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1-22宋山峰李英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出院效能护士

宋山峰,李英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 pathy,ICM)为冠心病晚期常见综合征,患者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弥漫性纤维化,多伴有负性情绪,自我效能较低,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相关研究指出,配合护理服务可缓解ICM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依从性,有助于改善其预后[1]。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是一种新型护理服务,通过微信平台在患者出院后继续实施护理,可延长护理时间,提高服务质量[2]。本研究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ICM患者,观察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2例ICM患者,按照建档时间分组,各46例。对照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52~81岁,平均(66.85±3.79)岁;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18例,Ⅳ级28例;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8例,高中或初中29例,小学及以下9例。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53~79岁,平均(68.13±3.84)岁;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19例,Ⅳ级27例;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7例,高中或初中28例,小学及以下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ICM的诊断标准[2];(2)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3)神志清楚、无交流障碍;(4)无精神病家族史;(5)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不全;(2)伴有心绞痛;(3)有栓塞史;(4)智力障碍、不配合研究。

1.3 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常规ICM延伸护理,包括出院前告知其居家护理注意事项,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叮嘱患者仔细查看,引导其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耐心解决患者提出问题,给予用药指导,详细讲解药物用法及用量,告知其不良反应的表现。每月电话随访1次,询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及存在问题。

1.3.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1)成立ICM微信延伸护理服务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医生、心理咨询师、营养师、护士,均熟练掌握微信延伸护理内容,熟悉微信操作。(2)建立“ICM互助之家”微信群,患者出院前加入此群,护士每日定时于群内发送用药提醒,患者按时用药后于群内打卡,护士负责监督。护士每周五在群内发送科学规范、简短通俗的ICM自我护理小知识,医生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心理咨询师每周三在群内发送情绪管理方法,营养师每周一在群内发送膳食食谱推荐表。每周五晚上8:00护士在群内进行微信随访,要求患者发送一周内服药情况、运动次数、病情变化、心情状态等,给予表现优秀患者群内表扬,表现较差患者接受电话随访方式再次沟通,了解自我管理较差原因,鼓励患者坚持遵医。(3)建立微信公众平台,设置头像、二维码,各成员轮流以文字、漫画、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推送、互动,于周日推送ICM健康知识指导,包括用药指导、功能锻炼、疼痛管理、心理调适、功能锻炼方法。开通微信平台直播功能,每周由医生、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及护士轮流进行健康教育直播活动,医生主要讲解疾病知识,营养师为患者分享健康饮食养成方法,心理咨询师讲解心理调节方法,护士主要讲解病情护理相关内容,每周1次。(4)在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医患社区专栏,ICM患者可在此提问,护理服务小组成员针对问题分时间段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答疑解惑,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长期治疗,与其他患者分享自我护理心得,推广护理知识。两组均护理干预1个月。

1.4 观察指标(1)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HAMA评分标准:<7分为正常,7~21分为可能有焦虑,>21分为肯定有焦虑,分数越高表明焦虑越严重。HAMD评分标准:<8分为正常,8~20分为可能有抑郁,>20分为肯定有抑郁,分数越高表明抑郁越严重。(2)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估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水平,GSES量表包括10项,每项1~4分,1分表示完全不正确,2分表示有点正确,3分表示多数正确,4分表示完全正确,总分10~40分,评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水平越高。(3)两组护理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4)采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自制《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评估两组遵医行为,内容包括锻炼遵医、饮食遵医、用药遵医、复诊遵医4个维度,每个维度25分,满分100分。超过95分为完全遵医,70~94分为一般遵医,低于70分为不遵医。遵医为完全遵医和一般遵医之和。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护理前观察组HAMA、HAMD、GSE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较对照组低,GSE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HAMA、HAMD、GSES评分比较分)

2.2 运动耐力护理前观察组6分钟步行距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6分钟步行距离较对照组远(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

2.3 遵医行为观察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长期心肌缺血,是ICM发生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随着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ICM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也日渐严重[3]。ICM患者长期心肌缺血,生活质量较低,多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其心理状态及护理积极性,出院后常规随访对患者情绪、健康虽有一定改善作用,但患者预后仍不尽理想。相关研究指出,出院后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可改善出院患者情绪,提高其积极性,有利于巩固治疗效果[4]。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是基于微信平台在患者出院后实施的一种护理服务,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微信交流互动等方式实施服务,可提高患者接受度,加强护患沟通联系,提高护理服务便捷性、专业性[5]。本研究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进行干预,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较对照组低,GSES评分较对照组高,6分钟步行距离较对照组远,表明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可改善ICM患者情绪状态,提高其自我效能,增强ICM患者运动耐力。分析原因在于:(1)微信延伸护理服务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可保证护理专业性、科学性,提高护理质量;(2)建立微信群,发送病情、饮食、锻炼等方面的自我护理小知识,可整体提高ICM患者自我护理水平,提升其运动耐力,有助于改善预后;(3)心理咨询师通过群内分享情绪管理方法,开设心理调节直播课程等,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加之病情、饮食方面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效能感提高,利于病情改善。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可见通过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对患者加强监督和指导,对ICM患者遵医意识及行为改变均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将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应用于ICM患者,可缓解其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运动耐力,改善其遵医行为,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出院效能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