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AFP、PIVKA-Ⅱ、GGT、GGT/ALT检测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2021-01-22程书平李明谭诗云

山东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肝病筛查肝癌

程书平,李明,谭诗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430060

原发性肝癌(PH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肝细胞癌(HCC)最为常见,大约占90%[1]。在全球范围内,PHC 是仅次于肺癌、大肠癌和胃癌的第四大癌症死亡原因,且发病率逐年上升[2],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我国PHC 疾病负担形势严峻,根据 GLOBOCAN 报道[3],2015 年中国PHC 发病率约为27.6/10 万,粗病死率约为25.9/10万,其粗病死率是全球平均水平(10.2/10 万)的2.54 倍。早期PHC 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起病隐匿,因此,对高危人群实施肝癌筛查尤为关键。血清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合理的早期肿瘤筛查措施,具有较CT/MRI 和病理活检方便、经济、创伤小等优点。血清甲胎蛋白(AFP)是目前用于诊断PHC常用肿瘤标志物之一,它不仅可以用于诊断PHC,也可用于监测肿瘤治疗效果。但临床实践发现AFP 敏感性较差,高达 40%的 PHC 患者的 AFP 水平是正常的[4]。因此,为了提高发现早期PHC 的能力,需要联合更多可靠的血清标志物。有研究报道,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可用于早期PHC 的诊断,并可作为微血管侵袭的预测标记物,联合AFP 可以提高对PHC 的诊断效能[5]。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谷丙转氨酶(ALT)是临床用来评估肝功能的常用指标,有研究发现GGT 水平和GGT/ALT 比值对早期PHC 有一定的诊断价值[6]。本研究通过对PHC、肝硬化(LC)、慢性肝炎(CH)患者和健康者血清AFP、PIVKA-Ⅱ、GGT、GGT/ALT进行分析,探讨各血清指标单项和联合检测对早期PHC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因PHC、LC、CH 住院患者,按照研究目的分为四组。①PHC 组。PHC 患者87例,男71 例、女 16 例,年龄 27~77(53.86±11.17)岁。80例乙肝病毒感染,其中重叠血吸虫感染2例,重叠丙肝病毒感染1 例;酒精性肝病3 例,其中合并血吸虫感染1 例;丙肝病毒和血吸虫感染各1 例;2 例无明确病因。有70 例PHC 患者同时合并LC。Child-Pugh 肝功能分级,A 级 61 例,B 级 18 例,C 级 8 例。所有PHC 患者诊断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 年版)》[1]。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同时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依据中国肝癌分期(CNLC)[1],将PHC 分为早期PHC(Ⅰ期)、中晚期PHC(Ⅱ、Ⅲ期)。②LC组。LC患者66例,男52例、女14例,年龄24~80(54.71±11.46)岁。乙肝病毒感染 50 例,丙肝病毒感染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6例,酒精性肝病2例,不明病因2 例。LC 诊断符合《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7]。③CH组。CH患者100例,男 82 例、女 18 例,年龄 34~75(51.21±10.14)岁。乙肝病毒感染84例,丙肝病毒感染16例。慢性病毒肝炎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的慢性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2015 年版)[8-9]。④对照组。门诊体检健康者43 例,排除肝胆良恶性疾病,其中男34 例、女9例,年龄22~76(54.23±13.47)岁。四组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均未使用华法林、维生素K 拮抗剂。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 血清 AFP、PIVKA-Ⅱ、GGT、GGT/ALT 检测方法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早晨空腹静脉血5 mL,3 500 r/min 离心5 min 收集血清待检。采用日本Lumipulse G1200 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PIVKA-Ⅱ(参考值<40 mAu/mL);采用西门子CentaurXP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AFP(参考值0~8.1 ng/mL);使用由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GGT、ALT 等肝功能指标,GGT、ALT 参考值分别为7~45、7~40 U/L,GGT/ALT>2.5 为阳性。所有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 统计软件。采用Kolmogorov-Smirnov 检验对 AFP、PIVKA-Ⅱ、GGT、GGT/ALT 检测值进行正态分布检验,非正态分布数值使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两组间和多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和Kruskal-WallisH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使 用 软 件 MedCalc 19.07 绘 制 AFP、PIVKA-Ⅱ 、GGT、GGT/ALT 单项和联合诊断PHC 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Spearman 相关系数来表示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血清 AFP、PIVKA-Ⅱ、GGT、GGT/ALT 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AFP、PIVKA-Ⅱ、GGT、GGT/ALT水平比较[M(P25~P75)]

2.2 血清 AFP、PIVKA-Ⅱ、GGT、GGT/ALT 水平与PH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见表2、3。

2.3 各组血清 AFP、PIVKA-Ⅱ、GGT、GGT/ALT 阳性率比较 见表4。

2.4 血清 AFP、PIVKA-Ⅱ、GGT、GGT/ALT 单独和联合对PHC的诊断价值 见表5。

2.5 血清 AFP、PIVKA-Ⅱ、GGT、GGT/ALT 单独和联合诊断 PHC 的 ROC 曲线 以 LC 组、CH 组和对照组为参照,绘制 AFP、PIVKA-Ⅱ、GGT、GGT/ALT 单项和联合诊断PHC的ROC曲线,结果见表6。

