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清代“三作”家具的风格特点研究

2021-01-24程家远ChengJiayuan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11期
关键词:苏作木料皇家

■程家远 Cheng Jiayuan

(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山东青岛)

在清朝的统治者入关之后,统治者们大力修建皇家园林,各王公贵戚也倾其全力,兴建府邸。在清朝统治阶级的眼里,家具拥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这可以体现他们所拥有的正统地位,巩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利。清代历经近300年历史,家具历经继承、演变到发展,在工艺手段、形制以及材料等多个方面形成了独特之处。

1 清代家具的概况

1.1 清代家具的产生和发展

在清代雍正和乾隆年间,因为经济达到了一个高峰,皇帝们开始出现日益增长的奢靡生活,在追求精致新奇造型的家具方面愈走愈远[1]。皇帝自己亲自监制,为了追求能够体现威严、豪华、富丽的形象,抛弃了明式家具简洁、轻巧、秀丽的特点,开始漫无目的地追求厚重感,营造出一个雄伟的感觉,从此关于清式家具的风格特点开始显现,并且在此之后逐步地完善,开始呈现发展的趋势[2]。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广阔的国土面积,地大物博,木材丰富,对外大门逐渐开放,海外的珍贵木材不断运往国内,制作家具所需要的材料,如大理石、玻璃等储备充足。为了表现清代家具所具有的特点,明式家具传统的各类装饰技艺也在家具上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例如填漆、描金等。

随着国门的不断打开,明代中期西方文化也开始渗透进我国。传教士以传教为目的,逐渐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的科技与文化在各个领域进行渗透,西方的绘画、建筑、装饰等文化也不断涌入。17世纪末到18世纪,欧洲盛行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家具,清代的家具风格受到了欧洲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风格的影响[3]。

1.2 清代家具的用材

在清代,家具的用材非常讲究,材料运用丰富,不过多喜欢用紫檀,其次分别是鸡翅木和花梨等。明朝政府为了得到更加优质的木材,将木材选取范围扩大到了现在的东南亚一带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木材储备也几乎被掏得一干二净。这些木材大部分被存储在皇家,小部分被私商拿到,到了清代中期,皇家存储木材也出现空缺,为此去民间收取私商手中的紫檀。清代人们认为最珍贵的就是紫檀(图1),清代中期往后,因为紫檀木的稀缺,出现了一些私下的现象,不论是哪个级别的朝廷大臣,只要见到紫檀木,便不放过,全部买到供皇室使用,由此可见清代人们对紫檀的热爱程度。

2 清代“三作”家具的出现与发展

在清代早期,家具的风格没有太多改变,依旧是延续了明代的典雅朴素的风格。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中国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一百余年统治。满清的贵族们为了追求奢华的生活,开始大力修建皇家园林,这便是雍正乾隆年间的真实写照。在此期间,皇帝对皇家家具的外形、材质、尺寸、装饰内容、摆放等都要求严格,这也是侧面体现了统治者杰出的才华。工匠为了在家具上显示所谓的皇家威仪,便在家具的外观,雕刻等方面一味追求用料厚实,雕刻精美复杂[4]。

时间来到了雍正至乾隆晚期,清式家具经过了长时间的制作有了属于自己的风格特点,京作、苏作和广作的风格逐渐成为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5]。

2.1“广作”家具特点

广作家具指的是在广州地区制作生产的家具,在清代中后期及民国时期家具领域中独占鳌头。广州地区是清代家具最重要的生产地区,中国文化对外沟通和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口岸也是广州,广州进口了大量的来自南洋国家的珍贵木材,制作家具的原料储备丰富。这些有利的条件得天独厚,广作家具(图2)因此形成了自己的风格[6]。

清代广作家具的特点之一就是木料使用不吝啬,且喜爱大块木材。家具多喜爱使用一块完整木料抠出各种弯曲构件。广式家具讲求一致的特点,在木料使用上喜欢选择一种木料从头到尾使用。在重要的承重位置的处理上,讲究弯曲度不论有多大,喜爱用一块木料挖成制作,尽可能不用拼接法。在广作家具木料的选择上,或为紫檀、红木,全是同一木质,不与其他木料混合使用。广式家具的特点是不加漆饰,这个特点给人实在且素朴的感受。广作家具特点二就是雕刻技艺高超,刀工凌厉精致,打磨巧妙。家具的雕刻受到西方建筑雕刻的影响,出现了部分类似于圆雕的风极,它表现在雕刻的花纹隆起较高。磨工技术及其精细,雕刻的花纹表面圆滑如玉,刀凿的痕迹也近乎无法辨别。因为雕刻的花纹较深,带给人们较强的立体感。在家具雕刻上,除去一部分雕刻的图案纹饰之外,其余的地方就用刀磨平。在当时的雕刻技艺下,虽然板面纹理繁杂,刀具的使用也没法全部发挥能力,但却能处理得较为平整,这是值得赞叹的。广作家具最为突出的就是雕刻的这个特点。特点三便是雕刻样式发生了不小的改变。这是因为西方文化不断渗透,对传统文化有不小的影响。明末清初西方文化对家具工艺的影响开始显现,特别是在雕刻技艺方面,它吸取了西方文化的精华之处。传统花纹还是占据主流,西式图样也开始出现。清代早期,广州地区伴随着各种官营和私营手工业的恢复与发展,家具的发展也随之出现了全新的特点。清式家具与明式家具相比,逐渐形成了新的自己的特色[7]。

