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源低碳转型下我国国有石油公司持续竞争力评价

2021-01-25张海霞

中国矿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埃克森海油美孚

张海霞,柯 祎,王 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2249)

0 引 言

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油气仍会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1]。2017年,《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年)》发布,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了国家油气发展的定位和要求,以推动油气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使油气在中国能源体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源向低碳转型关乎人类未来,强调“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新战略。目前世界油气市场整体继续呈现复苏态势,但供需平衡的不稳定性及未来的不确定性对石油公司的竞争力提升构成严峻的考验[2]。我国国有石油公司正面对新一轮能源变革挑战,应该抓住国内外市场发展机遇,通过大力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以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3]。

目前,国内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指标构建缺乏有关绿色竞争力、创新能力、企业社会责任等重要指标在内的全面系统研究[4]。面对油气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本文拟构建科学系统的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持续竞争力进行评价,尝试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我国国有石油公司发展转型及持续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1 国有石油公司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与指标敏感性分析

除了创造自身利润之外,国有石油公司还承担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职责[5]。本文选择我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并将其与国际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进行对标分析。

1.1 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我国国有石油公司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分解为规模实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4个二级指标下的25个三级指标,见表1。

表1 国有石油公司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及其赋值方法Table 1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es and valuation methods of state-owned oil enterprises

1.2 持续竞争力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本文以中国石化为分析样本,采用敏感性分析来评估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当某个二级指标改变某一幅度时,其他3个二级指标保持不变[6]。由表2可知,4个二级指标的平均敏感系数均大于1,表明这些指标对于企业持续竞争力而言都是敏感性因素,因此,指标体系构建合理且有效。规模实力的平均敏感系数最大,这意味着规模实力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最大,但企业不能一味追求规模实力,忽略其他方面的影响[7]。

表2 二级指标平均敏感系数计算结果Table 2 Calculation result of average sensitivitycoefficient of secondary index

2 国有石油公司持续竞争力评价与对标分析

2.1 持续竞争力综合评价及对标分析

本文选取研究对象在2014—2018年的生产经营数据,数据来源主要是各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及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以2018年为例,首先根据Min-Max数据标准化方法处理数据,然后依据计算出标幺值,得出熵权模型中各三级指标的信息熵和权重,见表3。将权重赋予到标幺值表中可得出2018年我国国有石油公司持续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2014—2017年由同样方法计算得出,最终结果见表4。

表4 2014—2018年各公司综合评价得分Table 4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cores of companies from 2014 to 2018

表3 2018年信息熵及权重Table 3 Information entropy and weights in 2018

图1为2014—2018年各公司持续竞争力变化趋势图。由图1可知,2014—2018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持续竞争力整体呈现出“倒V型”震荡上行的趋势,原因是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以天然气为转型时期的过渡能源,天然气产销量逐年增加,此外其他新型清洁能源的占比不断提升。以中国石油为例,其清洁能源占比由2014年的35%增加至2018年的43%,2018年中国石化清洁能源占比达到中国海油的2倍,天然气产量增加了13.17%,天然气销量增加了152.7%。2016年中国石油的持续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以微弱优势超越对标公司埃克森美孚,原因在于2016年油价震荡上行,中国石油借此契机在上游勘探开发领域平稳扩张,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14年中国海油持续竞争力评价得分达到近五年峰值,得益于其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但由于中国海油的规模实力和盈利能力落后于其他两家公司,加之其清洁能源发展缓慢,占比微乎其微,导致中国海油的持续竞争力较弱。2015—2018年,中国海油的持续竞争力曲线较平稳,总体呈现震荡下降趋势。与对标企业相比,2014—2017年我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与埃克森美孚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2018年又有所扩大,我国国有石油公司的持续竞争力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图1 2014—2018年各公司持续竞争力变化趋势Fig.1 Trends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ofcompanies from 2014 to 2018

续表3

2.2 持续竞争力二级指标评价与对标分析

埃克森美孚业务分布全球,公司高度一体化营运,确立了专有技术,坚持节能减排,实施可持续发展,在能源和石化领域等诸多方面位居行业领先地位,是我国国有石油公司未来发展的标杆。将我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的二级指标评价与埃克森美孚进行对标分析,进而找出三大国有石油公司的优势与短板。

