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宿舍室内环境设计研究

2021-01-24何利菲HeLifeiWangZheFengKe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11期
关键词:归属感室内环境幸福感

■何利菲,王 哲,冯 柯 He Lifei & Wang Zhe & Feng Ke

(河南大学,河南开封 475004)

高校宿舍作为大学生休息以及学习娱乐的场地,学生们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是在宿舍中度过的。然而当前高校学生宿舍的室内环境形式过于单一,并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其室内空间环境需要做出相应合理的改变,才能适应目前大学生生活方式。此外,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8-25岁,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刻,主观情绪强烈,高校宿舍环境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有着潜濡默化的影响。本文以河南大学南苑宿舍为案例,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室内环境因素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建议通过环境优化提升学生在校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促进相互交流。个人隐私需求下的家具设计要合理划分宿舍功能区域,合理安排家具摆放位置、合理的造型结构、以及色彩区分使用的规律特征,使得宿舍家具合理化、个性化、人性化和完善化[14]。

学校归属感是表现学生对于学校在心理上的认可,主观幸福感是针对于学生当前生活环境和质量的满意程度,人际关系则是学生在学校与同学交往而产生的社会关系[15-16]。这些因素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宿舍环境对大学生思维方式和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17-18]。

1 研究回顾

在学生宿舍中,交往活动空间应当处于恰当的位置具有良好的环境,并具有促进人们交往活动的设施[1]。夏锦根据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将宿舍分为休息空间、存储空间、学习与办公空间、交流空间、洗漱空间五个层次,根据其空间单元尺寸分析,将宿舍私密与开放、灵活与自主以及方便与舒适相结合,使得宿舍空间分区合理并蕴含浓厚的人文气息[2-3]。大学生宿舍的室内层次设计还要侧重学生的行为与心理需求,满足学生宿舍在舒适性、安全性、私密性、多功能性等方面的需求[4]。高校室内设计除了要遵循开放性和功能性要素外,还要追求视觉、意境和文化美感[5]。

室内色彩的选择要结合色彩的心理效应从建筑功能、风格、环境和经济,安全,舒适等方面考虑,还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要营造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安全舒适的居室生活环境[6-7]。关注大学生的色彩心理,对不同的室内环境采用不同色彩,创造舒适又健康的室内装饰色彩环境[8-10]。

人性化的家居设计和收纳空间应当遵循整体性、人体工效学、易用性以及人的行为习惯、心理特征和生理结构,从而达到收纳空间和家具利用最大化、设计精细化和收纳空间差异化的效果[11-12]。人性化的宿舍室内照明,应该针对不同的功能空间,选择不同的灯具类型、照明方式、灯光颜色、照度和亮度[13]。宿舍

2 学生宿舍室内环境调研

2.1 调研目的

调研的目的是收集当前高校学生宿舍的室内环境数据,并基于数据分析提出优化策略。本文通过对河南大学南苑学生宿舍的实地调研,以点带面地探讨大学生宿舍建设中的宿舍室内环境的空间层次,室内色彩以及配套和家具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

2.2 调研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研的对象是金明校区南苑学生宿舍区。此宿舍为目前国内大学比较传统且常见的学生双面长内廊式宿舍类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南苑学生宿舍区由研组团宿舍区与南苑学生公寓区两部分组成,两个宿舍区以南苑餐厅和小游园相连接,联系方便。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较齐备,有食堂、澡堂、超市、车棚、绿地等。宿舍区规划采用组团式,设有组团级的活动空地与景观绿地,用绿化景观界定出明确的范围(图1)。研组团学生宿舍区:目前为硕士研究生居住,主要为4人间。宿舍楼3-7层,大部分为长内廊式格局,独立卫生间,也有少量配置公共卫生间(图2)。南苑学生公寓:公寓楼多为长内廊式,集中式公共卫生间,目前主要以本科生居住为主。

调研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使用了校园环境调查问卷和大学生宿舍室内环境问卷。针对环境因素,对宿舍空间层次、装饰色彩以及宿舍配套设施和家具尺寸进行了调查。针对心理感受,通过问卷和访谈对学生的居住状况和宿舍使用感受进行了解和总结。调研对象为居住在河南大学南苑宿舍区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调研问卷的内容包括主观幸福感量表、学校归属感量表、人际关系量表和受试者的基本信息整合而成。并采用五级量表法对受试者感受的强弱进行量化。

