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高中作文教学回归人本

2021-02-04阳中谁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转变观念生态课堂作文教学

阳中谁

内容摘要:“文为心声”、“我手写我口”,作文应该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展示自我个性的平台,写作更应该是自我成长的需要。但是,在我们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把写作当成一个单纯的技巧练习,当成一个获得考试分数的工具。为了获得高分,作文就得符合考试评分标准,为了迎合标准,就有了连篇的假话、空话、套话,写作便成为一种缺乏冲动而又不得不完成的沉重负担,学生痛苦,老师尴尬。如何改变这种作文教学现状?唯一的途径是:去掉功利化,让作文教学回归人本。要回归人本,一是转变观念,形成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将写作课程定位在认识社会、自然、人生和自我成长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二是打破僵化的作文训练模式,构建人本化校本化的鲜活作文课堂;三是实现学生作文多元评价,激活学生主体,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和思考者,使写作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作文教学 转变观念 回归人本 生态课堂 主体需要

高中学生原本处于对生命感受最“真”、表达也最“真实”的时期,但为何一写作文就内容雷同,假话、空话、套话连篇呢?原因很简单:作文教学功利化。因为功利,教师一心只想教出高考高分作文,要出高分作文,就要求用完美的语言描写高大的形象、表现伟大的思想、突出深刻的主题;因为功利,学生不得不迎合老师的要求,瞎编虚构,睁眼说假话、空话、套话。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办法也只有一个:作文教学回归人本。如何回归人本?

一.转变观念,准确定位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高中新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因此,我们要转变应试教育作文教学观念,形成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学生健全人格,促使其向社会人转化的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要将高中写作课程定位在认识社会、自然、人生和自我成长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使作文教学适应当代急剧发展变革的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

二.改变模式,鲜活课堂

作文没有温度,不代表学生没有有温度的生活。高中学生对生活有自己最细腻的感触。但现行作文教学模式从意识上引导学生“不讲人话”,从技术上让学生学着怎样讲假话。教学中,老师把一篇作文分成固定的套路讲解,如同分析一道应用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开头、结尾,什么套路,什么写法,什么样的事迹最能表现深刻的主题,不但要学生记下,还要付诸具体操作。再加上猜题、背题这些考试技巧的运用,学生作文呈现应试化、空洞化、技巧化是意料中的事情。学生每次作文都失去了“文为心声”的基本内涵,变成一个单纯的技巧练习,变成一个获得考试分数的工具。在这种僵化固定的训练模式指导下,学生不敢讲真话,不敢诉真情,不敢思考,不敢怀疑,不敢我手写我口,不敢书写自己的性灵,没有表现自我个性的自由空间。这样的写作,自我迷失,个性丧失,根本没有创造的乐趣。写作不再是自我成长的需要,表情达意的工具,展示自我个性的平台,而成为了一种毫无意趣的机械操练,一种缺乏冲动而又不得不完成的沉重负担。作文教学就不但起不到育人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学生的个性,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文字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意义和价值的表达载体。作文教学不仅是要求学生学习文字技巧本身,还要让学生能够以此接触到文化的密码,感知蕴藏其中的审美经验。因此,高中作文教学必须打破僵化的训练模式,建立起人本化校本化的训练模式。人本化校本化作文训练模式,应该从四个结合来建构训练课堂并达成“四化”课堂效果。

一是把作文训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注重素材积累,关注“写什么”,使作文内容生活化。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即无从谈起。”生活是写作之源,学生的作文应该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为前提。因此,每次作文训练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地用笔描写自己的生活。唯有这样,生活的涓涓细流才会在学生笔下汩汩地流淌;唯有描绘学生自己的生活情景,学生作文才鲜活生动富有灵性与才情。

二是把作文训练与学生做人结合起来,注重审美体验,关注“写我口”,使作文过程人性化。传统的作文训练,往往上课才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教学起点从零开始,学生时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作文时往往手足无措,情急之下只能勉强为之,勉强为之就只能为文造情,为文造情自然而然就是假话、空话与套话了。如果改变方式,让作文过程人性化,把教学内容课前开放,先向学生公布作文内容,让学生事先通过开展活动、调查访问、参观游览、查找资料、收集信息等等,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感受生活体验情感,有目的地多方面多角度收集素材,既可丰富材料的积累,又能厚实情感的积淀,一到训练课堂下笔时,自然左右逢源、文思泉涌、下笔千言,而且異彩纷呈!人性化的作文过程,其结果必然是个性化作文。

