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运动与游戏策略的幼儿园家具设计研究

2021-01-22李学超曾山

设计 2021年1期
关键词:家具设计学前儿童幼儿园

李学超 曾山

关键词:幼儿园 学前儿童 发展心理学 运动与游戏 家具设计

引言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二胎政策的实行,带动幼儿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随着家庭和社会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幼儿园基础设施与环境创设已成为家长择园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其教育理念、办园水平的外显形式。作为园所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家具设计不应只是简单通过形式与装饰去体现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更要挖掘其功能的特殊性与多重性。

3至6周岁的学前儿童是幼儿园家具的主要用户,运动与游戏是其成长与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于发展(儿童)心理学,探索幼儿园家具设计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运动与游戏策略的幼儿园家具设计新方法,以促进儿童、环境、同伴三者之间的积极互动,推动形成有益于儿童发展的教育性环境,在生理、认知和社会心理等方面促进儿童发展。

一、运动与游戏策略和幼儿园家具设计的关系

(一)学前儿童的发展特征:学前儿童的发展特征一般可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心理发展三个方面[1] 。“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各方面的发展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促进儿童全面成长。

1.生理发展特征: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特征主要包括身体和大脑的发育、感知觉能力、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的发展与健康。学前儿童动作、平衡能力变化明显,能够进行相应的游戏活动[2] 。同一年龄段的男孩与女孩之间的身高、体重差异不明显。

2.认知发展特征: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征主要包括学习、记忆、语言、道德推理、创造性、艺术感与美感等方面,并与生理、社会和情感发展紧密相关。学前儿童对周边事物充满了好奇,开始更多地将自己作为思考的对象,“客我”不断扩张。3岁的儿童会常常使用“要”、“想”等字提及自己的心理状态,表明其内在意识不断清晰。

3.社会心理发展特征:学前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特征主要包括独立思考、个人意识、人际交流、协作精神等方面。学前儿童初步产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开始形成社会意识并成群结伴地玩耍,从而建立起人际关系,培养社交、协作能力,同时规则意识开始成形。

(二)不同类型的运动与游戏对儿童的促进作用:运动与游戏对于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运动一般是指各种锻炼身体的活动,一种具有玩耍性质的体育项目[3] 。而游戏是指儿童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从一定规则,伴有愉悦情绪,自发、自愿进行的有序活动[4] 。幼儿园中的运动与游戏大多相互融合,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社会性特征,运动通常采用游戏的形式,而游戏也常包含运动的元素。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幼儿园运动与游戏共同促进学前儿童的生理、认知和社会心理发展。

依据活动内容,幼儿园的运动与游戏可总结为四大类:活动型、创作型、智力型、扮演型,不同的运动与游戏类型能够针对性地促进学前儿童不同的发展特征(图1)。(1)生理层面:学前儿童进行各类运动与游戏利于促进粗大动作和精细运动的发展,提升运动技能和感知能力[5],而动作技能的早期获得有助于提高学前儿童体质[6] 和产生自我效能感;(2)认知层面:进行多种运动与游戏能够推动儿童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激发对问题的探究与思考,促进培养探索精神等多种良好品质[7] ;(3)社会心理层面:学前儿童通过运动与游戏发展动作、语言等社会技能,建立并增强自尊,逐步理解人际关系,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为今后的生活角色做好准备。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学前儿童的影响:幼儿园环境条件具有一定的教育性,直接或间接影响学前儿童的发展,由此与儿童成长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在考量学前儿童与幼儿园环境的关系时,应当明确将学前儿童发展作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而后思考何种环境利于儿童发展,而不是直接进行教育环境设计。由此基于儿童爱玩好动的天性,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当具有较为明显的运动与游戏特征。然而,由于安全、经费、幼师素质等因素,目前很多幼儿园环境尚未能很好地满足儿童在该方面的需求。

家具是幼儿园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园所教育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学前儿童与幼儿园环境的有机联系。正处于建立对周边环境基本认知阶段的学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一定的道具来辅助。幼儿园家具与其他玩具、工具、材料等共同构成园中的物质条件,支持和引导学前儿童自主操作、交往、探索和表达,由此促进儿童自主学习与发展[8] 。幼儿园家具的形态、色彩、功能、材料等实物特征直接影响学前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并对其心理情绪、活动水平、性格个性、人际关系等非智力因素产生影响。因此设计符合学前儿童运动与游戏需求的幼儿园家具、提升园所环境创设水平,对于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运动与游戏策略的幼儿园家具特征分析

一方面,幼儿园需要满足学前儿童在园的生活、教育、游戏等需要,并营造适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物质条件和育人环境[8] 。另一方面,鉴于学前儿童的特殊心理,家具设计应充分考虑在使用过程中,儿童在与家具发生互动时所表现出的倾向性游戏行为[9] 。行为引导型家具可有效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和智力发展[10] ,融入情感化设计的家具也能够对学前儿童的智力、情绪、审美、人格、创造力等方面产生功用[11] 。因此,基于运动与游戏的设计策略,某些幼儿园家具在安全舒适的基础上,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玩具特征、运动特征、创造特征、群体互动特征、情绪表达特征。