本次调研的具体内容概括如下:

①宿舍空间层次调查:主要调查宿舍内部空间的功能分区、尺度和流线以及学生对宿舍内部空间要素的主观评价。

②大学生宿舍室内装饰色彩调查:探讨宿舍室内装饰色彩对学生心理、生理的影响。

③大学生宿舍家具调查:主要考察学生对宿舍配套设施和家具使用的评价,包括书桌、椅子、柜子和空调电梯等的评价。

表1 宿舍空间层次、装饰色彩、配套设备和家具尺度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表2 宿舍空间层次、装饰色彩、配套设备和家具尺度与大学生学校归属感

2.3 数据分析和结果

本实验在问卷星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其中男生51%,女生49%;本科生52%,研究生48%。采用SPSS22.0软件对量表问题进行了信度分析,Cronbach's Alpha值为0.874,表明信度较高,效度分析的显著性小于0.05,说明在百分之九十五的条件下,问卷通过信度检验。数据分析关注环境元素对学生在学校宿舍室内环境中的主观幸福感,学校归属感以及人际关系的影响,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分析宿舍空间层次、宿舍室内装饰色彩、宿舍室内设备与家具的设计对主观幸福感、学校归属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空间层次、室内装饰色彩、室内设备和家具设计为室内空间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三个指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学校归属感和人际关系对研究大学生心理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分析结果如下:

由表1-表3数据可知,学生对空间层次多样的学生宿舍归属感以及人际关系的均值都显著大于空间层次单一的宿舍。这说明了宿舍空间层次丰富有利于同学们学习处理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在在宿舍生活中增加对学校的归属感。舒适的宿舍装饰色彩能够增加同学们的主观幸福感、学校归属感;优化家具尺度会增加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2.4 基于逻辑回归模型对主观幸福感、学校归属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还涉及多个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学校归属感以及人际关系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将进一步用逻辑回归的方法探究其余因素与主观幸福感、学校归属感以及人际关系的关系。本文将取主观幸福感、学校归属感以及人际关系的中位数为分界点,将其划分为两个区间,则是否有较强的主观幸福感、学校归属感以及是否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分别用0、1来表示。由Logistic回归可得结果如表4所示。

表3 宿舍空间层次、装饰色彩、配套设备和家具尺度与大学生人际关系

■图1 河南大学南苑宿舍区总平面图

■图2 河南大学南苑宿舍平面图

■图3 丰富有趣的内廊环境

■图4 公寓式宿舍

根据以上逻辑回归结果,首先分析模型1,模型1的Hosmer与Lemeshow检验显著性为0.457>0.05,则说明模型中当前数据中的信息已经被充分提取,模型拟合优度较高。增设储藏空间、设置洗浴空间以及室内有更多阳光都能影响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其次,模型2中的Hosmer与Lemeshow检验显然也能通过,且由上述回归结果可知,增设电梯、增设洗浴空间、优化校园景观环境同样对学校归属感有着正向的影响,从上我们能得出结论,总的来说宿舍舒适度以及适当独立的空间感提升能够增加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最终使学生有了学校归属感。最后,在模型3中,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变量有室内有更多阳光、上下铺以及合用大书桌等因素,可知近距离地接触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交往。

3 大学生宿舍室内环境设计建议

3.1 丰富的室内空间层次

以上实验分析表明室内空间层次对学生学校归属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较为显著。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大学生的居住生活方式多元化,但是空间形式和空间层次仍然十分单一。因此在宿舍的大空间中拥有能够满足自己私密性的小空间,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归属感和人际交往关系。

在宿舍空间的整体模式设计上要改变以往沉闷呆板的内廊式居住单元,首先,可以将居室单元营造出小组团的交往环境。其次,可以采用一些很强运动感的折廊、曲廊或者局部放大的方式来缓解内廊的压抑感,从而取得要良好的空间变化;此外还可以采用局部架空和内外廊相结合的方式,使长廊空间变得丰富有趣(图3),从而满足学生多层次交往的需求。

