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冲突

2021-02-03

新传奇 2021年50期
关键词:心态冲突情绪

我们许多人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是不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冲突、解决冲突的。在这方面,我们有时甚至跟孩子无异,特别容易让原始冲动支配我们的理性。为什么我们容易产生冲突呢?如何才能化解和避免生活中的冲突?

最近在知乎(中文互联网问答社区平台)上看到一个故事:“有个孩子跟父母立下过一个约定,如果成功考上某某大学,父母就奖励给他3万块钱。结果他成功考上了,父母却反悔,说这笔钱就当成生活费给他。他瞬间气炸了,控制不住情绪,跟父母大吵了一架,说要报警把父母抓走。他爸非常生气,就动手打了他一巴掌。结果孩子摔门而出。”

从这个故事可以发现,我们许多人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是不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冲突、解决冲突的。在这方面,我们有时甚至跟孩子无异,特别容易让原始冲动支配我们的理性。

为什么会产生冲突

生活中的冲突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健康的冲突和不健康的冲突。

前者指的是:双方都有自己的立场,都有自己需要捍卫的目标,冲突的目的是希望说服对方达成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占得上风。

后者指的是:冲突的范围已经超出了必要的程度,双方演变成了要“争一口气”,而不是聚焦在事情和问题本身。

前者我们一般叫做“争论”,而后者才是一般意义上的冲突。

如何分辨这两者呢?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对事不对人”。一旦争论的焦点开始从眼前的问题游離开去,变成人身攻击,翻旧账,顾左右而言他,或是用明显不合理的逻辑去狡辩,就变成了“对人不对事”,也就从争论变成了冲突。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冲突呢?为什么哪怕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很容易演变成“对人不对事”呢?

最核心的原因在于,造成冲突的双方多少都存在一个心理:你让我不舒服了,所以我也一定不能让你好过。这种心态被称之为“对等报复心态”。

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我们就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反应:你让我感到了不舒服,这是我的损失。如果整件事就这么过去了,那么我就吃亏了。为了不吃亏,你就必须给我对等的补偿。要么,给我一个台阶,让我感受到“我赢了”,从而挽回一些尊严;要么,你也必须经历跟我一样的“不舒服”,体会到我的感受,获得跟我对等的损失,这样我才觉得公平。

总而言之,对等报复心态会造成一个结果:在争论中,我们会逐渐把目光从焦点和问题本身,转移到另一件事上:我要赢,不能输。

这就是造成冲突的根源。很多时候,冲突无关对错,只是在于输赢而已。

如何避免无谓的冲突

明白了冲突的原理,那我们如何尽量避免无谓的冲突呢?

维护良好的讨论模式  在讨论的过程中明确几个要点。

焦点:让我们产生分歧的事情是什么?

目标:通过争论,我想让对方去做什么?

进展:经过我们的争论,我们在哪些问题上取得了共识,在哪些问题上还存在分歧?

随后,在讨论的过程中时刻监控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一个有效的技巧是:在讨论的时候,采取“自我抽离”的做法——让自己拔高视野,想象自己现在不是当事人,从第三方的角度去看待这两个人的争论。这可以有效地帮助自己避免情绪的困扰,避免陷入情绪失控之中。

保持透明的沟通态度  什么是透明的沟通态度?就是“有话直说”。你心里想什么,就坦率地说出来,让对方最大限度地明白你的想法。而不是找别的理由来搪塞,或是赌气说一些可能伤害到对方的话。

以文章开头的例子为例,孩子坦率地告诉父母:你们这样做,会破坏我对你们的信任,这样会使得我以后不敢再相信你们的承诺。

父母更好的沟通态度,是坦率地告诉孩子:我们不是不愿意给你钱,而是担心你乱花钱,把钱都花在游戏上面。而不是用一副“我是为你好”的姿态,凌驾于孩子之上。

一旦双方能够讲清楚自己的想法,那势必能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让问题得到解决,最少也能缓解。而不是把问题推向另一个极端,造成误解甚至怨恨。

以终为始,平等相待  什么叫以终为始呢?就是问清楚对方的需求,明确对方想要什么,再从需求出发,把需求作为目标,通过沟通来实现双方的需求。

什么叫平等相待呢?就是不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强加在对方身上,接受对方可以有他的想法、喜好、立场,我们要做的是交换意见,而不是强求一致。

简单来说,就是在讨论的时候,问清楚这三个问题:你的需求是什么?你希望我做些什么?你怎么看待和理解我的看法?

做好这些,就可以避免生活中绝大多数冲突和矛盾的产生。(澎湃新闻网2021.11.26)

猜你喜欢

心态冲突情绪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冲突管理
做谦逊的人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