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酆云鹤:“云丝之母”的“中国心”

2021-02-04张江义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1年1期
关键词:苎麻纤维祖国

张江义

酆云鹤提出的适用于大工业生产的麻纤维化学脱胶法,攻克了欧洲费时近百年而没有突破的技术难关,纺织出了媲美棉纤维的洁白美丽的麻纤维。

被誉为“云丝之母”的酆云鹤(1899年—1988年),是中国第一位工业化学女博士,是世界上第一个用草类纤维制造出人造丝的发明人。1941年,酆云鹤提出的适用于大工业生产的麻纤维化学脱胶法,攻克了欧洲费时近百年而没有突破的技术难关,纺织出了媲美棉纤维的洁白美丽的麻纤维。

抗战时期,用“云丝”技术生产出来的物美价廉的云丝布、云丝毛巾、云丝絮等代棉产品,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大后方普通民众缺衣少穿的生活难题。酆云鹤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一方面是因为她勤奋刻苦地学习、孜孜不倦地探索钻研;另一方面也与她长期情系祖国、立志科学救国的拳拳“中国心”息息相关。

祖国是我甜蜜的家

1927年,为了实现“科学救国”的梦想,深受“五四运动”洗礼的酆云鹤考取了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官费留学生,主修化学工程。按照学校惯例,每年开学之初都要组织新生到工厂和研究所参观学习一个月。这种活动紧张而充实,有些男同学也常常吃不消。整整一个月,酆云鹤跑遍了四个州的上百家化学工厂和研究所。活动结束的时候,她的老师和同学无不为之惊叹,纷纷交口称赞:“中国姑娘真是了不起!”

祖国的贫穷落后和人民的深重苦难,时时刻刻都在鞭策着酆云鹤。别的同学一个学期至多选修两门实验课,而酆云鹤却选修了化工、有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三门实验操作很重的课程。1929年夏,天气异常闷热,学校研究院的院长来到实验室,发现偌大的房间里只有一个瘦小的姑娘正在埋头做实验,浑身上下湿透了也浑然不觉。院长出于爱护,命令她停止手中的实验,否则就取消她的实验成绩。酆云鹤听后,急切地恳求道:“教授,我吃得消,我不怕吃苦,我的祖国需要科学。”院长被这个好学而倔强的中国姑娘感动了,但还是明确地告诉她要注意休息,因为只有会休息才会有健康,才能更好地学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酆云鹤于1928年获得了硕士学位,1931年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俄亥俄州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工业化学博士的女性。这一消息在俄亥俄州新闻界轰动一时。然而,那时的中国国际地位低下,谁要是在国外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往往会遭到别人的不屑和鄙夷。获得博士学位的酆云鹤常常被记者恭维道:“酆博士,你是日本人吧?”听到这句话时,酆云鹤立刻毫不含糊地更正:“不,我不是日本人,我是中国人!”

结束大学学习的酆云鹤,收到了许多美国公司和学校的重金聘请。酆云鹤不为所动,因为她魂牵梦绕的是自己的祖国。她婉拒了这些聘请,对她的美国朋友说:“你们喜欢唱你们的民歌《甜蜜的家》,我很爱听,因为我也有一个甜蜜的家,那就是我的祖国。”酆云鹤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在北平燕京大学教授化学。

人造丝技术留给祖国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回国后的酆云鹤焦急万分。她一边教书育人,一边思索救国的良策。经过深思熟虑,酆云鹤决定远赴德国學习爆炸学,期盼研制出可以利用祖国大江南北遍地皆是的草类纤维制造廉价炸药的方法,以此应用在军事上来打击猖狂的日本侵略者。

1933年秋,酆云鹤辗转到了德国的法兰克福。海关的安检人员瞪大眼睛盯着酆云鹤随身携带的几个大草包,实在不明白这个年轻的中国女学者要干什么,因为草包里装满了从中国带来的稻草、高粱秆、蔗渣和苎麻。到了柏林以后,酆云鹤才发现,她要找的犹太裔爆炸学教授为了躲避迫害,已经逃到国外去了,学习爆炸学的计划就此落空。

酆云鹤不得不转向人造丝的研究。她利用柏林人造丝机械实验工厂的先进设备,夜以继日地苦心钻研,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成功地从草类纤维的浆泊中抽出了质地优良的人造丝,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草类纤维中制造出人造丝的发明人。消息不胫而走,德国莱比锡大学立即提出,愿意授予酆云鹤博士学位来换取她的学术论文。日本一家公司也开出高价聘请酆云鹤当总工程师,以换取她的发明专利。酆云鹤斩钉截铁地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不卖,我要把人造丝的技术留给我的祖国!”酆云鹤的爱国言行,感动了柏林人造丝机械实验工厂的经理柯亨,他感慨万千地说:“中国人这样爱国,中国是大有希望的国家!”

