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光华印钞厂的烽火岁月

2021-01-22何广华李航

文史春秋 2021年12期
关键词:石印印刷厂光华

何广华 李航

2018年6月19日,一枚1943年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的伍仟圆边币在北京诚轩春拍卖,最终以50.6万元人民币成交。这枚边币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印刷地,它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意义是其他纸币无法比拟的。

边币,系陕甘宁边区银行纸币的简称,是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停发八路军和新四军军饷,对边区实行军事、经济封锁,边区经济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下,由陕甘宁边区政府发行,延安光华印钞厂印制的。

延安光华印钞厂创办于1940年10月,至西北解放的9年时间里,为边区政府印制了各种货币,在发展边区生产,促进边区经济建设,支援抗日前线和解放战争,稳定金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艰难建厂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国共合作协议,陕甘宁边区不设银行,不发行货币,八路军和新四军军饷由国民政府发给。

1937年l0月,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奉命改为陕甘宁边区银行,当时对外未公开,陕甘宁边区银行实际上是个财政支付机关。由于边区市场上流通主币面额较大,圆(元)以下的角、分币非常缺乏。

1938年6月,为适应边区市场货币流通的需要,陕甘宁边区政府授权边区银行以光华商店的资产作保证金,发行贰分、伍分、壹角、貳角和伍角小面额的代价券,作为法币的辅币,并行流通于边区市场,受到边区百姓的欢迎,人们将其称为“光华票”。

1940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自力更生”的口号,边区政府决定在中央印刷厂石印部的基础上成立光华印钞厂(对外称“光华印刷厂”),归边区银行领导,厂址设在延安新市场孤魂沟(今市场沟后沟)。印钞厂下设总务科、会计科、工务科、工会等。科以下有石印股、完成股、号码机股、制版室和压纸房。钞票设计由黄亚光和高秉仁承担,制版雕制商伯衡,书写高秉义,绘画范耀武、薛兆林。这些货币的版式图案,既有浓厚的革命政治色彩,又表现出精湛的艺术水平,充分显示出独立自主的人民政权货币的特征。

为了加强光华印钞厂的技术力量,边区政府先后从中央印刷厂调来技术骨干,从教育厅文化工业社调来曹承宗等18人,不久,又从中央党校、马列学院、八路军印刷厂调来10多人,共有骨干三四十人。曹承宗、高秉仁、范耀武等先后任厂长。

曹承宗,山西蠡县宋家庄村人,1936年11月,因国民党抓捕,在众人掩护下逃往西安,翌年春到达延安;历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税务总局局长、晋察冀边区税务总局局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北行政委员会公路运输总局局长、交通部党组成员、公路总局副局长、交通建筑总公司经理、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驻交通部监察组监察员等职;1978年2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建厂初期,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光华印钞厂仅有五六台石印机、两台脚蹬铅印机;小工具更是少之又少,只有从敌占区带回来的一把尺子、一副圆规、一个放大镜,几十人工作,大家轮流使用。修版的刀是用脚踏车的辐条制作的,描笔用狼毫笔代替。胶辊是用驴皮胶加红糖蒸汽加温液化的土法自制的。印刷用的石板,想尽办法节约使用:用得很薄即将报废的石版,用麻、黄蜡、铁条加厚再使用。刷药纸用的宣纸买不到,就用毛边纸来代替;甘油买不到,就用冰糖和蜂蜜代替;道林纸、钞票纸买不到,就自力更生制造麻纸。就是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建厂当月,工人们就赶印出花纹清楚、工艺精湛的1940年版的伍角和柒角光华商店代价券。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对边区的经济封锁和破坏变本加厉,停发边区的一切经费,边区外援断绝,财政拮据,物资紧缺,贸易停滞,整个经济面临严重危机。为了有力回击国民党对边区的封锁,边区政府于1941年1月30日发布《关于停止法币行使的布告》,决定自即日起停止法币在边区境内流通;同年2月18日宣布发行陕甘宁边区银行币,明令指出边币是边区唯一合法货币;2月22日训令各地、各部门,要求务须用政府法令保证边区内部完全行使边币,不准行使法币及其他货币。