2.2.1 战略导向夯实规模实力

资源量的进一步夯实是石油公司发展的基础,目前正处于全球能源低碳转型阶段,正确的战略导向是石油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根源所在。为了减少碳排放、提供可依靠的能源,化石能源不应被排斥,而是需要更为清洁地使用化石能源,因此国际石油公司纷纷聚焦于最清洁的天然气,能源过渡的转接作用明显。2014—2017年,中国石油规模实力超越石油行业标杆企业埃克森美孚。埃克森美孚实施确保油气核心地位、注重能效和低碳技术进步的长期战略,主营业务覆盖了上游、下游和化学品三大板块,在每一个阶段、每一个业务板块都设定了明确的长期发展规划。基于能源转型战略的部署和实施,埃克森美孚于2018年超越了中国石油的规模实力。中国石油同时实施资源、市场、国际化、创新四大战略,其中创新战略是四大战略中的核心,2014—2016年中国石油企业规模平稳扩张;2017—2018年,由于中国石油的老旧油田开采过度,原油产量下降,导致规模实力评价得分降低。中国石化采取了稳步推进能源转型的战略,以化工产品这一核心业务带动其他业务的增长。中国海油深化中长期战略实施,坚持海外发展和科技创新,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就总体规模而言,中国石油在总资产和营业收入两项超过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中国石化则在原油加工量上领先于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总的来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资产较为雄厚,规模实力基本步入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的行列。

2.2.2 资产流动性与人均获利是营运能力的关键

纵观国内外石油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和人均获利能力对石油企业营运能力来说至关重要。研究发现,两者的改变对营运能力的评价得分影响最为明显,资产的流动性代表了企业的变现和筹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而人均获利既考核了企业的利润水平,也考核了劳动效率,就这方面来说,我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的营运能力与埃克森美孚差距显著。埃克森美孚对待投资的态度十分谨慎,确保每一项投资都能带来较高收益,2018年流动资产周转率高达5.87次,有力减少资本流动不畅带来的机会成本。中国石化营运能力突出,2018年其流动资产周转率达到5.47次,为中国海油的5倍,存货周转率达到13.69次,是中国海油的8倍。2017年中国海油的营运能力表现亮眼,得益于较高的人均利润总额和人均营业收入,根本原因是中国海油注重技术创新以提质增效,2017年油价呈现上涨趋势,中国海油平均油价52.65美元/桶,同比增加27.2%。虽然在利润总额上仍不及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但中国海油的人均利润和人均营业收入大幅度提升,2018年人均营业收入达到1.5百万元/人,人均利润达到0.05百万元/人,中国海油营运能力有所提高。

2.2.3 油价波动左右盈利能力

加速转型将对石油公司构成重大挑战,打破原有商业模式,削弱盈利能力。在保证盈利能力的前提下,脱碳和维持高回报投资在现有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下是不可行的。在一次能源没有颠覆性替代的现阶段,石油和天然气仍然至关重要,传统石油公司盈利水平受油价波动影响较大。一般来说,中游产业盈利水平受油价波动影响相对较小,油价上涨最受益的板块是石油勘探及开采类公司,研究发现,总资产报酬率这一指标对油价波动最为敏感。埃克森美孚的生产成本能够随着油价及时调整变化,这种成本的灵活性给予了公司调节成本的空间和应对市场快速变化的能力。2015—2017年埃克森美孚计划减少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并相应加大化工等下游产品的投资,旨在增强公司的单位盈利能力。2014年前三季度油价均价约为100美元/桶,中国海油盈利能力稳步增长,总资产报酬率达到9.05%,是中国石化的2倍。2015—2018年油价震荡下行,均价跌至60美元/桶,中国石化盈利能力突出,主要得益于其稳定的下游炼化板块,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提高,2018年总资产报酬率达到6.31%,净资产收益率达到8.67%,但与埃克森美孚仍有差距;同时中国石化充分认识到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形势复杂严峻,加大成本控制、产业转型升级等措施力度。中国石油盈利能力居中,营业利润率受油价影响较大,2018年上半年油价在高位震荡,给具有上游资源优势的中国石油创造了极大的利润空间。

