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1-01-21沈喜东王国全

农技服务 2020年12期
关键词:露地果树果园

沈喜东, 王国全

(赤峰市经济作物工作站,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境内沙地面积较大,1983年全市以防沙治沙和控制水土流失为重点,确定了以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北部和中南部浅山丘陵为重点建设和治理区。1998年以后,全市承担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及80年代后期种植经济树种所开发的产品,如沙棘饮料、杏仁露走俏市场,效益显著,推动了全市果树产业迅速发展。2008年结合当地在自然地理、交通、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在5个旗县区试验示范设施葡萄、桃、李和杏,获得成功。2010年从广西引进了火龙果;2012年在喀喇沁旗园区、红山区三眼井生态采摘园和巴林右旗红卫果园进行了草莓脱毒原种苗繁育试验;2015年从福建引进了番石榴、香蕉、莲雾、台湾长果桑;2016年和2017年引进了猕猴桃、芒果、木瓜和百香果等。近几年赤峰市经济作物工作站坚持“以设施果树园区建设为基础,以提升果树‘三品’为目标”,努力推动全市果树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促进赤峰市果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对其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1 产业发展现状

1.1 果树生产布局

1.1.1 露地果树 露地果树在集中大面积推广的同时注重发展庭院种植。寒富和新苹红苹果在南部温暖地区,包括宁城县、敖汉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松山区和红山区栽植。苹果梨、南国梨和鸭梨等梨品种,以及巨峰、无核白鸡心、夏黑、山葡萄等葡萄品种在各旗县区均有栽植。赤峰当地小苹果品种123和黄太平,以及海棠、桃李杏等小果型树种主要在北部寒冷地区,包括林西县、阿鲁科尔沁旗、克什克腾旗、巴林右旗和巴林左旗栽植。

1.1.2 设施果树 前几年设施果树主要是满足城郊采摘需求,后随着面积不断增加,逐步打开外省市市场。以葡萄、桃、火龙果和大樱桃为主,还有草莓、李杏、蓝莓等,主要在元宝山区和松山区栽植,占设施果树总面积的73%,并形成了松山区太平地镇、元宝山区美丽河镇和元宝山镇设施葡萄生产基地[1];松山区太平地镇和北洼子镇、元宝山区元宝山镇和克什克腾旗经棚镇设施桃生产基地;宁城县天义镇和巴林右旗大板镇设施火龙果生产基地;林西县十二吐乡、宁城县三座店镇、喀喇沁旗锦山镇龙头山农业专业合作社设施大樱桃生产基地;林西县和巴林右旗大板镇设施草莓栽培生产基地。

1.2 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

2016—2020年果树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基本保持平稳增长,截至2020年全市果树累计面积2.93万hm2,预计总产量41.26万t,预计总产值14.55亿元。其中设施果树面积0.12万hm2,产量1.11万t,总产值2.44亿元,平均每个日光温室产值41 562元,每个塑料大棚产值14 977元。

1.3 主要果树生产成本

1.3.1 露地果树 露地寒富苹果生产成本约为2 900元/667m2,其中有机肥600元,化肥300元,农药30元,水电70元,一年生种苗175元或三年生种苗2 000元,地膜50元,人工1 000元,灌溉设施800元。其他露地果树成本约为2 000元/667m2,其中有机肥400元,化肥100元,农药20元,水电50元,一年生种苗175元或三年生种苗1 500元,人工840元,灌溉设施500元。

表1 赤峰市主要果树种植面积、产量及产值

1.3.2 设施果树 其苗木成本差别较大,667 m2平均成本:葡萄苗2 000元,桃苗1 600元,火龙果苗3 500元,大樱桃三年生苗10 000元。其他成本基本相同,667 m2平均成本:有机肥600元,化肥800元,农药180元,水电200元,地膜60元,棚膜和棉被折旧2 500元,人工4 500元,灌溉设施400元,绿色防控、棚室折旧3 300元。

1.4 主要果树经济效益

1.4.1 露地果树 其价格相比前几年偏低,甚至因为售价低于成本,导致很多地区未进行采摘。其滞销和价格下降主要原因:一是近年退耕还林项目所植果树大面积结果,造成产量过剩。二是农户意识和技术水平等影响,水果质量参差不齐,与辽宁、山东等引进水果差距较大。三是产销体系脱节,当地无加工企业,外运销售成本高,果农收益低。除寒富苹果价格相对较高,为6元/kg,产值10 500元/667m2,其他品种批发价格均为2元/kg,产值3 500~4 000元/667m2。

1.4.2 设施水果 其价格比较稳定,但也偏低。如松山区当铺地镇农户于学军的日光温室,每个温室大樱桃产量1 000 kg,批发价240元/kg,年收入20余万元。松山区太平地镇温室葡萄套种苦苣,苦苣产量1 500 kg/667m2,批发价5元/kg,葡萄产量2 500 kg/667m2,订单价15元/kg,收入45 000元/667m2。元宝山区美丽河镇农户刘富的2个日光温室草莓,12月上市,采摘价140元/kg,翌年3月初降至60元/kg。喀喇沁旗锦山镇龙头山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克什克腾旗永胜农牧专业合作社等采摘园设施葡萄、桃、李子、火龙果平均价格40元/kg,大樱桃300元/kg,草莓120元/kg。

