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意产业视角的高校摄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1-01-28黎映如陈展雄

河北画报 2020年14期
关键词:摄影人才专业

黎映如 陈展雄

1.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2.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需求的变化,由原来的物质生活已改为精神生活的追求,由原来获得的信息以文字作为主导改为如今的“读图时代”的到来,摄影技术也随着变化而变化,在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由单一的摄影技术逐渐形成的摄影产业,以商业摄影、教育机构产生、图片收藏、图案设计处理等多领域的产业布局,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支撑要点。作为视觉传播的一种形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设计、广告、影视、文创与出版等多种文化创意产业。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摄影人才培养的关系

当前,摄影的商业价值与商品属性日益凸显,摄影发展的显著特征为摄影产业化,产业链的发展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摄影人才培养与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紧密。

一方面,摄影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文化艺术创造创新能力的人才附属与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新产业作为一种生产活动与文化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已离不开摄影文化产业,摄影文化产业在文化创新产业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科技的发展,“读图时代”的来临,逐变成为一种常态,现多人手机已配有高清晰的摄影功能,全民摄影,大众摄影已成为一种普通现象,慢慢的摄影被广泛使用,并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所有门类,但这种泛滥摄影文化并不能满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因此,大量的高素质专业摄影人才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越发明显。

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摄影人才提供了就业创业岗位及需求,实体店的转型,文化创意产业的冲突,报纸、媒体等就业渠道用人需求急剧萎缩,但新兴的文化创意创业却出现了大量摄影人才缺口,成为高校摄影人才就业的一大途径。在此背景下,无论从高校人才培养方面还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高校应根据社会需要及时修改摄影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

二、高校摄影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图片信息已开始取代文字信息的传播。图片已成为文字传播与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摄影给图片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文创来源。这因而产生了对摄影学科人才的要求,由此摄影文化人才需要高校的培养,但目前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摄影文化产业相比,我国仍然处于落后阶段,发展速度缓慢,导致无法满足行业和市场的发展需求。现阶段我国摄影人才的培养目标与社会文化创新产业人才需求相互矛盾,不能与“培”后“用”的发展顺序与要求相匹配。所以,高速摄影专业人才目前仍存在学生就业难,学生专业素质、专业技能较薄弱,而文化创意产业又急需摄影人才的矛盾现状分析,目前高校摄影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方向偏离

当前很多高校摄影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仍设定为专门专业人才培养,笼统的学习摄影知识,高度地强调摄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没有根据社会行业需求人才培养,学生在学校单一地学习书本知识,知识面狭窄已满足不了社会需求了,存在脱节现状。对摄影行业而言,就需要以摄影专业为核心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摄影技术,也要具备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复合知识结构,具备创新创意思维,能够从事创造性工作。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

目前,我国高校摄影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人才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存在两个方面:

第一,高校摄影专业课程在开放上追求全面笼统,没有具体分方向,而在摄影行业中,笼统专业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市场需求,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专业已成为一种社会主流,高校摄影人才培养目标应分化、细化和专业化。如分商业摄影、人像摄影、艺术摄影等。由不同的摄影分类,其要求表现技法,摄影技术也相差甚远,不同门类的摄影人才之间也存在“隔行如隔山”情况,学生仅仅学习全面的、笼统的摄影技术是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的。

第二,课程设置上跨学科太少,导致学生不能在综合方面发展,仅仅依靠摄影方向知识狭窄,其他文艺知识储备不足,产业发展意识淡薄,交际、营销、策划能力太差,难以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对复合型创意人才的要求。

(三)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当前在高校摄影文化专业教师中,师资队伍建设落后,很多专业课主要是艺术教师承担,没有专业师资队伍,而且摄影文化与其他专业不一样,在与其媒介行业相互融合下,迅速发展,摄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与各艺术专业相融合、相摩擦,其表现手法更为丰富,更加多文化。对目前VR、视频装置、无人机器广泛应用,作为独特的一项产业,摄影在社会经济中,影视文化、文化产业、服装产业等产业更为融合、息息相关与难以分割。

(四)高校摄影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

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社会需求的摄影人才其要求甚高。但目前我国在高校的摄影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人才相脱节,特别是目前我国高校摄影专业没有很好地与社会对接,没有利用校企合作方式导致难以进行产学研的结合。很多高校的摄影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就仅仅依靠书本的知识进行培养,学校和学生也没有专业的摄影相机,导致学生严重缺乏实战经验,同时在培养过程中,没有与社会相关行业或文化创意公司对接,不知道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企业的用人要求,比如,没有在广告公司等平面公司实习的学生,不了解平面设计对摄影图片的要求,没有在影楼工作过的学生不知道市场流行风格和常用插件滤镜,没有在新闻传播媒介公司实习过的学生不知道摄影取景角度等。

三、高校摄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市场对创意人才的需求与我国现阶段高校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实践实习方面有着结构性的矛盾。为了很好地实现摄影人才与市场、行业的发展对接,摄影专业培养目标要与时俱进,提升学生的水平,推动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优化课程设置,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高校是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地方,应转变其教育方式,由原来的学历学位教育定位转向于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根据国家产业界的需求和摄影文化产业的需求,培养对应的摄影专业人才。从目前我国摄影专业教育体系分析,首先高校应从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着手,在学院乃至学校整合教学资源,推进学科交叉,打破专业壁垒。在确定摄影专业培养方向后,确定其核心专业课程的情况下,将美学、影视、新闻、文学、音乐等学科作为公共课,选修课或检查课形式对外开放,构建一下公开、包容的文化产业课程体系,实现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

(二)实行个性化教育,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笼统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产业内容包罗万象,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就业形态层出不穷,学生的天赋、兴趣和特长也都因人而异,因此,高校摄影专业不可能制定出对所有学生都行之有效的培养计划,实行个性化培养,针对每位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才是摄影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学科优势,结合地区、市场等走向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探索专兼结合,优化师资队伍

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目前高校摄影专业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大量招聘摄影专业人才从事教师行业中并不现实,只能将摄影专业领军人才、摄影文化机构管理和技术人才以外聘形式、兼职形式或特聘形式加入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来,指导学生的摄影文化,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利用他们的社会资源的市场资源,让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案例中,训练实战性人才,同时通过与外面联系,让学生也增强了与社会联系,提高学生市场的适应能力,并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渠道。另外,要加强教师的专业水平,可以通过进修学习,鼓励教师参加社会、教育厅等举办的一些培训进修,更新教学理念和提高专业技能。

(四)拓展校企合作,实现实践实战化

摄影作为一门跨学科专业,高校可通过项目化教学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学校要开通企业实践通道,让企业把项目带进来,学生输出去,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了解社会需求人才和教学实践更贴合社会,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文化创意产业和相关企业是摄影人才就业的主要方向,所以提前让学生接触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就业。

四、结语

高校摄影教育不可能单一地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产业,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摄影专业带来具大的冲击,从高校的培养目标分析,必须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开展个性化教育和校企合作,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创意人才,提升高校摄影人才就业竞争力,推动摄影学科和摄影文化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摄影人才专业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