荣华富贵没有留住归心似箭的酆云鹤,科学救国的梦想又使她于1936年回到了正被日本步步紧逼的祖国。归国之后的酆云鹤走遍了中国的苎麻主产区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对苎麻的种植、生产、品种、性能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

“云丝之母”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制造“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被迫进行全民族抗战。战争初期,日本凭借优势兵力,一路攻城略地,很快就占据了中国东中部半壁江山,许多重要的产棉区也被日军陆续控制。一时之间,大后方普通民众的穿衣用棉问题凸显出来。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鄷云鹤在西南化学工业制造厂内特设研究部,仿照她在德国发明的人造丝技术,利用苎麻进行研究适于大工业生产的化学脱胶工艺,提炼可以用来制造代棉用品的麻纤维。

酆云鹤曾在她写的《云丝小传》中介绍道:“我回国后第二年抗日战争就爆发了,一切农业品均不易外销,而以汉口集中之麻为尤甚,出路毫无,农民叫苦。我适于此时赴港过汉,目睹此种现象深有所感,想到抗战期间,棉纺织品的需要量定将大增,若能以过剩的麻变成纤维代替棉花,充实纺织原料,同时可以有效地救济农村,这对抗战可不是一个小问题,我怀着这种情绪与宗旨,乃决意从事制取纤维。”

从1938年到1941年,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精心探索和反复试验,酆云鹤利用简陋的实验设备成功地研发出了适于大工业生产的苎麻化学脱胶法。新的苎麻化学脱胶法,结束了中国传统的手工沤麻法,既能保证苎麻脱胶后纤维的品质,又能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用这种新方法生产出来的麻纤维,色泽洁白、干净、松散,且有光泽,其状似晴空白云,故酆云鹤为它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云丝”。这一名称也暗含着酆云鹤三字中的“云”字,因而酆云鹤被尊称为“云丝之母”。

“云丝”的问世,在当时引起了很大震动。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批准其专利5年,《西南实业通讯》也对云丝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1942年1月,“云丝”纤维及其产品在迁川工厂共同举办的西南展览会上广受赞赏。时任重庆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给云丝棉胎题名为“雪里春”。黄炎培也题词称颂,“云丝云美,既润且美,寒者遇之,雪里遇春”。西南化学工业制造厂用法币100万元购买了一套小型印度式纺纱机,纺织出了大量的云丝毛巾、云丝布、云丝棉胎、云丝衣絮等代棉产品。尤其是物美价廉的云丝棉胎和衣絮,更是受到普通民众的深深喜爱。抗战期间,酆云鹤和西南化学工业制造厂生产的云丝产品,为解决大后方人民的穿衣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酆云鹤选择留在了祖国。1964年,酆云鹤又成功地研制出苎麻纤维化学变性的方法,使得麻纤维第一次进入了高档商品行列。在酆云鹤的晚年,每当有不知内情的人问及她子女的情况时,她总是乐呵呵地伸出五根手指说:“我有一个儿子,四个孙子。”问的人也以为这是真的。其实,酆云鹤并没有子女,在她心里,苎麻才是她真正的“儿子”,黄麻、白麻、大麻和胡麻才是她真正的“孙子”。“云丝”就是从她的“儿子”苎麻中提炼出来的,几十年来,此项技术为中国的麻纺织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酆云鹤是当之无愧的“云丝之母”。

(编辑 周静 charm1121@sina.com)

猜你喜欢

苎麻纤维祖国
祖国祖国我爱您
膳食纤维,不只有一种
中国草中国宝
意聊
对祖国唱出爱
跟踪导练(一)
为什么有的衣服洗后会缩水
专家解读苎麻产品质量及检测
2016年度湖南省苎麻精干麻质量分析
湖南省纤检局制定的国家标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