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身传播视角下线上教学传播效果分析

2021-01-21田韶华

科技传播 2020年24期
关键词:受访者线下教学活动

田韶华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自2020年初起,新冠疫情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蔓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多样,为阻断病毒的传播路径,春节假期期间举国上下采取了居家隔离的防疫措施。疫情期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暂缓开学,“停课不停学”的倡议使得线上教学成为了疫情下得以推广的新型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行为,在疫情防控趋于常态化的背景下,线上教学这一新型授课模式能否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也就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1.2 文献综述

目前,新闻传播学界有关远程教学过程中传播问题的研究著作不多,现有的研究著作有相当一部分研究集中在对于远程教学过程中传播模式的探讨:王卫军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传播模式分析》中提出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传播模式以及该模式的应用思考[1];杨改学和俞树煜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模式的选择与评价》中分析了制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选择的因 素[2]。

在研究视角的选取方面,大多数学者选择拉斯韦尔的5W模式对远程教育过程中的传播现象进行探讨:赵强在《传播理论在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的应用》中通过拉斯威尔的“5W”传播理论阐述了现代远程教育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跨越时空的信息传播功能的 观点[3];邱朝明在《现代远程教育传播初探》中对远程教育的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受众及传播效果开 展研究[4]。

此外,也有学者从社会互动的视角对远程教学过程中的传播问题进行分析:梅林在《社会互动视角下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播模式研究》中对孝感“一村一名大学生”远程教学方式的传播模式、传播效果及其互动类型、场景、特点等进 行了分析[5],吕永峰在《远程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互动研究》中分析了目前远程教育互动的形成 现状和原因[6]。

通过文献整理分析发现,目前学者对于远程教学的传播学问题的研究大多数以“5W”为框架进行研究,较少关注身体这一元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且大多关注远程教学的传播模式问题,较少对远程教学的传播效果进行专门性的研究。因此,本文以具身传播为分析视角,对线上教学过程中的传播效果问题进行研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本文以具身传播为视角,关注“学生”这一在线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分析在线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他律性以及教学形式对于该过程中传播效果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在线教学过程中的传播效果,对在线教学的传播效果和价值进行清晰定位,同时对在线教学传播过程中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日后的线上教学模式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2.2 研究对象

受传者是信息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终点和结果,因而对线上教学传播效果的分析最终落脚点为参与线上教学的学生。考虑到不同年级教学特点和教学形式的差异,本研究综合各个因素,最终选取对课堂互动要求较高,学术讨论氛围较为浓厚的研究生群体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2.3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深度访谈法进行研究,选取了在疫情期间参与线上教学的10位就读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同学进行深度访谈。同时运用观察法对部分采访对象进行跟踪研究。

3 具身性视角:线上教学传播效果分析

综合各个因素,本文最终选取了10位来自国内各个高校、各个专业的研究生同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对象的基础资料整理如表1所示。

表1 访谈对象基础资料表

3.1 他律性不足

具身性强调身体与环境的嵌入性与交互性,即心智、身体以及环境三者的一体化[7]。大多数受访者表示,自己在家上网课的过程中效率不高,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自己房间上网课,主要是没人监督,效率高不起来。线下的话,精力更集中,相同的时间可以get到更多的知识点(受访者F5)。”

“在家上网课的好处就是可以边吃饭(边任何事)边上课,但是在家里太闲散,容易走神,不专心,而且环境比较不可控,毕竟家里人多,有时候会比较嘈杂(受访者F4)。”

“网课容易犯困,还抑制不住地想要玩手机,主要是自己管不住自己(受访者M4)。”

“面授课你只需要上课就好,网课还有可能网络不好或者家里其他事情刚好需要你去帮忙,这样就会分心(受访者M3)。”

“网课注意力不那么集中,容易走神,包括设备的问题等等,效果就差很多。线上上课最主要的还是在家里有时比较吵,事情也比较多,不像在学校课堂上那么专心,也不敢开小差(受访者M2)。”

与线下授课相比,线上教学活动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学生身体的“缺席”,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不处于同一场域之中,受传者的身体、心智和环境无法成为统一、协调的整体。相比于线下的面授,学生感受不到教师对自己学习状态的监督,也无法感受到同侪压力。学生处于一种相对自由的环境中,缺少环境压力对自己身体的规训,身体的“缺席”最终导致了思维的“离场”,使得线上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2 参与互动的积极性降低

具身认知指出,我们的认知行为是涉身的,认知主体通过躯体、感知器官、视觉系统对周围环境进行体 验[8]。学院知识的习得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收双方的感官调动程度,而感官的调动程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知识传播过程中的互动。

线上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师通过学生的互动表现调整自己讲话的音量、语速、进度的快慢;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促进对于知识的掌握;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互动讨论进一步拓宽思路,修正自己的观点。