(一)玩具特征:由于儿童的注意力难以持久,基于运动与游戏策略的幼儿园家具需同时扮演“玩具”或“教具”的角色。国内部分研究人员将其趣味性分为稚趣和意趣两个层次,强调把儿童家具的设计与儿童的理解力紧密结合起來,赋予家具更多的新奇性、游戏性和幽默性。由此幼儿园家具需要包含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的趣味性[12] ,以激发儿童与家具、同伴互动的欲望,并满足其愉悦和审美的心理需求。

(二)运动特征:基于运动与游戏的幼儿园家具应当能够辅助、引导、促进儿童进行特定的运动。运动难度不应超出儿童能力范围,又需要具备一定的挑战性,使其能够自如地与环境互动,而无须受到外部预设任务的压力。通过家具的目的性动作引导和无意识行为动作引导,可促进儿童感知觉能力、粗大动作、精细动作等多种动作技能的发展。

(三)创造特征:基于运动与游戏策略的幼儿园家具,应当能够引导、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通过家具自身的功能设置帮助儿童表达其创造性的想法,提升其成就感。如模块化家具可引导儿童创造多种形态样式。具有创造性特征的幼儿园家具利于提升儿童对其创造结果的认可度和自信心,增强儿童在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

(四)群体互动特征:群体互动特征体现在集体活动中,是幼儿园家具显著区别于家庭儿童家具的特征。由于学前儿童逐步出现与他人交流、嬉戏的欲望[13] ,基于运动与游戏策略的幼儿园家具,应当允许儿童以自己的个性特点与他人交往互动,并且能够承载多人活动和集体协作,支持和鼓励儿童行为方式的多样化和对环境的主动驾驭和掌控[14] 。在使用家具的过程中,儿童之间、儿童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可逐步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群体规范、认识社会角色、提高交往技能、发展语言社会性情感等[15] ,推动其社会心理的发展。

(五)情绪表达特征:基于运动与游戏的幼儿园家具应当允许学前儿童在玩耍与互动中表达情绪,并引导其认识情绪。学前儿童的情绪是对生活体验与感受的反映。学前儿童在幼儿园与其他同伴的友谊关系中以及进行运动与游戏活动中时,会基于人的社会属性自然产生喜悦、悲伤、气愤、焦虑、恐惧等多种情绪。儿童有自由展示个性的需求,正确认知与合理表达不同情绪有利于儿童人格的构建。

三、基于运动与游戏策略的幼儿园家具设计方法

不同的运动与游戏能够促进学前儿童不同层面的发展。具有相关特征的幼儿园家具同样可发挥相应的促进作用。基于运动与游戏策略的幼儿园家具的五个特征协调统一,在家具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儿童发展需求应该有所突出(图2)。

(一)促进生理发展的设计方法:基于运动与游戏策略的幼儿园家具设计,在促进学前儿童生理发展方面,需融合活动型游戏和创作型游戏,突出家具的运动特征、玩具特征和创造特征。

在运动特征方面,幼儿园家具应当具有可供抬、搬、跳等动作的功能。家具重量需要在学前儿童可承受范围内,由此进一步考量家具的材质和结构。同时幼儿园家具应尽量避免棱角,有效降低在进行粗大活动时儿童受伤的可能。家具可添加适于儿童进行重复练习协调动作的部件,如积木、插接等元素的应用,提升手-眼以及各部位肌肉之间的协调性。

在玩具特征和创造特征方面,幼儿园家具注重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通过功能、形态、组合、色彩、材质的多样性来提升趣味性。家具设计元素可来源于传统民间文化、多种儿童产品、童年游戏与故事、卡通动漫与电子游戏、仿生设计等。如模块化家具不仅利于丰富儿童的使用方式,在多种搭配方式中感受不同形态、色彩、材质,还能够促进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展,提升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便于幼儿园的管理与收纳。

(二)促进认知发展的设计方法:基于运动与游戏策略的幼儿园家具,在促进学前儿童生理发展方面,可重点融合创作型游戏和智力型游戏,突出家具的玩具特征、创造特征和群体互动特征。

幼儿园家具应当具备可供儿童发展认知的丰富元素。家具将自然界中的某些原理和特征应用到儿童世界,引导儿童产生美好的联想与情感的共鸣,并在使用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语言能力。如通过促进儿童进行不同家具部件的分解、组合、重构等行为,提升对于空间、结构的认知,以及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时,家具可成为儿童进行角色活动中的道具或布景。

