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性化理念的老年室内设计的研究与应用

2021-01-24闫爽,王晨熙,邓剑刚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卧室人性化养老

由于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老年人更偏向于居家的养老模式,感受家庭的氛围和子女的关怀,但是由于子女不常陪伴在身边,导致出现了很多空巢老人,使老人的居住环境以及人身安全有了一定的危险性。本文将研究在基于人性化理念对老人的室内居住空间,凸显设计的人文关怀,提高生活品质。

1 研究的背景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有关调查报告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并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到203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最为棘手的是我国在老龄化问题表现上具有“高龄化”的显著特征[1]。在2002年的调查数据里,在全世界已经有约68个国家进入“老年型”的行列。按照《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中国将近有2.49亿的老年人口,比巴西的总人口还要高出4000万左右,约是英国人口的3.77倍,相当于10个澳大利亚人口的总数。

目前,家庭养老模式与社会养老模式是我国当前的两种养老模式。在中国,更多的老年人会选择传统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表1)。从目前居住的形势来看,越来越多的老人夫妇选择了独居。但随着城市大量开发新楼盘,针对的主要是年轻群体,现有的室内设计更偏向年轻化和简约化,而老旧的室内空间设计却不能适应我国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在我国老龄化进程中不断加深与家庭观念的转变,老人和子女对养老的环境选择需求也越来越高。

2 我国老年人居住现状

经过对我国老年人居住空间的适老性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存在一些基本问题:

2.1 空间布局不合理

老年人对环境的改变较为敏感,要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的需求,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室内动线问题。空间人流走动不顺畅,老人的卧室与浴室、餐厅等普通功能空间相距较远,老人不得不绕行,需要跨越多个功能空间,而同时对于老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家具的不合理布置可能会导致摔倒、磕碰等情况出现[2]。在一般的居住空间里,居住者都会尽量扩大客厅以及卧室的面积,这就导致空间居住中的卫浴、厨房等地面积较小,对老年人的行动多有不便,尤其是使用轮椅的老年人,无法自由出入(图1、图2)。

2.2 缺乏适老性的设备

近年来,市面上有很多设计号称是为老年人设计的家具,适合老年人似乎只是一句空喊的口号,真正的实用性能较低,当前老年人的养老家居环境与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没有真正做到适老性设计,只是单方面的强调适合老年人,但这些设计并未针对老年人的独特性提供良好的支持[3]。

对于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人,如果在家中没有适老性的设施,老人很容易受伤,在老年人居住的室内空间,比如在淋浴间、洗手盆、走道、沙发等位置,缺乏具有保护措施的安全扶手,缺少对老年人友好的辅助设施,未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因素与日常需要。

2.3 功能空间内部问题较多

现阶段,老年人所处的环境,大多都是一些老小区,当时的设计方案并未过多考虑多年后老年人居住的情况。在开始设计卧室、浴室、厨房、卫生间等,有许多不合理的设计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比如阳台上的储藏空间、衣柜和晾衣架设计过高,不符合老年人的人体工程学,有时需要攀爬凳子或撑衣架高高举起才能完成;浴室面积较小,地面没有设计防滑砖,甚至有可能会出现高低差的情况,这会给使用轮椅或腿脚不便的老人带来不便。

3 老年人特征研究

3.1 老年人心理研究

因为老年人生活重心的转移,由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转向较为边缘化的群体,在心理上会产生抑郁、悲观、孤独等情绪。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减弱,容易使他们感到沮丧,而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4]。这就要求在设计上从老年人居住的空间出发,进行基于人性化原则,设计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室内空间。

美国的行为科学家马斯洛(AbrahamH.Maslow)提出了五个层次的需求:安全需求、生理需求、尊敬需求、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是人们比较低级的需求层次。现阶段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不断加强。因此,现代家具的设计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更要从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出发[5]。

■图1 我国养老居住情况

■图2 卧室平面图

3.2 年人生理研究

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的退休年龄是60周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生理功能的下降是必然的客观规律,而这些变化,将对老年人生活居住空间的利用效率有影响[6]。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体力和记忆力的下降,需要更多合适的设计去满足他们的需求。生理功能的下降主要表现在以下情况:①感知能力受损,包括视力和听力受损,触觉和嗅觉减弱;②记忆力下降和思维不佳,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持续下降;③运动表现差,身体控制能力下降,以及发生退行性疾病的可能性增加;④人体自身的呼吸、循环系统和其他整体功能系统受损[7]。

3.3 老年人的行为习惯研究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低下,导致排尿次数增加,尤其是夜间可能会出现尿频的状况;老年人的视力下降,会降低对物体的感知能力,所以对灯光的要求会更高。老年人比年轻人需要更高标准的亮度、对比度,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眩光,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光感要适度。老年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他们协调活动的能力减弱,坐下、躺下或蹲下等动作变得困难。因此,应考虑强调手臂力量在家具设计上的运用,并为老年人的腿部,提供一个有力地支撑助力。

