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思考

2021-01-25杨文圣董丽萍

求知 2021年1期
关键词:四史纲要改革开放

杨文圣 董丽萍

2020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志愿服务队师生党员回信中强调,“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推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教育有效地融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当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一、“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的核心使命

“纲要”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加强“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的教学,助力“思政”课教育育人的功能发挥,需要将“四史”教育的政治性和历史性融入“纲要”课教学,进而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强化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将青年梦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当中去。

1.把握“四史”教育的政治性,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高校在开展“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过程当中,首要的是把握“四史”教育的政治性,确保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发展、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极大地增强了“四史”教育的说服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和信仰,将爱国主义情怀扎根在每一个大学生的内心深处,是“四史”教育的政治目标。通过整体性、系统性地展示新中国建立史、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史、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建设史等真实史料,引领学生深入分析其理论原则,并最终达到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规律以及积累历史经验的目地,是“四史”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引领大学生分析理论原则过程中,着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历史和实践会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实现“四史”与“四个选择”相结合,是“四史”教育与“纲要”课教学的共同目标。让大学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國梦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拥护,是“四史”教育与“纲要”课教学的共同任务。新时代青年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不断加强对“四史”的学习,逐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对自身使命的感召,强化自身的使命担当。

2.把握“四史”教育的历史性,引领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历史观。在“四史”融入“纲要”课教学过程中,应重点把握“四史”教育的历史性,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当今时代正处在“两个大局”的大变革时期,各种思想思潮汇聚一时,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异常复杂。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正确的引导,不给“心怀鬼胎”的西方思想以可乘之机,是当前党在意识形态领域迫切要做的事情。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尤其是“纲要”课,对于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将“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能够引领大学生自觉抵制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思潮,尤其是西方的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的渗透,从而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开展“四史”教育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观点和言行,弘扬主旋律,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带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全过程的内容在“四史”教育中突出出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二、“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遵循的原则

“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既要遵循性质上的理论与历史、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也要遵循内容上的整体性原则,立足于中国近现代史这一落脚点,发挥“四史”教育的功能,实现“四史”教育的核心使命。

1.性质上的“理论与史实”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历史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既是“纲要”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提升“纲要”课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还是运用历史教育实现“纲要”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迫切要求。一方面,“以史为据,凭史而论 ”强调的就是“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原则,用历史讲理论、用故事讲知识,解释清楚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不是简单重复某个历史知识点,而是通过对历史史实的分析达到对某个知识点背后的历史理论和历史规律的阐释。“四史”融入“纲要”课要坚持用客观的历史史实支撑“四史”的学习研究,同时也要坚持深入剖析“四史”背后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另一方面,“用史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强调的是“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运用历史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四史”融入“纲要”课要坚持透过历史表象,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揭示历史真谛,带领学生正确观察和认识中国,照亮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前进定力,借鉴历史开创明天。

2.内容上的“整体性”原则。将“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也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即把“四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虽然“四史”时间跨度较大、内容范围较广,但是“四史”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不是相互割裂的部分。所以在“纲要”课教学中,不是将“四史”作为不同的板块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将“四史”的相互联系性体现出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自1921年成立以来的百年奋斗史。在奋斗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带领全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于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于1978年提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新的伟大革命和觉醒开始,推进了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共党史包含着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而新中国史从时间的角度将其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阶段,这两个时期都是中国共产党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而进行的探索。两个历史阶段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改革开放后的历史阶段是在不断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前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来的,要从本质上把握这一整体,不能将其割裂开来。

三、“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纲要”课是“四史”教育发挥作用的主阵地,将“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需要探讨两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机制,多路径探索加强“四史”与“纲要”课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增强“四史”在“纲要”课教学当中的覆盖面,挖掘学生在“四史”教育与“纲要”课教学当中的主体性,激励大学生明大势、知大任,不断锤炼自己,练就过硬本领,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中,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用青春书写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历史。

1.高唱主旋律,增强“四史”在“纲要”课教学中的覆盖面。一方面,“纲要”课的教学目标与“四史”教育的教育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两者都是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认知实现知史报国、知史爱党;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法来提高辨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四史”在“纲要”课教学中的覆盖面是促進“纲要”课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路径。从大学生所处的年龄和成长阶段来看,他们正处于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教育教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四史”教育的任务要求,不仅是要达到高校“纲要”课教学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要在超越简单的历史学习的基础上,追求历史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并升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另一方面,“纲要”课是加强“四史”教育的主阵地,“四史”的内容包含在“纲要”课的教学内容与框架之中。但也应看到,新时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涌现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展现出了光明的前景,“四史”教育的内容也将迎来新的篇章。所以“纲要”课也需紧跟“四史”内容的新变化作出相应的补充和完善,引导大学生增强担当意识,将自身的青年梦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之中。

2.发挥学生主体性,提升“四史”对学生的吸引力。“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过程当中,要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提升“四史”教育的实效性。采取学生讲、学生辩、学生议的形式,辅以教师的引导、评价、指导,在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争端和历史节点等深入的学习中,提升学生学习“四史”的兴趣和热情。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大学生积极探索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节点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关键历史人物在面对道路选择和历史挑战时的情感态度,总结历史规律,形成历史思维。采取实地考察调研的方式,将“纲要”课与当地的地方史、校史相结合,实地参观调研体现“四史”内容的历史文化遗址、纪念馆、博物馆,提升大学生对红色历史资源的认知度。推广多种方式的课堂讨论形式,实施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和热点事件解疑释惑,增强课堂的参与度,提升“四史”对学生的感召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本文系天津市社科规划“四史”专项课题“高校思政课‘四史教学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引领力研究”成果(编号:TJSSZX20-23)

作者杨文圣系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董丽萍系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 莙

猜你喜欢

四史纲要改革开放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近日出版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时代学生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