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阈下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发展探究

2021-01-29高越陈鸿

上海工运 2021年6期
关键词:振兴中华职工读书

◎高越 陈鸿

2020 年10 月22 日,中宣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指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指出: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应当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支持优秀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中,除了向公众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文艺演出、陈列展览、艺术培训等,还包括阅读服务,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纳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

“振兴中华” 读书活动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全民阅读始于1982 年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1982 年至今的近40 年时间,全国的阅读推广活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并具有强大的生机,有条不紊地发展,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

20 世纪80 年代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起点,事实证明,坚持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改革”与“开放”也逐渐渗透到我国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上海“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由上海市总工会、解放日报社、上海市团委、市出版局于1982 年共同发起,其面向的对象是上海庞大的工人群体。活动的命名也采用广泛征求民意的方式,并于1982 年5 月正式成立上海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激发了工人群体强烈求知欲,民众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1983 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把上海读书活动的经验推广至全国,不久便形成全国性读书热潮。活动覆盖29 个省、市、自治区,大约1000 万名群众参加,活动形式也较为丰富,演讲、征文、知识竞赛、读书联谊会等。之后,各地的“振兴中华”活动不断推陈出新,陆续组建读书小组,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读书方式。当时的党中央领导对该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读书活动是上海工人阶级的创造”。

“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持续时间长、社会影响大、参与人数多,是一项名副其实的群众性读书和学习活动,其意义不仅激发了上海职工群体的阅读热情,也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先行者和实践者。

“振兴中华” 读书的当前发展路径

现阶段,我国正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和文化育人建设,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保障下,从文化内容、宣传、合作等方面,形成高效、精准、多元的阅读联动体系,共同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围绕主题做精内容,推进 “书香上海” 高质量发展

上海读书节作为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重要阵地和载体,每年有鲜明主题,唱响时代主旋律,融入社会、贴近企业、服务职工、走进家庭,近三年来,分别以“悦读修身 书香上海”“礼赞新中国 建功新时代”“中国梦 劳动美——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等为主题,为广大职工和市民提供了一场场读书学习的文化盛会。2020 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营造读书氛围,抚慰人心、凝聚力量,做到“宅家不停学”、“网上读书与线下活动相结合”,切实提升职工、市民学习能力、知识储备量和人文修养水平。“家书寄‘申’情 致敬战‘疫’人——一封家书征集活动”“抗击疫情 防控有我”主题诗歌征集活动、上海“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悦”读书单和“四史”学习教育书单推荐等,均在网上推出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年度表彰会网上收视率达到113.8 万人次。线下读书活动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围绕“学四史、举旗帜、守初心、兴文化”主题,开展“中国工人杯”全国职工读书知识竞赛,编辑出版的“我的小康生活”优秀作品集在2300 多家职工书屋免费发放。2021 年,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新格局,激励和鼓舞人民群众奋进新征程、续写新奇迹,在上海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庆祝建党百年——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读书系列活动,通过舞台式演讲、专题读书广播放送、新媒体即时互动、党员故事征集和“振兴中华”丛书出版等多元化内容和形式输出,传承红色基因,坚守使命初心。通过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示范项目征集活动,每年遴选市级读书示范项目200 项以上,涵盖全市各区、局、产业和区文明办、学习办、图书馆以及街道(社区)、非公企业、灵活就业群体和农民工群体等,参与人数超百万。通过邀约文学大咖、专业学者进驻“五一讲堂”,开展上海职工文化系列讲座,并将工会活动惠及于民,让广大职工和市民均感受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阅读文化建设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