1941年3月,光华印钞厂的工人们克服重重困难,在仅有的五六孔窑洞内进行制版、裁切打号、整点等项工序,成功地印出陕甘宁边区银行的伍圆、拾圆券,解决了边区之急需,后又印制了壹角、贰角、伍拾圆、壹佰圆、贰佰圆、伍佰圆、壹仟圆、伍仟圆等10种面额的边币,成为边区的本位币。

光华印钞厂采用石板印刷技术,基本程序是:在石板上贴上准备好图案的药纸,微干后用强力把药纸上的图案印在石板上,形成凹凸有致的图案;再涂上含酸性的胶液,使图案以外的石质略微酸化;然后浸湿石板,有图案的地方由于未酸化而不沾水,没有图案的部分由于酸化而被水浸湿。工人在石板上滚油墨时,没水的图案部分会被油墨染色,再铺上白纸,加压后图案自然就会印在白纸上,这样钞票的一面便印好了。

印钞机床长120厘米、宽61厘米、总高120厘米,机台中间铸有大梁,梁上装有调整上下松紧的丝杠。机床两内侧各安有3个或4个滑轮,滑轮上面放有手拉拖盘,能前后活动。制好的石印石放在托盘上,托盘后端安有一块柔软的薄皮板,板背面涂上猪油,起润滑作用。拖盘下装有手摇滚动的卷扬机,带动拖盘前后滚动。卷扬机一端安有闸把,压闸撬起盘使企皮和丝杠接触。摇把带动卷扬机推出手拉拖盘,起闸再反向拉回托盘,揭起软企皮,一张正面或背面的24开半成品就印刷好了,正背面分开印。一台石印机由师徒两人操作。

当时延安没有电,全靠人力操作。学徒用力摇动卷扬机,带动承载石印石的托盘,摇1圈,印24开1张,然后用湿抹布擦洗石印1次,勤换水保证质量;师傅主要负责调墨、掌滚上色,压闸抬起闸,前后拉动载石印石的托盘,检查印制质量。这就是印钞车间印钞的全过程。印好的24开大张钞票还要经过初步质量检查,主要是宏观方面检查,如是否有漏印、错印、破损,然后送裁纸车间,将大张裁切成为小张,接下来,再送去号码机房,打印上号码和印章,这样钞票就印刷成功,可以进入流通领域。

“乒乒乒、哗啦啦,我们工人在印刷。白天不休息,夜间还印刷,生活活泼生产(工作)超计划。经济战线我们打先锋,把反动派的分裂、围困都冲垮。团结互助有力量,赶走(那)日寇建设我们的新中华!”这首《光华印刷厂厂歌》,是1940年抗日战争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时光华印刷厂工会俱乐部主任肖煌创作的,一时成为鼓舞士气、增强团结、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受边区群众喜爱。肖煌是1938年由北平奔赴延安的热血青年,毕业于抗大三分校。“乒乒乒”是形容石印工人的油墨皮棍打墨台的声音。“哗啦啦”是形容石印工人在生产时拉底盘的声音。歌曲的开头与结尾用了两个合声:开头的合声是几部机器在操作时发生不同的音响,结尾的合声是用音符来表达和谐、美好、亲切的新中华。

2019年1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系统最后一位老红军战士赵楚在西宁去世,享年104岁。1932年,16岁的赵楚跟随姑父来到陕北瓦窑堡,成为茂盛西商店全盛客店的一名店员。1935年10月,赵楚参加了中央红军,1937年2月入党,先后在林伯渠、贺子珍身边工作过,后在中央财政部当一名票券保管员。

1936年6月,身为印刷技术骨干的赵楚先后在延安中央印刷厂和延安光华印刷厂指导和培养印刷工人。他手把手指导工人严格执行印刷流程,在确保票券印刷质量的前提下,日夜赶制新钞票券,為满足解放区票券流通需求立下汗马功劳。