1.5 新品种和新技术应用

1.5.1 新品种 因受气候等因素影响,露地果树新树种和品种引进推广较少,设施果树目前共引进树种15个,新品种50个,其中适宜在赤峰地区发展、且前景较好的设施果树树种10个,新品种30个。

1.5.2 新技术 露地果树主要推广大株距小行距密植技术,树形也由三大主枝半圆形转变为小冠疏层形、自由纺锤形和细长纺锤形、小冠开心形,并进行强拉枝整形,达到了果树结果期早、丰产稳产的目标。逐步实施果园水肥一体化、平衡施肥技术、生草覆盖、作物间套种、绿色防控技术等技术的应用。设施果树主要在种苗繁育、授粉、新装备应用、栽培管理、棚室建造和园区设计等方面集成应用了提早成形结果、促成和延迟生产、葡萄二次结果、生物复混肥应用等关键技术。

2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扶持项目和资金缺乏

目前露地果树科研和推广相关的项目都在林业局,而设施果树相关项目较少,也缺乏相应的推广专项资金,经费严重不足,制约项目的研究深度和相关品种及技术的推广应用。

2.2 科技水平总体不高

产学研推结合不够紧密,现有设施果树的试验示范棚室主要设在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和专业大户的生产基地,由于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基地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加之支持资金较少,试验内容相对保守,很难取得重大成果甚至失败。如松山区设施油桃因聘请的技术员多来自外省市,存在指导不及时、技术陈旧等问题,导致果品产量低、质量差,上市价格低,效益极差。

2.3 农资供应混乱

近几年赤峰市果树栽培面积不断增加,但苗木繁育基地建设落后,大部分苗木需从外省市引进,造成根癌病、病毒病、根结线虫等病虫害快速蔓延。另外,肥料、农药市场秩序混乱,销售假冒伪劣肥料事件时有发生,违法经营高毒限用农药行为屡禁不止。

2.4 机械化水平低

由于小规模自用型农户较多,大规模专业化、社会化、农机化服务组织总体发展不足,现有装备中小马力、中低端机械较多,大马力、高品质机械较少,粗放型单向农机作业比较多,精细型复式作业较少。尤其是施肥施药装备差,导致肥料和农药浪费较大。

3 产业发展对策

3.1 总体思路

坚持市场引导、政策扶持、项目支撑、示范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为重点,打造一批精品果园,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示范带动园艺产品提质增效、产业提档升级、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提升全市果树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3.2 目标任务

力争用5年时间,全市设施果树总面积达1 333.33 hm2以上,总产值3亿元以上;建设良种苗木繁育基地3个,打造千亩精品果园6个,培育有影响力的品牌5个;果业从业人员的标准化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应用面积不断扩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逐步建立果树标准化生产管理和服务体系。

3.3 主要措施

3.3.1 优化品种结构 深入推进优势区域规划,进一步调优果树生产布局,突出区域特色。引进果树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筛选适于设施栽培的名特优新品种,并积极研究配套综合丰产栽培技术,使果品成熟期更加合理,上市产品更加丰富,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做好优良品种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利用组培快繁、病毒脱除等手段,保证苗木供应,促进优良品种推广应用。

3.3.2 转变种植模式 以“因地制宜、规模适度、市场取向”为原则,实行科学、高效、生态的种植模式,由单一种植向立体、间作、长廊、观光等多元化模型转变。在近郊大力发展果园观光和果园自采。抓住当前设施农业大发展的有利契机,在设施果树栽培中将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连栋温室大棚等多种设施有机结合,完善果树栽培模式。

3.3.3 健全产业标准化体系 对果园基础设施、技术应用、管理方式等生产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标准化[2]。根据当地主导品种及栽植方式,结合实际生产水平,科学编制标准化实用技术手册等资料,保证手册在标准化示范果园入户率达100%,使果农能看懂、易接受、会操作。

3.3.4 培育标准化果园建设主体 加强对水果产地的指导和管理,引导果农成立或加入不同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果业协会、合作社、龙头企业在标准化设施果园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对没有条件加入合作社的分散果农,应由村级果树技术员牵头成立标准化果园建设指导协作组,对果园的建设和技术应用等进行培训和指导,全面推动标准化果园建设。

3.3.5 建成优质安全果品生产基地 认真落实促进标准化果园建设的各项措施,坚持把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地和产品认证做为标准化示范果园享受政策扶持的硬性条件,积极引导、鼓励果品生产基地和生产单位进行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地和产品认证。支持果品生产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果品生产基地自建产品速测检验室,实行果品上市自检,使标准化果园成为优质安全果品生产基地。

3.3.6 打造水果品牌 在标准化设施果园建设过程中,引导果农树立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使标准化设施果园成为品牌的培育地、生产地和宣传地;鼓励果园通过基地、订单、股份合作等形式与企业之间共同创建果品品牌[3],逐步使千亩以上标准化果园产品商标注册率达到100%,分担品牌经营风险,共享品牌经营效益,充分发挥品牌优势,提升赤峰市水果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让品牌真正成为果农增收、果业增效的载体。

猜你喜欢

露地果树果园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秋天的果园
露地甜樱桃雹灾前后的管理措施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呼噜猪的大果园
果园
绿色农产品露地黄瓜三大病虫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