二、利用资源深化阅读,构建融媒体时代协助合作机制

当今融媒体时代,数字阅读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在阅读推广过程中,想要获得理想的推广效果,必须建立在深入了解受众需求的基础上,精准地提供阅读内容或阅读活动,从而满足受众需求。如此一来,阅读推广不应该单单是某个机构、单位、部门的职责,而是多方协力合作,长足发展。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加入读书项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工会主体作用,注重资源的共建共享,广泛吸引专业资源和社会资源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力推动公共文化建设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提升阅读服务水平和效能,增强全民阅读服务供给的内生动力,全面提升全民阅读效率。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共有25 家副主任单位,其中不乏上海市教委、市文明办、新闻出版局、文化和旅游局等委办局,市作家协会、文联、社科联等机构和部门以及上海各大主流媒体、图书馆等,为“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专业资源和社会资源。读书指导委员会制订具有统筹性的推广计划,图书馆、出版社等提供高质量的阅读资源、文艺界提供专业艺术指导、鉴赏、培训等、新闻媒体通过融媒体平台构建丰富的阅读渠道,加强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受众。2021 年,市读书办联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阿基米德社区推出融媒体读书节目——“朗朗书声给党听”阅读季活动,邀请作家、文化学者、劳模工匠、读书“达人”等走进电台直播间或线下文化空间,分享读书故事、阅读心得、朗读经典红色诗篇或展示读书成果。通过作家引领、身边人讲述,新媒介互动,激发广大职工和市民的阅读兴趣,从精神层面引导受众,让受众从阅读中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新传播媒介的介入,一方面使阅读由私人场景、个体场景转移到公共空间,其互动性、交融性得到进一步扩展,阅读空间也由传统的“单一空间”转变为融合阅读、社交、文化的“复合空间”,创造新的阅读体验、阅读场景和社群链接。

三、细分人群创新形式,组织丰富多样的阅读文化活动

阅读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创设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吸引更多受众参与,才能有效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好的读书活动对于提升受众阅读幸福感,提升受众文化品位,促进受众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积极有效、令人耳目一新的读书活动更容易让受众眼前一亮,强化参与的兴趣。根据第十八次全国全民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 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4%,较2019 年的79.3% 增长了0.1%,从人群分布特征来看,主力依然是18-49 周岁的中青年群体。由上海市总工会主办,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承办的“中国梦 劳动美”上海职工文化网络大赛已连续举办五届,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丰富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载体。2020 年“中国梦 劳动美——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上海职工文化网络大赛,通过网上“四史”知识竞答、小康生活微视频征集以及劳动浇灌“幸福树”等网上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和职工学“四史”、强信心、添动力、齐参与,积极投身“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火热实践,短短二十天,大赛活动页面分享达27 万余次。该项目均在微信小程序上完成,实现网络的精准化、跨地域和操作的便捷性,报名参与人数达11 万+,超出2019 年参赛人数近一倍。近年来,上海职工文化网络大赛针对中青年职工策划设计活动环节,如微视频征集、手机摄影评选、K 歌达人秀等,赢得不少职工和广大市民积极响应,品牌影响力日益凸显。同时,该项目还关注到职工家庭和企业班组,邀约职工家属、企业班组以及灵活就业群体等,以团队形式参赛。青年群体的文化活动已经向社交性、互动性、共享性、多元化的社会化活动模式转变,同时也为阅读注入了新鲜活力,营造了良好的、健康晴朗的网络文化空间。

“振兴中华” 读书活动的未来发展

本着“以人为本”原则,未来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将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深入基层关注原创,实现“读书+N”长效发展模式。2021 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在读书活动基础上,筹备成立长三角职工文学创作联盟和上海市职工文学创作基地(首批确定10 家),实现“读书+N”多层长效发展模式,形成涵盖读书交流、业务培训、创作出版、表演展示等一系列为创作者和作品服务的长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再生长空间。建立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加强文艺工作者与职工群众的联系,推动职工文化繁荣发展,鼓励文学工作者深入基层活动,创作更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反映在党的领导下,当代工人阶级发挥主力军作用的精品力作。市读书办围绕“工人、工厂、工运、工会、工匠”五大主线,设计红色线路二十余条,组织上海职工文学爱好者进行一系列沪上红色遗址采风创作活动,目前已收集原创红色诗歌百余篇。2021 年将推出红色题材、工人题材新剧本4 部,网络文学作品1 部,完成“振兴中华”丛书的出版,实现“读书——创作”“读书人——创作者”的质的飞跃。

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历史潮头,回溯与探析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的昨天与今天,这片热土的“人”与“城”,越显出特殊的优势和内涵。作为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群众性读书活动——“振兴中华”读书从阵地布局到人心润泽,从内涵挖掘到坚实保障,都展现出欣欣然的灼华之势。新时代的“振兴中华”读书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下,以“新动力、新形态、高品质、高发展”的“两新两高”战略为总抓手,继续探索和完善“振兴中华”读书的长效机制,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导广大职工和市民“要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用书”,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阅读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推进全民阅读。

猜你喜欢

振兴中华职工读书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孙中山的实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王力书法作品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