1943年4月,伴随解放区的扩大、人民生活的稳定和商品贸易的繁荣,新钞票需求量剧增,组织上决定由赵楚以商人的身份前往白区采购印刷纸张。从此,一位山西口音的贩纸商人一次又一次地跨越黄河,穿行在解放区与白区之间,将一批又一批油墨纸张秘密、安全地送抵解放区,这一送就是整整两年。

陕北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纸张运输极其困难,追捕暗杀、与敌周旋、命悬一线是常态。在赵楚接过这个任务前,已经先后有7名同志牺牲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赵楚说:“只要想到新钞能够正常印刷和发行,就什么危险都顾不得了。”

边币防伪

战争期间,大量仿制敌对国的钞票以使其经济紊乱,是兵不血刃击败对方的重要战略之一。早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国就曾经用这种方法,企图达到美元价值急剧缩水的目的。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制造上亿假英镑,用以破坏英国的经济。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向中国投放40多亿伪法币来扰乱中国金融经济。革命根据地一般处于经济落后地区,印制的钞票质量比较粗糙,极易被内外敌人造假。因此,根据地银行和货币印刷机构都很重视在既有的条件下用土办法防止伪钞假票的同时,也采取很多措施,积极做好钞票的防伪打假工作。

边区人民开展了反假币斗争,发行的边币不用铅板,而是用木板刻制,所用木材就是当地产的楮树根和黄杨树根,纸则采用自己生产的土纸。印出的边币虽然有粗制滥造之嫌,但仿造却极难。日本能够仿制印刷精良、防伪严密的美元,仿制这种简陋的边币却是无从下手。

1938年延安光华商店发行的红、绿色花纹图壹角代价券,正面采用绿红套印。1940年延安光华商店发行的红色纺线图伍角代价券,正面有“经理之章”的小方印,发行的紫色山区图七角五分代价券,正面则有两个“经理之章”的小方章。1941年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的蓝色城门图伍圆纸币,正面采用绿蓝套印,发行的灰、褐色楼房图拾圆纸币,正面采用灰、褐套印。

张慕明,陕西佳县勃牛沟村人。1948年初,16岁的他步行到延安参加革命,到光华印钞厂当工人,亲眼见证了该厂的发展壮大,直至退出历史舞台。

《西部金融》2015年第1期刊载的《战争年代的延安光华印刷厂——采访原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发行处处长张慕明》一文中,张慕明这样回忆他参与边币防伪工作的点滴:

刚来厂里时,参加了厂里组织的文化考试,考试的要求很简单,就是默写100个不同的生字。连初小都没上完,自认为是“半文盲”的我一口气写了200字,竟然被认为是厂里的“文化人”。也因此,我有幸参与到防伪工作,被股长委以重任,指定为防伪小组长。为了做好防伪工作,股长给防伪小组配备了一套票样(这套票样一直保留到1988年我任分行钱币学会副会长时,响应号召,将这套宝贵的票样无偿地捐给了钱币学会)。除此之外,股长还将当时光华印刷厂的钞票的防伪秘密告诉了防伪小组。那就是在光华印刷厂印刷的边币的背面花朵图案中隐藏了“光华”两个字。这是光华印钞的暗记,若没有这两个字就是伪票。并按照保密规定,让大家将其作为机密严格保密。

防伪小组主要由3人组成,为了做好防伪工作,防伪小组成员经常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去李家渠镇明察暗访。一次我带领另一名同志在镇上发现了一张没有号码和印章的钞票,从纸张和印刷工艺上看,肯定是光华印刷厂的产品。出于谨慎原则,我们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先兑换了这张钞票,汇报领导后,引起了高度重视。

原来,就在不久前,工厂里发生了钞票短缺事件。厂里迅速将怀疑对象锁定在裁切车间。经过清查,是厂里裁切车间一名工人偷盗的,共偷窃了50万元(折合人民币50元)。大家对他进行批判斗争,骂他为工人阶级的叛徒。后来,被送往县政府劳动改造半年后才重新回到厂里。事后,领导对于防伪小组给予了表扬和肯定。

