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孝义贾家庄历史街区住宅设计特征研究★

2021-02-01赵雪晶朱喆鸣

山西建筑 2021年4期
关键词:孝义市驿道风貌

赵雪晶 朱喆鸣 崔 凯

(1.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2.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0 引言

在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长河中,形成了历史街区独特的地域特色。这些历史街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特定时期当地经济水平和风俗习惯,是人类文化智慧的结晶[1],也是历史的见证。山西孝义贾家庄,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街巷内院落仍保留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格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独特风格。特别是古驿道,作为古时的交通大道与商业街巷,更是见证了贾家庄村落的繁荣与发展。古驿道整个街区的历史建筑秩序井然,古朴沧桑,具有强烈的统一感,每个建筑还运用丰富的建筑语言彰显出各自的标识性,这无不体现出贾家庄历史文化街区的地域特色及风貌。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民居已无法满足现代人追求高质量生活品质的需求,很多年轻人都离开村落,去新城居住生活。为了给贾家庄村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舒适的住所,应建设方要求在贾家庄历史保护街区核心保护区西侧的建设控制区内规划设计一处集住宅、商业、社区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社区。该社区既要延续贾家庄特色风貌,还要满足现代人生活居住的要求,同时要对古驿道的振兴与保护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 项目概况

1.1 区域概况

贾家庄村位于孝义市西城区,紧临繁华市区,交通便利,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印证着历史。贾家庄村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其经济得以发展的关键因素,贾家庄依古驿道呈现典型的线性布局形态,自古以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非战时,为信使驿传官道和商业贸易之路,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1.2 项目概况

本项目地块位于山西省孝义市贾家庄村西侧,东至孝汾大道,北至横一街,要求规划设计一处集住宅、商业、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社区。项目净规划用地为48 966.18 m2,占地约73.45亩,地块中保留古驿道及具有历史记忆的高灌门门洞一处(见图1)。

1.3 背景解读——规划目标

孝义市总体规划将城市划分为城北新区、城南新区、主城区、古城区、经济开发区五个区域。如图2所示,贾家庄位于孝义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主城区的西南方向,地处城区主轴线上,南临张家庄水库。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充分考虑孝义市城区的自然地形特点与现代城镇布局,注意功能分区,从而使贾家庄的历史肌理得到合理的保护。

《孝义市一河一湖两岸城市重点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将两岸城市重点地段规划为“一核、两带、三轴、七片区”的空间结构,使得两岸城市形象从规划设计到实施管理都有一条整体的脉络[2]。贾家庄位于七片区中的民俗文化片区,孝汾大道发展轴横穿贾家庄村,将古驿道分为两段。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孝汾大道东侧,新建地块紧邻孝汾大道,位于其西侧。

《孝义市贾家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建规划》结合贾家庄的区位及与孝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重点就贾家庄历史文化街区的地域特色、重要内容、设施建设等做了具体介绍与分析。保护规划将贾家庄分为四个区域: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一般保护区和环境协调区(见图3)。本项目地块位于建设控制区内,控制区要求严格把控建设控制区建筑的高度、风貌以及绿化景观等环境要素,使之与历史风貌相协调。

在项目设计前期,基于对上述规划的深入研究与解读,对设计要素进行有机梳理,明确新建社区所承载的城市功能,最终确立实施整体保护,适度修复古迹;提升宜居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兼顾持续发展,科学利用开发的策略,使新建社区能够有机融入地域环境,实现和谐发展。

1.4 现状解读——存在问题

项目地块紧临贾家庄核心保护区,如何通过该地段的建设,在承接历史文化街区脉络的同时,提升村落活力,振兴古驿道,带动地域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贾家庄历史文化街区的传承保护和新建片区高强度的开发建设要求,实际上是保护传统文化和实现现代化的大问题,是矛盾统一体。当我们能够正确处理协调好保护村落历史风貌和住宅新区开发建设的问题,就能够化解这些矛盾,真正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从而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2 设计构思

2.1 设计定位

针对项目现状特点,结合贾家庄地方特色,延续其历史街区肌理,将住宅新区打造为新中式风格的社区空间,实现人城共荣的设计理念,满足居民的现代生活需求,在古驿道两侧布置商业配套让村落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2 设计原则

1)整体性。这主要是指保护风貌、肌理、格局、形态的完整性。本次设计针对住宅区、商业配套、古驿道及场地构筑物等进行总体设计,保证建设片区与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相协调,实现贾家庄风貌一体化和格局优质化。

2)功能性。打造多元化的功能片区,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满足游客观光游览需要,满足建筑环境保护需要,满足游人的行为空间安全需要。

