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狐假虎威

2021-02-03高东生

中外文摘 2021年1期
关键词:强者捕食者弱者

□ 高东生

食蚜蝇

食蚜蝇差不多是最常见的小昆虫了,但大多数人都会叫错它的名字,我也是。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它是蜜蜂。

当然不是,食蚜蝇与蜜蜂触须不一样,眼睛不一样,口器也不一样。但是,二者的身子和翅膀那么像,它们又都在花丛中采蜜,不是专门研究它们的生物学家,谁会看那么仔细。大家认错食蚜蝇的主要原因,肯定是因为它和蜜蜂、马蜂一样,身上有醒目的黑黄条纹。

这几乎一模一样的“服装”的确容易让人张冠李戴,但,是谁在模仿谁呢?推测一下,应该是食蚜蝇抄袭了蜂类的“服装设计”。黑黄条纹属于警戒色,蜜蜂、马蜂以此警告捕食者:“小心,别看我身量不大,可我下颚发达如老虎钳,尾部有利刺,还能注射毒液,惹我,没你的好果子吃!”这是真的,有生物学家研究后得出结论,一般的鸟类领教过蜜蜂的厉害之后便会对它们敬而远之,并把这个教训“告诉”同伴和子孙。食蚜蝇大概在旁边看得真真切切,便开始模仿。就进化角度来说,这可是一段漫长的时光,但它们终于成功了。

这也算是聪明的选择。食蚜蝇面对捕食者的攻击,几乎没有任何防御装备,便只好“狐假虎威”。这种装腔作势还真吓退了不少捕食者。在花丛中细看,食蚜蝇比蜜蜂的数量还多,子孙绵延,人丁兴旺,这是它们进化成功最重要的标志。

有一种蛾子和食蚜蝇的想法不谋而合,叫鹿蛾。它黑色的翅膀上有很多透明的斑点,就像梅花鹿身上的色块,“鹿蛾”的名字由此而来。它的身子也和蜜蜂一样,有着醒目的黑黄条纹。蛾子一般在晚上活动,谨小慎微,而鹿蛾在白天也常见,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在绿草中,鹿蛾身上的黑黄条纹非常显眼,它这么高调,一定知道自己身上的警戒色能吓退天敌,保护自己。

鹿蛾

昆虫的肉虫阶段是最危险的时期,在鸟类和其他天敌的眼里,肉虫大概就是一块精肉,所以很多虫子也开始了对蜂类的模拟——在草叶上,它们像一只只小花斑豹。

这个世界偶尔会山呼海啸,天崩地裂,但之后,依然是平静的。生物圈也是,捕食者几乎天天大开杀戒,但也不会把捕食对象斩尽杀绝,真那样做的话,那一天也是自己的穷途末日。长久的猫鼠游戏背后,是巧妙的平衡。

强者占有多数资源,弱者也没有灭绝。强者靠强健的筋骨和发达的肌肉,靠锋利的爪子和尖锐的牙齿,但弱者也有缜密的心思和过人的智谋。

在“狐假虎威”的故事中,狐狸耍弄了老虎,让它不敢小瞧自己,这是狐狸弄虚作假,欺骗老虎,典型的奸诈狡猾。但换个角度,我们是不是该用“智慧”“聪明”一类的词语来评价狐狸?狐狸的力量不如老虎,可智力高出老虎一筹,二者应该是各有所长吧。

只是我一直很迷惑:弱者模拟强者,是不是暗示着对强者的认同?而弱者模拟强者才能自保,是不是这个世界的悲哀?

猜你喜欢

强者捕食者弱者
强者和弱者
交错扩散对具有Ivlev型功能反应的捕食模型共存解存在性的作用
弱者
具有Allee效应随机追捕模型的灭绝性
一类随机食饵-捕食者模型的参数估计
强者对话
跨省“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弱者保驾护航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弱者生存
与孩子们共勉:做个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