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明中记载的五重塔构造初步研究

2021-02-01

山西建筑 2021年4期
关键词:开间底层构件

罗 晗 瑞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1 概述

《匠明》这本书成书于江户初期,庆长十三年(日本历,即公元1608年,明万历三十六年),平内家是江户幕府的木工总头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记录“木建筑各部分的比例和大小,平内政信及其父吉政、祖父为吉三个人作品、各建筑物的见闻记录、批注及其他”,因此可以说,这本书是日本现存最早的、江户(1603年—1867年)初期日本最大的木匠世家家传的木结构建筑营造手册(见图1)。它具体内容涉及木结构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及构件的设计,是详细记录大木构架建筑设计手法的技术文献。《匠明·塔记集》中“重塔”部分,记载了三重塔、五重塔、七重塔、九重塔、十一重塔和十三重塔六种重塔的做法。日本的多重塔,对应中国即楼阁式木塔。

由于中日古建之间的源流关系,国内学者对于日本古建筑的探讨研究数不胜数,但是较多是从宏观角度探讨中日古建的源流以及变迁等关系,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与之相关的基础资料,加上语言障碍,日本古建筑和古籍的深入研究也就无从说起。国内学者对于《匠明》这本古籍的研究成果甚少,仅有已发表的《<匠明>及其中所记载的三重塔做法》—张毅捷、路秉杰一文对《匠明》中记载的三重塔原文进行注释并分析,图示绘制其结构和做法,并从建筑的形式、建筑构造的日本风格、建筑设计技术这几个方面分析总结了日本楼阁式木塔的设计和建造技术特点;五重塔的研究方面,《日本法隆寺西院五重塔玄数初探》—李大华一文研究了法隆寺西院五重塔古木建筑原结构设计的主要尺寸和西院的建筑布局,并指出数学分析是基础,力学分析是关键,今后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以下,将通过对五重塔的原文翻译、图解分析、表格汇总等方法来对其进行初步研究。

2 《匠明》对五重塔的记载

2.1 木割表

五重塔木割表见表1。

表1 五重塔木割表

此木割表共五行五列,每一行表示一层塔,自下而上分别表示五重塔的底层——第五层的一些构造尺寸。中间三行三列表示各层各开间的“枝数”(五重塔每层均为三开间),左一列表示各层椽子的坡度,右一列表示各层望板的坡度。

木割表里的“枝”是椽子的数量单位,各开间的“枝数”指各开间所容纳椽子的数量(见图2);表1中的尺、寸、分与现代的计量单位稍有不同,日本江户时代旧制一尺为28.89 cm。

2.2 原文阐释

1)底层构造:柱子的直径(a1),是底层总开间(L1)的8%。外廊高度是柱子直径的2.5倍。外廊的最外端在大连檐内侧。外廊设有栏杆。底层内部高度,即从地板上表面至普拍方上表面的距离,是底层总开间的0.5倍。

2)屋檐构造:斗栱的形式是三手先,即双抄单下昂六铺作,椽子水平伸出长为六枝,也有七枝的。飞子水平伸出长为五枝。三手先,即华栱出三跳的斗栱,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双抄单下昂六铺作偷心造。三手先斗栱结构图如图3所示。

结合表1五重塔木割表记载的各层椽子和望板的坡度,可画出各层屋檐结构图。图4为五重塔底层屋檐结构图。

3)二层及以上构造:二层外廊的宽,是六枝椽子的范围,楼板外沿在最外侧罗汉方上面。设置有栏杆。二层以上柱子的直径(a2)是二层总开间(L2)的8%。柱子的高是从外廊楼板上表面算起,至普拍方上表面为止的,是直径的2.5倍,其间有普拍方、阑额、腰长押等。长押是日本古建筑特有的构件,是夹持柱子两面、由大钉固定的横材的总称(见图5)。

根据一二层柱子的直径和木割表中各层开间尺寸,可以画出五重塔平面图(见图6)。

4)其他构件:露盘的长与五重塔第五层的中心间的尺寸相同。露盘截面高是其长的1/3。露盘是木塔的塔刹底部构件(见图5)。刹柱是从地面起直到五层之上。刹柱的直径,在九轮最下的相轮处与第二层柱子直径相等。自此每向下一丈,柱径增加两分。所谓刹柱,是指纵贯塔身的粗大木柱,这种柱构件的柱身不与水平的横向构件相连,仅仅起支撑塔刹的作用,属于相对独立的构件。日本的重塔都有通心柱,但在中国和韩国现存的木塔中却很少见。所以刹柱被部分人认为是日本木结构塔的特点。