2.2“苏作”家具特点

苏作家具讲的是苏州、无锡、常熟和南通周边的广大江南地区所生产的家具。苏作家具拥有漫长的岁月,苏式家具在用料方面来说也是以俊秀而出名[8]。它以流畅的线条感,舒服适宜的尺度而闻名。从古至今,它以优美的造型、流畅的线条、用料和结构合理等特点广受大家喜爱与夸赞。再到清代之后,家具的制作风格伴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开始了注重华丽美观而不注重使用功能的道路。清代苏作家具(图3)特点一就是苏作家具虽然喜爱华丽的装饰,但又提倡节约。苏作家具的宗旨是制作每一件家具都要反复斟酌,精打细算。为了节省木料,尽可能把小件碎料拼接。特点二是苏式家具让人称赞的包镶技术,木材缺乏是当时最大的问题,但木匠们在这种情况下发挥想象,磨练出了新的工艺技术。包镶工艺就是以杂木为基本结构,在杂木上粘贴薄板,粘贴的技术也非常出色,在拐角处没有任何痕迹的破绽。特点三便是清代苏式家具的雕刻注重神似。苏州家具的雕刻技艺刀法熟练,栩栩如生,气韵与层次要分明,要神似,讲求气韵生动。特点四是装饰的题材琳琅满目,多取自历朝历代的名画。折枝花卉图案非常流行,它的谐音便类似于一句吉祥话。苏式的缠枝莲已经成为了一个苏作家具的特征,西方的纹样不是很常见。

2.3“京作”家具特点

京作家具的起源是皇家的宫廷造办处,皇室对精制家具的喜爱深重,需求也非常庞大。京作家具是广式家具和苏式家具的结合,它既能融合苏式家具柔美的线条感,又汲取了广式家具中华丽的特点[9]。清代家具的发展相对于明代来说是范围越来越广阔。清代京作家具(图4)特点一是兼收并蓄,同京剧一样,也是文化融合的产物,表现出线条挺拔,曲直并兼,追求简约朴素自然的风格特点。家具的纹饰图样会根据造型的不同而改变,从而体现不同的古色古韵特点[10-11]。家具从皇家典藏的铜器和石刻艺术上汲取精华,从中提炼并实际运用,使家具发展更加迅速[12]。家具特点二是家具镶嵌的都是奇珍异宝,最为常见的便是金银玉宝石等,表现出皇家贵族的奢华气派。家具特点三是在修饰上,多从皇家收藏的古代玉器铜器上吸取素材,还有一部分吸取了汉代石刻和清代青铜器的精华,灵活地运用到了家具上面,显得庄严肃穆[13-14]。用材方面往往不计较用料多寡,形成了豪华气派的特点[15]。

■图1 清代紫檀龙纹御案

■图2 清代广作家具

■图3 清代苏作家具

■图4 清代京作家具

3 结语

清代家具在家具历史上拥有杰出的贡献,它经历了接近三百年的时间检验,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色彩。与明式家具相比清式家具在意陈设效果,整体上来说造型厚重,体积也宽大,色彩方面比较强烈。由于生产地和风格的不同,便出现了广作,苏作,京作的派别,清代家具的风格更加鲜明,整体性较强。

清式家具在科学性上虽不如明式家具那样出色,外观形态和风格上也具有很多的差异,但从形制和纹饰上更加繁复和奢华,给人留下富贵、华丽的感觉。因此,清式家具在中国家具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依旧十分重要,贡献不小。

猜你喜欢

苏作木料皇家
市委书记赴高新区 专题调研苏作文化工作
鲁班妻子的发明
得造天物 皇家园林艺术
皇家游泳池
3.14惹的“获”
加拿大皇家空军
文雅精致 苏作天工
工巧推苏郡苏作工艺与宫廷
卷首语
丹麦皇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