隐私与开放并存的室内空间也就是在大空间为学生留出适当的小空间,在大的宿舍空间中留有余地,为学生留出可行使主动权的自由组合空间,以此来满足其心理需求空间。从学生的心理感受考虑,还要顾及其心理感觉要求最佳空间范围。例如采用单元式(公寓式)宿舍,根据需求,将学生宿舍划分为休息、学习和交往三个空间层次,构成类似于住宅中的居住模式(图4)。这种做法可以使得各个功能更加明确,互不干扰,为开放与私密并存创造环境。此外,根据学生需求适当增加储藏小空间,有利于减少宿舍杂物乱堆乱放,从而为大家带来干净舒适的宿舍环境。

3.2 舒适的空间装饰和色彩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地区的学生人群对宿舍空间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在宿舍的室内设计中,可以设计多种模式的宿舍类型、室内装饰等方面来满足不同学生人群的需求。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的环境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惬意与放松,舒适的室内装饰和色彩给我们带来心理上的慰藉。舒适的室内装饰和室内色彩不仅使我们的生活更舒心,而且还能够赋予我们更多的心理归属感。

宿舍室内的色彩对人的感官和心理有着直接的影响。舒适的色彩能够让人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图5)。从问卷中可以看出,一部分同学喜欢使人心理安静放松的低饱和度的冷色调,因为它便于休息和读书。另一部分同学则喜欢能够激发人的思维的淡暖色,这样能够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通过材料的不同构建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感,营造出活力充沛和自然闲适的室内空间。其次好的室内光线对于空间环境来讲是灵魂的注入,将室内色彩与光影相结合,也能够提高宿舍室内的人文内涵。

表4 Logistic回归变量显著性检验

■图5 舒适的宿舍室内配色

■图6 上床下桌

此外,问卷中有许多同学希望在宿舍内多一些绿化,可以在宿舍的设计中为同学们留有余地,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造和美化自己的居住环境,这样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陶冶了居住者的修养。例如,可以在宿舍阳台上设置种植花卉植物的小花池,不但可以与室外绿化相呼应,还可以缩短学生与自然环境的距离。

3.3 人性化的配套设施与家具设计

宿舍室内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学生生活和学习活动的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理想的室内空间环境,让人们感受到自己生活一个充满关爱与尊重的场所中。在宿舍室内家具设计中,自始至终都要以人为本,应注重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协调,做到以人为本。

宿舍家具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安全性。床铺的栏杆的高度和长度设计不合理,会有不小心翻身从床上摔下去的危险。扶梯的坡度为90度,踏板宽度小且间距大,这些因素会在同学们在光线不明的夜晚上下床是造成隐患。其次是人性化,例如扶梯踏板的材质为钢铁,触感很差,凳子久坐会腰酸背疼,宿舍灯在离床太远,关完灯要摸黑上床,上床下桌的桌子上灯光过于昏暗,十分不利于同学们在寝室里学习等等。

对于宿舍家具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首先是床铺扶梯的问题,适当增加宽度,减缓坡度,使人可以轻松走上去,省去了攀爬的动作(图6)。其次家具要符合人体工程学,且可适当调节高度、长度以及角度,这样就可以根据人的不同尺寸、不同状态而有不同的使用模式。在家具材质上多使用木材与布艺,能够提升宿舍的温馨度,增加温暖感与亲切感。家具的摆放方面可以采取自由组合的方式,能够根据不同需求,获得不同的空间效果。此外,可以将智能家居融入到宿舍家具的设计中来,如可以通过智能照明,根据需要将宿舍设置为理想的光线,使灯光能够满足学习、休息等不同的行为需求。还可以实现宿舍灯的开关自由,从而更加适用于同学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得宿舍家具安全感与人性化最大化。

4 结语

一直以来中国都有“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说法,认为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应该是以学习为主,而忽略了学生休息场所的重要性,更是忽视了空间层次、色彩、以及家具尺度对学生心理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阐明了宿舍的室内环境对大学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活泼明快富有生气的室内空间能够提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适宜的居住环境对人际关系以及幸福感的改善和提高有帮助作用。宿舍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应从大学生心理需求和使用功能出发,承载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交流,增强归属感和幸福感。

猜你喜欢

归属感室内环境幸福感
软装饰元素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多肉植物垂直绿化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探究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植物在航站楼室内环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