印钞厂最贵重的东西就是印钞的石头,即石印石。石印石是一种纯净、均匀、含多量碳酸钙的天然石灰岩石,具有细致的微晶孔隙,最优质的石印石产于德国巴伐利亚索尔霍芬地区,国内石印石较好的有四川的红油石、湖北的松滋石。由于国民党政府对解放区封锁禁运,每一块石印石都是从国外进口或从国统区历尽艰难、辗转多次运送到解放区的。

据说,有一块石印石还是周恩来副主席在国统区八路军办事处工作时从英国进口来的。全厂上下对石印石都很重视,对石印石的使用有一套专门的规定,以确保石印石的安全。例如换版搬运时,规定必须两人抬,不能抱或背。如此珍贵的石印石,工人们视为生命,使用过程中,都是小心翼翼的。

但是,就在印钞最紧张的时候,还是出了问题。一位工人从制版房抬来石印板,试机时不小心把石印板中间压断了,这位工人一下子瘫倒在地号啕大哭,嘴里连连说:“对不起革命,对不起党,对不起领导,请组织处分我。”虽然不是主观原因造成的事故,但是这位工人非常自责,接连几天都是没精打采的,茶饭不思,见人不说话。这件事给全厂工人的教育意义很大,大家在工作中更加小心,极力避免再次出现这种差错。

转战延安

1946年8月2日,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飞机轰炸延安。中共中央决定,光华印钞厂随同陕甘宁边区金银库一起转移到志丹县城原红军大学旧址。光华印钞厂接到命令后,立即拆卸机器,连同印刷材料及成品、半成品装箱,用毛驴驮上,向志丹县转移。

到达志丹县后,新的工作场所条件十分艰苦。一孔窑洞既是工作间又是宿舍,工人们睡觉前总要先盖好眼睛,以免被窑洞上掉下来的沙子打伤。广大职工没有被困难吓倒,仅用五六天时间就安装好机器,重新投入生产。

l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延安。14日,胡宗南指挥7个师15万兵力,大举向陕北解放区进犯。19日,光华印钞厂接到上级指示,向东转移。23日,到达安塞县。25日,经子长县到马家坪。4月16日,该厂又接到上级指示,东渡黄河。5月10日,工厂在临县的大禹村恢复生产,后又转移到临县都督村生产。厂长范耀武写信给陕甘宁边区银行总行称,根据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一定要搬到安全地方的意见,选定临县大禹村。工人4月29日开始搬迁,30日就将碛口的东西转移到大禹村,完成组装机器;人员5月1日开始陆续到达,全厂人员6日到齐;5月10日,印刷厂全部开工。

光华印刷厂对外宣称是印刷厂,对内是印钞厂。边区政府非常重视印钞厂的安全保卫和保密工作,专门派了一排士兵来保护工厂安全。每间宿舍有七八人,并给每间宿舍配了1支步枪、子弹5发。各个操作车间,在非工作时间,即使是厂内职工,没事也不得进车间。工人们的保密意识也很强,边区政府林伯渠主席慰问参观生产车间时,老工人马近福在门口就没让他的警卫员进入。

大禹村的张万启当时在县公安局上班,偶尔回到村里,但不能接近厂里。他爬到自家的枣树上摘枣,听到隆隆的响声(当时不懂是啥声音,现在想来那正是印钞的机器声),看到人们把印好的东西搬到秦乃旺家院里。

秦乃旺当时5岁,他家的窑洞就是印钞厂。厂里在山圪垯上挖了圆坑,人跳进去外露半截身体,士兵轮流在两个圪垯上站岗,巷子口和大门外都有站岗的,不让他们接近。厂里撤离后,他们搬回来住,脚底下都是颜料,红色、蓝色、绿色等各种颜色,颜料钵子很多。现在看来,颜料是印钞用的。

老乡回忆,工厂搬走之前,人们带走好多东西,他们也不知道啥时候存放在这里的,只见好多驴驮着重重的东西,据说是窑洞里的金银。

延安收复后,光华印钞厂于1948年七八月间从山西临县都督村返回延安,厂址选在李家渠拐峁村。重建条件很艰苦,没有厂房,机器安装在窑洞进行生产;没有餐厅,就地就餐;边建设边生产,没有耽搁生产任务。