4 人性化理念在老年室内居住空间的应用研究

现下,我们社会都非常关注一个有关设计的问题,就是“人性化”原则的应用。设计的起点是人的使用情况,考虑人们在设计中的最根本需求,满足人们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基本要求。在设计时,居住空间需遵循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身体和精神需求,使用技术手段让人与居住空间更和谐,就是我们当下所说的设计的人性化原则。我们正在寻找一种将设计的人性化原则,更好地应用于老年人室内居住空间的方法[8]。

4.1 功能空间适老性应用

4.1.1 卧室

卧室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空间,因为大多数人的睡眠时间超过人生时间的三分之一。因此,老年人对卧室空间的需求较多,令他们感到行为紧张的动作为:蹲伏后站起来、长时间站立、放取较高地方的物品等。老年人的卧室还面临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光线不足、通风不足、存储空间过高或太低等问题。

4.1.2 餐饮空间

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厨房与餐厅需要保持一致的功能性和合理性,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操作空间。厨房和餐厅的桌子柜台都应采用圆角设计,柜体不宜过高,要符合老年人的人机关系。另外,因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的退化,没有办法保持长时间的站立,可设置一定数量的座椅,以便老年人休息,避免一时的眩晕。

4.1.3 卫浴空间

卫浴空间是老年人身体状况下降后最需要改善和设计的生活空间。要对卫浴的空间进行合理优化,要设置扶手和呼叫按钮,以及地砖的防滑度,保障老人的安全问题。如老年人有使用轮椅的需求,还需在卫浴空间留出摆放轮椅的空间。

4.2 室内空间适老设施的不完善

4.2.1 家具

在家具的选择方面,要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要根据老年人独特的人体工程学,适应老年人的坐姿、站姿等不同的形式。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腰部腿部及肌肉力量减弱,通常需要一些特殊的设计来辅助他们能顺利完成日常活动,例如起、卧、坐、行等行为。因此需要量身定制老年人家具的高度、坡度以及扶手等尺度[9]。以此满足老年人对居住空间舒适感的需求,而老年人室内居住空间的家具设计离不开人性化的理念。

4.2.2 室内色彩

许多研究表明,色彩是象征性的,与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进行色彩组合时,设计师不仅要考虑物理因素,还应充分利用色彩在人的心理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设计。暖色系的色彩对人们有一定的视觉膨胀感,而冷色系的色彩对人们有一种收缩感,不同的色彩会给老人不同的联想,产生与之相应的变化[10]。在老年人的生活居住的空间,应当排除容易引起不适的色彩,应按照色彩的情感属性、老人的生理特征、自身需要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表1、2)。

4.2.3 照明

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与所处空间的光线环境相关联,阳光下的紫外线有助于合成老年人体内所需的维生素D,对老年人缺钙、佝偻病以及骨质疏松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11]。

白天老人可以选择到室外,但到了夜晚只能待在家里,所以居家的灯光显得尤为重要。客厅是老年人娱乐日常生活停留时间较长的场所,所以老年人客厅的灯光可选择LED光源的吸顶灯,在灯罩的选择上尽量选择通透性较好的亚克力材质,可避免对老人产生眩光的危害。为保证安全,尽量不要选择陶瓷、玻璃等材质,避免发生意外。卧室的照明要选择柔和度低的灯光,给老年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表1 老年人对色彩的感受

表2 色彩心理效应的组成

4.3 适老性的智能家居

4.3.1 智能家电的使用

智能家具,是应用了现代数字信息处理通信技术,来实时收集各种类型的信号信息,控制器将根据预定的过程记录,合理判断并重新反馈采集到的信号,并将处理后的信息,及时报告给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则可以自动反映用户需求[12]。

由于老人的视力和知觉受损,普遍在衣柜的使用上存在挂衣困难,底部和高处空间使用不便,可采取的措施有:可以在衣柜的顶部,安装自动感应照明以确保光线明亮。

由于老年人长期打鼾会危害自身的健康,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猝死,可采用智能床,检测老年人的鼾声,自动调整床的头部位置高度,直到老人停止打鼾,还可以配备App查看老年人的睡眠状况,并按照老年人的偏好进行设置,也可让子女实时了解老年人的情况。

4.3.2 危险报警系统

一旦老年人从忙碌地工作岗位退休,忙碌地工作就会与现在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现在,大多老年人都是独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老年人在家待的时间较长,例如家中的老人出现意外,不能及时发现进行救治。所以,在卧室、卫生间、厨房等多处空间安装紧急保障设备,比如电子监控、紧急呼救设备、智能门锁、烟雾报警器等智能设备,以便老人生病或其他紧急情况,可以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居住空间的安全性。

5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更重视精神文化层面,而人性化理念下的居住空间更符合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有效地融合了技术与艺术,满足了人们对居住空间多样化的需求。在设计中,满足老年人最大需求,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终围绕着人性化的理念去设计与研究。

猜你喜欢

卧室人性化养老
My Bedroom卧室里
查理的卧室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养生不是养老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养老更无忧了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温馨家园之我的小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