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灌肠联合芒硝敷脐治疗术后肠梗阻临床分析

2021-01-23袁文斌沈振华孙旭严强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芒硝承气汤浆膜

袁文斌 沈振华 孙旭 严强

术后肠梗阻是普外科疾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占肠梗阻的30%,以小肠梗阻为多见,主要包括炎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及粘连性肠梗阻,而绞窄性肠梗阻较少见[1]。而术后肠梗阻高发因素有手术时间长,术中腹腔神经损伤,腹腔感染严重,浆膜、腹膜面损伤大,粘连体质,全身一般情况差,基础疾病多等,影响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祖国传统医学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治疗时间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尚未得到系统的循证医学支持。本文通过研究复方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芒硝敷脐对术后肠梗阻的治疗效果,为其在临床的运用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00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男53例,女47例;年龄19~86岁,平均56.5岁。粘连性肠梗阻42例,阑尾脓肿17例,阑尾穿孔11例,结肠癌10例,胃穿孔9例,胃癌5例,胰腺癌3例,结肠穿孔3例。A组50例行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B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及芒硝敷脐治疗,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疾病种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2-3]:(1)3周内腹部手术史,尤其是术中广泛分离粘连的患者;(2)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肛门排便、排气停止者;(3)查体见腹膨隆,伴压痛,但腹膜刺激症不明显,腹部扣诊可闻及鼓音,肠鸣音亢进,伴气过水声、金属音或肠鸣音消失者;(4)腹部透视见肠胀气伴有气液平面,B超可见肠间隙积液,CT提示肠腔扩张,积气、积液,肠壁水肿者;(5)排除其他急腹症等。

1.2 治疗方法 (1)A组:禁食,肠外营养、补充水电解质,防止酸碱平衡失调,预防感染,持续胃管减压,应用生长抑素抑制肠道分泌,必要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消肿等。如肛门排气恢复,逐渐恢复饮食,如有绞窄性肠梗阻或出现肠漏等严重并发症的表现,立即手术探查。(2)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1次/d,连续用5d,将250g芒硝碾压成粉并装入布袋敷于脐部,并用腹带固定避免移位,更换2次/d,连用5~7d。复方大承气汤方药组成:厚朴30g,生大黄30g,枳实15g,炒莱菔子10g,赤芍15g,芒硝10g。水煎取汁200ml。

1.3 观察指标 (1)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及肠鸣音;(2)有无腹膜刺激症;(3)腹部立位平片、腹部CT;(4)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疗效。

1.4 疗效标准 治愈:肠梗阻症状体征消失,随访半年内无复发;显效:肠梗阻症状体征消失,随访半年内发作1~2次;好转:肠梗阻症状体征消失,随访半年有>2次复发者;无效:症状体征无解除、改善或加重转手术治疗者。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或%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治疗48h后评价)[n(%)]

2.2 两组患者其它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其它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其它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 n 住院费用(元) 住院天数(d) 治愈例数(n)显效例数(n)好转例数(n)无效例数(n)A组 50 14561.0±774.8 13.5±0.41 40 5 2 3 B组 50 11726.0±557.1 11.6±0.31 47 2 1 0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多因腹内脏器炎症及术中肠管暴露、器械、纱布、浆膜损伤后浆膜化不完全等机械刺激引起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等释放,大量炎症渗出物渗出并沉积在浆膜面上形成粘连的媒介,肠浆膜与邻近的浆膜面粘连,引起肠襻间相互粘连、肠壁炎症、水肿、渗出,导致肠蠕动减弱、无力,肠道狭窄。中医认为,肠梗阻属于“关格”、“便秘”等病证范畴,肠为传化之腑,以通降下行为顺,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胃功能正常,清气才能上升,浊气方能下降,肠梗阻中医理论认为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胃亏虚,标实瘀血、痰浊、寒凝、热结等因素导致肠道气机不通畅。中医治疗包括内服中药治疗以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最常用方剂有大承气汤。

本方中芒硝润燥软坚、清热消肿;大黄泻实滞、消郁结;炒莱菔子消食除满;厚朴行气除胀化湿;枳实除痞消积;赤芍清热凉血;本方中中药联合使用可以攻下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理气除胀、荡涤肠胃。本法中灌肠法使中药直接吸收刺激胃肠蠕动,加速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同时也规避了口服法加重肠梗阻的风险。复方大承气汤对术后早期肠梗阻治疗是多个方面的,包括:(1)有效降低血管活性肽,避免血管活性肽抑制胃肠功能,增强肠管平滑肌自主神经细胞的电兴奋性[4],增加了小肠输送速度,加强肠蠕动,增加肠容积;(2)显著增加胃肠道血流量,改善肠管微循环,促进肠壁的生理功能恢复,而肠蠕动和肠道血液循环的恢复可改变肠内细菌状态,并加速肠内腐败物质排泄及分解,减少毒素吸收入血,同时有利于腹腔渗出物及积液的吸收及炎症细胞析出,加速炎症吸收;(3)降低肠道微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成分渗出,限制炎症的扩散,消除肠道水肿;(4)增加肠蠕动可直接减少术后腹腔内粘连带的形成;(5)该方中所含游离型蒽醌类成分尚具有抑制内毒素产生、减少肠道有害细菌等作用[5]。

脐部穴位又称“神阙穴”,属任脉,与冲脉相交会、与督脉相表里。其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五脏六腑相通,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脐疗是用各种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恢复人体阳气,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体质疗法。现代医学认为,脐周毛细血管网丰富,角质层薄,屏障功能弱,局部用药易吸收。

本资料结果显示,中药灌肠联合芒硝敷脐能有效治疗术后肠梗阻,加速病情恢复,减轻病患痛苦,并减少肠梗阻相关严重并发症。对有高发因素者常规使用该方法,可促进肠功能恢复,减轻腹腔炎症,还能降低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做到未病先防。同时该法相比其它类似方法更有优势,其无并发症、操作方便、患者容易接受,且能优化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治疗模式。

猜你喜欢

芒硝承气汤浆膜
四承气汤思辨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芒硝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论小承气汤非攻下之剂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中国芒硝矿特征与成因简介
CT浆膜高强化征鉴别诊断T3期与T4a期胃癌
胃癌浆膜外侵犯CT征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