这其中还发生了一件趣事。由于战乱刚结束,延安到处是房倒屋塌,颓垣断壁。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印钞厂决定拆敌人留下的炮楼材料盖厂房。但是因回延安的机关多,很多人都没有房子住,出现了抢拆炮楼的现象。印刷厂决定派工务科长孟立贞去边区联防司令部汇报。孟立贞找到贺龙司令员,说明情况后,贺龙说,拐峁周围炮楼的材料就给光华印钞厂,哪个单位也不准拆,并当即指示警卫营派人保护印钞厂拆炮楼。

在贺龙的关怀下,印钞厂顺利恢复生产。新建的光华印钞厂设在山根下半平半坡的丘林地,面积有30多亩,在对原有的20多孔旧石窑洞和数间房子进行重新修建的基础上,按照功能分别划分为厂房、宿舍、厨房、食堂与会议两用的简易大厅、篮球场等。厂外有一条小河,常年河水不断,职工洗衣服、洗澡全靠它。当时全厂职工已经有130多人。

光华印钞厂从成立起,整个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中央首长的亲切关怀。1941年,光华印钞厂雕刻技师商伯衡被评为陕甘宁边区劳動英雄,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皖南事变后,由于工作需要,原有的号码机已不适应工作的需要,无法打号,钞票无法出厂,周恩来托人从重庆为光华印钞厂送来7位数号码机,可谓雪中送炭;朱德、林伯渠等领导人也都对光华印钞厂的成长给予亲切的关怀。

陕甘宁边区银行的需求量一直很大,特别是l948年后,光华印钞厂的日产量由50捆增加到200捆,全厂只有14台石印机和3台号码机,其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当时厂里提出“不怕苦不怕累,支援解放大西北”的口号,工人加班加点超量生产,每天劳动时间都在14至16小时,没有一人喊累叫苦。为了保证印钞的顺利进行,厂里给晚上加班的工人提供一顿加餐,一般都是稀面条,这可是当时最好的待遇。

在劳动生产最紧张时,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来厂视察、慰问工人。

看到林主席,石印机车间的工人异常激动,一边加紧工作,一边向林主席问好。大家受到了鼓舞。石印股股长薛正国感动地说:“为了早日胜利,我要推迟结婚,解放大西北后再完婚。”

为了保证票币印刷质量,厂里每月底召开全厂大会,对所印的钞票评比一次,宣布统计数据内容。具体评比项目有底纹、票面、废品、工作量等,以底纹清楚、票面干净美观、废品少,超额完成印钞量等为指标,相互评比,对前3名给予奖励。

当时边区都是供给制,光华印钞厂的工人还都有津贴待遇,学徒每月3万元(折合人民币3元),老工人5万元(折合人民币5元),厂长7万元(折合人民币7元),大家在政治经济上一律平等。

紧张工作之余,为了活跃职工业余生活,厂里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每天早晨集体学习1小时文化课,当时只有一本书,由股长讲,工人记。学习认真、学字多的工人获奖励1支铅笔和1本本子;周末组织职工打篮球、跳舞、猜谜语、讲革命故事,表演自己编的节目等活动。逢新年春节,厂里还组织秧歌队去李家渠镇进行拜年汇演,职工表演的节目如《妻送夫上前线》和《抓特务》,深受欢迎和好评。

奉命关闭

1947年3月,边区银行撤离延安。同年10月,根据战争形势需要,陕甘宁边区银行与晋绥边区的西北农民银行合并,统称西北农民银行,隶属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

1948年l0月,根据上级的指示和战争发展的需要,光华印钞厂在延安印制出第一套人民币,品种为伍圆“水牛图”,今天该钞已被公认为第一套人民币的“十二大珍钞”之一。

1948年11月22日,华北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同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成立,印制了全国统一流通的第一套人民币。边币光荣地完成了其历史使命,退出流通领域,光华印钞厂奉命关闭,人员分流各地。文

猜你喜欢

石印印刷厂光华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作曲家邓光华简介
我与《齐白石三百石印》的情缘
点亮生命的光华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How to expand the corpus of spoken English
上海近代石印书业的分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