相比于线下教学活动,线上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依赖于媒介这一中间渠道进行。尽管腾讯会议、腾讯课堂等会议软件均在互动性方面做了许多改进,比如可以开摄像头,开麦克风以及开拓讨论区进行讨论等形式,但是大多数受访者表示,线上教学互动效果较差,很难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的观点,老师由于得不到学生即时的互动讲课的效果同样受到影响。

“我一般不会参与讨论,开开课程就去玩手机去了。老师也会提问,但是一般叫不到我(受访者F3)。”

“我感觉自己上课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变差了,大家都不怎么讨论,因为觉得见不到老师吧,觉得无所谓(受访者M5)。”

“讨论不太积极,不过人数多的课(50+)讨论比较积极,可能线下上课限制了他们的发言机会(受访者F5)。”

“感觉老师在屏幕对面讲得也很没劲,会有讨论环节,老师也鼓励讨论,但是线下积极性会更高一点,主要是线下有什么问题都能问清楚(受访者M4)。”

“课堂讨论的话也只是微信或者QQ跟同学讨论,有结果了再去跟老师反馈,当然还是线下更方便一点(受访者M3)。”

“以前面授课都会让课上回答问题讨论的,现在回答问题老师点名有时候都找不到人,分组讨论打语音电话也基本都是聊乱七八糟的。我们组都不怎么讨论,也就是应付一下(受访者M2)。”

“还是有点差距吧,更喜欢线下的问题讨论,因为线下讨论感觉更加直接,大家的语气啊,表情啊什么的都可以看到(受访者M1)。”

相比于线下课程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大多数受访者均表示线上课程交流互动的渠道使得互动效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感官的互动对于信息的传播效果方面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具身性视角也一直在强调传播过程中“身体”在场的重要性。进过分析可知,即便媒介技术在最大限度地还原上课所需要用到的场景和反馈渠道,然而还是很难达到线下教学反馈的直接性。

3.3 教学形式受限

由于学科特点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科适于使用的教学模式也有所不同。对具身性要求较高的学科不适合使用线上教学的形式,或者说线上教学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大部分受访者表示,理论性、基础性较强的公共课程适合使用线上教学的形式,反之侧重于实践方面的综合性课程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得到的效果较差。

“有些课程是适合线上教学的,比如基础性的课程,但是一些涉及到实操性的东西线上教学就无法完成(受访者F2)。”

“感觉我们有些课程不太适合线上教学,因为许多课程需要软件辅助,但是自己的电脑可能带不动,不太方便(受访者F5)。”

“就我的方向而言,我感觉线上线下都差不多,毕竟没啥实验,都是在电脑上可以完成的(受访者F4)。”

“感觉我们专业不太适合线上,要推导公式的话还是在黑板上好一些,PPT不太好用(受访者M4)。”

“我们的课不适合线上教学,需要很多讨论,有的课都没开,因为没法做实验,所以只能研二继续上课(受访者M2)。”

3.4 线上教学的独特优势

跟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活动由于身体的“缺席”导致具身性难以保证,在他律性、互动性以及教学形式方面存在不足,但同时也具有一些线下教学活动所不具备的优势。

线上教学使得面对面的交流被隔断,学生的身份隐性更高,使得学生课堂讨论的负担感降低。有受访者表示,“线上讨论可以在聊天框说话,比自己出声要自在一些(受访者F4)。”

此外,线上教学活动使得每个学生处于一个独立的空间,与线下面授课相比,独立空间使得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再受到周围同学的干扰,对于自律性较强的学生而言,线上教学活动的学习效率反而更高。

“在家上课反而觉得好一点,查资料快(受访者M5)。”

“回学校之后在宿舍上网课大家会一边上课一边吐槽,而且宿舍人多,彼此之间很容易受到干扰,相比之下在家上网课效率更高一些(受访者F1)。”

4 结论

本文以具身传播为视角,通过深度访谈法对线上教学活动中的信息传播效果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一方面,与线下教学活动相比,线上教学过程中受传者即学生由于自律性不足,同时缺乏来自外界有效的他律以及环境对身体的规训,使得其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另一方面,线上教学活动难以保证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互动,使得信息的编码、译码过程受到影响,学生也很难在讨论的过程中使得自己的观点得到休正;最后,具身性要求较高的学科不适于以线上的方式进行授课,授课效果会大打折扣。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对线上教学活动提出几点可供参考的建议:

1)可以通过要求学生上课开摄像头的形式对学生的课堂状态进行监督。

2)课堂讨论的形式可以适度放宽,通过课堂讨论区简短的讨论难以叙述清晰的问题可以以课后小作业的形式进行补充和点评。

3)基础类、理论性的课程可以以线上教学的形式展开,但是对于实操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顺延到下学期开设。

另外,本研究所选取的深度访谈对象尚没有涵盖各个学科门类,这是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此外,本文主要关注在线上教学传播过程中的受传者这一方面,没有涉及对线上教学过程中传播者的详细研究,接下来的研究可以从这个方向进一步推进。

猜你喜欢

受访者线下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