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题优化 背景助推
——浅析高中物理高考解题策略的研究

2021-01-31李发斌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解题物理

李发斌

(江苏省仪征中学 211400)

在物理教学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锻炼学生从物理本质的认知上探究问题,解答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素质.本文分析了如何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物理试题,基于高考的考核标准来落实日常的解题教学,鼓励学生积累经验,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高考.

一、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夯实物理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高考物理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核是十分重视的,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与运用的能力,在物理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常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习惯性地挑战更高难度的习题,为了纠正学生这一错误的学习观念.教师可以在物理实验课堂上向学生强调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以及探究的习惯.

在高考物理试题设计的时候虽然在题型上有所创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对于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有更高的要求,高考题目上的创新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的心理,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大.为此,在课堂实验设计的时候教师要兼顾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运用来理解基础知识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还能够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探究的自信心.

在课堂实验组织的过程中,教师将物理基础知识体系进行分类整合,建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课堂上为学生分析物理实验,向学生讲解力学知识如何运用在运动学、热学、电磁学中,如何对不同的实验环境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实验场景的构建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既可以理解基础知识,又可以将基础知识体系进行串联,梳理各类知识点.

在物理课堂教学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对物理学原理的由来进行深度的探讨,为学生梳理物理学史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探索物理世界的本质,在习题讲解的过程中渗透物理学史,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进一步深挖和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在高考中对于物理学史的调查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只需要知道关键知识点对题目进行判断分析即可提升解题的效率.例如题目:在电磁学发展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库伦发现了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这是一道综合考察物理学史的题目,考察学生对于物理学史的熟悉程度,了解物理定理的由来,结合物理学家的名字与相关的实验故事来夯实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对物理学史的研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及物理教材中的导读内容,加深对于教材知识价值的挖掘,即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又可以让学生在研究物理学史的过程中体会物理研究的乐趣,形成探究积极性.

二、在物理课堂上构建实验情景优化学生的思维

物理是一门实验类的学科,在课堂上进行物理实验的组织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推理以及判断的能力.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为了更紧凑地安排教学内容很少给学生创造物理实验的机会,教师应当认识到当前高考物理对于学生综合理解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组织物理实验的教学,鼓励学生勤思考、勤动手、勤动脑,以此来提升和优化学生的知识思维能力.

例如:在高考物理中能量守恒、电路实验、加速度等实验是常见的考察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创建机会让学生亲身操作,注重树立科学的实验态度,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使得学生深度理解实验背后的原理和概念.通过实验中变化要素与所用知识的分析,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整理学生的实验思路,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全局思考的能力得到进步.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知识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统计,安装在固定的位置,计时器的两限位孔在竖直方向上,既可以减小物体下落的阻力,又可以对机械能守恒的原理进行研究,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验学习能力,教师在日常指导的时候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教师从旁进行指导,对学生明显的错误提醒.在高考中对学生最常考察的就是电学实验知识,重点考察学生对于电表改装、校对、实验故障分析等能力.例如高考题中分析电阻的接入是否成功、电路故障的分析,在物理题目实验中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电表改装的原理,利用电压、电阻的物理学原理进行问题的分析以及确认.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为学生预留实验的时间,还要注重学生问题讨论的空间,在实验课堂的总结环节强调学生对于基础实验原理的记忆,使得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的运用,提升实验能力.

三、物理课堂教学把握高考趋势,为学生深度解析解题方法

高考试题是基于物理基础知识体系进行搭建的,注重对学生综合解题以及分析能力的考察,学生并不是简单地记忆知识就可以顺利应对高考,为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物理素养.教师认真钻研物理的命题角度,了解知识考查的方式,为学生营造高考学习的氛围.教师日常做好高考试题的研究,了解试题的考察规律以及内容,日常做好真题的训练,鼓励学生在讨论的环节大胆发言,积极考虑,以此让学生对大纲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增强.教师基于高考试题的命题规律为学生准备日常练习的题目,规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依据物理知识的特点对试题进行精选、精练,逐步引导高中生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例如:在讲解往返运动问题、碰撞分析与功能转化关系、电磁感应、电场和磁场的离子运动轨迹及速度变化的时候,教师分析高考中的知识点考察频率,对学生进行创新性的训练和变式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物理研究的方法,有助于高中生的物理素养的提升.

在进行解题方法讲解以及深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易错题和相关的知识点,培养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建立全局意识,为高三冲刺阶段的复习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日常习题练习中常见的易错知识点,教师鼓励学生整理错题本,注重易错原因的深度分析,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全面、正确的理解,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得学生在日后遇到类似题目的时候能够快速提取解题的关键信息,回忆以及整理解题的思路,降低错误发生的概率,为高考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常见的错误方式就是学生在缺少物理情境分析的情况下直接代入公式进行题目的解答,常见的错误是学生忽视了司机的反应时间,使得对于汽车的运动的形式产生了错误的判断,忽视汽车的反应时间,使得学生不能正确的分析出汽车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才进行匀减速直线运动,这样的运动分析过程易错.

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注重错题以及易错知识点的整理,既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考方式,还可以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与不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地进行知识点的复习以及巩固,强调知识体系的理解以及运用,有助于高中生今后的学习以及成长.

基于高考考核逻辑优化当前学生的习题考核方式,创新知识的运用以及考察,不仅关注学生的正确率以及得分的情况,还要注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去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塑造学生学习自信的心理.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基于高考的思路优化当前的培养思路,为学生创造知识实践与运用的机会,让学生熟悉高考的学习方式,掌握适合自己的物理学习的方法,建立物理学习的自信心,不再过度依赖题海战术的方式提升应试技巧,最终会影响高中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在习题练习以及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思路,优化培养方式.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解题物理
只因是物理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清律的基础知识
用“同样多”解题
处处留心皆物理
掌握基础知识
解题勿忘我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