幼儿园家具可培养学前儿童的艺术与审美水平。儿童对于美丑没有清晰的概念,因此要使儿童接触到“美”,逐渐形成“美”的概念。通过不同形态、材料、色彩等元素的应用引发儿童的联想,供儿童进行模仿、区分、描述、仿制等活动,并体验其中的不同情感。家具也应当便利儿童进行涂鸦类型的活动,及时表达天马行空的想法,便于教师进一步引导。

(三)促进社会心理发展的设计方法:基于运动与游戏策略的幼儿园家具在促进学前儿童社会心理发展方面应当重点融合扮演型游戏,突出家具的玩具特征、群体互动特征和情绪表达特征。

相较于1-3岁阶段,4-6岁的学前儿童开始进入一系列社交关系,扮演不同角色,并随着个人兴趣的融合,扮演行为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儿童是独立于家长的个体,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种类丰富的道具辅助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利于儿童发展独立、完善的人格。幼儿园家具应当能够辅助学前儿童之间的日常互动和角色扮演,通过应用生活场景中的元素来模拟环境,构建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并易于操作,使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体验不同的情绪和社会关系,并从中感受到快乐。在鼓励合作的同时,体现个人能力的培养。此外也应考虑部分学前儿童独自游戏的倾向,设置相应的建造内容,使其可以自娱自乐。

四、基于运动与游戏策略的幼儿园家具设计应用示例

(一)幼儿园家具设计任务拟定

基于运动与游戏策略的角度,进行幼儿园家具设计任务的拟定。首先,家具设计目标设定为:促进学前儿童生理发展和社会心理发展。其次,设置子任务,包括:(1)便于开展运动与游戏,通过家具使用锻炼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促进生理发展;(2)具有趣味性,培养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和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在使用过程中提升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沟通协作等品质;(3)配合相应的幼儿园课程,并具有一定的成长性,符合可持续设计的理念,能够较好地适应3-6岁儿童的成长变化。

(二)幼儿园家具设计方法应用

依据以上设计子任务,家具功能定位为:形态创造功能、可成長性与自收纳功能、情绪表达功能。综合应用上文提出的方法(图3),进行幼儿园家具方案设计(图4)。设计方案:由正六边形演化而来,内部三个软包几何坐凳收纳于正六边形木质外框中。

1.形态创造功能

设计说明:主要应用促进生理发展的设计方法,引导学前儿童进行形态创造。家具的几何坐凳能够单独使用(图5)或组合为不同形态。外框的三个侧面上分别有三角形、菱形、圆形的孔洞(图6),契合坐凳侧面把手,使收纳坐凳时更加稳固。

设计要点:(1)可供儿童在群体互动中创造出多种家具形态;(2)可用于相关游戏的环境创设;(3)促进粗大动作和交际协作能力的发展;(4)通过形态变化增加家具的趣味性。

2.可成长性与自收纳功能

设计说明:主要应用促进认知发展的设计方法,引导学前儿童探索家具结构。坐凳背面的接口(图7)能够插接支撑脚调整高度。在梯形坐凳设置内嵌收纳柜,可收纳一套六边形家具的所有支撑脚。收纳柜门采用按壓式开关,柜门内部采用铰链连接,防止意外打开。

设计要点:(1)通过高度调整实现家具的可成长性;(2)通过坐凳与支撑脚的收纳,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收纳整理意识;(3)通过收纳行为促进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

3.情绪表达功能

设计说明:主要应用促进认知和社会心理发展的设计方法,辅助儿童开展集体活动。设计了拟人化表情,表情位置由正六边形切分而来(图8),以眼睛和嘴部的抽象画法为基本元素,通过魔术贴相结合。坐凳与表情元素的自由组合会产生丰富的表情变化,进而表达不同的情绪,如惊讶、期待、沮丧、生气等。

设计要点:(1)引导学前儿童对于情绪的认识和感知;(2)教师可引导学前儿童创造、添加更多有趣的表情元素,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进一步探索对于情绪的认知。

结语

本文通过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运动与游戏特征、幼儿园家具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探索了学前儿童在幼儿园活动区域与家具交互的多种可能性,提出了基于运动与游戏策略的家具设计特征,以及促进儿童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心理发展的设计方法。并将该策略与方法加以应用,设计出幼儿园家具一套,使用于幼儿园室内公区。通过灵活的使用方式和丰富的表情变化,以实现家具的形态创造功能、可成长性与自收纳功能、情绪表达功能。启发儿童积极探索家具的形式与功能,促进儿童生理与心理的多方面发展。

此外,基于儿童智力开发和情感培养的功能性设计、与幼儿园课程结合的游戏性设计、基于品牌主题的系列家具设计不失为未来幼儿园家具的设计方向。幼儿园不同功能分区中的家具设计仍需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家具设计学前儿童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沙翁间隔棋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家具设计课程改革与研究
基于连接工艺的实木家具设计研究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初探
民间艺术引入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