3 五重塔构造做法初步研究

1)根据《匠明》对五重塔的记载,可总结出五重塔各层主要构件尺寸如表2所示。

表2 五重塔部分构件尺寸表

2)《匠明·塔记集》所载五重塔结构图。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匠明》对五重塔的构造记载非常详细,五重塔的形式、大木作、各部分的比例、尺寸基本都被记录在内,根据这些记载,结合三重塔一文中其余构造的详细做法,可简略画出五重塔塔身剖面图(见图7)。

3)五重塔构造做法特点。

通过《匠明》的记载,结合日本现存五重塔相关资料,可总结出日本五重塔构造做法有以下特点:

a.在做法上,塔身为纯木构架。塔分作五层,每层柱网均为三开间的布置。塔每层设平坐(底层除外)、柱额、斗拱和屋架。底层以上檐柱缝的立面形式没有规定,应当是比较自由的做法。底层檐柱缝为每面心间设门,次间设窗的形式。

屋顶层有椽子飞子望板等构件,且望板的坡度均大于椽子的坡度,可知各层屋面均为双层:飞子、椽子形成下层露明屋面,望板以上是草架屋面。这些做法与日本现存五重塔实例大多吻合。

五重塔采用中心柱式结构。结合日本现存古塔遗构来看,中心柱的起始位置随着时代的演变在发生变化。最初的中心柱是贯穿整个塔身的,年代最为久远的法隆寺五重塔(公元607年)将支撑塔心柱的柱础石(塔心础)埋于基坛地面之下,采取地下式的结构。但此后,无论是法起寺三重塔(公元706年),还是药师寺五重塔,都将塔心础置于基坛之上。12世纪以后,在一乘寺三重塔(1171年)、净琉璃寺三重塔的塔身结构中已经看不到塔心础,而改将塔心柱立在首层藻井里的架梁上面。这种变化倾向在三重塔上较为明显。就五重塔而言,仍多将塔心柱立在塔心础上,将之立于藻井内架梁上有其结构上的难点。这样的变化与塔的功能演变是相符的。最初,塔是收纳佛舍利的功能建筑,但随后,塔的底层改为用来安置、供奉佛像,所以塔心础也不再是其必备构件。这样的变化有力的显示出建筑物的用途变化与其结构演变是一体的。

b.尺寸方面,《匠明》中记载的主要以塔身部分的构件为主。根据木割表(如表1所示)算出,五重塔底层总开间约4.62 m,二层约4.33 m,三层约4.04 m,四层约3.61 m,第五层约3.18 m,塔的平面开间自下至上逐层递减,并且结合日本现存木结构塔实例来看,年代越久远的塔这种递减程度越大:建于607年的法隆寺五重塔中第五层的柱间是首层的一半,而建于951年的醍醐寺五重塔则约为62%,建于1377年的羽黑山五重塔中该比率变为大70%,此后这一比率大致定型。

五重塔首层与其余各层构造有较大差别:底层层高最高,约为2.3 m,其余层高约为0.87 m;结合塔的各层开间尺寸来看,塔的体量很小,内部不可登临;从底层至顶层,屋面的坡度逐渐增大,且顶层的坡度陡然增大,这应该与日本多台风、多雨雪的天气有关,有利于雨水和屋面积雪的排落。

c.各构件尺寸多以首层柱径a1为基数来设定,二层以上各层构件尺寸与二层相同,多以二层柱径a2为基数来设定,而首层与二层柱径a均遵守a=0.08L的做法,所以首层及二层总开间尺寸是五重塔各构件尺寸的基数。《匠明》原文中以“枝”数来记录开间的尺寸,前文中提到,各开间的“枝数”指各开间所容纳椽子的数量,可见,日本木构架建筑是以椽子为模数来记录各构件的尺寸。

4 结语

《匠明》塔记集部分中,对三重塔的构造记载是最为详尽的,五重塔一篇,是对五重塔特殊构造的记录,未说明的均与三重塔相同。本文是在详细解读、研究三重塔注文的基础上,并结合日本现存建筑实例、相关建筑文献和已有的研究对《匠明》中记录的五重塔进行研究,探讨日本重塔级楼阁式木塔的一些做法和构造特点。由于书中内容有限,且国内参考材料空缺,目前的研究仅仅是初步的,今后对书中记载的其余重塔如七重塔、九重塔、十一重塔等逐一进行阐释解析之后,相信对江户时代日本重塔构造技术的了解会更加全面。

猜你喜欢

开间底层构件
室外微气候对骑楼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航天企业提升采购能力的底层逻辑
皇帝为什么又被称为“九五之尊”
大开间剪力墙结构在保障性住房中的应用
专利名称:二硅化钼基陶瓷加热元件保持结构
西夏建筑构件——鸱吻
神回复
回到现实底层与悲悯情怀
中国底层电影研究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