使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管理模式从事后督查转变为过程预防。

4 小结

无缝式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借助PDA移动客户端,使患者转运交接过程网络化、共享化,提升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的效率和安全系数,是手术室信息化、精细化管理的有益探索。但在应用系统的实践中,存在医院无线网络中断现象,导致患者交接信息提取遗漏,影响手术患者的转运交接。医院后期需不断完善网络建设,组织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演练,提升医护人员应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能力。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士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