2.6 血清 AFP、PIVKA-Ⅱ、GGT、GGT/ALT 之间相关性 血清 AFP 与 PIVKA-Ⅱ、GGT、GGT/ALT 呈正相关(r分别为 0.388、0.484、0.230,P均<0.05);PIVKA-Ⅱ与 GGT、GGT/ALT 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9、0.338,P均<0.05);GGT 和 GGT/ALT 呈正相关(r=0.785,P<0.05)。

3 讨论

我国肝炎病毒(主要为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人群基数庞大,全球每年约有一半的新发和死亡PHC病例来自我国[2]。2015 年我国癌症中心报道[10],PHC 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四(37.0 万例),在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中排第二(32.6 万例)。我国PHC 病死率高与PHC 确诊时的分期密切相关,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发展成中晚期PHC,此时失去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机会,患者预后极差,PHC 患者5年生存期仅为12.1%[11]。对于早期PHC 患者,通过手术切除、肝移植或局部射频消融等综合治疗后,5 年生存率可以达到50%以上[12],因此,早期干预肿瘤可 以 明 显 改 善 患 者 的 预 后 。 大 量 研 究[4,12]证实,PHC 大多是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首先由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酒精、自身免疫等病因导致CH,再逐渐发展为LC,最终肝细胞发生癌变,这是进展为PHC 的经典过程。因此,对CH 及LC 这些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PHC 的意义重大,可以早期发现并改善患者预后。目前,各指南推荐血清AFP 联合肝脏B 超的筛查策略,但B 超质量受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及患者肥胖的影响,其质量不够理想[4];血清AFP 因无创及简单高效备受重视,血清AFP 广泛运用于PHC 早期的筛查。但有研究[4-5]报道,其灵敏度仅为60%~70%,且在慢性肝病和其他肿瘤等疾病也呈阳性,容易导致漏诊和误诊。因此,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13]和欧洲肝病研究协会(EASL)[14]不再推荐血清 AFP 用于 PHC 筛查和诊断,今后需寻求更可靠的血清标志物来弥补AFP 的不足。

表2 血清AFP、PIVKA-Ⅱ水平与PH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M(P25~P75)]

表3 血清GGT、GGT/ALT水平与PH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M(P25~P75)]

表4 各组血清AFP、PIVKA-Ⅱ、GGT、GGT/ALT阳性率比较[例(%)]

表5 血清AFP、PIVKA-Ⅱ、GGT、GGT/ALT单独和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价值(%)

AFP 是卵黄囊和胎儿肝脏产生的血清糖蛋白。胎儿和孕妇血清AFP 水平较高,胎儿出生后逐渐下降,正常成人血清AFP 处于低水平,当肝脏细胞发生癌变或肝癌复发时,血清AFP 会快速增高。因此,AFP 常用于PHC 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但有研究报道,有将近30%~40%的PHC 患者AFP 阴性,其灵敏度及特异度不够理想[4]。本研究发现,AFP 最佳截断值为 10.40 ng/mL 时,其诊断 PHC 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19、73.56%、80.86%,均低于PIVKA-Ⅱ。同时还发现血清AFP与PHC 患者肿瘤个数、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密切相关,与Child-Pugh 分级、远处转移及CNLC 分期无关,这与 TANGKIJVANICH 等[15]和 TOADER 等[16]研究结果大致相似,但 LIU 等[17]认为 PHC 巴塞罗那分期与AFP 水平相关,今后需大样本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PHC患者由于缺乏维生素K依赖性γ-谷氨酰羧化酶,肝癌细胞未能将这些谷氨酸残基完全羧化为谷氨酰胺残基,导致生成大量不能与钙离子结合的PIVKA-Ⅱ。LIEBMAN 等[18]报道血清 PIVKA-Ⅱ水平与PHC 密切相关。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报道显示血清PIVKA-Ⅱ对于PHC的诊断优于AFP,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诊断 PHC 的灵敏度和特异度[5,19],本研究结果与此一致。同时还发现,血清PIVKA-Ⅱ与 Child-Pugh 分级、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CNLC 分期有关,这与既往研究[19-20]结果大致相似。但有报道,PIVKA-Ⅱ水平与远处转移有关[20],本研究与此矛盾,可能与纳入转移PHC患者较少有关。

GGT、ALT 是临床常用肝脏损伤血清指标,长期大量饮酒也会导致GGT 升高。近年来发现,GGT 是某些炎症因子的产物,其介导的活性氧(ROS)可能促进肿瘤进展[21]。有研究[6]报道,血清GGT 和GGT/ALT比值的测定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一定价值,但假阳性率高。本研究发现,GGT 及GGT/ALT对PHC 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GGT 的特异度为48.33%,GGT/ALT 的灵敏度为54.02%,两者单独诊断PHC 价值均低于AFP 及PIVKA-Ⅱ,四项指标联合诊断PHC 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95.40%、98.56%。通过对PHC 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发现GGT 与肿瘤个数、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远处转移、CNLC 分期有关,这与 ZHANG 等[22]部分结果一致。GGT/ALT与上述临床病理特点无关。

综上所述,单独检测时PIVKA-Ⅱ对PHC的诊断价值最高,联合AFP、GGT、GGT/ALT 可进一步提高对PHC的诊断能力。

表6 血清AFP、PIVKA-Ⅱ、GGT、GGT/ALT单独和联合诊断PHC的ROC曲线分析

猜你喜欢

肝病筛查肝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任何类型的咖啡都或能降低慢性肝病风险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应该如何准确划定产前遗传筛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