三是把作文训练与写作规律(立意构思、谋篇布局、语言表达、修改润色等写作过程与方法)结合起来,注重思维创新,关注“怎么写”,使作文样式个性化。作文是作者与这个世界对话的工具和通道,是一个人精神的存在方式。因此,从作文的本质意义上来讲,个性是作文的灵魂,创新是作文的生命。创新含有两个层面,即思维的创新和笔墨的创新。思维的创新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打破既有的思维定势,打破传统的惯性思维、线形思维和群体思维,在自我的精神领域不带任何先入之见地自由徜徉。它要求作者有广阔的视野和开阔的心胸,要努力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既要能居高望远,又要能见微知著;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自出机杼,不同流俗,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笔墨的创新要求作者在文章内容上贴近生活,展示自我,表达上巧妙别致,陈言务去。文章的新颖体现在文章的个性品质上,而有个性的内容要求我们一定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从自己的独特经历和个人化的阅读体验中选取作文素材。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往往越是个性化的,越是新颖的。

四是把作文训练与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结合起来,注重素养(写作兴趣、写作习惯、写作思维、写作规范等)养成,关注能力(写实、抒情、阐释、论证等作文能力)培养,使作文活动情趣化。作文的主体是学生,作文的目的是发展学生。因此,作文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创设各种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倾诉、表达欲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激活学生写作思维,进而塑造学生自己的个性,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使写作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而辞发”,任何一篇好的文章都是情感的真实表露。因此,作文训练课堂上,或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情动相随”而写;或借助命题,使学生触“题”生情,因情感的驱动而写;或出示实物,在观察中引发思考,让学生因好奇探究而写;或老师“下水作文”,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欲罢不能一吐为快。课堂一旦进入这样的境界,学生就会进入情绪激动兴致勃发的写作状态,真切的生活情境就如在目前,深切的生活感受便萦回脑海,鲜活的语言文字自然流诸笔端,写作不再是一种痛苦的煎熬,而是一种快乐的享受。

三.多元评价,激活主体

1.功能多元

第惠多斯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作文一旦完成,特别需要适当的帮助和鼓励。因此应以积极的评价诱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激活学生作文主体意识。

积极的评价应达到两个作用。一是激励作用,即肯定学生的成功,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二是导向作用,即以发展的观点、平实的标准(如张中行先生所说的标准:真实、通达、恳挚、高尚)评价学生的习作,对学生习作作客觀的评价,充分肯定优点,并指明改进的方向。切忌用“高、大、全”(即形象高、主题大、技巧全)的标准评价学生习作。

2.目标多元

据研究表明,学生个体在各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异,所以应尊重差异,正视差异,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我们根据学生的差异,降低坡度,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现有的水平选择适当的目标。一是下限目标,即必须达到大纲的基本要求,学生写出的作文必须符合高考的基础等级。二是发展目标,没有封顶,在一个目标实现后,鼓励他们朝新的目标前进,写出的作文达到高考的发展等级。这样的目标定向,能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产生一种积极的期待,树立起追求新目标的强烈意识,使人人在“最近发展区”都得到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对自由的有创意的表达给予鼓励,只要学生是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老师都给予宽容的理解和热情的表扬,尊重学生个性,激励并保持学生作文积极性。

3.评价方式多元化

高中新课标在作文教学的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即自评、互评与师评有机结合,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

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师评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格局,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意识。在这里,每个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既是学习者,又是思考者;学生阅读并欣赏自己的作文,自我肯定,自我欣赏;学生评价他人的作文,吸取他人长处,指出其中不足,使自己扬长避短、有所增益。

作文评讲还可以延伸到课外,把学生习作编成文集写成博客推向社会,让学生的作文得到社会的认可鼓励,做到“课有尽而意无穷”。

教育人本论思想提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要在作文教学中处处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倡并尊重个性的认识和原始表达,那么,我们将迎来一个千姿百态的作文教学的春天。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转变观念生态课堂作文教学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