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互动教学模式 引导高效数学学习

2021-01-31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交流过程生活

曹 静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高中校区 226000)

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日常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有经验的数学教师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这是因为无论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学习主体的角度来看,都存在不少的挑战.众所周知,高中的数学知识较为难懂,内容抽象而复杂,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思维转变,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作为高中教师来说,一定要摆脱传统束缚.为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可引入互动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时间,帮助他们提升思维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法可有效促进学生之间或者是与教师之间的多角度交流合作,调动起学生参加学习的自主性,就此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互动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这个互动不仅是基于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加工的,也是指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的,还是指向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乃至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的.有效运用好互动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高效.

一、打造相互促进场景,有效激发互动作用

高中数学知识非常抽象,而且内容庞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直观教学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场景,这对于抽象知识的简化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可以把一些具象化以及形象化的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带领学生开展互动,因此将互动教学引入课堂后,借用教具构设教学场景,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多维度互动,相互分享各自的感受和理解,既易于降低知识的学习难度,也能够就此架构高效的数学课堂.

我们以空间几何体表面积与体积内容为例开展分析,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做如下几步设疑工作:所谓几何体表面积指的是将该物体展开之后所得的面积,那么台体、锥体以及柱体其侧面展开图是怎么样的?然后可利用多媒体分别呈现其展开图,这样就能够为学生建立丰富的直观表象.最后组织学生探讨:其中包含了哪些图形?如何求其表面积?针对互动结果,教师应给予及时点评,之后再带领学生归纳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梳理其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能够对等底等高的锥体以及柱体体积之间建立关联,形成更深层面的了解.

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里积极互动,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为后面的知识建构以及解析能力的养成提供基础.

二、注入生活元素,优化互动过程

高中数学知识虽然抽象,但是与生活的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作为数学教师,要充分寻找数学知识与生活元素之间的联系,然后借助于这些生活元素来优化互动教学的过程.

1.融入生活资源

数学具有工具性特征,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因此数学的很多知识点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为引入互动教学也提供了有利契机.教师借用教材内容,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资源,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之后,再将互动话题抛出,能够对学生形成更有效的吸引,使其主动参与其中.组织有效的互动交流,不仅是为了更好的掌握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效能.

例如我们以任意角一课内容为例,先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过有关角的定义以及取值范围,然后借助多媒体播放齿轮转动的视频等等,帮助学生与现实生活之间建立关联,成功将1080度及720度的角度引出,然而这和他们原有知识产生一定矛盾.这一环节能够充分表明推广角的概念的必要性,有效促进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意识,然后把钟表展示在学生面前,以其中心点O为圆心,在边上取任意一点为P,绘制OP射线,这条射线伴随圆发生转动来演示逆时针以及顺时针旋转情况.同时顺势抛出正角负角以及零角的有关概念,加深学生理解记忆.在对角度量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角的旋转度以及旋转方向,布置以下的任务:尝试自己绘制210°,-230°,-600°.鼓励学生之间展开互动和探讨,并完成对要点的梳理和总结.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结合生活中常见资源,先把任意角的概念给出,让学生通过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互动学习中,对相关概念形成更深层面的理解.

2.精选生活化案例,优化互动进程

数学知识实际上是对生活中相关现象做出的科学总结,但是很多学生并不能够深刻理解这些知识或者内容,作为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案例组织学生展开深入分析,并就此架构案例互动教学.

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时,有些学生不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难想象出三视图或者直观图.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带领学生来到操场,认真观察教学楼并组织学生讨论:如果将教学楼看成一个长方体,多个组合之后会出现怎样的几何体?其三视图如何?然后以教学楼中的一扇窗户作为正方体,又会呈现怎样的组合?在链接了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之后,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难度,也能够更好的将数学学习过程带入其中,保障了高质量的数学学习.

三、组建合作小组,拓展互动空间

1.引发小组互动辩论

互动教学并不仅仅体现于师生之间,还应当涵盖生生之间,为了能够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提前设置,为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供保障.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合作学习任务相关联,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分组,基于学情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然后给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这样小组互动交流过程中,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然后再进行辩论分析和总结,以保障结论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有助于提高整体教学实效.

以“等比数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以下问题情境:

①一辆红旗牌小轿车总售价为36万元,每年折旧率10%,那么从购买的当年起计算,每年价值依次为多少?

②假设我们拿了一张白纸,其厚度为0.1毫米,那么当我们折叠了27次以后,这张纸的高度是多少?

③取一个木头,每一次锯掉这段木头的一半,每次锯完后剩下的长度是多少?把这些问题摆在台面,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的讨论活动.分别罗列出三个数列的规律,以此为基础自主推导等比数列的定义,深入体会类比思想.

2.促进小组互动交流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的目的就是以教材内容的重点为核心,以自主思考为基础,架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这一模式下,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分享解题思路或者学习思路,而学生之间也能够因此展开更充分的交流以及互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畅所欲言的机会,同时也能够共同亲历知识的建构过程.

以“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的教学为例,重难点在于两直线相交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等.对于每一个学习小组来说,不仅要自主完成对这些知识的总结以及概括,同时还要建立数形结合,对解题思路以及数学思维进行揭示和呈现,相互分析探讨,从中提炼出最优.当然对于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也可以由学生自主推导、自主探索,之后再次进行交流和分享,用于深化对这一公式的理解,感受其形成过程.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互动式教学不仅是为了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也是为了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作为数学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合理有效的互动契机,也应当选择灵活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也能因此架构高质量的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交流过程生活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