2.2.4 绿色技术创新成发展能力利器

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将为油气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绿色技术创新对石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正在不断提升。由于可再生能源、非常规能源、数字技术、电气化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球对更清洁、低碳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国际石油公司创新重点聚焦能源转型中的关键环节,一直在增加对低碳技术的投资,降低其活动的碳强度。埃克森美孚卓越的战略管理、科学的研发体系、先进的绿色技术是它保持国际领先地位的有力武器。2014—2015年,中国海油超越埃克森美孚发展能力评价得分,原因在于中国海油相对较高的科研投入强度以及相对完善的内部管理,同时绿色技术有力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当量,2015年中国海油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同比下降14%。2016—2018年中国石油发展能力评价得分震荡上行,这主要是因为2016年油价开始回暖,其资产增长率显著提升,技术创新引起温室气体排放同比减少2%,专利授权数量同比增加22%,且社会责任投入额度较高。2018年中国石油清洁能源占比超越埃克森美孚,达到43%,能源转型初见成效。2018年中国石化上游板块大幅亏损,导致其资本积累率跌入谷底,由于缺乏科研资金,中国石化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清洁能源研发,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同比增加6%。尽管对低碳技术的投资代表着一个新的、扩大的机会集,但是国有石油公司能否抓住机会并探索出确保企业生存和盈利的商业模式,仍然存在较大风险。

由以上四个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可知,虽然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规模实力已经跻身国际大型石油公司,但综合来看仍与埃克森美孚差距悬殊(表5)。国有石油公司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规模实力等基础性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科研投入和绿色技术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挖掘我国国有石油公司的潜力。因此,我国国有石油公司应摒弃一味追求规模实力的理念,从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及营运能力等方面多管齐下,制定相应对策以提升自身持续竞争力。

表5 2014—2018年二级指标评价Table 5 Evaluation of secondary indexes from 2014 to 2018

3 提升我国国有石油公司持续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就中国而言,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等清洁的石化能源是当下务实的选择。我国未来能源发展将分成三个阶段:到2030年,能源消耗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其次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和化石燃料消耗持平;2050年后,能源消耗主要来自可再生能源,其次是化石能源。在能源过渡速度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我国国有石油公司应采取多样化和适应性的战略。结合我国国有石油公司持续竞争力的评价结果和对标分析,具体发展建议如下所述。

3.1 抓机遇强战略,规划全球布局

在提升规模实力方面,我国国有石油公司应重视战略管理,借鉴埃克森美孚跳出短期行业波动,坚持长期战略部署的做法。国有石油公司应坚持以纵向一体化战略为总体发展战略,完善整个产业链条,合理规划全球业务布局,加强海外油气资源的获取,利用上游环节的利润优势拉动下游业务增长,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开展炼厂改造,通过国际油气贸易开拓市场。我国国有石油公司借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既是历史机遇也是现实选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含油气消费国、运输过境国和油气资源国,各国之间可实现经济互补。国有石油公司应加速推进海外油气合作,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合作战略,在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同时积极加入国际石油市场,在竞争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谋求收益。

3.2 整合资源优化资产,实施降本增效

在提高营运能力方面,进入新市场、产量优化、收购和撤资之前,都要以全周期项目经济学角度进行评审,强化优势业务,将有限的资金投资到有潜力的项目中,所有支出都要聚焦于反映公司的核心和差异化能力,提升企业经营效率,积极挖掘内部优势。在提高盈利能力方面,坚持降本增效、标准化和协作,我国国有石油公司应调整存货比例,存货过多会妨碍营运资本的合理运用,由此导致的机会成本可能很高。此外,我国国有石油公司应该注重全面加强企业预付款和应收款控制,对客户偿债能力和资信等级进行全面分析,加强销售时的信用管理,保证企业应收账款在规定期内可以收回,避免营运资金流动不畅。加强企业物资管理,避免出现生产资料浪费的情况,从提高资产回报率上下功夫,企业应控制固定资产投入额度,低效资产应尽快置换和售卖;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探索有效的融资模式,防范资金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保证充裕的自由现金流。在提高产品销售方面,公司需要优化产品线和业务结构,制定合适的产品组合,建立成本低、效率高的物流运输系统。

3.3 强化技术加快转型,提升核心能力

在提高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国有石油公司应坚持创新和国际化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充分利用优势板块,补足弱势环节。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力,通过对相关技术进行创新,进而提高勘探开发效率,缩减石油生产成本,从而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在不断重视环保的大背景下,目前单一的产品模式不利于我国石油产业发展,因此下游炼化企业应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加快研发新型、环保石油产业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可行方案是可再生能源积极拓展和油气业务减排脱碳两者同时发展,一方面寻找更多的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另一方面对传统能源产品进行深度清洁。国有石油公司应开展相关低碳技术的研究、相关项目的论证,为能源低碳转型提供战略储备,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埃克森海油美孚
海油华南谱新篇
中国海油助力乌干达首个油田建设
践行低碳战略的海油路径
通过终端打造海油品牌——专访中国海油华南销售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彭红斌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开建
美孚®黑霸王®傲超及长效系列新产品助力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