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道人工湿地近自然化景观提升初探★

2021-02-01曾松伟陈永裕

山西建筑 2021年4期
关键词:人工水质景观

曾松伟 张 驰 陈永裕

(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1 概述

人工湿地是指用人工设计、建造和维护的功能性湿地,主要利用湿地基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削减受纳水体污染物,提升城市水体水质。人工湿地投资成本低,运维费用低,污水处理水质好,近年来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运用。

由于城市空间有限,而人工湿地通常占用面积较大,在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中,通常需要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这对人工湿地的视觉景观、游憩旅游功能、场地文化价值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工湿地的建设,不仅要保证人工湿地水质提升、调节水资源、湿地生物涵养、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首要目标,还必须满足新时期城市双修新要求、拓展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空间、丰富城市人文底蕴等社会功能。

2 景观提升的几种途径

人工湿地的景观提升,在保障人工湿地发挥水质提升、生态水资源涵养等的基本功能技术上,主要是通过系统规划设计、多专业合作的配合、景观提升的途径来实现人工湿地设计、建设、运营的增值。景观提升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2.1 选址、布局规划

人工湿地可选址废弃工业场地、沼泽地等消极空间,通过工程建设将原来消极空间改造成生态、自然、活力的空间,也可选在河道消落带、大型公园一角。

例如坪山河人工湿地选址结合处理厂尾水及沿线水质净化站的位置,选择在河口,因河口处断面扩大,水流速度骤减常有大量泥沙沉积而形成三角形场地,生态补水净化后水体回补坪山河,改善干流水质。坪山河南布人工湿地设计图见图1。

佛山里水镇青年湖项目在原公园用地中选址一块建设人工湿地,通过总面积5.0万m2人工湿地建设来保障公园的水质净化补充人工湖内水量,改善湖水水质;雨洪调蓄调节雨季里水河干流水量,防治内涝。

2.2 地形、道路体系设计

人工湿地单位布局根据场地大地形竖向合理布局,场地内道路重点对外道路通行及内部道路布局合理性。

例如云溪人工湿地地形、道路规划设计突出玉溪本土的山水格局,合理设计改造凸显其山水林田湖的生态景观价值,将人工湿地肌理同原有梯田景观肌理相互融合,模拟农田、梯田,顺水流放台。道路设计图见图2。

1)运维道路以化肥转化站点200 m为服务半径,保障湿地植物回收。

2)外围道路布局最小干扰湿地内部的道路,选区主要步道设计提升景观效果,加入休憩遮荫设施艺术性置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3 功能构筑物设计

人工湿地中功能构筑物设计关键在于敢于创新,将原来单一功能性、配套性构造物通过创新设计,成为能体现地域建筑文化、可参与、艺术性的构筑空间。

深圳南布人工湿地中节点构筑物通过景观建筑优秀设计使得原来单一构筑物成为城市滨水空间重要景观节点、亮点。建筑物的游廊、下层庭院,将客家庭院作为场地中的下沉空间,使得游人有休憩停留的空间。庭院顶部作为有微地形的地胶软地面为儿童游乐提供趣味性空间。有力提升了坪山河的生态、文化、公共教育、休闲的城市公共生活品质(见图3)。

云溪人工湿地深化设计在原有人工处理湿地的基础上,加强工业元素设计嵌入为景观休憩空间和科普解说点,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参观体验。嵌入木质平台以及构筑节点形成小场地,打破工业水处理湿地的单调性,在提供休闲的时候也作为水生态文化展示的小型互动式科普体验、多样的信息融入方式。

2.4 湿地处理单元

湿地处理单元的合理化、标准化的优化,可与景观分区相结合,既可便于湿地智慧化便利化运维,又能丰富湿地景观变化,增加景区游览趣味性。

湿地可按约1 200 m2~1 500 m2作为一个配水集水单元,每个集水单元均为独立出水体系。按约3 000 m2为一个控制单元进行配水,实现电动蝶阀有效控制范围与填料内部联通区域相匹配。通过合理的湿地控制单元设置来减少集水穿管布置密度、降低人工湿地管理难度,来实现水管—布水支管标准化、有利于自动系统控制。

坪山南布人工湿地优化将展示区的处理单元外部形态设计为水滴形,实现人工湿地更好的融入坪山城市客厅的开合有序的自然空间定位。

玉溪入口区湿地单元设计结合功能服务区、水生态科教、文化教育休闲区,场地融合农田的肌理,延续且打破工业感,嵌入科普解说点以及休憩空间,增加植物垃圾站,处理常年湿地产生的多余植物,同时成为独特的景观广场,展现九溪湿地的循环生态、经济。

2.5 末端出水景观池

净化后的湿地出水先进入末端景观池,而后进入周边的河道、湖面。出水景观池可模拟“塘—床”“水花园”湿地系统增加沉水、浮水、挺水植物配置水平,进一步稳定出水水质保障。通过自然跌水景观来处理出水口与外界河道、湖面的高差,为湖面增氧同时形成灵动水景观。因末端塘水质较好可加大亲水空间设计,充分展示水治理成效同时增加人与环境互动,形成景观亮点。

例如坪山南布湿地采用石笼挡墙与跌水的结合,周边穿插小部分的人行汀步及挺水植物。净化水从跌水池处跌落至二级跌水池,经凹槽流向南边的湿地,在溢水路面处设置卵石带防止经凹槽的出水反复冲刷,水流经竖向设计后从湿地溢出,形成景观跌水、水幕后汇入河道。

2.6 植物规划及选择

湿地植物种植规划设计,首先要通过现场调查,最大化存留场地内已有的高大树木和已长成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林地;在此基础上合理分配水处理功能区、景观展示区、外围环境缓冲区面积配比、空间关系;最后根据空间层次、场地线性、色块搭配等科学选择植物的品种及搭配方式。

水处理功能植物要优先选择能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植物或自然湿地土著的优势种;对N,P去除能力较强,既有去污能力又有景观效果;抗逆性强,既耐污耐盐,又抗冻抗热、抗病虫灾害能力强;与环境协调,观赏性强,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如风车草、菖蒲、再力花、纸莎草、美人蕉、黄花鸢尾、蜘蛛兰等。

景观区种植的遮阳乔木推荐棕榈类、水杉类;景观塘配置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复合种群,如芦苇、香蒲、苦草、马来眼子菜、穗花狐尾藻、黑藻、菹草等。

3 建成后效果

深圳坪山河项目通过人工湿地景观提升模式并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沿着坪山河一路走过来,河边的草地上、树枝头群鹭栖憩,白影点缀河滩、鹭鸟、流水相映成趣。并成为深圳最美12个亲水打卡地之一。

云溪人工湿地修复工程通过景观提升与水质处理有机结合,基本实现了项目区域内水陆连成一体,湿地水资源调蓄稳定,水体质量均达到设计标准,水生植物生长良好,水鸟、鱼类等水生生物重返栖息、生态系统蓬勃发展,项目建设收到了社会各界良好的反馈,极大提升了城市人文、自然、休憩环境。

猜你喜欢

人工水质景观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景观别墅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