3)文化性。延续历史街区传统文脉,重现村落及古驿道记忆;创设历史感空间,打造精神化场所。

4)经济性。打造节约型可持续商住一体化居住片区,提高居住舒适度,打造宜人社区,降低管理成本及难度。

2.3 设计愿景

遵循各个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对项目地块进行合理化设计,使得村——风貌依存,人——安居乐业,客——流连忘返,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3 设计分析

受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共同影响,贾家庄村整体呈现出典型的线性布局形态。村落以古驿道为骨,街道和小巷为筋,垂直于驿道的方向而建,而民居和店铺依驿道逐步延展,具有很强的序列感。同时充分考虑日照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满足建筑的采光。传统聚落肌理丰富细腻,反映出地域的环境文化特征,本文要挖掘出这些有机要素运用于住宅新区的设计中,实现风貌的协调与统一。

3.1 总体设计

本项目地块位于贾家庄的西侧,根据要求进行住宅社区规划设计。第一阶段,根据平面常规布置方式进行初排,然而各项指标均达不到控规要求,而且没有体现出地域特色,贾家庄历史街区的文脉没有得到延续。经过对贾家庄文化脉络进行梳理,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二轮方案设计,方案二中住宅设计迎合了传统院落的形制,延续了传统聚落的肌理,根据要求设计了围合式户型,但日照无法满足规范要求,居住舒适度也有待提高。经过多轮方案推敲,最终设计出第三版方案(见图4)。地块保留古驿道及遗址高灌门,古驿道两侧布置商业街区、文化活动站、社区服务站等,延续了贾家庄历史文化街区的肌理,并提取传统聚落的元素,应用在住宅片区的设计中。

3.2 组团组织

项目地块位于贾家庄历史保护街区西侧,规划设计既要延续村落的脉络肌理,同时还要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古驿道贯穿地块东西方向,西端还保留一处历史遗址高灌门。孝汾大道将古驿道分作两段,东段为文化气息浓郁的历史保护街区,西段设计为新中式风格的现代街区,驿道两侧布置商业街区及社区服务中心,采用院落式的形制,延续了沿街面的肌理,形成多处开放空间,使商业与景观环境有机融合。地块南侧临胜溪湖一侧布置住宅小区,拥有良好的采光及景观。

3.3 住宅区设计

本地块位于建设控制区,对限高有明确的要求,从经济角度考虑,住宅区设计为4层的花园洋房。为了延续核心保护区的历史文脉,住宅设计提取了院落的元素,住宅端部运用短折线的造型,营造院落的形制。住宅区东北角设计一处会所,早期可用作售楼部,后期用作周边居民休憩娱乐的场所。新中式风格的会所和具有浓郁历史气息的三皇庙分别位于孝汾大道两侧,沿孝汾大道发展轴对称分布,遥相呼应,形成独特的城市形象。

贾家庄传统民居院落的形制大多是四合院、三合院或是二者的组合院。经过对贾家庄传统院落进行实地测量,研究发现院落内倒座高度h与院落进深d的比值是1∶2,这是劳动人民历经千年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营建经验,在新住宅小区的设计过程中也运用了此营建模数,以满足住宅日照采光的需求。

晋西地区传统民居多采用双坡屋顶形式,前后两坡屋面都呈现越往上越陡峭、越往下越缓和的曲线形式。新建住宅小区屋顶参考本地传统民居屋顶形式,采用坡屋顶形制,不仅有利于节能保温,而且更易于满足日照要求。另外坡屋顶顶部空间做阁楼,达到有效利用空间的目的。

3.4 住宅户型设计

在第二轮的方案设计中,住宅设计为了迎合传统院落的形制,户型采用围合式的布局手法(见图5),通过众智软件分析得出日照无法满足规范要求,居室通风性能不佳,居住舒适度有待提高。通过优化后,在第三轮方案中,在严格控制限高的条件下,四层的花园洋房运用跃层与错层相结合的设计手法(见图6),有效地控制面宽,加大进深,增加户数与使用面积,在达到容积率要求的同时提高了居住舒适度,真正地实现了双赢。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传统聚落及历史街区的保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风貌协调区内建设新型住宅社区,不仅要满足村民生活居住的要求,还要把延续历史文化街区特色风貌放在首位[3]。通过对贾家庄传统聚落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出文化元素,运用相互融合的建筑布局和设计手法,以协调处理好贾家庄历史文化街区传承保护和新建片区高强度开发建设的要求,创造出集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于一体的住宅建筑[4],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孝义市驿道风貌
捡玉米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孝义市草地贪夜蛾高空测报灯投入使用
古丝路驿道上的千里走单骑
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Reading?Ability
海丰古驿道历史遗存修缮设计的思考
李将军古驿道上捣叛贼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