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天下观”的新意蕴

2021-01-25

求知 2021年1期
关键词:乌兹别克斯坦一带一带一路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八专题指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出发提出来的,也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国人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占据了国际道义制高点。”“天下观”主要蕴含推己及人、天下大同,以和为贵、讲信修睦,求同存异、美美与共等价值内核,因其超越了时空、地域、种族界限,故而在历史中得以积淀,在传承中得到创新,在碰撞中实现融合,时至今日愈发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一、变“你我”为“我们”,天下为公行大道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在实现自身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同时,把为世界谋大同作为更高远的目标。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也是许多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内陆国家因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造成货物流通不畅,贸易往来受阻。“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恰恰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过“一带一路”合作,可以建设高质量、可持续、抗风险、价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础设施,实现陆上、海上、空中、网上的互联互通,从而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以双重内陆国乌兹别克斯坦为例,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国际公路的正式通车,改变了乌兹别克斯坦“陆地封锁”的局面,使其在拥有快速连接海洋通道的同时,也拥有了带来财富与商机的幸福之道。正如乌兹别克斯坦对外经贸部副部长萨伊弗纳扎罗夫所讲,此条通道走廊意义重大,不仅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一条物流大通道,更是一条惠及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沿线地区人民的富裕之路。“一带一路”建设,必将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提供更广阔的合作前景,也必将为各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

二、变“独奏”为“合唱”,万物并茂共和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只要各国有意愿,我们都欢迎。”本着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的原则,“一带一路”实现了与泰国的“东部经济走廊”对接,与沙特的“2030愿景”对接,与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和“第三次现代化”战略对接,与意大利的“北方港口建设”和“投资意大利计划”等对接。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了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迈進。同时,中国积极履行国际责任,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不断深化同各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先后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经社会、世界卫生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合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开辟了新空间。

三、变“各自为战”为“守望相助”,与子同袍克时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自2020年初开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共同危机面前,中国没有独善其身,而是肩负起大国的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四海一家”的真谛。在贸易通道受限、进口需求不振的情况下,中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全方位的援助和支持。2020年1月至5月期间,中欧班列“为122个‘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提供抗疫援助,向超过25个国家派出医疗队”。2020年6月,“义新欧”中欧班列启动了首趟防疫物资专列,驰援国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开辟了一条“生命之路”。为帮助孟加拉国抗击疫情,中国不仅捐赠各类医用物资,还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协助其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为推动孟加拉国从危机中恢复过来,中国在现有的3095种免税产品清单中增加了5161种产品,对孟加拉国97%的出口产品提供零关税待遇。在2020年6月北京召开的“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包容,是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将继续坚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提供更多优质公共产品,积极贡献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同各国人民一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共同夺取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终胜利。

四、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肝胆相照惠天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倡议的根本关切是实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打造“智力丝绸之路”,深化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天津充分发挥区位、港口、职教、产业、科技等优势,率先主导并推动实施了打造“智力丝绸之路”的实践平台——“鲁班工坊”,着力深化人才培养合作,为当地企业培养职业技术人才。截至2019年12月,天津已在巴基斯坦、肯尼亚等国建立了11个“鲁班工坊”。走向世界的“鲁班工坊”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导引、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完美融合,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育了大批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了共建国自主创新发展的本领。

从“天下大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理念先行,行动为基。中国以宏大的全球视野、以兼济天下的人类情怀,自觉担负起大国使命和责任,为人类面临的共同困境和怀揣的共同梦想提供了中国方案,成为“天下观”时代发展的鲜活注脚。

课题组成员:张立军 陈振鹏 屈晓亮

唐永香

执笔人:唐永香

责任编辑:双艳珍

猜你喜欢

乌兹别克斯坦一带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